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AKT1、survivin在大肠癌伴血吸虫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伴与不伴有血吸虫病的大肠腺癌、40例伴与不伴有血吸虫病的正常大肠黏膜中AKT1、survivin的表达.结果 AKT1、survivin分别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癌之间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生存时间有关(P<0.05);AKT1与survivin呈正相关(P<0.01); AKT1、survivin在大肠腺癌伴与不伴血吸虫病两组病例之间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AKT1、survivin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大肠腺癌伴血吸虫病与不伴血吸虫病两组病例中AKT1、survivin表达无明显差异,提示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血吸虫没有对这两项指标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胸腔积液胎儿的产前诊断结果,为临床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三年65例胸腔积液胎儿的产前诊断资料,包括孕妇基本资料、胎儿的超声检查结果及产前诊断结果,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5例胎儿胸腔积液的病例中,13例(20.0%)染色体核型异常,5例(7.7%)Rh血型不合性溶血,2例(3.1%)宫内感染(1例风疹病毒,另1例B19病毒)。早孕期胸腔积液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显著高于中晚孕期病例(66.7%vs 15.3%)(P0.001,χ2=17.25)。15例胎儿胸腔积液合并其他超声结构异常的胎儿,发现4例染色体微阵列阳性结果(26.7%)。结论胎儿胸腔积液病例应常规行产前诊断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能够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Sj26-Sj32融合蛋白用于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纯化获得的rSj26-Sj32融合蛋白和SjAWA为包被抗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和Dipstick三种方法分别检测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IgG抗体,并以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泡型棘球蚴病、囊型棘球蚴病、乙型肝炎和肺结核患者以及健康人血清作对照。结果 rSj26-Sj32三种方法检测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敏感性分别为90.00%、100.00%和96.00%;特异性分别为97.67%、95.35%和97.67%。结论 rSj26-Sj32融合蛋白作为诊断抗原用于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一种早妊期吸取微量绒毛的器械和方法,通过1921例取材的实践,使用这种器械经宫颈连入宫腔吸取绒毛组织,具有导向、定位准确,取材容易成功,母,胎安全等优点.统计1921例取材成功率为98.23%;信访378例,流产率为5.82%;对盲吸法取材后出生的儿童269例随访体检,265例儿童的发育、身长、体重和智力等均正常.发现先天畸形4例,先乏畸形的发生率为1.49%,低于山西省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发生率(2.75%).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北省电力系统职工血吸虫病感染状况,为评价和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血清免疫学方法,从34051名受检者血清中筛查日本血吸虫病阳性病例;阳性者用B超检查肝脏病变。结果34051名受检者血清中筛查出日本血吸虫病阳性者775例,感染率为2.28%。其中,荆州地区的感染率最高,为7.15%;除武汉市以外,其他接受调查的各地级市电力系统职工也有不同程度的血吸虫感染,但感染率均低于2%。对血清阳性者进一步作B超检查发现,血吸虫肝病者419人,占阳性人数的54.1%。与2004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各地的血吸虫病感染率有明显下降。结论湖北省电力系统职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效果明显,但还须加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五年以上随访资料的大肠癌3147例,按1982年全国大肠癌病理研究统一规范,着重分析大肠癌组织类型对五年生存率的影响。一、组织类型和五年生存率: 组织类型以中分化腺癌最多,占46%,其次粘液腺癌18.4%,高分化腺癌11.4%等。各组织类型中,乳头状腺癌预后最好。各组间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Sj26-Sj32融合蛋白用于慢性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rSj26-Sj32融合蛋白和日本血吸虫成虫粗抗原(SjAWA)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和dipstick三种方法检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同时以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泡型棘球蚴病和囊型棘球蚴病患者以及健康人血清作为对照.结果:rSj26-Sj32融合蛋白通过三种方法检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5.00%、92.50%和92.50%;特异性分别为97.67%、95.35%和97.67%.结论:rSj26-Sj32融合蛋白可用于慢性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  相似文献   

8.
本组在381例大肠癌中遇青年人大肠癌55例,占14.4%。男性36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16岁,21—30岁占91%;病程1月—2年以上。青年人与中老年人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和肿瘤发生部位无明显差别。大体和组织学分型:青年人组中胶样型占56.4%(22/39例),粘液癌(包括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占54.6%(30/55  相似文献   

9.
