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合肥市大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研究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干预措施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合肥4所大学学生4529名进行伤害调查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大学生伤害的年发生率为52.62%,前5位伤害发生率依次为:碰擦伤(24.62%)、跌伤(16.78%)、刀或锐器刺伤(12.48%)、骨头或鱼刺等卡喉伤(11.70%)和烧烫伤(7.99%)。伤害的发生与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科别、家庭人均收入、与亲属共同生活情况等有密切关系。但与家庭住址、是否独生子女无明显关系。结论:预防大学生伤害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强化学生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笔于1993年对合肥市1614名中学生体育运动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经常运动率35.9%,偶尔运动率为53.8%,从不参加体育运动占10.2%。中学生多参加足球、短跑、排球、长跑、游泳等项目。每次运动时间不足1小时占69.0%,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很多为“身体素质差”、“为了体育达标”和“个人兴趣”。95.1%的学生认为运动对身体有益。研究同时发现:性别、父母参加运动情况,学校教育等  相似文献   

3.
福州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现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福州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现状,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方法采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拟定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抽取福州市8所中学的3 04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过去30 d内,53.0%的学生在骑自行车时经常或总是有违规行为,57.8%的学生曾受过欺侮。过去12个月里,有21.9%的学生打过架,15.3%的学生考虑过自杀,想过离家出走的学生占26.8%。男生骑自行车违规、步行违规、非安全场所游泳、受某些形式的欺侮、打架斗殴等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女生(P值均<0.05),而女生感到孤独、心情不愉快、失眠、考虑过自杀、想过离家出走等不良情绪和自我伤害行为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男生(P值均<0.01)。结论福州市中学生普遍存在伤害等伤害相关行为。学校应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4.
南京地区中学生意外伤害及其与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中学生人群中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抑郁障碍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来自南京地区13个区县的56个学校的168个班级7161名在校的初一~高三的中学生,其中初中生占71%,高中生占29%;男生为49.4%,女生为50.6%。调查的有效应答率为92.5%。结果该样本人群中意外伤害总的年发生率为40.0%,其中车祸、骨折、摔跌伤、划刺伤和其他伤害的年发生率分别为1.0%、1.4%、16.1%、16.9%和4.6%。高中学生中车祸、骨折、摔跌伤和划刺伤的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初中学生;而从每一个年级来看,高年级学生中骨折的发生率较低,高三学生中划刺伤的发生率也较低。与女性学生相比,男性学生更容易发生上述各类意外伤害;而各类意外伤害的年龄差异不显著。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统计控制后,抑郁障碍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与非抑郁障碍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0,95%CI为0.78~2.53),但抑郁障碍患者罹患其余4种类别意外伤害的可能性仍然显著大于非抑郁障碍患者(车祸OR=2.22,95%CI为1.13—4.38;摔跌伤OR=1.28,95%CI为1.04~1.58;划刺伤OR=1.40,95%CI为1.14~1.71;其他伤害OR=1.93,95%CI为1.41~2.65)。结论抑郁障碍可能是意外伤害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抑郁障碍患者是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做好青少年的抑郁障碍防制工作将有助于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探讨中学生情绪管理与自伤行为的关系,为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市、阳江市、阳春市3 096名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情绪管理与自伤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率为14.6%,偶有自伤行为发生率为16.6%.自伤行为、偶有自伤行为和无自伤行为中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19,P<0.01);控制性别、学习阶段、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等变量后,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情绪管理能力对自伤行为(OR=0.482,P<0.01)和偶有自伤行为(OR=0.730,P<0.01)有保护作用.结论 中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自伤行为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可通过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弹性训练提升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以减少自伤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志勇  李解权  梁亚琼  洪忻  徐斐 《职业与健康》2007,23(14):1188-1190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中学生逃学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联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南京地区13个区县的56个学校的168个班级7161名在校的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结果 该样本人群中逃学行为总的发生率为6.2%,逃学行为在性别、年龄和年级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障碍现患率为14,8%,男性抑郁障碍的现患率(16.4%)显著高于女性人群(13.0%),但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年级和城乡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患有抑郁障碍发生有逃学经历的风险显著高于无抑郁障碍者(调整优势比为:OR=18.6,95%CI=1.39—2.48)。