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98例不孕患者,均经输卵管造影(HSG),诊断136侧输卵管梗阻,采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术。结果136侧输卵管梗阻,86例疏通成功,通畅率63.2%。随访98例,已足月妊娠分娩36例,流产1例,宫外孕8例,妊娠率36.7%(36/98)。结论应用HSG联合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梗阻不孕症,是一种有效方法,并可鉴别输卵管真假性闭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诊断49例(68侧)输卵管近端梗阻,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进行治疗。结果49例输卵管近端梗阻,44侧疏通成功,通畅率64.7%(44/68)。随访49例,时间1~32个月,已足月妊娠分娩18例,难免流产1例,宫外孕2例,妊娠率36.7%(18/49)。结论应用HSG联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是一种有效方法,可鉴别输卵管近端真假性梗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诊断的例(68侧)输卵管近端梗阻,采用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进行治疗.结果 49例输卵管近端梗阻,44侧疏通成功,通畅率64.7%(44/68).随访49例,时间1~32个月,已足月妊娠分娩18例,难免流产1例,宫外孕2例,妊娠率36.7%(18/49).结论 应用HSG联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是一种有效方法,可鉴别输卵管近端真假性梗阻.  相似文献   

4.
宁飞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818-3819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6例因输卵管因素引起的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包括经宫腔镜输卵管口插管加压通液术及应用cook导丝疏通输卵管,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136例患者中182条输卵管峡部及壶腹部梗阻中经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美兰加压疏通,共疏通118条输卵管,插管通液疏通率64.8%;而输卵管插管疏通失败的64条输卵管使用cook导丝可疏通46条,通畅率71.9%。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配合cook导丝介入疏通已成为输卵管性不孕症必不可少的诊疗手段,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骈改英 《现代保健》2011,(27):142-143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31例,行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并视术中所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31例共61条输卵管,其中不通50条,经插管疏通术后,成功率为88%。术后6个月内妊娠11例(35.48%),术后1年内(含6个月内)妊娠20例(64.52%)。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安全有效,提高了受孕率,是治疗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引导下的选择性输卵管造影 再通术在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输卵管碘油造影(HSG)诊断证实双侧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20例,采用宫腔镜引导下选择性输卵管造影 再通术的方法进行输卵管疏通.结果:40条输卵管中有18条不完全性梗阻,全部疏通;22条完全性梗阻中峡部梗阻8条,有6条疏通,间质部梗阻8条,有2条疏通.20例受术者同时行宫腔镜检查,发现4例宫腔异常.结论:宫腔镜引导下选择性输卵管造影 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同时可观察子宫颈管及子宫腔形态及内膜的情况,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丽 《现代保健》2011,(12):54-5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卯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患者双侧输卵管近、中端阻塞的,且至少有一侧近端阻塞性不孕症的患者66例,术中先行腹腔镜和宫腔通液检查确诊并治疗相应盆腔病变,继之在腹腔镜和宫腔镜监视下对输卵管近端阻塞用输卵管插管术疏通治疗。结果66例中输卯管近端阻塞共45条,双侧近端阻塞6条,单侧近端阻塞39条,输卵管远端阻塞28条,其中单侧远端阻寒18条,双侧远端阻塞10条,近端阻塞合并远端阻塞29条。宫内妊娠21例,受孕率为31.8%(21/66)。输卵管妊娠4例,异位妊娠率为6.67%(4/66)。复通率为88.1%。术后再次行输卵管造影显示输卵管阻塞12例,再次阻塞率为16.5%(12/73)。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能准确判断阻塞部位,检查、诊断、治疗三位一体,能有效提高诊断率及受孕率,是治疗输卵管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3家医疗机构选择输卵管性不孕患者310例,分别接受输卵管通液、宫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手术3种治疗方式,随访1年,记录其妊娠情况。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项logistic模型。结果:共283例得到1年后随访。输卵管通液治疗方式对任何部位阻塞的输卵管疏通效果差,妊娠率较低;近端阻塞患者采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OR=3.370,95%CI(1.456,7.798)]与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OR=3.095,95%CI(1.112,8.614)]疗法宫内妊娠率相当;而远端阻塞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OR=5.962,95%CI(1.497,23.749)]易宫内妊娠。沙眼衣原体阳性、解脲支原体阳性、阻塞程度是影响输卵管性不孕治疗效果的因素。结论: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效果较差,宫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操作相对简单安全且妊娠率高,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方式治疗合并有盆腔粘连不孕症的效果更好,且不增加发生异位妊娠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6月期间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46例,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共25例为治疗组,单独宫腔镜下引导输卵管疏通术共21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输卵管疏通情况及6~24个月后回访患者妊娠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25例,共50条输卵管,其中输卵管梗阻43条,术后输卵管通畅36例,再通率83.7%(36/43);对照组21例,共42条输卵管,其中输卵管梗阻38条,术后输卵管通畅19例,再通率50.0%(19/38)。6~24个月后回访妊娠情况,治疗组妊娠率75.5%,对照组妊娠率48.6%。治疗结果显示术后输卵管再通率与妊娠率相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较单一宫腔镜下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对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超结合宫腔镜行输卵管插管在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对照组60例不孕妇女进行常规输卵管通液,观察组60例进行B超结合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23.3%,观察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6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B超结合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7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患者70例。手术方法分离粘连、输卵管伞端成形术、输卵管造口术、卵巢囊肿剥离、卵巢楔形切除术、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检查及插管通液。结果手术后68例随访者,妊娠36例,妊娠率51.43%。妊娠时间最短于手术后1个月,最长于术后16个月怀孕,其中2例(2.86%)发生输卵管妊娠,1例自然流产((1.43%)。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术是不孕症的有效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不孕症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心电图、肝功能检查均正常,排除妇科炎症及其他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禁忌证),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in=45,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和对照组in=45,采用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I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观察两组疗效和经治疗后半年内妊娠率。