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磊  赵晓光  孙甫  周永新 《安徽医学》2016,37(8):966-969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有限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开放治疗组和椎间盘镜下治疗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Nakai评分、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开放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多于椎间盘镜下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的优良率为77.5%(31/40)略高于椎间盘镜下治疗组的70%(28/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1,P=0.446)。步行距离、并发症以及术前JOA评分等为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下有限减压治疗与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具有相当的临床疗效,但后路椎间盘镜下的有限减压治疗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开放治疗组少;其影响因素主要为步行距离、术前JOA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微创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每组45例。微创手术组患者给予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开放手术组患者给予开放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 a腰部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开放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96.59±10.21)min、(187.79±15.35)m L、(8.89±0.87)d,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75.35±8.42)min、(103.41±23.18)m L、(6.35±1.05)d,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前,开放手术组患者腰部疼痛ODI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65.23±8.85、6.23±0.09,微创手术组患者腰部疼痛ODI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65.24±8.96、6.24±0.1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开放手术组患者腰部疼痛ODI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26.68±6.03、2.16±0.21,微创手术组患者腰部疼痛ODI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25.38±7.78、2.12±0.08,2组患者术后1 a腰部疼痛ODI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2组患者术后1 a腰部疼痛ODI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效果相当,但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胡松峰  凌义龙  方国华  夏炳江  边俊  谢峰 《浙江医学》2017,39(7):570-571,574
目的观察自制骨刀潜行椎管减压结合Coflex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制骨刀椎管潜行减压结合Coflex内固定对5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Coflex组),另选取同期行传统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50例作为对照(传统PLIF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6~58个月,平均44个月。Coflex组患者与传统PLIF组相比,术后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术后改善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采用自制骨刀潜行椎管减压结合Coflex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在功能方面并不逊色于传统减压融合手术,且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中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86例,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止痛药用量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研究分析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在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中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失血量、止痛药用量情况、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数据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年腰椎管狭窄治疗效果显著,能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在治疗年腰椎管狭窄中具有较大的临床医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腰椎后路减压术个体化应用的临床疗效,优化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后路减压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05~2010-12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依据患者病情特点,个体化应用腰椎后路减压术,即分为中央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组35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组45例。均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进行腰椎JOA评分、Prolo评分及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根据JOA评分结果进行疗效分级。结果获得随访75例,时间12-36个月,平均25个月。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腰椎JOA评分、Prolo评分及腰腿痛VAS评分结果较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组和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组JOA评分术后改善率依次为77.57%和74.26%。依改善率划分疗效等级,其中优46例,良25例,可4例,优良率94.67%。4例患者术后短期症状加重,经治疗于术后2-5周症状较术前改善;1例患者术后脑梗死,转入神经内科联合治疗后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后脑脊液漏,治疗后切口甲级愈合。结论腰椎后路减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对于不同的病例,严格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可优化该术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后路椎间盘镜( MED)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MED治疗椎间盘突出症20例,开放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2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VAS评分、JO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评分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P>0.05,JOA评分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明显上升,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MED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开放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开放手术相当,但出血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间盘镜手术与开放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4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椎间盘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每组62例,分别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和开放椎板开窗术。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状况、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椎间盘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椎间盘镜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P<0.05)。2组患者疼痛麻木、椎管血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放椎板开窗术相比,后路椎间盘手术具有治疗效果好,创伤小等优点,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后路椎间盘镜下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后路椎间盘镜下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18例腰椎管狭窄症,比较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治疗后ODI和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随访8~39个月,按Nakai评价标准评定为优11例,良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77.78%。结论: 椎间盘镜下多节段有限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早、中期疗效。方法:筛选3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分为2组,A组10例行单纯后路椎管减压;B组25例行全椎管彻底减压和神经根松解,应用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结果:全组随访3-36月,平均16月;全组术前JOA评分,平均(11.6±2.05)分,术后随防JOA评分,平均(24.73±2.3)分,手术前后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手术减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早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双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减压术、观察组采用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围术期相关手术指标;术后3个月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进行手术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大于(长于)观察组(P<0.01);对照组优良率为85.00%,观察组为82.50%,2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疗效肯定,与传统开放减压术比较具有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4例,随机均分为2组(n=27)。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减压、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减压、经椎间孔融合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后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术(PLI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8例,均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接受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椎板减压(PLF)治疗,对比2组手术前后腰痛疗效(JOA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管减压术和开放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2016年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共12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选取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椎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开放椎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切口VA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一天、两天及三天切口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优于开放减压手术,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且VAS评分明显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显微腰椎间盘镜下神经根减压治疗退行性局限性侧方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6例退行性侧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椎板间隙显微椎间盘镜下神经根减压术的疗效.结果 46例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疗效评定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31例,良10例,可5例.优良率91.1%.结论 微创后路椎板间隙显微腰椎间盘镜下侧方腰椎管局部减压、神经根松解,可以达到常规手术的减压效果,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栾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依照手术方案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量表评估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高于术前,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蝶形减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51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6例采用蝶形减压术治疗,25例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其中合并腰椎不稳10例患者联合应用内固定植骨术;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15分法对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与自觉症状进行评估,计算改善率.结果随访15个月~5年,平均3.7年,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平均住院天数上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蝶形减压术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可靠术式,只要把握好手术适应症与减压范围,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两种颈椎后路不同术式治疗发育性椎管狭窄并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为临床两种术式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文回顾了73例采用颈椎后路两种不同术式(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内固定术或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并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35例,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38例。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情程度、C5神经根麻痹症、JOA评分、VAS评分,比较两种术式差异。结果:本研究中患者术后症状及体征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1周JOA评分及其改善率、C5神经根麻痹症状发生率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虽然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术可以早期较好地减轻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并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症状,两种术式末次随访疗效相近,但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C5神经根麻痹症状发生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 对后路椎间盘镜治疗36例腰椎管狭窄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疗效良31例,可5例,差0例。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可以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疗效好、微创、对脊柱稳定性干扰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和手术原则。方法 38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人均在后路椎间盘镜下行腰椎管扩大和髓核摘除术。结果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共38例,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年,按Nakai标准评定,优34例,良3例,可1例和差无1例。结论 提示该手术方法减压彻底,创伤小,保持了脊椎的稳定性、适应症宽、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病人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椎板切除减压和脊柱内固定术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意义及效果.方法 对比分析17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全椎板切除减压和减压内固定两组,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进行术后第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临床效果评估,计算2次ODI评分改善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腰痛时间和术后腿痛时间.结果 全椎板切除减压加脊柱内固定组与单纯全椎板切除减压组相比,术后第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评分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高于单纯减压组,术后腰痛和腿痛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经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时,加用脊柱内固定术能显著缩短术后症状持续时间,但没有明显改善临床效果,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