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肿瘤》1992,1(9):22-22
据解放军总医院放射治疗科王迎选报道,他们选用8例左、右侧中心型或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及2例纵隔恶性肿瘤的胸部CT片,取表现肿瘤矢状面最大直径层面输入Philips治疗计划系统,根据其内存的Varian1800直线加速器8MevX射线的参数,用现国内大多数放疗机构实施的前后二野对穿照射,肿瘤量达35Gy-40Gy后缩野避开脊髓的照射方法计算出靶区,区域淋巴引流区及脊髓的剂量分布,同时对每一病例采用30度角前后斜野对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全乳切线野照射中靶区移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呼吸运动、摆位误差等因素对乳腺癌全乳放疗中靶区移动的影响程度。方法自2003年1月至12月,选择接受乳房保留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Med-Tec250型乳腺托架摆位固定。在模拟机透视下观察16例患者全乳治疗体积在不同方向随呼吸运动的移动幅度;利用数字化重建图像和射野验证片测量11例患者全乳切线野放疗中治疗体位在不同方向的移动幅度,计算其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总误差,并分析其变化的时间趋势。结果射野中心肺厚度(CLD)随呼吸移动的变化幅度最大,为(2.1±1.2)mm,而全乳治疗体积的头侧、脚侧、内侧界和外侧界随呼吸移动的移动幅度较小。全乳切线野放疗中治疗体位移动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总误差在向后方向和向前方向及头脚方向分别为1.9、1.6、2.5mm和2.4、1.7、3.1mm及2.6、2.3、3.5mm,以头脚方向的移动误差最大;头脚方向的治疗体位移动和乳腺体积大小变化在治疗开始头2周相互间差异较大,且乳腺体积增大在照射第2周达最高峰,第3周以后则逐渐趋于稳定。结论在乳腺癌全乳切线野放疗中呼吸运动对全乳治疗体积的移动幅度平均值在2mm以内,建议提高头脚方向的固定精度。乳腺癌全乳切线野放疗中的治疗体位在治疗开始头2周变异较为明显,照射引起的乳腺水肿在第2周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3.
肺癌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50%的患者主要依靠放射治疗,本文就目前国内常规采用的肺癌照射技术在剂量分布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照射野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照射剂量与肺癌瘤体的缩小、消失、复发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并得出了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剂量,可使疗效提高,生存期延长。其次,分析了肺癌的CT临床分期,发现约70%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巳发生了纵隔淋巴转移,4000cGy的照射剂量不足以控制肿大的淋巴结,须将纵隔剂量提高到5000cGy以上。 目前常规采用的前后野对穿照射技术存在如下不足:1.纵隔剂量低;2.脊髓受量偏高;3.剂量分布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累及野照射(IFI)时相应淋巴结引流区不经意照射剂量(IID)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4年间接受根治性放疗的 81例食管癌患者资料,分析治疗失败模式、IID大小及IID大小与复发及患者长期生存的关系等。Kaplan-Meier法计算OS、LC率并Logrank法检验,ROC曲线分析VPTV-NX的预测价值,Spearman法相关分析。结果 随访率100%。1、3、5、 8年 OS和LC分别为68%、33%、21%、11%和77%、46%、36%、20%。治疗后单纯局部区域复发 21例 ,单纯远处转移 15例 ,复发伴远处转移 3例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PTV-N40~50能有效预测野外复发( P= 0. 004~ 0.031),其预测最佳临界点值分别为71.5%、68.5%和58.5%。VPTV-N40~50大小与患者长期OS无关( P= 0. 