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09名地震伤住院伤员的临床用血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地震伤是一种严重自然灾害性伤害,除发生大量骨折、颅脑损伤和软组织伤外,还可能引发一部分伤员因长时间物理挤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对于地震伤的救治,除了手术治疗外,输血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为了解地震伤员的用血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科学用血,也给输血科血源储备提供合理依据,我们对本院"5.12"汶川大地震后收治的伤员临床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输血技术是促进外科发展的3大要素之一,在各式各样的创伤救治中更是1个重要的治疗环节,以至输血常常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较早对临床用血合理性进行报道的张素芬等[1]提出外科系统的不合理用血达50%以上,卫生部医政司血液处调查了十几家医院外科也发现约2/3的输血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失血量都在正常范围内[2],可见外科系统输血普遍存在较严重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正输血是医院救治患者生命的特殊手段,是临床上进行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1])。从198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到1999年卫生部颁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以及2000年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均规定了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要求,并明确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  相似文献   

4.
自体储血式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吉康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926-927
输血是临床上重要的医疗救治手段之一,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节约用血和安全输血已成为输血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异体输血存在传播疾病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为了防止和减少疾病传播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自体输血已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5.
输血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是医疗救治体系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输血安全和合理用血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临床用血量大幅攀升,血液资源紧缺问题越来越突显,可是不必要输血现象却依然普遍存在[1-3];因此,推进临床科学安全输血,不仅是医疗机构,也是血站当前的1项紧迫任务.发达国家临床输血管理的实践表明,持续开展临床输血审核是实现临床安全输血、科学输血的关键路径之一.现就不必要输血的危害,以及为此英国实行的临床审核及临床输血审核措施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二三级医院输血科(血库)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一种治疗手段,随着输血事业快速发展,输血科(血库)对保证临床血液安全作用极为显著.目前,医院用血管理相对薄弱,基层医院输血事故时有发生.输血科(血库)具有"血液收发、交叉配血"等职能,而且还是"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实施"功能的临床科室.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是本院"二甲医院"复评,争创"三乙医院"达标评审关键年.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树立全院医护人员依法管血,依规用血的观念和职责,科学、合理、有效、安全用血,减少输血医疗纠纷,杜绝输血医疗事故,作者结合<评审标准>根据近几年对临床输血工作中医、护及输血科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制定临床科学合理输血申请与输血病历评估体系并用于临床科室合理用血评价,探讨在临床用血紧张的情况下,提高输血质量,节约临床用血的措施.方法 通过建立和执行严格输血申请审批、临床输血申请合理性评估,及输血后输血病历归档与评估制度,总结分析8年间医院住院患者人次、手术例数与临床用血量的关系,不断完善细化医院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制度.结果 对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制度执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8年间在住院患者增长98.55%及手术例数增长97.61%的情况下,临床用血量仅增加9.57%,手术科用血量下降12.12%,住院患者人均输血量下降44.82%,手术患者人均输血量下降47.27%.红细胞用量上升8.52%,血小板用量上升27.50%,冷沉淀用量升高25.5倍,血浆用量下降15.19%.结论 通过制定和完善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制度,建立用于临床合理用血评价体系,达到对临床用血进行科学调控和规范管理,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和使其临床疗效最佳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医学得到不断发展.输血技术也不断提高,各级医院开展重大手术的比例不断增加,临床用血量也同步增长.而临床用血也由过去的全血输入发展到现在的成分输血,导致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再者,普法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民众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尤其是刚从"法盲"进入到"启蒙"状态,使得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报道.1999年1月实施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必须设立输血科".输血科在强化安全输血、防范用血纠纷,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中,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相似文献   

