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毒症腹膜转运特性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的影响。方法根据腹膜平衡试验(PET),将31例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分为低转运(L)、低平均转运(LA)、高平均转运(HA)、高转运(n)4种类型,比较4种转运特性腹膜透析患者腹透6个月后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主观综合性营养评倘法(SGA)。结果高转运腹膜组与低转运、低平均转运、高平均转运组比较,ALB、TF、Hb、SGA均显著降低(P〈0.05);高转运腹膜组与低转运组比较,ALB、TF、、SGA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溶质清除相同的条件下,腹膜转运性高的腹透患者营养状况明显差于腹膜转运低的腹透患者。  相似文献   

2.
代文迪  刘文虎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9):1749-1750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转运类型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06例CA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膜转运功能分为高转运组(H组)和低转运组(L组),再根据总的尿素清除率(Kt/V)和总肌酐清除率(Ccr)分为透析充分组(HA组、LA组)和透析不充分组(HI组、LI组),根据蛋白质呈现率(nPNA)、清蛋白、主观综合评价法(SGA)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H组和L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t/V与血清蛋白、nPNA均呈正相关(P<0.05);H组与L组的总Kt/V、总肌酐清除率、血清蛋白、透析液清蛋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PN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透析高转运类型者较低转运者营养状况差,但高转运者中Kt/V达标者的营养状态较未达标者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腔局部防御功能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记录41例规律CAPD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透析处方。测定或计算营养指标: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瘦体重(LBM),瘦体重%(LBM%)和标准化总氮出现率相当蛋白(nPNA)。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测定慢性炎症指标:腹透液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本组CAPD患者血清ALB为(34.15±7.36)g/L,TF为(2.20±0.45)g/L,二者均低于临床标准,腹透液IL-6浓度为(24.67±12.92)pg/ml,TNF-α浓度为(34.53±10.98)pg/ml,二者与腹透液葡萄糖浓度、交换量、交换次数、留腹时间、腹膜炎发作次数及GFR无相关性。在各营养不良组中,均至少有一个炎症指标显著性升高(P<0.01~0.05)。在营养指标中,SGA与血ALB、血TF及LBM%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APD患者腹腔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其与营养不良有密切关系。SGA是评估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转运特性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55例CAPD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按照腹膜平衡试验(PET)的结果分为高转运组(24例)和低转运组(31例)。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方法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及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透析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Kt/V、TCcr、每日透析液剂量、超滤量、尿量、血糖、残余肾功能(GFR)、体重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透析龄、透析剂量、超滤量、BUN、Scr、TCcr、Hb、GFR、体重、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低转运组比较高转运组D/P4肌酐(0.56±0.55 vs 0.77±0.42)显著升高,Kt/V(2.11±0.57 vs 1.71±0.49)、TP(69.51±6.06 vs 65.93±7.57)g.L-1、Alb(35.24±3.75 vs 31.45±4.42)g.L-1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t/V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r=0.383,P<0.01),D/P4肌酐与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均呈负相关(r=-0.286,-0.341,P<0.05)。结论 CAPD不同腹膜转运特性患者的营养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腹膜透析高转运患者营养状况较低转运者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腹膜转运类型的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 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腹膜转运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58例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腹膜平衡 试验评价患者的腹膜转运功能并将其分为高平均转运+高转运组(A组,n=84)和低平均转运+低转运组(B组,n=74), 并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生物化学指标以及心血管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患 者腹膜转运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B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患者的4 h透 析液肌酐与血肌酐浓度的比值(dialysate/plasma creatinine,D/Pcr)、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 CRP)、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D/Pcr与 BMI,hs-CRP和心血管并发症呈正相关(分别r=0.179,0.373和0.426,均P<0.05);与ALB呈负相关(r=–0.393,P<0.01)。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BMI(OR=1.178,P<0.05)、心血管并发症(OR=5.035,P<0.01)以及低血清ALB(OR=0.852, P<0.01)为患者腹膜高转运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血清ALB水平、BMI和心血管并发症与腹膜高转运相关, 可作为预估患者腹膜转运功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7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管理及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膳食分析、人体学测量和生化指标测定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并对可能影响营养状况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营养管理前后蛋白质及总热能的摄入有显著改善(P<0.01)、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前清蛋白(PA)、铁转蛋白(TF)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用促红素对营养改善更为明显.