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血循环微转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外周静脉血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20(CK20) mRNA的表达,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术后肿瘤细胞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FQ-PCR方法检测24例行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和31例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外周静脉血的CK20 mRNA,并用免疫组化(IHC)SP法测定术后组织标本的CK20和CD44 v6的表达水平.结果 TNM分期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的CK20 mR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期+Ⅱ期患者(P<0.05).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CK20手术开始时阳性率为29.16%(7/24),手术结束时阳性率为37.50%(9/2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和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20 mRNA阳性表达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CK20(57.14%)和CD44 v6(71.4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K20 mRNA阴性表达患者的CK20(35.29%)和CD44 v6(47.06 %)阳性表达率(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CK20 mRNA的水平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手术一样,并不增加外周静脉血CK20 mRNA的阳性率,不增加术后肿瘤血行微转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程勇  熊兵红  胡祥 《医学争鸣》2009,(15):1410-1412
目的:探讨血清CK20mRNA与结直肠癌组织学、TNM分期的关系以及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对肿瘤细胞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FQ-PCR方法检测2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及55例结直肠癌患者(实验组),不同术式、手术前、后外周静脉血CK20mRNA的表达;分析血清CK20mRNA与肿瘤组织分化、TNM分期的关系.比较24例腹腔镜辅助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和31例传统开腹根治术患者外周静脉血CK20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外周静脉血CK20mRNA阳性表达率为0;CK20mRNA阳性率(0.75)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组(0.23)(P〈0.05).TNM分期Ⅲ期结直肠癌组外周静脉血CK20mRNA阳性表达率(0.43)显著高于Ⅰ期Ⅱ期患者(0.22)(P〈0.05).腹腔镜辅助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愚者CK20mRNA阳性率术前(0.29),术后(0.38),与开腹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CK20mRNA水平与肿瘤分化、TNM分期有关;腹腔镜辅助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一样,并不增加外周静脉血CK20mRNA的阳性率和术后肿瘤血循环微转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FQ-PCR法检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CK20 mRNA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外周静脉血CK20 mRNA的表达,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术后肿瘤细胞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FQ-PCR方法检测24例行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腹腔镜组)和31例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开腹组)外周静脉血CK20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CK20 mRNA术前阳性率为29.17%(7/24),术后阳性率为37.50%(9/24),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前后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手术一样,并不增加外周静脉血CK20 mRNA的阳性率,即不增加术后肿瘤血循环微转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微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60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与开腹组,各80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所有入选者术前和术后外周血的CK20 mRNA,对其进行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比较手术前后两组外周血CK20 mRNA阳性率,比较腔镜组不同TNM分期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K20 mRNA的OD值。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CK20 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Ⅰ、Ⅱ期与Ⅲ期患者术后外周血CK20 mRNA的OD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Ⅰ、Ⅱ与Ⅲ期CK20 mRNA的OD值均依次递增(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并不增加进展期直肠癌的微转移风险,微转移的数量只与肿瘤的进展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定量RT-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5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中CK20 mRNA阳性率为27.45%,而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6.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表达率随之提高,但各分期间阳性率相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Dukes'C期与D期患者中>10拷贝/ml者高于A期与B期患者.结论: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水平可发现早期脱落的肿瘤细胞,对肿瘤微转移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血液细胞角蛋白20(CK20)的水平,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肿瘤细胞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及临床状况对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结直肠癌患者120例,TNM分期:Ⅰ期、Ⅱ期和Ⅲ期分别38例、40例和4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6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清晨抽取空腹外周血5 ml,应用RT-PCR法检测CK20 mRNA,分析两组术前、术后外周血中CK20 mRNA水平,并分析不同年龄、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等患者CK2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液CK20 mRNA的OD值分别为(1.60±0.86)和(1.53±0.8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和Ⅱ期血液治疗后CK20 mRNA的OD值分别为(2.07±0.80)和(1.63±0.77),均高于治疗前和Ⅰ级期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治疗后CK20 mRNA的OD值为(1.98±0.76),高于治疗前和高分化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治疗后CK20 