10.
突发事件救治用血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输血是目前医疗救护得以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手段和保障.在突发事件下如何保证血液安全供应是当前医疗救护保障体系中血液应急预案制定、完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院在汶川"5·12"地震中担负救治地震伤员工作,我们针对地震前后本院不同血型的红细胞、血浆用血量的对比分析,得出突发事件下救治用血的一些特性结果,从实践验证的角度为完善突发事件下保证血液供应的紧急预案提供有效的借鉴[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近4年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临床用血评价考核客观指标变化及用血特点,促进危重症患者合理用血管理;方法回顾统计2010-2013年我院ICU患者各血液成分使用情况和临床医疗基础数据和指标;使用"临床输血数据挖掘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对比分析临床用血评价考核客观指标及临床医疗质量效益指标。结果近4年我院ICU住院患者人数年均增长约30%,同期血液制品总输注率、红细胞输注率、血浆输注率、血小板输注率、ICU出院患者例均输血量、输血患者例均输血量等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相同时期ICU住院患者总死亡率、平均住院日、总费用、院内感染率等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输血与未输血患者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近4年ICU患者血液管理初见成效,严格临床输血指征对ICU患者进行临床用血综合管控,有利于ICU患者总体医疗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正式实施的卫生部部长第85号令《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第十四条建立临床合理用血的评价制度,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第十九条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第二十八条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人病历""第三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1],明确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为了更好地贯彻《管理办法》,做好医院的临床输血评价工作,我们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血液制品输注指南》以及长期的临床输血实践与管理经验[3-5],制订临床输血适应性与有效性评价流程,并列出临床输血评价考核指标.临床输血适应性评价是指经治医师在每次实施输血前须对患者临床输血适应证作评价;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价是指经治医师在每次实施输血(<24 h多次输血,按1次计算)后24 ~48 h须对患者临床输血有效性作评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因输血不良反应尤其是溶血性输血反应与细菌性输血反应导致病人死亡事故时有发生.卫生部相继颁布了《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4.19.5.4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方案与实施情况记录;卫生部已颁布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版)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临床科室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当积极救治患者,及时向输血科(血库)报告,并做好观察和记录.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输血治疗行为与溶血性输血反应与细菌性输血反应处置行为.  相似文献   

14.
本期关注     
<正>十二月本是一年的收官时段,但对于全国不少地方的输血机构而言,"决战时刻"却才刚刚开始——为应对如期而至、已然常态化的季节性血源紧缺,血站除了确保临床用血的最基本需求(急求、抢救用血)外,比平时做得更多的是加倍无偿献血宣教招募力度、重新安排临床供血计划、多方"化缘"寻求跨地区调配血液支持,不然本地医院一些常规的医疗救治便会因缺血而无法开展或陷于停顿;医院(输血科)则被迫强人所难地承  相似文献   

15.
临床输血是现代医学中诊治疾病、抢救生命的重要医疗手段.同时,输血可能引起多种输血不良反应,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稍有不慎将可能发生无法弥补的过失.输血科(血库)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科室,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实施和技术指导,确保供血、储血、配血和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相似文献   

16.
二级以下医院是覆盖广大城乡不可缺少的基层医院,规模庞大,承担着最基层患者的医疗救助任务,多数医院开展了外科、妇产科、骨科等手术项目,手术用血和急救用血不可避免,特别是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骤增.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各地对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和县级供血库管理已取得了一定经验[1,2].卫生主管部门对二级以下医院的临床用血管理没有具体规定.为确保输血安全,针对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状况加强管理,制定相适易的管理办法,我们调查了驻马店市128所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临床输血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临床用血评价体系规范临床用血申请程序和临床用血方案,并通过疗效评价提供科学合理输血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9月至2016年12月神经外科输血治疗患者346例。对所有患者的输血申请进行合理监管,并对临床血液相关数据进行检测,回顾性分析患者输血疗效,通过临床用血评价体系评估其临床用血的合理性。结果经过严格的输血申请审核及使用临床用血评价体系后,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显著减少9.41%,有效输注率提高18.37%。结论临床用血评价体系可有效监控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并且显著提高了临床用血的有效输注率。  相似文献   

18.
血液保护与节约用血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血液保护(blood conservation)包括小心地保护和保存患者的血液,防止其丢失、破坏和污染,并有计划管好、用好血液这一宝贵的天然资源,预防输血并发症及输血传播疾病[1].血液保护的目的是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自体输血.血液保护的同时强调科学用血、安全用血和成分输血,反对输"保险血"、"人情血"、"营养血".  相似文献   

19.
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是判断输血是否成功救治患者的标准,也是现代输血的本质特征.安全性是前提,有效性是目的,缺一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输血.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规定患者在输血前必须常规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三项试验,三项试验对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具有互补作用,缺一不可,是输血前试验的"三道保险"是临床有效输血的保障[2].输血前试验是安全有效输血的前提,对输血前检测的血液标本的严格要求,是安全输血的关键性措施之一[3].我国多部规范性文件对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等有明确规定.但实际工作中不规范血液标本造成输血前交叉配血困难,引起的输血反应依然存在,延误患者救治、甚至造成死亡,输血引起众多医疗纠纷,影响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输血作为一种现代医学治疗的有效措施,在抢救临床急危重症患者和治疗疾病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的作用.随着血型遗传学和输血免疫学的发展,许多科研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动了现代输血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规范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随着2000年国家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制定颁布,检验科兼职的输血工作已从单纯的采血、发血转变为独立的职能科室(输血科).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