结果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率为71.11%(32/45),对照组为28.89%(13/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经治疗后,半年内妊娠率为62.22%(28/45),对照组为24.44%(11/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疗效远优于常规输卵管通液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患者的生育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3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别采用3种治疗方法,A组86例,采用药物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B组120例,采用输卵管切除术;C组32例,采用保守手术(保留患侧输卵管)。通过测定治疗后的性激素水平,超声测量卵巢体积、输卵管通畅度及生育结局,比较3组之间生育状况。结果输卵管切除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值均显著升高,而卵巢体积及窦卵泡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8例患者中,54例(22.69%)获得宫内妊娠;56例(23.53%)发生重复异位妊娠;128例(53.78%)患者仍然未孕;宫内妊娠率C组37.50%,B组25.00%。重复异位妊娠率C组15.63%,B组2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切除术影响卵巢储备功能,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宜行保守性手术。在影响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后生育结局的因素中,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保留输卵管的手术明显优于输卵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多功能数字胃肠机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不孕症的独特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多功能数字胃肠机对2153例不孕症患者所进行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总结采集到的数字图像结果以及检查中的操作心得。结果:诊断出的子宫异常者占5.57%,其中子宫先天发育异常者89例,占4.13%;子宫肌瘤者12例,占O.56%;宫腔粘连者19例,占0.88%。诊断出的输卵管异常者占62.38%,其中双侧输卵管梗阻者197例,占9.15%;单侧输卵管梗阻375例,占17.42%;输卵管通而不畅者568例,占26.38%;输卵管走形异常者203例,占9.43%。结论:利用多功能数字胃肠机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检查,操作简便,辅助功能多,图像细节显示清晰,且后处理手段丰富,便于反复细致观察得出结论,对诊断因子宫及输卵管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孕症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盆腔粘连对输卵管近端阻塞和远端闭锁复通术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 038例因输卵管性不孕接受宫-腹腔镜联合复通手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探查是否有盆腔粘连分为盆腔粘连组738例,对照组300例,分析2组患者输卵管近端阻塞率、远端闭锁复通率和妊娠结局。结果:盆腔粘连组输卵管远端闭锁率较对照组高(42.3% vs. 14.5%,P=0.000,OR=4.32,95%CI:3.02~6.17),2组输卵管近端阻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盆腔粘连组输卵管近端阻塞复通率低于对照组(59.3% vs. 75.5%,P=0.005,OR=0.47,95%CI:0.28~0.80),2组输卵管远端闭锁的复通率相似(84.2% vs. 86.0%,P>0.05)。盆腔粘连组宫内妊娠率低于对照组(22.6% vs. 39.6%,P<0.001,OR=0.444,95%CI:0.282~0.698),而术后异位妊娠率高于对照组(7.2% vs. 2.7%,P=0.02),尤其是Ⅲ度粘连患者异位妊娠率较对照组高(12.0% vs. 2.7%,P=0.01,OR=4.62,95%CI:1.29~16.50)。对于单纯远端输卵管闭锁和合并近端远端输卵管病变的患者来说,复通术后2年仍未妊娠的患者合并盆腔粘连的比例高于成功获得宫内妊娠者(94.4% vs. 82.1%,91.8% vs. 67.3%,P<0.05),但是在单纯输卵管近端阻塞患者中未发现这一现象。结论:盆腔粘连降低了输卵管近端阻塞的复通率,同时降低输卵管远端闭锁患者复通术后的宫内妊娠率,并增加术后异位妊娠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输卵管造影证实输卵管间质部、峡部或壶腹部阻塞的187例不孕妇女的356支输卵管进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术中灌注抗粘连药物。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再通成功率85.1%,妊娠率29.4%,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是目前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一种安全有效且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9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中输卵管阻塞的原因、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两种输卵管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统计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妊娠结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98例,输卵管192条。输卵管阻塞原因以输卵管管腔粘连及周围粘连为主;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准确度为54.5%,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的准确度为85.7%。术中诊断89例输卵管阻塞患者中64例行双侧或单侧RF导丝扩通术,共扩通输卵管94条,术后总通畅率79.8%,术后随访率80.6%,活产率为45.6%。结论:宫腹腔镜联合RF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针对病因治疗,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孙曙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731-173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直视下插管疏通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对65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提示输卵管阻塞的不孕症患者,经腹腔镜检查确诊后对输卵管远端阻塞或积水及相应盆腔病变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在宫腔镜直视下对近端阻塞输卵管用导丝疏通治疗。结果:65例患者中经腹腔镜检查确诊有97条输卵管阻塞,其中34条近端阻塞,50条远端积水或伞端闭锁,13条近端及远端同时阻塞;手术输卵管疏通治疗后通畅92条,其中2条行输卵管吻合术。术后半年发现9例输卵管再次阻塞,半年内异位妊娠3例。结论:宫腹腔镜联合直视下导丝疏通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理想安全治疗手段,防止术后狭窄阻塞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输卵管因素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6例输卵管因素性不孕患者实施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断,并视术中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对术后输卵管复通情况进行评估,并于术后6、12个月进行妊娠随访,对妊娠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输卵管壶腹部及伞部阻塞术后的复通率为86.9%,明显高于输卵管间质部、峡部阻塞术后的复通率(33.8%、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侧输卵管阻塞疏通术后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双侧输卵管阻塞疏通术后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妊娠率(48.0%)略高于术后6个月妊娠率(4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能同时对宫腔及输卵管病变进行诊断与治疗,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妊娠率较满意,可作为某些输卵管因素性不孕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