mRNA的OD值为(1.77±0.81),高于治疗前和无转移患者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没有增加结直肠癌患者血循环微转移的危险性,术后外周血中CK20 mRNA的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联系,而与肿瘤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液微转移发生的情况,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细胞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FQ-PCR技术,以细胞角蛋白(CK19)mRNA为标志物,以51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镜组(14例)及开腹组(37例),分别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及开腹胃癌根治术;在手术前后采取静脉血,提取RNA,检测其血液微转移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K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术前Ⅲ期CK19mRNA表达阳性率为53.85%,Ⅰ期+Ⅱ期阳性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97);术后Ⅲ期CK19mRNA表达阳性率为60.71%,Ⅰ期+Ⅱ期阳性率为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73)。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不增加静脉血CK19mRNA的阳性率,不增加术后肿瘤血循微转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8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开腹组(n=56)与腹腔镜组(n=44).开腹组给予开腹直肠癌切除手术治疗,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胃肠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中输血率低于开腹组,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扫淋巴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血清TNF-α、IL-1β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血清TNF-α、IL-1β及IL-6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手术治疗8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对患者创伤较小,可降低TNF-α、IL-1β及IL-6水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较好,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腹腔镜探查和剖腹探查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其中行腹腔镜探查术30例(腹腔镜组),行剖腹探查术(开腹组)35例(剖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及围手术期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均得到了准确的诊断并进行了有效的治疗。腹腔镜组中有4例(13.33%)患者中转开腹。两组患者的手术阴性率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要少于或早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皮质醇、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24h血清皮质醇、IL-6、CRP水平较同组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低于开腹组术后24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开腹组术后24h血清皮质醇、IL-6、CR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探查术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安全而有效,可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促进术后恢复,但需把握中转开腹指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同期收治的老年(>75岁)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组(27例)和开腹手术组(2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失血量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0.01);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延长(P<0.05);腹腔镜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开腹组缩短(P<0.05);腹腔镜组术后离床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较开腹组减少(P<0.05)。腹腔镜手术组费用显著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二组手术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组织血管生成与患者外周血CK20mRNA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Xu Q  Chen RX  Wang ZW  Ni QC  Qian JJ  Sheng HX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7):1205-1208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大肠癌患者外围血癌细胞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58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的表达,用巢式RT-PCR法检测了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癌细胞微转移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58例大肠癌组织中35例高中分化MVD计数为30.2±12.7,低分化大肠癌23例MVD计数为86.6±19.1;26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呈阳性染色(44.8%).MVD计数及VEGF阳性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或P<0.01).58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32例CK20mRNA阳性表达(32/58),术后48 h有35例阳性表达(35/58),其中根治性切除组有21例阳性表达(21/44),非根治性手术组12例阳性表达(12/14),21例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7~14 d有11例转为阴性,12例非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7~14 d有11例阳性表达.CK20mRNA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病理分化程度无关,但与Dukes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相关(P<0.01).CK20mRNA阳性表达患者大肠癌组织中MVD计数(88.5±15.1)与VEGF阳性表达率(65.6%)明显高于CK20mRNA阴性表达患者的MVD计数(31.0±12.9)和VEGF阳性表达率(19.2%)(分别P<0.01,P<0.001).结论大肠癌组织中MVD和VEGF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相关.大肠癌组织血管生成与周围静脉血中癌细胞微转移情况密切相关.CK20mRNA的检测对大肠癌预后判断、疗效评估及指导综合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高效,快速的外周血Cytokeratin20(CK20)表达的检测方法,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的表达与微转移的关系,研究大肠癌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运用荧光监测技术结合RT-PCR,检测36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的CK20的表达,用SSCP技术对大肠癌患者进行P53基因突变检测.结果36例患者术前的外周血中检出CK20表达的有27例,阳性率为75%手术后24h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K20表达的有30例,阳性率为83.3%,术后早期化疗结束后仅13例为阳性,阳性率为36%.36表达可以监测癌症微转移的发生,简便快速,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3.
