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在人与猪精液抑制素免疫交叉反应的研究中,应用本室建立的猪精液抑制素放射免疫分析测试二种人精液抑制素制剂(hP2和hPx,前者为粗提物经凝胶过滤的产物,后者为hP2通过CM-c层析的纯化物)的反应性。结果表明, hP2及hPx都能部分地抑制标记pUⅡ与抗pUⅡ血清结合,证实人与猪精液抑制素之间的不完全交叉反应。这就有可能考虑应用猪精液抑制素的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人生物样品抑制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用人精液抑制素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NS—1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4株分泌抗人精液抑制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IB10,IG5,IA4和IA6。其分泌抗元体均为IgG1型,均不与大鼠LH,FSH和PRL产生交叉反应,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平均为86~103条。细胞经反复冻存、复苏和传代,仍稳定的分泌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3.
用人精液抑制素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NS-1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4株分泌抗人精液抑制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IB10,IG5,IA4和IA6。  相似文献   

4.
用猪精液抑制素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NS-1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3株分泌抗猪精液抑制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D、5D和6G,其分泌的抗体均为IgG1型,不与大鼠LH、FSH和PRL产生交叉反应。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平均为85~100条。细胞经反复冻存、复苏和传代,仍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5.
一、PHB基因 抑制素(prohibitin,PHB),1989年由MeClung等首先克隆出哺乳动物的PHB基因。PHB基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植物、果蝇、酵母、原虫及细菌等各种生物中。基于与酵母抑制素序列的相似性,人抑制素被划分为两个家族,即PHB1和PHB2。  相似文献   

6.
李岩  李建远 《医学研究杂志》2011,40(10):144-146
一、PHB基因抑制素(prohibitin,PHB),1989年由MeClung等[1,2]首先克隆出哺乳动物的PHB基因。PHB基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植物、果蝇、酵母、原虫及细菌等各种生物中。基于与酵母抑制素序列的相似性,人抑制素被划分为两个家族,即PHB1和PHB2。在各种生物中至少有PHB1和PHB2的两个复制。PHB1是作为肿瘤抑制因子而被逐渐认识的,并且有抗细胞增殖活性[1]。然而进一步的研究[2]表明,这种抗肿  相似文献   

