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川  晏怡  陈勇  谢惠 《重庆医学》2012,41(13):1257-1259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淬吸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行微创血肿淬吸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共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巨大量血肿组行微创血肿淬吸术疗效为优、良的百分率[3(7.3%)、7(17.1%)]低于开颅血肿清除术[11(23.4%)、18(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量血肿患者(30~60mL)选择微创血肿淬吸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均可,巨大量血肿患者(>60~90mL)以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术为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早期神经康复的作用。方法将9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晚期康复组,早期康复组术后早期复康,晚期康复组术后1个月开始康复治疗。结果两组术后ADL评分第30天、第90天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早期神经康复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进行持续动态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脑实质内ICP监护法对19例小骨窗开颅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术后ICP动态监护。选取2008年1-12月该科11例小骨窗开颅手术患者作为对照(既往常规经验治疗组)。结果本组4例重度ICP增高患者在开始出现颅高压时仅2例有症状和体征,1例死亡。ICP监护组20%甘露醇应用天数为(8±3)d,剂量为(925±125)g;既往常规经验治疗组20%甘露醇应用天数为(11±4)d,剂量为(1475±175)g。ICP监护组20%甘露醇应用时间及剂量均明显低于既往常规经验治疗组(P<0.05)。结论脑实质内ICP持续监护有助于对小骨窗开颅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的及时、准确判断,可为疾病的早期、正确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9年8月—2021年7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气管切开患者,2d内气管切开为研究组60例和2天后气管切开为对照组48例,分析气管切开后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机脱机时间、肺部感染情况、气管切开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和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ical Itensive Care Unit,NICU)治疗时间。结果 气管切开后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血氧饱和度(98.57±1.13)%比对照组血氧饱和度(96.25±1.23)%改善程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应用呼吸机患者,研究组脱离呼吸机时间比对照组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肺部感染研究组21例(35.00%),对照组26例(54.17%),肺部感染率研究组更低,且感染控制时间研究组(8.75±1.60)d也少于对照组(13.50±2.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区别。 方法 收集经手术治疗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分为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开颅组)、血肿穿刺引流组(穿刺组)和神经内镜手术组(内镜组),每组30例。通过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格拉斯哥评分(GCS)、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6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分,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疗效。 结果 90例患者均接受持续随访,随访时间>6月。内镜组、穿刺组及开颅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0.4),(0.79±0.2)及(3.75±0.61)h,3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的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分别为(87.34%±3.42%),(52.81%±6.67%)及(86.62%±4.45%),3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的术后第7天GCS评分分别为(2.90±1.45),(13.07±1.80)及(11.73±2.48),3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入院时血肿量>60 mL患者的6月改良mRS评分,3组分别为(4.25±0.95),(3.25±0.50)及(2.67±0.71),3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入院时GCS评分为5~8分的患者的6月改良mRS评分,3组分别为(4.50±0.54),(3.00±0.53)及(2.80±0.78),3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特别是血肿量>60 mL或GCS评分为5~8的患者,神经内镜治疗相较于其他两种外科手术,可更安全、有效地清除血肿,神经功能的改善也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间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7例HICH患者,依据发病至手术实施的间隔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超早期组(≤6 h)26例、早期组(6 h~24 h)47例、延期组(≥24 h)34例.记录比较3组术后24 h内再出血率,术后2周时疗效,术后6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术后24 h内,3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早期组、延期组相比,超早期组再出血率显著更高(P<0.01),与延期组相比,早期组再出血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时,3组优良率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3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延期组相比,超早期组、早期组ADL评分均显著更高(P<0.01),早期组ADL评分略高于超早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CH患者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时间窗为发病后6 h~24 h,此时能有效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2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控制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加热湿化器给氧法湿化;对照组采用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定时-间断气道湿化法;观察患者湿化效果、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气道堵塞指标.结果 观察组改善患者痰液性状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气道堵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热湿化器给氧法湿化是控制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创定向置软管引流术救治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方法、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近3年来在我科住院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6例,其中内科保守治疗44例(保守治疗组),微创治疗62例(微创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1个月)和远期(6个月)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个月,微创治疗组62例患者中优11例,良21例,重度病残16例,植物生存状态0例,死亡14例;内科保守治疗组44例患者中优2例,良5例,重度病残10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25例;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13,P<0.01).治疗后6个月,微创治疗组48例患者中失访4例,治愈7例,良好27例,病残6例,死亡4例;内科保守治疗组19例患者中失访3例,治愈3例,良好4例,病残7例,死亡2例,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45,P<0.05 ).