CK20 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的标志,探讨CK20 mRNA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指标的关系,观察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K20 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对大肠癌4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例、对照组(非癌肿)10例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肿瘤细胞的靶基因CK20 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非癌肿)10例及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例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K20 mRNA均为阴性表达。大肠癌组42例,手术前外周血中CK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50.0%(21/42),手术后48h外周血中CK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59.5%(25/42)。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细胞病理分化程度无关,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的标志,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预后及鉴别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和大肠癌肝转移。手术操作会促使肿瘤细胞向血液中播散,手术过程中应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癌细胞的播散。  相似文献   

14.
陈萍  王宁菊  刘新兰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7):780-784,787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和hTERT mRNA的表达,探讨其能否作为诊断外周血微转移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60例大肠癌患者、21例肠道良性病变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两项指标的表达。结果:1CK20mRNA和hTERT 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7%和56.67%,相对系数分别为0.88±0.14和0.89±0.17;肠道良性病变患者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和0%,相对系数分别为0.11和0;健康体检者阳性表达率及相对系数均为0。大肠癌患者与肠道良性病变患者、健康体检者相比,二者的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2RT-PCR法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两项指标诊断微转移的灵敏度为77.78%~88.89%,特异度为59.38%~93.75%。3两指标阳性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高于阴性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者。4两指标与CEA、CA19-9的表达呈正相关;hTERTmRNA阳性率高于CA199。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K20mRNA和hTERT mRNA的表达,可作为诊断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手术对大肠癌患者血循环中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82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血循环中CK20mRNA的表达。结果:在所有大肠癌患者血循环中术前有42.7%的患者CK20mRNA表达阳性,CK20mRNA阳性检出率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有显著性差别。手术后在所有大肠癌血循环中有59.8%的患者CK20mRNA表达阳性,较术前阳性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血循环中癌细胞的存在是大肠癌的一种常见的早期事件,手术刺激可增加肿瘤细胞向血循环中释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的表达,探讨其能否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2例大肠癌患者、11例肠道良性病变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K20 mRNA定性和半定量表达。结果(1)CK20 mRNA在大肠癌患者中的阳性率为50.00%,相对系数为(0.89±0.17);在肠道良性病变患者中阳性率为9.09%,相对系数为0.11;在健康体检者中阳性率及相对系数均为0。大肠癌患者与肠道良性病变患者、健康体检者相比,CK20 mRNA明显增高(P〈0.05)。(2)CK20 mRNA阳性率和相对系数在不同临床分期、远处转移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率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中无统计学意义,但相对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3)CK20 mRNA与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K20 mRNA的表达能预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可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大肠癌外周血中CK20mRNA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作为大肠癌细胞微转移的标示。方法:巢式逆转录多聚酶反应(RT-PCR)法。结果:CK20mRNA巢式TR-PCR最低可检测到每50ml血液中仅存5个结肠癌细胞的存在;大肠癌组32例,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率56.26%(18/32);对照组中CK20mRNA均为阴性。结论:CK20mRNA巢式RT-PCR可作为大肠癌细胞微转移的敏感而特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细胞角蛋白-20mRNA)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RT-PCR9志录-多聚酶链反应)法检测了34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按Dukes分期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率分别是:A期20%,B期37.5%,C期53.3%,D期83.3%。结论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的基因表达与Dukes分期有一定关系,并且  相似文献   

19.
康悦  魏立志 《黑龙江医学》2003,27(10):741-742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检测 4 7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 0mRNA的表达。结果  4 7例病人外周血中查出CK2 0阳性表达 2 7例 ,阳性率 5 7.5 %。CK2 0阳性检出与Dukes分期、淋巴转移有关而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CK2 0mRNA可作为检测大肠癌病人外周血中微转移的良好指标 ,外周血中CK2 0mRNA检测有助于识别具有复发或远处转移倾向的大肠癌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