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颈椎病865例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退行性骨关节病 ,多发生于 4 0岁以上的人群 ,单个或多椎间盘发病 ,以 T5- 6 椎间盘为好发部位。 4 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上升较快 ,青年女性发病比例增加 ,这与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 ,生活工作方式发生改变有关。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 X线表现往往呈多样性 ,诊断时要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100例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髓核、椎间小关节、软骨、软组织等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失稳和压迫邻近组织,出现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因颈椎间软骨板及髓核突出及退行性改变,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关节纤维软骨增生肥大和硬化;上下关节软骨退变,关节间隙变窄;椎动脉孔周围骨质增生,使横突孔变窄;颈部韧带变硬,出现钙化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颈椎病X线影像表现特征与临床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应采取相应预防保健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例颈椎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摄X线平片,CT检查28例,胃肠遥控食道透视5例。结果:颈椎病X线特征:生理曲度变直或后突,椎体增生失稳,椎间孔变窄、变小,椎间隙变窄,椎间盘脱出,韧带钙化。结论: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影像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颈椎的稳定性取决于椎间盘、钩突关节及相关韧带与颈部肌群之间的动力平衡状态,青年“伏案工作者”应注意颈部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5.
孙红霞 《大家健康》2017,(10):148-149
目的:探讨X线诊断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该院接收的颈椎病患者17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X线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断结果.结果:152例患者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硬化,发生率为87.36%;62例患者椎体后缘为双边征或者双突征,发生率为35.63%;94例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发生率为54.02%;126患者椎间隙变窄,发生率为72.41%;41例患者韧带钙化、骨化,发生率为23.56%;所有患者均存在喉后和环后软组织影增厚情况.结论:X线诊断应用在颈椎病中,具有经济、高效、可逆性等优点,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200例临床X线分析高志明(广西桂林地区人民医院桂林市541001)关键词颈椎病;X线诊断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收集我院近年来经过颈椎X线摄片,临床表现比较典型,诊断为颈椎病200例的临床X线表现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7.
主要依据X线检查以判断颈椎骨质增生的部位、范围。程度。本文随机选择取100例X线征象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男62例,女28例,年龄37~73岁。病变部位中,第5、6颈椎74例,占74%。12ide床表现:上肢麻木.手握力减弱,指端痛觉减退,头晕,恶心等症状。本组中?..  相似文献   

8.
郭云 《中外医疗》2014,(33):59-60
目的:分析X线诊断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该院接收的颈椎病10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对照组50例进行CT检查,对研究组55例进行X线检查。比较对照组、研究组的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是80%(40/50),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是94.55%(52/55),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诊断颈椎病的临床价值较大,应结合患者症状及体征共同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变性而导致的一系列退行性病变 ,是危害中老年生命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国内学者对本病已做了很多的研究 ,但颈椎病症状繁多 ,X线表现轻重各异 ,在诊断上尚无统一的标准。现将我院 1995— 2 0 0 0年间经确诊为本病者 ,随机选取资料完整 ,病变较典型的 12 0例 ,结合文献复习 ,就其临床、X线征象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2 0例患者中 ,男 80例 ,女 4 0例 ,年龄 37~ 80岁 ,其中以4 5~ 6 0岁最多见 ,共 81例 ,占 6 8%。检查方法为全部摄取X线正位片、侧位片、斜位片。2 临床分型与X线表现根据临床表现 ,我国学者将本病分…  相似文献   

10.
李一鸣  黄旭红 《当代医学》2012,18(21):77-78
目的 探讨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2010年5月来宁夏灵武市人民医院收集的临床X线资料.结果 关节突关节间隙变窄硬化233例,占66.8%,生理曲度变直、韧带退变170例,占48.6%.结论 颈椎病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885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征象、临床症状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分析,提出了各型颈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并对各型颈椎病的病因、病型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梁梦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847-1848
颈椎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颈椎病会引起头痛、头晕、耳鸣、上肢麻木等令人不适的症状,就诊时往往首先要与脑血管疾病鉴别,在排除脑血管疾病后才考虑颈椎病的诊断,以免造成临床的过度检查与过度治疗,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为了减少对颈椎病患者过度检查造成的医疗资源浪费及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我们对200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加以分析,若通过X线表现能够解释临床症状就可以明确诊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青年期颈椎病X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退行性关节病,属中老年常见病。近几年临床发现中青年并不少见;其X线检查对确诊本病有重要作用,我院近几年350余例颈椎病中,有30—45岁者25例,约占总病例中的7%。  相似文献   

14.
刘华坤 《当代医学》2013,(31):40-40
目的总结分析颈椎病X线常见征象,探讨X线对于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50例颈椎病患者均摄X线颈椎正侧位及双斜位片,部分加摄过伸过屈位片,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线征象。结果150例患者存在以下×线征象: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颈椎问隙变窄,韧带钙化,椎管变窄,颈椎失稳,喉后软组织变厚,椎间孔变形狭窄。结论应用xA诊断颈椎病灵敏可靠,与临床相结合可显著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李洪涛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6):2163-2163,2169
目的:探讨颈椎病类型与患者职业的联系。方法:通过X线检查结合临床诊断,对确诊的颈椎病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各种类型颈椎病所占比例分别为颈型颈椎病61.7%、神经根型颈椎病22.9%、脊髓型颈椎病11.8%、椎动脉型颈椎病3.6%。以颈型颈椎病最为常见,患病率最高。结论:颈椎的X线检查对临床辅助诊断颈椎病临床分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谭玉蓉 《大家健康》2016,(7):102-103
目的:分析使用 X 线对颈椎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所有的颈椎病患者均使用 X 线确诊,同时对临床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结果:所有患者经过 X 线诊断后,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颈椎4~6椎间隙前窄后宽15例,颈椎曲度改变34例,颈椎失稳18例,韧带钙化20例,椎间孔变形15例。结论:将 X 线诊断方法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特点。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对青少年颈椎病患者115例的X线平片进行检查,总结青少年颈椎病X线特点。结果:从X线诊断结果中发现颈椎生理曲度呈多样性改变,曲度变直75例(65.2%);椎体序列不齐,椎体后缘径线不连续呈"阶梯"样改变56例(48.7%),以C3~4、C4~5为多;椎间孔变小13例(11.3%);颈部项韧带走行区见条状或点状钙化或骨化影34例(39.6%),椎间隙变窄5例(4.3%)。结论:青少年颈椎病X线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较好地显示青少年颈椎病的特征性表现,对青少年颈椎病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颈椎病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间的联系。方法 对 35 6例有详细病历资料的颈椎病患者 ,按颈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和食管型分为 4组。摄取正位、侧位和双斜位X线片。对 4组病人临床和X线进行对照统计。结果 颈椎间孔变形或 (和 )颈椎间隙变窄是神经根型患者具有的重要X线征象 ,二者对产生本组症状和体征无显著差异性 (P >0 .0 5 )。颈椎不稳或 (和 )颈椎钩突增生是椎动脉型患者所具有的X线征象 ,二者对产生本组症状和体征亦无显著差异性 (P >0 .0 5 )。 2 0例脊髓颈椎病患者均具有明显的椎间隙狭窄。 6例咽物不适患者均具有明显的椎体前缘增生。结论 颈椎病X线与临床表现有良好的对照关系 ,能够为各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使用X线对颈椎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所有的颈椎病患者均使用X线确诊,同时对临床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结果:所有患者经过X线诊断后,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颈椎4~6椎间隙前窄后宽15例,颈椎曲度改变34例,颈椎失稳18例,韧带钙化20例,椎间孔变形15例。结论:将X线诊断方法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