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纠正等影响因素加强蛋白质及热能的摄入及使用促红素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铁代谢的变化特点及对腹膜转运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医院171例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腹膜平衡试验计算结果,将患者分为高转运组(A组)、高平均转运组(B组)、低平均转运组(C组)和低转运组(D组),比较各组的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血清铁(serum iron,SI)、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转铁蛋白(serum transferrin,TRF)及各种生化指标。再依据患者的SF是否高于正常参考值分为高SF组(Ⅰ组)和正常SF组(Ⅱ组),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及4h透析液肌酐与血肌酐浓度的比值(dialysate/plasma creatinine,D/Pcr)水平的差异。分别将SF和D/Pcr值与铁代谢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的SF、SI、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明显高于其他3组,TRF明显低于其他3组。Ⅰ组中腹膜高转运组 14例,Ⅱ组中腹膜高转运组6例, 高转运组在Ⅰ组中占比高于Ⅱ组,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9% vs 6.5%,χ2=11.2,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D/Pcr 水平与SF、SI呈正相关,和TRF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F、白蛋白(albumin,ALB)和hs-CRP是腹膜高转运的危险因素。结论 铁代谢影响腹膜转运功能,高SF通过加重机体的微炎性状态促进腹膜的高转运,故定期监测CAPD患者体内铁代谢的变化,有助于预测患者腹膜转运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37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的营养管理及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膳食分析、人体学测量和生化指标测定 ,进行自身前后对照 ,并对可能影响营养状况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营养管理前后蛋白质及总热能的摄入有显著改善 (P <0 0 1)、血清清蛋白 (ALB)、血红蛋白 (Hb)、血清前清蛋白(PA)、铁转蛋白 (TF)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使用促红素对营养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存在营养不良 ,纠正等影响因素 ,加强蛋白质及热能的摄入及使用促红素 ,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随机选择病情稳定,符合观察奈件的透析患者52例(男/女,32/20)。进行膳食营养评价、半定量SGA评分、人体测量以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以SGA评分作为评价指标,78.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vJ,ALB作为评价指标,67.3%的患者营养不良;基于AMC判断,则有55.8%的患者营养不良。营养摄入量与营养评价指标关系密切:DEI与BMI呈正相关(P〈0.05),与ALB、PA呈正相关(P〈0.05,P〈0.01),而与SGA、CRP呈负相关(P〈0.01,P〈0.05):DPI与PA呈正相关(P〈0.01)。蛋白质摄入充分组PA明显高于摄/k不足组(P〈0.01);热量摄入充分组ALB高于摄入不足组(P〈0.05)。结论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膳食营养与CAPD患者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就维持血浆蛋白而言,摄入充足的热量可能比蛋白质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7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管理及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膳食分析,人体学测量和生化指标测定,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并对可能影响营养状况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营养管理前后蛋白质及总热能的摄入有显著改善(P<01),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前清蛋白(PA),铁转蛋白(TF)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用促红素对营养改善更为明显,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纠正等影响因素。加强蛋白质及热能的摄入及使用促红素,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媚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145-146
目的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探讨我院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和原因。方法①血生化检查: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转铁蛋白(TF)。②蛋白摄入和代谢:nPNA。③人体指数学测量:测定肱二头肌皮褶(BSF)、肱三头肌皮褶(TSF)、上臂中部周径(MAC),MAMC、AMA、BMI测量。④整体主观营养状况评估:使用SGA评估法进行评估。结果①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0.2%,其中轻中度营养不良为62.3%,重度营养不良为7.9%。②人体指数学:BMI:(20.3&#177;3.2);BSF:(7.1&#177;4.1)mm;③血生化:ALB:(33.5&#177;5.2)g/L,Hb:(86.2&#177;12)g/L,TF:(1.6&#177;0.8)g/L。④nPNA:(0.65&#177;0.10)g,(kg&#183;d)。⑤SGA评分:(4.2&#177;1.1)分。结论①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0.2%,与国外同类患者相比,我们的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较差。②人体指数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人体成分、肌肉营养和体蛋白的方法。