11例骨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较少见,约占骨恶性肿瘤的2~5.4%,国外报道较多,国内自1956年以来仅报道50余例。我室20年中(1965~1985)遇到11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行有限开窗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10年8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证实合并腰椎管狭窄45例,采用椎板间潜行有限开窗,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减压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4年,平均随访2.5年,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45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中,优36例(80%),良7例(11%),可2例(8%),未发现腰椎继发性不稳及椎管再狭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时,不能遗漏诊断导致手术减压不彻底,用有限开窗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减压处理,手术创伤小、对脊柱后柱结构破坏小,能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144例大肠癌性激素受体免疫组化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物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法对144例大肠癌石蜡切片进行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受体检测,结果发现ER、PgR、AR的阳性率分别为32.6%、39.6%及50%。ER、PgR、AR的阳性率在高分化癌最高,分别为38.96%、48.05%及58.44%,而低分化癌仅为18.18%、21.21%及33.33%(三者P<0.05),说明大肠癌分化程度越高,其ER、PgR、AR的阳性率越高,AR在女性50岁以上大肠癌患者阳性率(60.61%)明显高于49岁以下患者(32.26%),P<0.05。在大肠癌的发生部位上,升结肠PgR、AR的阳性率(62.50%及79.17%)明显高于直肠癌(31.33%及46.99%),P<0.01,ER阳性率在淋巴结无转移组明显高于有转移组(P<0.05),此外19例大肠腺瘤ER、PgR、AR亦有一定的检出率,但低于大肠癌。本实验提示大肠癌可能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对其进行性激素受体的检测有可能成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应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微卫星DNA不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稳定、高通量的微卫星 DNA不稳定检测技术。方法 应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 2 0名正常人、115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中检测 5个微卫星位点。正常人取外周静脉血DNA,重复 PCR反应 (标准化参照 )。癌症患者取其癌组织及同源正常组织 DNA,配对分析 PCR产物。结果  115例大肠癌样本中 17例 (14 .8% )存在微卫星 DNA高度不稳定 ,2 3例 (2 0 .0 % )存在微卫星 DNA低度不稳定。低龄和高龄大肠癌患者中微卫星不稳定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检出率高于中位年龄患者(P<0 .0 5 ) ;低分化大肠癌患者中 MSI检出率高于中、高分化大肠癌患者 (P<0 .0 5 )。结论 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检测 MSI,并具有敏感、稳定、高通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对于智力障碍(ID)、发育迟缓(DD)及孤独谱系障碍(ASD)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在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诊断为ID、DD及ASD的患儿40例, 采集其外周血样, 分别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检测, 查询ClinVar、DECIPHER、OMIM等数据库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拷贝数变异(CNVs)的致病性。结果 40例患者检测出ID 16例(40.0%)、DD 15例(37.5%)、ASD 6例(15.0%)、ID合并DD为1例, ID合并ASD为2例。核型分析发现47, XY, +mar、46, XY, inv(8)(p11.2q21.2)、46, XX, del(5)(p14)以及46, XX[76]/46, X, dup(X)(p21.1q12)各1例, 染色体多态性2例。CNV-seq在20例患儿中共检出32处CNVs, 检出率(50.0%)明显高于核型分析。在10例(25.0%)患儿中发现了致病性CNVs(检出率为25.0%), 12例患者中发现了15处意义未明的CNVs(检出率为30.0%...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讨CEA和CA72-4联检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以利于大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年龄(33-72)岁,来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212例,其中肠良性肿瘤100例、大肠癌112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同时,选取同样年龄组的116例本单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站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吡喹酮口服治疗,同时进行保肝护理,随访3年,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并定期进行腹部B超检查及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服药结束后连续3年随访观察该106例患者,通过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查发现,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及服药后第1年内阴转2例(1.89%),第2年阴转12例(11.32%),第3年阴转59例(55.66%)。