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贾桂花   《中国医学工程》2012,(8):97+99-97,9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将6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采用孕期健康教育培训、拉梅兹呼吸减痛训练、音乐疗法、陪伴分娩、产时激励式心理护理等人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产前教育及产时护理。结果两组在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以2010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产妇20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430例,对照组1570例,对照组只按照常规程序分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孕期、产程中接受合理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58.14%,对照组为72.36%,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蒋青  向大清  邓功芬 《西部医学》2010,22(8):1546-1547
目的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剖宫产病例683例,其中2008年319例为对照组,2009年364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要求实施护理;实验组通过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剖宫产率须控制在15%以下,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在40%~50%,少数已达80%。多数文献资料显示,剖宫产率控制在20%~25%,高危围生儿病死率、新生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率能降低到相对的最低水平。剖宫产率如再升高,高危围生儿病死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下降趋势则徒增产妇的手术近、远期风险[1],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剖宫产率居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本院剖宫产病例683例,时间为2008年1月到2009年12月的患者,其中设为对照组的是2008年的患者319例,实验组的患者为2009年的患者364例,本院分析和研究实验组病例剖宫产的社会因素,并且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对于对照组则按照常规的护理要求进行护理,把两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剖宫产率比实验组的剖宫产率高,这说明由于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经过合理化护理能够被降低。  相似文献   

6.
张蓉   《中国医学工程》2014,(5):164-16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接收无剖宫产指征的孕妇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观察组孕妇实施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孕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为93.7%,对照组孕妇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为78.1%;观察组孕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为15.6%,对照组孕妇剖宫产率为43.8%;观察组孕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对孕妇的教育,用护理干预方法对孕妇进行护理有利于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对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减少剖宫产给产妇、新生儿造成的不必要伤害及医疗资源的浪费.方法:设计社会因素剖宫产调查表,对2008年4-8月156例产妇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干预,156例产妇中128例选择试产,其中89例自然分娩,占69.53%.结论:做好健康教育,减少产妇分娩痛苦,可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方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1,(Z1):134-135
目的浅谈护理干预方法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12月183例无医学剖宫产指征的待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采用口头宣教;观察组93例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2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孕妇教育,纠正产妇及家属的认识误区,指导产妇充分试产,采用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率上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分别从医务人员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并说明剖宫产的利弊,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笔者通过对所在医院的住院孕妇尝试做一些护理干预后,剖宫产率明显下降。结论: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主要方法,但剖宫产也会带来较多的手术并发症,提倡在母婴安全的前提下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降低剖宫产指征中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措施,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对2006~2008年间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胎儿宫内窘迫、臀位、头盆不称、社会因素的比例逐年增加.结论 目前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范围,剖宫产率升高主要原因为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和头盆不称诊断过度也是剖宫产术增多的重要因素,来自孕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2.
心理干预对57例剖宫产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义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4):527-528,53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前、术后不良情绪以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8月~2009年8月行剖宫产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焦虑和抑郁程度评定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级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剖宫产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3.
韦迪霞 《海南医学》2012,23(6):150-15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近期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2例,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干预。随访5~10d,比较两组产妇术后2h、24h出血量,术前和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等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间比较,护理后实验组产妇术后2h、24h出血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1.6%(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杨彤 《黑龙江医学》2017,(11):1134-1135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7-01间南阳市宛城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采用一般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综合优质护理措施护理观察组患者,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护理舒适度、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舒适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泌乳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术后实施综合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采用统计盲法抽取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初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自愿进行剖宫产手术,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取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评分(SAS、SDS),手术以及术后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恐惧情况为轻度24例,占80%(24/30),重度1例,占3.3%(1/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7%(17/30)和23.3%(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术前焦虑、抑郁、自信心评分分别为(10.6±1.3)、(8.2±1.7)、(7.7±1.3)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3项评分改善幅度较大,明显优于手术前和对照组手术后评分(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产妇在剖宫产孕程中的消极情绪,增强对剖宫产分娩的信心,提升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近4年来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探讨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以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564例产妇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间剖宫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2010年剖宫产率(47.8%)较2007年(72.5%)显著下降(P〈0.01)。剖宫产各因素所占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2010年社会因素和相对头盆不称因素分别为12.9%和16.9%,较2007年(分别为22.8%和21.8%)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减少社会因素和相对头盆不称因素手术指征,给予产妇充分的阴道试产机会是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环节。重视产程观察,防治产科并发症,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方法:对安庆市三家二甲以上医院2001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住院产妇足月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前5年平均剖宫产率为59.40%,后5年平均剖宫产率为71.38%,趋势χ2=382.431,P<0.01,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②社会因素在剖宫产指征比例中最低占28.23%,最高达46.93%而成为主要因素。结论: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因素,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8.
庄树侠  高翠宁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863-286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指征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 年-2011 年10 年间我院剖宫产率变动趋势及发生剖宫产的指征顺位变化.结果 我院剖宫产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平均22%.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指征是难产、胎儿窘迫、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近3 年来,随着临床质控力度的提高,难产及胎儿窘迫明显下降,瘢痕子宫及社会因素呈上升趋势.结论 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效果,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 剖宫产术后自愿留置静脉PCA产妇50例为观察组,采用术后静脉PCA观察及护理。同期剖宫产术后常规哌替啶镇痛50例为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切口疼痛、产妇自行下床活动时间、副反应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92.0%,明显优于对照组26.0%(P<0.05),且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副反应2例,对照组3例。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静脉PCA给药,镇痛效果肯定,使用方便、安全;配合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静脉PCA密切监测,对产妇早日康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