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以下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2~8岁行下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患儿,按麻醉用药不同随机分为P组(丙泊酚组)和PK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2组均辅助骶管麻醉,观察惠儿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的变化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2组MAP、HR麻醉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R、Sp02麻醉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清醒时间P组明显短于PK组(P〈0.01),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P组明显低于PK组(P〈0.05)。结论: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以下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清醒迅速,不良反应少,围术期安全性高,其临床效果优于丙泊酚复合氯胺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和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6岁患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观察.方法 30例小于6岁进行腹部以下的患儿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氯胺酮组(B组)和氯胺酮复合为泊酚辅助骶管麻醉组(A),观察麻醉前后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0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B组与麻醉前及A组麻醉后相比血压(B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呼吸频率(RR)显著增快,而A组与麻醉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B组相比,A组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氯胺酮对丙泊酚镇静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小剂量氯胺酮对丙泊酚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在硬膜麻醉外择期行下肢、会阴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组、丙泊酚 氯胺酮组。结果与给药前比较,丙泊酚组MAP及HR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丙泊酚 氯胺酮组改变不明显,镇静过程中出现手动、多语、SpO2给药后一过性下降丙泊酚 氯胺酮组较丙泊酚组少,清醒时间长。结论认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硬膜外麻醉中镇静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是最常见的儿科术式之一,而经常采用的静脉麻醉常伴有术后苏醒延迟的缺点。本院对120例拟行斜疝手术的患儿分别给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和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加单次骶管麻醉,比较两者术后苏醒时间,以探讨最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将小儿麻醉中氯胺酮与丙泊酚合用与氯胺酮单独应用进行临床比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骶管麻醉和常规氯胺酮麻醉用于〈6岁患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6岁进行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Ⅰ组)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骶管麻醉组(Ⅱ组),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Ⅰ组与麻醉前及Ⅱ组麻醉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呼吸频率(R)显著增快,而Ⅱ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小儿阴茎整形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拟行阴茎整形术的患儿行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静脉输注丙泊酚的麻醉效果及苏醒情况.结果:患儿术中镇痛完善,体动少,呼吸循环功能维持稳定,麻醉效果满意,苏醒迅速而平稳.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静脉输注用于小儿阴茎整形术中,麻醉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氯胺酮是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的全麻药,但氯胺酮麻醉后引起的并发症时有发生,而骶管阻滞用于小儿下腹和会阴部手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采用长效局麻药更有利于术后较长时间的镇痛。但由于小儿不合作和骶管阻滞本身镇痛不全,常需给予镇静、镇痛药辅助麻醉。本文采用小剂量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并与单独采用氯胺酮进行比较,观察其镇静镇痛效果及对呼吸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 14例单纯氯胺酮麻醉 (Ⅰ组 ) ,18例氯胺酮麻醉复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 (Ⅱ组 )。记录每例手术氯胺酮用量。记录从基础麻醉注药开始至患儿睁眼苏醒时间 ,并进行比较。结果Ⅰ组苏醒时间为 ( 10 6.14± 17.97)分 ,Ⅱ组为( 10 7 83± 2 1.0 4)分 ,而Ⅱ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Ⅰ组。即复合骶管阻滞能减少氯胺酮用量 ,但不能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0.
50例小儿随机分成氯胺酮组 (A组 )和氯胺酮辅助骶管阻滞组 (B组 ) ,测MAP、Hr、R、SpO2 、呕吐、误吸以及术后情况。结果显示B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n=60)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n=60),观察患儿术前、术中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手术开始即刻,氯胺酮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1),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仅收缩压比术前升高(P<0.01),2组比较仅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1);术中各时点氯胺酮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比术前明显上升(P<0.01),2组比较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差异(P<0.01)。2组术中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呼吸频率、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苏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静脉麻醉,术中循环功能稳定,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12.