601~ 0.826),但与照射野外复发显著相关( P= 0. 005~ 0.010)。VPTV-N40~50大小与≥2级放射性损伤均无关(r= 0.151~ 0.027, P= 0.108~ 0.809)。结论 食管癌接受三维适形IFI时其相应淋巴结引流区所得较大的IID可能能起到预防亚临床病灶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筛查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前列腺癌初诊时尚处于局限性阶段,但目前常规的单指数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局限性前列腺癌与良性病变的鉴别有一定困难。该研究旨在应用双指数函数模型探究外周带局限性前列腺癌及慢性炎性反应的水弥散特性,比较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和正常组织的双指数参数的差异,评价双指数DWI鉴别局限性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的诊断效能并与单指数DWI相比较。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局限性癌16例,穿刺证实的前列腺炎性反应患者14例,行常规DWI(b值为0和1000 s/mm2)和一项10个b值(0~3000 s/mm2) DWI检查。测量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及正常组织的单指数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快弥散系数(fast ADC,ADCf)、快弥散系数比例(f)和慢弥散系数(slow ADC,ADCs)并进行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各参数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共测量和计算18处前列腺癌、18处前列腺炎性反应和37处前列腺外周带组织的单、双指数参数。前列腺癌ADC[(0.83±0.11)×10-3 mm2/s]低于其他组织(P<0.01)。前列腺炎ADC[(1.45±0.19)×10-3 mm2/s]低于正常外周带组织[(1.67±0.31)×10-3 mm2/s,P<0.01]。前列腺癌的ADCf[(1.54±023)×10-3 mm2/s]、f[(45.8±5.4)%]及ADCs[(0.52±0.15)×10-3 mm2/s]明显低于其他组织(P<0.01)。与正常外周带组织的ADCf[(3.90±0.40)×10-3 mm2/s]、f[(67.3±8.2)%]和ADCs[(1.51±0.36)×10-3 mm2/s]相比,前列腺炎的ADCf[(3.06±0.49)×10-3 mm2/s]、f[(47.9±3.9)%]和ADCs[(0.91±0.29)×10-3mm2/s]明显降低(P<0.01)。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时,ADC和ADCf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约为0.96和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f和ADCf的AUC、灵敏度及特异度明显低于ADC(P<0.01)。结论:双指数DWI可为局限性前列腺癌、炎性反应及正常组织提供特征性的参数ADCf、f和ADCs,且ADCf鉴别前列腺癌与良性病变的准确性与ADC相当。因此,双指数DWI对于提高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诊断效果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设计照射野要求包括全部需要照射的瘤组织,同时尽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以提高治疗比率。头颈部的某些肿瘤由于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近,尤需注意保护。近年新兴的模拟定位装置以及治疗计划系统(TPS)即电子计算机联合治疗设计装置,为此做出了显著贡献。 我院使用的加拿大制Therasim720型模拟定位机,主要有300MAX线球管与影象增强电视系统,可透视和拍定位片,有助于精心设计射野。1975年以来,用于鼻咽癌放疗耳前野的定位观察。 观察方法及结果对不同年龄、期别及分型(指晚期的上行型、下行型和上下行型)30余例做为观察对象。拍片条件为60—64千伏,曝光150毫安秒,时间为0.8~1秒。球管中心线束对准射野中心或定位标记中心,一般在颞颌关节前方(使鼻咽腔  相似文献   

8.