肝功能异常和B超情况也明显好转。结论吡喹酮在慢性血吸虫病的治疗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可以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产前超声检查对早孕期(11~13+6w)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行产前早孕期超声检查孕妇2647例,根据临床证实结果,统计早孕期超声筛查骨骼肢体畸形检出率,评价其诊断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2647例孕妇分娩或终止妊娠后,经临床证实出生缺陷者69例(2.6%),其中骨骼肢体畸形发生18例(0.7%)。18例骨骼肢体畸形中,早孕期超声诊断13例(72.2%),中孕期诊断4例(22.2%),产后检出1例(5.6%);早孕期与中孕期联合检出率94.4%。妊娠结果中,活产8例(44.4%),终止妊娠10例(55.6%)。早孕期超声诊断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特异度100%,敏感度72.2%,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9.8%。结论早孕期超声筛查有助于尽早、准确发现骨骼肢体畸形,诊断效果良好,对早期确定妊娠进程,促进优生优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道1例临床少见的妊娠合并膈疝病例的临床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特点及治疗时机,为妊娠合并膈疝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1例26岁经产妇妊娠合并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在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以“妊娠”“膈疝”和“diaphragmatic hernia & pregnancy”为关键词,检索到196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报道的妊娠合并膈疝患者计60例。结合本例诊治过程,分析患者发病年龄、发病时孕周、主要临床症状、膈疝发生部位、疝出器官、修补时机及母婴预后等临床特征。结果 61例妊娠合并膈疝患者发病年龄20~38岁,平均27.5岁;发病时孕周为20~39周,平均32.4周。61例患者中,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42例(68.9%)、呕吐38例(62.3%)、呼吸困难35例(57.4%)、胸痛19例(31.1%)。72.1%(44/61)的患者膈疝发生部位位于左侧,疝出器官以结肠(68.9%,42/61)和胃(63.9%,39/61)居多。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与孕周,41.0%(25/61)选择在产前及产时修补,37.7%(23/61)选择于产后修补。母婴病死率分别为13.1%(8/61)和16.4%(10/61)。结论 妊娠合并膈疝的发病时间集中于孕中晚期,其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孕周决定修补和分娩时机。若不能及时诊断与处理,母婴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早孕期妇女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及对早期妊娠的不良影响.方法对1056例在我院门诊就医的早孕妇女进行阴道分泌物BV的筛查.结果检出BV130例(12.31%),霉菌性阴道炎76例(7.20%),滴虫性阴道炎51例(4.83%),BV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分别是15、7例(占11.54%、5.38%).先兆流产18例,14例感染BV,胚胎停育11例,9例BV阳性.结论早孕合并BV感染明显高于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早孕期BV是导致先兆流产的重要相关因素.有必要在早孕期行BV的筛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在血吸虫病兔肠系膜上动脉夹闭休克(SMAO)模型上,测定内脏SOD活力(n=10),并与正常兔合并SMAO组(n=7)和假手术组(n=6)对照。旨在探讨自由基反应及肝脏在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中的作用。病理检查提示,血吸虫病兔合并SMAO组内脏有明显损伤。SOD活力测定:血吸虫病兔与正常兔合并SMAO时内脏SO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血吸虫病兔合并SMAO组肝、肺、胃SOD明显低于正常兔合并SMAO组,分别为2541/2993、1235/1656、1072/1578,(P<0.01),肾无显著性差异(1500/1558)。本研究表明,自由基反应是休克并发MOF的原因之一,合并有血吸虫肝病时更易发生MOF。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门静脉持续化疗联合腹腔大容积化疗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效果.方法对104例临床无显示肝转移大肠癌且能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和对照组(B),A组53例术中放置皮下门静脉和腹腔化疗泵,并于术后使用5-Fu门静脉持续化疗和腹腔大容积化疗各6个疗程,B组51例行常规静脉化疗(CF/5-Fu方案),亦为6个疗程,对全部病例随访,比较两组术后肝转移发生率发生时间和术后存活时间.结果A组术后1、2、3、4年肝转移为1例(1.9%)、2例(3.8%)、4例(7.5%)、3例(5.7%),生存率为52/53(98.1%)、50/52(96.2%)、46/50(92.0%)、39/46(84.8%).B组术后1、2、3、4年肝转移为3例(5.9%)、6例(11.8%)、8例(15.7%)、5例(9.8%),生存率46/51(90.2%)、40/46(86.9%)、30/40(75.9%)、18/30(60.0%).结论门静脉持续化疗联合腹腔大容积化疗可明显减少大肠癌手术后肝转移的发生,增加生存率,是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良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