结论 抑郁障碍者可能是逃学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逃学行为的发生、抑郁障碍已成为中学生人群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有关职责部门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目的 了解中学生伤害行为流行状况。方法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随机整群抽取3所学校初一到高二学生1650人,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石景山区中学生中46.0%骑坐摩托车时不戴头盔,20.1%的学生有动手打架行为,15.9%的学生有自杀意念;男生违反交通规则,动手打架等行为的发生率高于女生;初三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年级。结论 中学生中存在多种容易导致伤害的行为,应尽早对中学生进行预防伤害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农村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农村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农村小学生伤害认知与行为特点,为开展伤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省嘉兴地区4所农村小学6个年级共3385名学生进行最近1年伤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同时调查研究对象伤害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与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结果 伤害年发生率为24.38%,且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段学生高于低年级段学生;伤害相关知识测试平均得分为52.67分,男、女学生无差异,高年级段学生高于低年级段学生;安全行为习惯评价平均得分为66.89分,女生高于男生,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结论 应针对农村小学生伤害认知与行为特点开展有效的伤害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农村小学生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的症状特点、心理问题及对父母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孤独症行为量表和长处与困难问卷对593名患儿进行行为学表现和心理评估,同时使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儿父母的情绪障碍表现。结果在情绪及多动注意不能和困难总分方面,高年龄组的患儿表现出了更多的困难(F=4.361,P=0.013;F=16.029,P=0.000;F=9.638,P=0.013),同时在亲社会行为方面,高年龄组则表现更好(F=11.052,P=0.000);无论在焦虑或是抑郁障碍,母亲更易患情绪障碍(χ2=15.893,P=0.000;χ2=27.592,P=0.000);父母的抑郁,焦虑情绪与ASD患儿的多个行为学表现维度相关,并直接受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结论ASD患儿行为学表现在不同年龄段表现不同,体现在情绪、多动注意不能及亲社会行为方面;母亲往往比父亲更易患有情绪障碍,父母亲的情绪障碍受ASD患儿的多个行为表现维度影响,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了解高职大学生自伤行为的现状及其与情绪症状的关系,为高职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干预和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整群抽取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大二学生3 13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自伤行为、情绪症状,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职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3 130名高职大学生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14.6%,其中有焦虑、抑郁症状的高职大学生自伤行为检出率分别高于无焦虑、无抑郁症状的大学生(x2值分别为99.450,77.556,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焦虑、抑郁症状高职大学生发生自伤行为的风险分别是无焦虑、抑郁症状高职大学生的2.161倍(95%CI=1.683~2.773)和1.813倍(95%CI=1.440~2.282).结论 高职大学生的自伤行为不容乐观,不良情绪与自伤行为存在关联.应积极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保障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喻梅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1):1680-1681
了解贵阳市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的开展干预和支持安全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贵阳市15所学校6 865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有1 124名学生发生过伤害,发生率为16.1%,其中男生为19.4%,女生为12.5% (P<0.05),小学生为17.2%,初中生为13.9% (P<0.05);意外伤害的发生率高于自杀或自创(P<0.05).在伤害程度中,门诊治疗或自行处理比例最高;在家中或校外、学校里发生率分别为27.8%,34.1%.意外伤害种类中,碰撞伤、触电、机动车伤、烧烫伤、溺水和爆炸伤的发生例数均为家中或校外超过学校.结论 学龄儿童的伤害安全问题严峻.针对影响学生发生伤害的影响因素确定相关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探讨情绪管理在农村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与自伤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为中学生自伤行为和攻击行为的预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安徽、云南、广东、黑龙江、湖北五省15座城市的农村地区选取14 29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伤行为、情绪控制能力和攻击性行为等.结果 农村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率为28.54%,反复自伤行为发生率为13.39%;攻击性行为的5个维度与自伤行为频次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8,0.07,0.10,0.10,0.12,P值均<0.01),情绪管理能力与自伤行为频次呈负相关(r=-0.09,P<0.01);情绪管理能力在攻击性行为与自伤行为的关联中具有中介效应,其在身体攻击、语言攻击、间接攻击、愤怒和敌意中与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5.93%,22.73%,19.61%,27.55%,18.80%.结论 情绪管理在青少年自伤行为和攻击行为中具有中介作用,可通过增强中学生情绪控制能力,预防青少年自伤行为和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4.