③SGA整体营养评估方法能反映腹透患者营养状况,无创易于操作,值得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17年4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8例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者给予CAPD(连续性可携带式腹膜透析)模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活血化瘀类药物(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IL-6、hs-CRP、TNF-α水平以及RBP、PA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腹透Cer、KT/V、RBP、PA、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天后,观察组Cer和KT/V、RBP、PA水平相比照组较高,hs-CRP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净超滤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可以有效改善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的微炎症,降低净超滤量,改善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脾主腹”理论观察和分析加味参苓白术散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腹膜透析功能及腹膜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4例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每组2例患者退出观察,实际每组完成30例。两组患者均予CAPD和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参苓白术散,疗程1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检测并计算腹膜透析血尿素清除指数(Kt/V),评估腹膜透析充分性;测定并计算4 h透析液与血液中肌酐的浓度比值(dialysate- to- plasma ratio of creatinine,D/Pcr),评估腹膜转运功能;测定24 h腹膜透析超滤量(ultrafiltration,24hUF),评估腹膜超滤功能;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 β1)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水平。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Kt/V、D/Pcr和24 h UF水平均较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GF- β1、Fn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腹膜转运类型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低平均转运和高平均转运患者例数较治疗前增加。结论 加味参苓白术散可改善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腹膜透析功能,提高腹膜透析充分性,其机制可能与该方降低血清TGF- β1、Fn水平,防治腹膜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管理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0年6月~2007年6月于该院行CAPD治疗的97例现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管理组49例,非管理组48例.管理组在本腹膜透析中心接受长期的患者管理,包括管理前的评估、长期门诊和家庭随访;非管理组则进行常规的电话随访和指导.以KDQOL-SFTM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以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ubjectiveglobal assessment,SGA)、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指标评估营养状况,以腹膜尿素清除指数(Kt/Vurea)评估腹膜清除效能,患者24 h尿量评估残存肾功能.干预后1年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评价腹透管理对CAPD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同时观察腹透管理对不同透析时间的CAPD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差异.结果 管理组腹透患者管理后透析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及非管理组(P<0.05).Hamilton抑郁评分低于管理前及非管理组(P<0.01),SGA、Alb及Kt/V均较管理前及非管理组提高(P<0.05).管理组及非管理组患者残存肾功能均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管理组以不同透析时间划分的三个亚组患者在管理后KDTA及SF-36评分均高于非管理组对应亚组,且以腹透时间≤1年组提高最为明显.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管理能从多个方面提高CAPD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对提高早期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3):365-368
目的:探究腹膜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炎症因子、营养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的影响,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设为研究组,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同时期选取我院检查的80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组;检测健康人群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d与30d后的炎症因子(CRP、IL-6、TNF-α、IL-8)、营养指标(Hb、TF、PA、ALB)、肾功能指标(BUN及SCR)水平变化,并分析相关意义。结果:与正常组人群相比,研究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炎症因子(CRP、IL-6、TNF-α、IL-8)以及肾功能指标(BUN及SCR)水平显著升高,营养指标(TF、PA、ALB)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过腹膜透析治疗1d后,炎症因子(CRP、IL-6、TNF-α、IL-8)、营养指标(TF、PA、ALB)、肾功能指标(BUN以及SCR)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Hb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30d后,炎症因子(CRP、IL-6、TNF-α、IL-8)、营养指标(TF、PA、ALB)、肾功能指标(BUN及SCR)水平进一步降低,Hb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能够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肾功能指标、同时能够影响患者的营养指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4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进行腹膜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成常规腹膜透析对照组和丹参酮ⅡA注射液腹膜透析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相关临床和生化指标,IL-6、CRP表达的检测使用ELISA法。结果两组治疗前IL-6、CRP、D/Pcr、KT/V、Ccr、尿量、超滤量、ALB、Ca、P、i 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观察组IL-6、CRP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D/Pcr、KT/V、Ccr、超滤量较治疗前显著性升高(P<0.05)。观察组尿量、ALB、Ca、P、i PTH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以显著抑制腹膜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提高溶质清除率、肌酐透析液与血浓度之比和超滤量,有利于保护腹膜的转运功能。  相似文献   

17.