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硬膜外麻醉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应用于<6岁患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6岁进行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每组25例,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氯胺酮组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增高(P<0.01),呼吸频率明显增快(P<0.01),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明显低于氯胺酮组(P<0.05,P<0.01);与氯胺酮组相比,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术后清醒时间缩短(P<0.01),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稳定,术后清醒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异丙酚、氯胺酮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的临床效应。方法  5 0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病人(ASAⅠ~Ⅱ级 )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施行异丙酚、氯胺酮、芬太尼麻醉 (PK组 ,n =2 5 )和异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 (IS组 ,n =2 5 )。观察比较两组病例的循环状态及用药量。结果 PK组术中循环稳定 ,SBP波动 (1.4kPa± 2 .5kPa)幅度明显低于IS组 (3.0kPa± 2 .0kPa)。两组麻醉苏醒时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氯胺酮麻醉循环稳定 ,苏醒迅速 ,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震伤后不同时段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微泵法行非插管静脉全麻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呼吸、循环和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地震致伤手术患者,Ia和1b组各15例为伤后12h内接受麻醉,Ⅱa和Ⅱb组各15例为伤后48—72h接受麻醉。Ia和IIa组均为丙泊酚.瑞芬太尼合剂,Ib和Ⅱb组均为丙泊酚一氯胺酮舍荆。观察记录4组患者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记录停药至苏醒的时间,苏醒质量及麻醉效果(由术者评价)。结果4组术中镇痛均完善,Ia和Ⅱa组患者安静,分泌物少,停药后5—10min苏醒;MAP、HR在T1、他、13时点有不同程度的下降,Ⅱa组下降之幅度明显〉Ia组(P〈0.05)。Ib和Ⅱb组患者基本安静,分泌物较多,停药后10—30rain苏醒;MAP、HR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4组RR、Sp02无明显变化,苏醒质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微泵法行静脉全麻给药恒速且用量少、镇静、镇痛完善,对循环的影响于地震前段轻微,伤后较长时间则前者影响较大;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可控性强、苏醒快且彻底,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循环更稳定,两者应用于地震伤后患者的麻醉应区分伤后时段性,加强呼吸、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黄河  杨天德  陶军  吴悦维  李洪 《重庆医学》2007,36(16):1594-1595
目的 对比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泵输注和单用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小儿手术麻醉50 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 例.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液(100mg异丙酚加50mg氯胺酮)微泵持续输入麻醉,B组采用间断分次静脉注入氯胺酮的方法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观察术前、切皮时、术中操作、缝合时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中不良反应及苏醒时间.结果 术中心率、血压的变化B组较A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B组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氯胺酮复合微量泵输注给药用于小儿麻醉安全有效、苏醒迅速、可控性强、麻醉过程平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部位麻醉术中异丙酚自控镇静(PCS)的临床应用方法及具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手 术病人30例,使用Graseby 镇痛泵静脉给药,每次给药量为8 mg,20 s完成,无锁定时间,病人可根据需要按压给药按 扭,直至满意。每 5 min记录一次镇静程度、呼吸通畅程度、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按压次数和实际给药次数。结 果异丙酚PCS起效时间为(2.9±1.4)min。在360次记录中无一镇静过度。所有病人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道通畅度 均未受影响。在 PCS最初 5 min内按压次数和实际给药次数均较多(P<0.05),随后明显减少并趋稳定。血压、心率均较 稳定。95%病人对此方法评价好,愿接受。结论异丙酚PCS具有安全、可靠,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病人易于接受等优 点,可应用于部位麻醉病人术中镇静。  相似文献   

17.
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仕彬 《四川医学》2010,31(7):948-949
目的总结41例全身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为临床麻醉提供经验。方法选择41例ASAⅠ~Ⅲ级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用氯胺酮和丙泊酚快速诱导,剪开子宫前静脉注射司可林行气管插管。剖出新生儿后加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毕产妇清醒后拔管送回病房或者带管送入ICU。结果 41例剖宫产手术均顺利完成,母婴安全。结论全身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静脉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 40例 ASA ~ 级病人行异丙酚氯胺酮 (1∶ 2 )复合静脉麻醉。结果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2 0 %病人出现一过性 SPO2 下降 (<94% )。麻醉诱导苏醒快 ,满意率高 ,恢复期无精神症状。表明异丙酚可控制氯胺酮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和恢复期精神症状 ,氯胺酮可减轻异丙酚的心血管抑制作用。两者配伍是一种较好的短效静脉麻醉方式 ,但仍存在呼吸抑制作用 ,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将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婴幼儿手术 ,通过观察患儿呼吸和循环的变化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 ,以评价其用于婴幼儿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拟行浅表手术的婴幼儿3 0例 ,术前 3 0min肌注东茛菪碱 0 .0 0 6mg/kg ,苯巴比妥钠 2mg/kg ,入室前肌注氯胺酮 5mg/kg基础麻醉 ,麻醉首次负荷量异丙酚 2 .5mg/kg ,氯胺酮 1.2 5mg/kg ,麻醉维持用异丙酚 6mg·kg- 1·h- 1,氯胺酮 3mg·kg- 1·h- 1,术中刺激患儿有疼痛反应 ,则追加异丙酚 2 .5mg/kg ,氯胺酮 1.2 5mg/kg。监测静脉应用异丙酚和氯胺酮前后以及术毕停药后心率 (HR)、血压 (BP)、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和呼吸频率 (RR)的变化 ,并记录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结果 :静脉应用异丙酚和氯胺酮后 1、3、5min平均动脉压 (MAP)明显低于用药前 ,用药后心率减慢 ,除手术开始时切皮刺激心率增快 ,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意义外 ,其他时间均明显低于用药前 ,但整个麻醉期间血压和心率仍维持在正常范围 ,无需处理。在持续吸氧条件下 ,围麻醉期SpO2 和RR维持平稳 ,患儿保持自主呼吸 ,不需气管内插管。除 2例术前存在上呼吸道感染未完全控制致术中出现刺激性咳嗽和部分呼吸道梗阻外 ,术中和术后未观察到由麻醉药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