随着放射治疗学的发展,放射治疗剂量学也越来越被重视。而电子计算机(OSS、TPS)的应用标志着治疗剂量学的现代化。众所周知,一个好的治疗计划应当符合剂量学的四条原则。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临床医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早期鼻咽癌常规放疗相邻野衔接设计方案进行剂量学研究,探讨其在临床放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5例早期初治鼻咽癌患者,设计面颈联合野与下颈锁骨上单前野衔接移位方案,即先给予面颈联合野DT19Gy/10f,下颈锁骨上单前野Dm25Gy/10f,后将两野衔接上移15cm,继续予两野至DT38Gy/20f和Dm50Gy/20f;面颈缩野与上后颈电子线照射野衔接时设计5°水平(95°和265°)共线成角及0°水平重叠05cm两种方案,两野DT20Gy/10f。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比较其与常规衔接方案剂量分布。结果 (1)面颈联合野与下颈锁骨上单前野常规衔接方案衔接处组织受照最高剂量以及DT52Gy以上受照体积分别为DT(56.27±1.81)Gy和(12.49±8.29)cm3,衔接移位方案分别为DT(52.82±1.3)Gy和(2.13±4.16)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面颈缩野与上后颈电子线照射野衔接时,常规0°水平共线衔接两野相邻处存在低剂量区。5°水平共线成角及0°水平重叠05cm衔接时未见明显的低剂量区,但衔接处组织受量增加,DT23Gy以上受照体积分别为(24.05±9.03)cm3和(44.7±8.2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初治鼻咽癌常规放疗时,面颈联合野与下颈锁骨上单前野衔接移位方案较常规衔接方案可以明显改善衔接处剂量分布。上后颈电子线照射野与面颈缩野衔接时推荐采用5°水平共线成角照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DVH评价胸中段食管癌放疗的常规、二维(2D)和三维(3D)方案,为合理选择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在7例患者中模拟常规、2D和3D方案,用DVH评价不同计划中GTV、PTV、肺脏和脊髓剂量与体积的关系。结果:2D和3D方案原发灶100%体积均达64.6Gy,常规方案受照体积较低;2D和3D方案中淋巴结均达60Gy,常规方案肿大淋巴结受照不足;2D和3D方案PTV1 90%体积达64.6Gy,常规方案有4例低于75%;3种方案肺脏受照30Gy体积均未超过1/3;例6和例7的2D和3D方案脊髓受照体积较高。结论:病灶偏右或居中、长度<10cm、横径≤4cm、无淋巴结转移时可使用常规方案;2D方案的剂量分布有较好的代表性;3D方案给予肿瘤足够照射的同时减少正常组织受量。  相似文献   

11.
 目前单纯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早期乳腺癌已成为临床研究的新课题。故有必要对乳腺癌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原则和切线野照射技术、肿瘤区剂量分布、百分深度剂量之测定等作进一步的探讨,以期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3种常用照射野设计方式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中的剂量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计划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3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CT定位,分别模拟三维适形计划,常规四野放疗计划(前后对穿野+2个带30°楔形板前斜野)和常规二野放疗计划(2个带30°楔形板的前斜野)。利用等剂量曲线以及剂量体积直方图对计划进行评价。结果三维适形计划、常规四野计划、常规二野计划的95%等剂量线内GTV分别为99.5%、98.2%、87.4%,PTV_1分别为97.8%、97.2%、94.8%,PTV_2分别为95.8%、86.6%、73.7%。三维适形计划、常规四野计划、常规二野计划的左肺受量>20 Gy体积分别为18.6%、17.2%、32.3%,右肺受量>20 Gy体积分别为20.5%、19.9%、35.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分布最均匀;常规四野计划简单易行是三维适形放疗较好的替代方式;常规二野照射剂量分布均匀性差,肺脏受照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全乳腺放疗时野中野调强技术的设计方法。[方法]选取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10例.用野中野调强技术设计全乳腺放疗计划,每例患者分别用完全正向法(正向法)、完全正向加楔形板补偿法(正楔法)和正向加逆向直接射野优化(DMPO)法(正逆法)设计三个治疗计划并进行对比。[结果]只有正逆法的计划靶区(P1rV)剂量分布能达到目标要求(平均剂量5000cGy,均匀性为±5%),其覆盖99%靶区体积的剂量为4753±28cGy,接受高于5250eGy剂量的靶区体积为0.2%,剂量不均匀性指数为1.092±0.005,均明显优于正向法和正楔法(P〈0.05)。三种方法中同侧肺、左心室和对侧乳房的受量无明显差异。