自我伤害行为是应对负性情绪的常用策略,普遍存在于冲动型、情绪管理薄弱的青少年群体中,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发展,是重要的疾病负担之一,应引起广大学者和学校卫生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作者对自我伤害行为的概念和界定、流行病学和危害、影响因素进行了文献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以培养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为重点的预防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伤害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家市级医院和2家乡镇医院作为哨点监测医院,对监测的伤害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年共报告伤害病例26 023人,其中男性15 579人,女性10 444人.主要分布在20~64岁年龄组;前5位伤害分别是,交通伤害、跌倒/坠落、钝器伤、刀/锐器伤和动物伤;主要发生地为,公路/街道、家中和工业建筑场所;受害者以小学和初中低学历文化为主(64.51%);职业主要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42.24%);主要损伤是挫伤/擦伤(38.69%)、锐器/咬伤/开放性伤口(26.71%)和骨折(16.70%);以轻度(69.72%)损伤为主.结论 交通伤害以及婴幼儿、老年人跌倒/坠落伤害发生率较高,给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较严重的威胁和经济负担,加强预防和控制已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学生各类伤害行为的流行现状、伤害相关行为特征,为卫生、教育部门制定影响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政策、规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在北京市石景山区3所初中、3所高中共123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初高中学生各类伤害,伤害相关行为报告率及其差异,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伤害发生率为15.0%,男生15.4%,女生14.7%。伤害类型:依次为扭伤、跌坠伤、骨折、关节脱臼、烧烫伤、硬物击伤、锐器伤、犬咬伤。伤害发生地点依次为,学校其他部位、家中、学校体育场馆、校外体育场馆、公路、街道、车站等交通场所。伤害危险倾向行为方面,不遵守交通规则,去没有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滑冰等,男生高于女生,有统计学意义。有部分学生经常受到侮辱觉得上学没有安全感。不良情绪方面,因学习压力而心情不愉快报告率22.0%。个别学生感到孤独、伤心绝望并有自杀倾向。结论伤害是影响青少年健康主要因素,是青少年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中学生伤害及伤害相关行为现状较为严重,应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伤害已成为公共卫生的热点问题,而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0%~50%,估计全国每年约有4 000万中小学生遭受到各种伤害,青少年已成为伤害的高危人群〔1〕。抽样调查显示,意外死亡是1~14岁儿童死亡顺位的第1位死因,并且占总死亡的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2,3〕。2001年因意外死亡占我国10~19岁青少年死亡的50%左右〔4〕。伤害除了外界因素外,与人们自身的行为也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家庭及个人行为因素对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定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原称之为更年期(clinateric period)。其定义为: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从绝经前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症状,到绝经后一年的这段时期[1~2]。从生理学上讲该时期出现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周围血中雌激素水平降低,且雌激素分泌日趋减少,卵巢功能逐渐降低直至消失[1~3]。在临床上出现潮热、盗汗、骨质疏松等躯体症状。且相当部分患者具有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失衡等[4]。  相似文献   

19.
婴儿的情绪发展及情绪障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成 ,得到满足则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满意、愉快、喜悦等 ) ,反之则产生消极情绪体验 (不满意、痛苦、忧虑、恐惧、愤怒等 ) ,这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绪状态。情感则同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如友谊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 ,这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情绪状态。1 情绪的组成、层次和分类1 .1 情绪的组成 情绪是由多种成分组合成的心理现象 ,一般公认的情绪是由外显行为、内在体验和神经生理基础三个部分所组成 :情绪的外显行为是指面部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分析上海市长宁区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特征,为伤害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线上电子问卷收集分析上海市长宁区中小学各类型伤害的发生情况及年龄性别分布特征.结果 线上调查最终纳入研究对象20055名,共有4055人在过去一年发生过伤害事件,伤害发生率为20.22%,其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16.59%,初中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