腹膜转运率增高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膜转运率增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46例行持续性不卧床式腹膜透析(CAPD)的患者行腹膜平衡试验(PET)。根据PET结果评价腹膜转运功能,将其分为高转运、高于平均、低于平均和低转运四型。血容量由Xitron-4200生物电阻仪检测并用病人的干体质量作标化处理[Vecv,mb(L·kg-1)]。[结果]PET结果显示5例低转运、13例低于平均、20例高于平均和8例高转运。其4 h肌酐D/Pcr值与病人血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5,P<0.01),同时4 h肌酐D/Pcr值与Vecv,mb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2,P<0.001).高转运者血压与Vecv,mb均显著高于低转运者(P<0.01),血压与Vecv,mb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5,P<0.001)。[结论]腹膜通透性增高的病人有高血压和血容量过多的临床表现,这与他们的临床预后差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腹膜休息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超滤功能较差的腹透患者,临时改用日间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DAPD),夜间空腹的透析处方,以使腹膜得到整夜的休息。所有腹膜透析患者都被告知详细记录透析换液,以便评估腹膜静息前后的腹膜流体转运功能。结果本研究入组7例CAPD患者。腹膜休息后的超滤量在存腹3h后较腹膜休息前提高,这种改变在存腹第10h时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0.05)。患者在腹膜休息前日葡萄糖暴露量、24h透析液/血浆肌酐比值较休息后显著降低(P<0.01或0.05)。腹膜液体吸收率也在腹膜休息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腹膜休息可以提高CAPD患者的超滤功能并且降低高渗性透析液的使用。腹膜休息降低了腹膜溶质转运率和腹膜液体重吸收率,使患者的腹膜超滤功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前瞻性观察终末期肾衰 (ESRD)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84例持续性非卧床式腹膜透析 (CAPD)病人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SGA)、人体测量、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84例病人中A组(营养良好组 ) 2 6例 (30 95 % ) ;B组 (轻中度营养不良组 ) 4 5例 (5 3 5 7% ) ;C组 (重度营养不良组 ) 13例(15 4 8% )。测量指标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入 (DPI)、血清白蛋白 (ALB)、前清白蛋白 (Pre -A)、转铁蛋白 (TF)、氮出现率相当蛋白 (nPNA)、血肌酐 (Scr) ,3组间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肌酐清除率 (Ccr)和尿素清除指数 (KT/V) ,C组低于A组与B组 (P <0 0 1或P <0 0 5 )。上臂围 (AC) ,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及上臂肌围 (AMC)、尿素氮 (BUN)及血胆固醇 (CH) ,3组间均未见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ESRD的CAPD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 ,可能与蛋白质摄入不足、透析前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酸中毒、糖尿病、心理因素及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Dong J  Fan M  Qi H  Gan H  Liu H  Wang H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61-65
目的 研究腹透患者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的发病情况和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对北京 4个腹透中心共 9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 ,包括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SGA) ,食谱调查 ,直接人体测量 ,生化参数的测定等 ,并调查社会功能及焦虑抑郁状况。以SGA为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 ,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 3组。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 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 7 8% ,其中重度营养不良为 13.3%。营养程度不同的 3组间以下指标比较 :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能量和蛋白质摄入 (DEI、DPI)、上臂围 (AC)、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上臂肌围 (AMC)、血白蛋白 (Alb)、前白蛋白 (PA)、转铁蛋白 (TF)、氮出现率相当蛋白 (nPNA)、瘦体重 (LBM)和瘦体重百分比 (LBM %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0 .0 5 )。营养状况的正相关因素是DPI(P <0 .0 5 )、DEI(P <0 .0 5 )、标准化TCcr(P <0 .0 1)、GFR(P =0 .0 6 9) ,负相关因素为透析时间 (P =0 .12 ) ,糖尿病 (P <0 .0 5 )。本组患者DPI为 (0 .74± 0 .2 6 )g·kg-1·d-1,DEI为 (113± 2 9)kJ·kg-1·d-1。DEI的负相关因素是焦虑积分 (P<0 0 1)和不坚持体力活动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