结论 与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微创定向置软管引流术能明显改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立体定向抽吸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 d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1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以及术后3、6、12个月的活动能力状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立体定向抽吸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7-29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过程中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62)与对照组(n=58)。研究组患者以SVV为目标导向进行液体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液体管理方法进行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指标值并观察患者治疗安全性。结果:1研究组患者输血量、输液量、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手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值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肾功能不全、脑水肿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液化引流术治疗)及同期我院收治的54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内科保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对出血点周围的神经损伤比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术后ADL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止血彻底,创伤小,临床效果优于内科保守治疗法。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是上升趋势,由于现代外科治疗技术的提高,死亡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背景 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术后仍存在较强的炎性反应及残留神经功能缺损,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作为内皮源性血管活性因子介导了出血灶病理生理改变。微创术后早期结合高压氧(HBO)的综合康复治疗对NO、ET-1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HBO对HICH微创术后患者血清NO、血浆ET-1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7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住院治疗并于发病后6~24 h内行HICH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64例作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HBO治疗。对照组和研究组于0(术前)、1(术后次日)、7、14、21、30、37 d以及正常组测定NO、ET-1,并计算NO/ET-1,对照组和研究组于0 、7、14、21、30、37、90、180 d采用功能障碍评分(D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巴氏指数(BI)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处理方法与时间对NO、ET-1、NO/ET-1均有交互作用(P<0.05);处理方法、时间对NO、ET-1、NO/ET-1的影响,主效应均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0、1、7 d,研究组0、1、7、14、21、30 d的NO均高于正常组,研究组14、21、30 d的NO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0、1、7、14 d的ET-1均高于正常组,14、21、30 d的ET-1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7 d的NO/ET-1均低于正常组,21 d的NO/ET-1高于正常组,14、21、30 d的NO/ET-1均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方法与时间对DRS、NIHSS评分、MMSE评分、BI评分均有交互作用(P<0.05);处理方法、时间对DRS、NIHSS评分、MMSE评分、BI评分的影响,主效应均显著(P<0.05)。其中,研究组21、30、37、90 d的DRS均低于对照组,21、30、37、90、180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4、21、30、37、90 d的MMSE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O治疗可调节HICH微创术后NO、ET-1水平,可改善意识状态、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明显脑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手术被神经外科广泛应用,能有效改善重症患者通气困难及控制肺部感染,从而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预后,提高了生存率.现将2004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3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内镜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显微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显微手术组38例在鼻窦镜(内镜)辅助下显微手术操作清除血肿并止血,传统手术组28例行开颅手术,比较其疗效和预后等临床指标。结果:显微手术组有效率为94.7%(36/38),传统手术组有效率为57.2%(16/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显微手术组近期疗效优良率为63.16%。远期疗效优良率为73.68%;传统手术组分别为39.28%、46.4%,两组近期、远期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镜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存活49例,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I级12例,级21例,级13例,级2例,级1例。死亡9例。结论: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及止血彻底,术后再出血及残死率较低,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4例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头颅CT的引导下行小骨窗开颅吸除大部分血肿,活动性出血予以电凝,术后再经血肿腔所置的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溶解的陈旧性血肿液,并与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相比较。结果:随访6个月,64例中,ADLⅠ-Ⅲ级49例,优良率为76.6%,Ⅳ-Ⅴ9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9.4%。与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有良好的效果。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配伍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术,创伤较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背景]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病例报告]采用小骨窗开颅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例,随访3~6个月,以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疗效;存活17例,其中ADL分级Ⅰ级为3例,Ⅱ级为6例,Ⅲ级为7例,Ⅳ级为1例.[讨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死亡率及致残率低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血肿冲洗液冲洗,对69例患者治疗与内科保守治疗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再出血率11.76%、致残率18.38%、病死率8.9%、有效率91.2%。对照组再出血率11.42%、致残率36.43%、病死率22.7%、有效率48.6%。两组比较致残率、病死率、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再出血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病死率低、致残率低、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