[结论]正向加DMPO的正逆法得到的剂量分布最好,正向加楔形板法产生的照射野最为简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小鼠为材料,观察了29种药物主要为抗癌药物的延迟毒性反应规律,提出了一种简易的延迟毒性指数计算法。一、前言延迟毒性(Delayed toxicity,下简称延毒)是肿瘤细胞毒类药物特性之一。鼠、狗、猴以至人都可进行延毒研究。评价指标可以对血细胞如血小板、白细胞,或器官如肝、肾等的毒性。有的则用小鼠剂量死亡延续的时间描述延毒的强弱。这些评价指标虽然能从一个方面显示药物延毒的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小鼠为材料,观察了29种药物主要为抗癌药物的延迟毒性反应规律,提出了一种简易的延迟毒性指数计算法。一、前言延迟毒性(Delayed toxicity,下简称延毒)是肿瘤细胞毒类药物特性之一。鼠、狗、猴以至人都可进行延毒研究。评价指标可以对血细胞如血小板、白细胞,或器官如肝、肾等的毒性。有的则用小鼠剂量死亡延续的时间描述延毒的强弱。这些评价指标虽然能从一个方面显示药物延毒的程度。但是,延毒的强弱却不能以概括性的数字予以表达,药物间延毒的强弱也就失去了比较的基础。小鼠对延毒反应灵敏,重现性较好,观察指标明确,实验周期短和经济等优点,是研究药物延毒反应较理想的动物。根据对29种药物小鼠延毒反应规律观察,各种延毒参数,指数值的“0”值测验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术后首次复发部位,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术后放疗范围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1999—2007年间在本院行根治术并有明确复发部位记录的19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不同段的首次复发、转移部位。结果 胸上、中段食管癌以胸腔内复发(83.3%、68.0%)为主要部位,而胸下段食管癌则以胸腔内复发(42.9%)和腹腔淋巴结转移(40.8%)为主。术后病理显示淋巴结有无转移与胸腔内复发、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无关(χ2=1.58、0.06、0.04,P=0.134、0.467、0.489),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术后淋巴结阳性比例高于阴性(28.7%∶10.6%,χ2=9.94,P=0.001),其中胸中段食管癌的也如此(20.0%∶5.6%,χ2=5.67,P=0.015)。切缘≤3 cm (52例)与>3 cm (142例)者相比术后吻合口复发率明显增加(25.0%∶11.3%,χ2=5.65,P=0.019)。结论 胸腔内为最常见首次复发部位。建议胸上、中段(淋巴结阴性)食管癌放疗靶区包括锁骨上区、上纵隔和瘤床,胸中段(淋巴结阳性)、下段食管癌包括锁骨上区、全纵隔及胃左、腹腔干淋巴引流区。如切缘≤3 cm建议包括吻合口。  相似文献   

17.
西方工业国家与艾滋病的冲突触及了众多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准则。在世界范围内,当人们认识到HIV感染和艾滋病的危险后,有些卫生部门官员和政治家要求采取措施控制艾滋病流行和保护健康人群。他们由此联想到过去几百年中与流行病的遭遇,当时划定流行病的易感人群并隔离已感染疾病者。作为民权运动的一部分,60年代的美国对男性同性恋者和男女静脉注射毒品者两个群体的调查被拒绝,他们大部分是新的艾滋病感染者,作为“过失者”受到歧视。在今天不是特定群体而是一定的行为方式对疾病的传播担负责任。与艾滋病相关的其它的伦理学准则涉及到医务人员承担风险的义务、群体普查的许可、保守病人的秘密和将病情告诉其它人对患者可能引起的伤害之间的利弊权衡、艾滋病治疗药物的研究和将其用于即将死亡的艾滋病患者的许可问题、重症患者自然的权利、治疗和延长垂死艾滋病患者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而资金不足的矛盾。过去20年的经历表明,艾滋病的流行不单是一个医学的问题,艾滋病所引起的众多伦理学冲突有必要向全社会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以积极的态度帮助艾滋病患者克服所遇到的社会的、心理的和医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HSCT)是高度侵袭性和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可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近年来,小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细胞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药给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AHSCT在淋巴瘤治...  相似文献   

19.
20.
探讨容量校正核分裂指数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1)计算显微镜视野内每平方毫米胃癌实质核分裂数。 (2 )使用图像分析仪测定癌细胞核面积、周长和形态因子。结果 容量校正核分裂指数与胃癌预后具有密切关系 (p <0 .0 1) .而癌细胞核面积、周长、形态因子与胃癌预后无密切关系。结论 容量校正核分裂指数可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