7.
用猪精液抑制素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NS-1小鼠髓瘤细胞融合,获得3株分泌抗猪精液抑制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D、5D和6G,其分泌的抗体均为IgG1型,不与大鼠LH、FSH和PRL产生交叉反应,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平均为85-100条。细胞经反复冻存、复苏和传代,仍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分泌抗人抑制素α亚基37 - 65 片段单克隆抗体( 单抗) 细胞株,并对单抗进行免疫学鉴定。方法:以猪卵泡液粗提物为免疫原,免疫BALB/c 小鼠,取其脾细胞与NS1 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用人工合成的人抑制素α亚基37 -65 片段包被,间接ELISA法筛选。结果:获得稳定分泌抗人抑制素α亚基37 - 65 片段单抗细胞3 株,ELISA 检测腹水效价为1×10- 5~1×10 -3 ,与α亚基1 -32 及其他多肽激素无交叉反应,3 株识别同一抗原位点。相对亲和力为ⅠA5 > Ⅳ3C> Ⅴ5G。腹水中的抗体能明显地被人卵泡液和猪卵泡液和α(37 - 64)中和。结论:3 株细胞有特异性、敏感性和实用性。抗体可用于人的正常组织及部分肿瘤组织免疫组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实验前24小时给去势成年雄性大鼠第三脑室注射纯化猪精液抑制素pUⅡ,结果证实抑制素在下丘脑水平有抑制GnRH释放的直接作用。pUⅡ注入第三脑室不仅阻止去势大鼠血清FSH水平的继续上升,而且也引起血清FSH含量进一步下降至注入前的水平以下。注入后3小时达到最大效应,并可持续6小时以上。此抑制效应在24小时内消失。随后,血清FSH含量与对照组一样,超过注入前水平。我们的资料提示了抑制素除了公认的直接作用于腺垂体外,还可作用于下丘脑,降低GnRH含量,选择性地抑制FSH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抑制素B测定用于预测同时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治疗的男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精子获取术(TESE)成功与否的价值.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将所有受试者分成3组.第1组包括24例需要进行TESE术同时进行ICSI术治疗的男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其余的2组作为阳性的对照组,第2组包括22例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不育男性,第3组包括26例精液参数正常的精液捐献者.使用市售试剂盒对受试者的血清FSH和二聚体抑制素B浓度进行测定,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 第1组与第2组、第3组相比,促卵泡激素(FSH)浓度显著增高(P<0.01),而抑制素B水平显著降低(P <0.001).TESE成功男性与TESE失败的男性相比,血清抑制素B的浓度显著升高(P<0.001).相比之下,这两个组的血清FSH或睾丸大小之间没有可检测的区别.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抑制素B而不是FSH可区分第1组受试者TESE成功与失败.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抑制素B区分TESE成功与失败的最佳值是≥42 pg/mL(灵敏度为92.0%,特异性为90.0%).结论 血清抑制素B的测定是一个有用的非侵入性的精子生成的预测指标.因此,在进行TESE术之前,除了测定FSH和分析核型外,所有无精子症的男性都应该测定血清抑制素B的浓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胸腔内注射联合静脉化学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采用持续微导管引流法,对15例晚期肺癌患者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胸腔内注入,同时行静脉全身化学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5例患者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胸腔内注射联合全身静脉化学治疗2个周期后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3例,进展2例;生活质量改善10例,稳定5例;胸腔内注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后,发热1例,胸痛5例,恶心及呕吐1例,经对症处理均可缓解。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胸腔内注射联合静脉化学治疗是控制恶性胸水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关于抑制素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惠梅  李慕军 《医学综述》2006,12(10):579-581
1923年,随着生殖腺反馈调节垂体功能的概念的提出,关于抑制素的研究开始了。抑制素是一种非类固醇类物质,能够抑制垂体细胞的活性。1932年,这种物质在水状的睾丸提取物中得到证实,并被命名为抑制素。又经过了50多年的研究,到1985年,抑制素才被纯化和克隆。而直到化验技术的进步使人和动物的循环浓度得以分析,抑制素的生理活性的揭示才得以完成。本文综述抑制素的历史、生理作用及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最新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抑制素A和抑制素B对卵巢早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妇产科门诊及病房卵巢早衰患者22例及卵巢功能正常的女性志愿者20例进行研究。检测42例研究对象的抑制素A、抑制素B、FSH及E2的水平。结果:在卵巢早衰组和正常组之间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发现:两组间INHAI、NHB、FSH以及E2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INHAI、NHB及FSH的水平比卵巢早衰组低,对照组E2的水平比卵巢早衰组高。抑制素单独及联合指标对于卵巢早衰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结论:INHA和INHB对卵巢早衰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INHA/INHB的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构建小鼠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真核表达质粒,进行分泌性表达,研究其体外生物学活性,以进一步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方法人工合成小鼠Igκ轻链信号肽序列,RT-PCR获得小鼠内皮抑制素编码序列,一起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对其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重组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受体细胞BHK-21,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内皮抑制素的含量。用此上清作用于经bFGF刺激的ECV304内皮细胞和HepG2肝癌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经酶切鉴定及DNA测序分析,Igκ信号肽序列及内皮抑制素编码序列成功克隆到目的位点上,其转染细胞上清中可以检测到分泌出的内皮抑制素,含量为(65.5±10.9)ng/106细胞;并且可以抑制ECV304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约为29.2%,而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没有影响。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内皮抑制素真核质粒,其分泌性表达产物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6.
抑制素     
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称,他们能提纯抑制素,这是避孕技术方面的一项重大进展。抑制素是睾丸(在产生精子时)、卵巢(在产生卵子时)所分泌的一种肽,通过副反馈环控制卵泡刺激素(FSH)的水平。研究人员希望能从牛卵泡液中提纯这种非甾类化合物,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合成一种满足需求的、足够的、新的单性避孕药(作为抑制素)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薯蓣素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薯蓣素处理TSCCa 和TCa8113 细胞,MTS 和软琼脂集落实验检测薯蓣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薯蓣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 糖酵解调控蛋白及凋亡调控分子表达的影响。检测过表达己糖激酶HK2 对薯蓣素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薯蓣素抑制TSCCa 和TCa8113 细胞的增殖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 <0.05)。薯蓣素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 糖酵解(P <0.05),并下调HK2 和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 的表达。薯蓣素能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Caspase-3 和 PARP 剪切体表达上调,过表达HK2 抑制薯蓣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薯蓣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抑制作用 与其下调HK2 和对糖酵解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药品来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代号为YH-16注射液,由烟台荣昌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目的:为了确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及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肝癌细胞HepG2用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治疗后,采用MTT法检测蛇床子素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DNA的含量测定蛇床子素对HepG2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用transwell技术检测HepG2细胞在TGF-β培养体系中蛇床子素对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Western blot检测肿瘤侵袭力相关蛋白MMP9和vimentin的表达。结果:蛇床子素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使细胞进入G2/M阻滞;蛇床子素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TGF-β诱导的侵袭转移效应并降低MMP9和vimentin的表达。结论:蛇床子素抑制人肝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抑制素治疗血管瘤的效果。方法发酵毕赤酵母工程菌组成型表达重组血管生成抑制素,用SP-Sepharose Fast Flow (阳离子交换剂)柱进行蛋白纯化;通过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试验和诱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试验,分析重组血管生成抑制素的生物学活性,在血管瘤模型(公鸡肉垂)中注射血管生成抑制素,分析血管生成抑制素对血管瘤的药效。结果血管生成抑制素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经过纯化,收获达98%的重组血管生成抑制素;重组血管生成抑制素具有抑制CAM血管生成和诱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活性;重组血管生成抑制素与血管瘤模型作用14 d后,瘤体血管生长抑制率为51%(P<0.01),血管瘤增殖抑制率为39%(P<0.05)。结论成功制备重组血管生成抑制素药物,血管生成抑制素对于血管瘤模型具有显著的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