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动物实验分析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FVT)后纤溶激活和管壁重塑发生时间,确定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irx,rs)的发生时间;对比分析早期和中晚期手术治疗IFPTS的疗效,探寻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建立大鼠IFVT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管壁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采用弹力、胶原纤维染色方法检测内弹力膜阳性率,血管周径和管壁僵硬指数.将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1例接受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的IFPTS患者分为早期治疗组(IFVT后1~2个月,n=21),中晚期治疗组(IFVT后>2个月,n=30).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状评分标准(VCS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大鼠静脉管壁tPA和uPA在IFVT后2周和4周表达明显增加(P<0.05).管壁内弹力膜阳性率在4、8和12周明显下降(P<0.01),血管周径在12周明显增大(P<0.05),管壁僵硬指数在4、8和12周明显上升(P<0.01).早期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术后和术前VC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0.9比5.2±1.1,P<0.05),中晚期治疗组症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6.8±1.7比7.6±3.0,P>0.05).结论 IFFTS发生时间在血栓形成后1个月左右.IFVT后1~2个月是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治疗IFFIS的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动物实验分析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FVT)后纤溶激活和管壁重塑发生时间,确定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irx,rs)的发生时间;对比分析早期和中晚期手术治疗IFPTS的疗效,探寻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建立大鼠IFVT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管壁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采用弹力、胶原纤维染色方法检测内弹力膜阳性率,血管周径和管壁僵硬指数.将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1例接受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的IFPTS患者分为早期治疗组(IFVT后1~2个月,n=21),中晚期治疗组(IFVT后>2个月,n=30).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状评分标准(VCS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大鼠静脉管壁tPA和uPA在IFVT后2周和4周表达明显增加(P<0.05).管壁内弹力膜阳性率在4、8和12周明显下降(P<0.01),血管周径在12周明显增大(P<0.05),管壁僵硬指数在4、8和12周明显上升(P<0.01).早期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术后和术前VC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0.9比5.2±1.1,P<0.05),中晚期治疗组症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6.8±1.7比7.6±3.0,P>0.05).结论 IFFTS发生时间在血栓形成后1个月左右.IFVT后1~2个月是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治疗IFFIS的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动物实验分析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FVT)后纤溶激活和管壁重塑发生时间,确定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irx,rs)的发生时间;对比分析早期和中晚期手术治疗IFPTS的疗效,探寻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建立大鼠IFVT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管壁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采用弹力、胶原纤维染色方法检测内弹力膜阳性率,血管周径和管壁僵硬指数.将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1例接受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的IFPTS患者分为早期治疗组(IFVT后1~2个月,n=21),中晚期治疗组(IFVT后>2个月,n=30).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状评分标准(VCS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大鼠静脉管壁tPA和uPA在IFVT后2周和4周表达明显增加(P<0.05).管壁内弹力膜阳性率在4、8和12周明显下降(P<0.01),血管周径在12周明显增大(P<0.05),管壁僵硬指数在4、8和12周明显上升(P<0.01).早期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术后和术前VC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0.9比5.2±1.1,P<0.05),中晚期治疗组症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6.8±1.7比7.6±3.0,P>0.05).结论 IFFTS发生时间在血栓形成后1个月左右.IFVT后1~2个月是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治疗IFFIS的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在OA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uPA,uPAR,tPA的表达.结果:40例OA滑膜中阳性表达uPA 31例(77.5%)、uPAR 22例(55%)、tPA 37例(92.5%).10例对照滑膜中阳性表达uPA 2例(20%)、uPAR 1例(10%)、tPA 8例(80%).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滑膜衬里层细胞.结论:uPA系统可能参与介导软骨降解.促进OA的发生发展;而tPA可能与OA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5.
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s,PAs)是一类丝氨酸蛋白酶,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A,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A,uPA)两种类型,主要作用是催化纤溶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纤溶酶.  相似文献   

6.
作为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PAI)级联的重要因子,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type PA,uPA)及其受体uPA-R具有高效的分解细胞外环境蛋白酶的作用。研究表明,uPA和uPA-R在角质形成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以及重建上皮组织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有关它们在角膜碱烧伤中的作用鲜见报道。本实验对兔角膜碱烧伤后早期uPA和uPA-R的表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骨关节炎滑膜uPA,uPAR,tPA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在OA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uPA,uPAR,tPA的表达。结果:40例OA滑膜中阳性表达uPA31例(77.5%)、uPAR22例(55%)、tPA37例(92.5%)。10例对照滑膜中阳性表达uPA2例(20%)、uPAR1例(10%)、tPA8例(80%)。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滑膜衬里层细胞。结论:uPA系统可能参与介导软骨降解。促进OA的发生发展;而tPA可能与OA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及其受体(uPAR)在不同外科分期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2例骨肉瘤组织uPA和uPAR表达情况.结果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比较,uPA和uPAR表达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01).骨肉瘤Ⅰ、Ⅱ、Ⅲ期表达uPA的阳性率分别为22.2%(2/9)、76.9%(10/13)、90.0%(9/10),表达uPAR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9)、84.6%(11/13)、90.0%(9/10).uPA和uPAR在Ⅰ期和Ⅱ期、Ⅰ期和Ⅲ期骨肉瘤中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uPA/uPAR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肿瘤恶性程度越高,uPA/uPAR表达阳性率越高,提示uPA/uPAR与骨肉瘤恶性进展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慢性前列腺炎对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系统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慢性前列腺炎对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PA)系统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正常男性 2 3例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80例 (不育组和可生育组各 4 0例 )。采用纤维蛋白 琼脂糖PA指示胶打孔法和SDS PAGE电泳后指示胶铺盖法 ,测定精浆中总PA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uPA)的表达和活性。结果 :在正常人精浆中有高表达的总PA活性 ;而且同时表达tPA和uPA。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精浆中总PA活性降低 ,tPA活性明显减低 ,uPA活性减低。慢性前列腺炎的可生育组和不育组精浆中总PA活性均降低 ,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别。 结论 :患慢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分泌功能降低 ,合成分泌PA减低。PA有可能在今后作为临床中判断前列腺功能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pAD/CMV/V5-DEST Gate-way Vector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PA)腺病毒载体,并将腺病毒介导的uPA基因体外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检测其纤溶活性及表达,为uPA的体内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