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5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病例,经过1年以上的随访,对手术适应征的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行微创技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够早期下地,并发症少等特点。结论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粗隆间粉碎骨折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2009年1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2例,分别应用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27例)和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15例),分析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前Harris评分39.7±11.5,术后Harris评分90.5±6.5.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11.4461,P<0.05.术后并发症,脱位1例,精神症状2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2.2个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效果及经验。方法对38例患者行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部获得1 a以上随访。结果行双极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肢功能的优良率为97%。结论无绝对手术禁忌证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效果好,不仅可最快地恢复伤肢功能活动,还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人工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合并可吸收丝线捆扎术与其他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疗效,前瞻性评价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108例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合并可吸收丝线捆扎术,对照组采用其他方式治疗。结果108例患者得到平均2 a的随访。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合并可吸收丝线捆扎术将成为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高龄(>70岁)患者股骨粗隆骨折进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使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67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67例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顺利完成,置换时间为70~100min,置换过程中出血量为300~550mL,住院天数为12~17d。所有病例均术后随访,未出现患者髋内翻现象,假体没有脱位松动情况。结论:应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具有成功率高,术后骨折恢复功能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带大小粗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18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按Evans分型,Ⅲ型骨折8例,Ⅳ型骨折6例,Ⅴ型骨折4例,均采用带大小粗隆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零2个月,平均14个月.患髋无疼痛,活动基本恢复术前水平.Brumback髋关节功能评分优5例,良8例,可5例,无失败病例(平均得分50分).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高龄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新的治疗方法选择,可明显降低卧床并发症,比较目前保守骨牵引、各种内固定手术,该方法治疗可更早下地锻炼,延长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21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均骨性愈合,随访0.5~3年,平均18.4个月,人工股骨头假体无松动断裂,按Harris评分,最低76分,最高95分,平均88.5分。[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可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简称BHR)配合八珍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配合八珍汤治疗,对照组单用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优良率及术后离床下地行走时间。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6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离床下地行走时间比较,治疗组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HR配合八珍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有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打压植骨技术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2000年3月~2008年6月间51例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时采用打压植骨技术。结果:5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6月,平均34.5个月,末次随访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90.2%。末次X光片显示:骨折均骨性愈合,未见骨水泥渗漏,未见假体松动下沉。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采用打压植骨技术,疗效满意,有利于早期下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假体松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配合骨水泥型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型长柄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检测治疗后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的含量,观察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人工关节脱位、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3.3个月,无关节脱位,无人工假体松动、下沉及断裂情况发生。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有显著性降低(P0.05);且治疗组骨折治疗后优良率也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P0.05),同时治疗组的PINP及β-CTX的含量较对照组低,对骨关节的良好愈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中医综合疗法配合骨水泥型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法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配合中医药治疗各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6例给予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并在术后给予中药口服。结果:骨折均愈合,无明显髋内翻畸形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根据Sanders功能评分:优23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法按摩伤肢预防老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74例55岁以上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内服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法按摩伤肢,对照组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配合空气梯级加压治疗伤肢的预防措施。测量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10d、12d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和伤肢肿胀情况,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术前、术后12d伤肢深静脉血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较术前有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凝血酶原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术前有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延长时间短于西医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每组各3例,占8.3%。结论:内服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法按摩伤肢的方法能达到与标准的西医措施同样的预防DVT的效果,且中医措施具有口服药物安全方便和不需要特殊设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丙泊酚辅助老年人硬膜外麻醉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23例。对比两组的麻醉治疗效果及麻醉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结果:老年组用药量少于青年组,停药后呼唤睁眼时间、警觉/镇静评分达到4分和5分的时间长于青年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使用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手法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GardenⅢ、Ⅳ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04年-2009年共采用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微创治疗6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l49例获骨性愈合,4例不愈合,3例股骨头坏死。4例于术后2周内死于内科疾病,死亡病例均为年龄超过85岁患者。骨折愈合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60~100分。术后髓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4.64%。结论:在c臂机透视下手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方法简便,复位固定可靠有效,可早期进行患肢功能练习,避免各系统疾病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对缓解肛肠术后疼痛的护理成效。方法:100例肛肠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采用耳穴埋豆减轻术后疼痛,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术后耳穴埋豆前、埋豆后手术当天、术后第1~3天的疼痛情况。结果:埋豆前两组疼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治疗组疼痛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埋豆后手术当天、术后第2、3天疼痛积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且简单便捷,易学易懂、经济实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陇中牌中药洗剂配合膝关节镜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将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术后1、3、6、12月进行VAS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VAS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1、3、6、12月VAS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洗剂配合膝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缓解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年龄70~83岁的患者40例,于内科疾病治疗稳定后手术.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确定精阜位置及到膀胱颈距离后进行手术.结果:在积极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后,4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22.5±6.0)分降至(7.1±1.8)分;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4.4±1.5)分降至(1.7±0.5)分;残余尿量由术前(139.0+41.2)ml降至(39.0±15.3)ml;最大尿流率由术前(7.9±0.9ml/s)升至(16.8+4.1)ml/s.结论:TURP对高龄BPH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联合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采用经皮固定联合全髋关节置换两种疗法对老年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5名年龄在60岁以上的髋臼骨折患者,其中30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行经皮固定联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记录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常规给予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按康复计划进行恢复性功能锻炼,定期随访患者并发症情况,并定时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估。结果:经皮固定联合全髋关节置换组失血量少,但手术时间较切开复位内固定组联合全髋关节置换组略长;两种手术方式并发症类型有所不同,经皮固定联合全髋关节置换组并发症率稍高;随访时间1~6年,平均随访3年,最后随访时,切开复位内固定组Harris评分平均分为79分,优良率为64.0%;经皮固定组Harris评分平均分为83分,优良率为72.0%。结论:经皮固定联合全髋关节置换组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术中失血少,但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率稍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全髋关节置换组。在临床治疗选择时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髋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6月-2009年2月,对50例髋关节强直患者66髋进行了全髋置换术,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标准评定。结果:平均随访4年5个月(1-6年),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缓解,关节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Harris评分由术前20.5分(10-32分)提高到术后85.8分(78-96分)。无感染、深静脉栓塞、脂肪栓塞、假体周围骨折、关节脱位等近期并发症及假体松动、骨溶解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全髋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滋肾续骨汤联合鲑鱼降钙素对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鲑鱼降钙素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滋肾续骨汤治疗。2组均治疗2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BMP9、VEGF水平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LIC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分,以及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Cobb角、伤椎骨密度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2%(39/41),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30/3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BMP9、VEGF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TLIC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ODI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JOA腰痛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Cobb角均降低(P<0.05),伤椎骨密度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88%(2/41),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51%(8/39),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续骨汤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清BMP9、VEGF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