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胎盘早剥新生儿的临床特征以及凝血指标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4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均分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属于非胎盘早剥新生儿,观察组为胎盘早剥新生儿,对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特征以及凝血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及治愈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容易造成胎盘功能丧失或者是不全,并对新生儿的凝血功能造成紊乱,病理性高凝状态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6,(5):574-576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并发胎盘早剥产妇的临床特点与母婴结局。方法:将96例妊娠期高血压并发胎盘早剥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妊娠期高血压产妇9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病情资料、临床症状和母婴结局,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并发胎盘早剥产妇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分别为66.67%(64/96)、21.87%(21/9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各种不良母婴结局(产妇凝血功能障碍、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卒中、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早产、新生儿死亡或死胎、产妇死亡)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是孕妇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加重孕妇临床症状,易造成不良母婴结局。对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产妇进行B超、血液流变学检查和监测能够有效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的差异及与胎龄的相关性,并分析导致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入住我院的103例早产儿及其母亲妊娠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入组早产儿的胎龄分为A组(32~33周)和B组(34~36周),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凝血功能指标及其与胎龄的相关性,并分析两组早产儿的颅内出血发生风险。结果:两组早产儿性别、年龄、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剖宫产率、胎膜早破率以及胎盘早剥率等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早产儿的出生体质量和胎龄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早产儿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D-二聚体(DD)显著高于B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显著低于B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早产儿凝血功能指标APPT(r=-0.247,P<0.05)和PT(r=-0.403,P<0.05)与早产儿胎龄呈负相关,FIB与早产儿胎龄呈正相关(r=0.227,P<0.05)以及D-D(r=-0.178,P>0.05)与早产儿胎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5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母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胎盘早剥、心力衰竭、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胎龄、胎盘重量及新生儿体重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结局具有一定影响,临床中应做好妊娠期保健工作,适时终止妊娠,进而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普通肝素防治胎盘早剥(AP)早产儿凝血功能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2例AP早产儿临床资料,予以普通肝素治疗,观察AP早产儿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患儿不良反应率控制在20%以内;且用药治疗后患儿APTT、PT等凝血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PLT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合理使用普通肝素对AP早产儿凝血功能障碍均具有效改善作用,对新生儿需优先选择低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抽取4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4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40例分娩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孕妇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均于清晨抽取3ml静脉血行凝血功能(Fbg、aPTT、PT、TT)及血小板参数(BPC、MPV、HB、HCT)等测定,比较观察各组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种情况中均表明观察组比对照组的高凝状态更显著(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与低体重新生儿可能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异常变化有关,需加强孕妇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监测,以及时发现并发症且对症处理,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为新生儿诊治及出血倾向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2019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89例,依据胎龄分组,早期早产儿(胎龄28~31+6周)11例,中期早产儿(胎龄32~33+6周)17例,晚期早产儿(胎龄34~36+6周)26例,足月儿(胎龄37~41+6周)35例。所有患儿入院6 h内检测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4组患儿临床资料、检测指标、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比较早产儿及足月儿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  结果  早期及中期早产儿血清PT、APTT、TT、D-D和INR均高于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血清FIB低于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早期早产儿PLT低于其他三组(均P<0.05);早期、中期、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2.73%(8/11)、52.94%(9/17)、30.77%(8/26)、25.71%(9/35),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81.82%(9/11)、70.59%(12/17)、53.85%(14/26)、37.14%(13/35),早期及中期早产儿出血发生率和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均高于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早产儿DIC发生率为22.22%(12/54),高于足月儿的2.86%(1/35)。  结论  胎龄越小,新生儿凝血功能越差,出血发生率、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及DIC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胎盘早剥产妇所生新生儿出生后凝血指标及出血事件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8月60例于本院出生的胎盘早剥新生儿(研究组),根据其胎盘早剥程度分为轻型组与重型组,每组30例,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凝血指标及出血事件发生等情况。结果:重型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长于轻型组与对照组,重型组与轻型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随出生时间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低于轻型组与对照组,随时间推移而有所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出生48 h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出血发生率高于轻型组与对照组,但三组新生儿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产妇所生新生儿凝血指标与健康新生儿之间差异较大,但随着新生儿出生时间的延长,其凝血指标有所恢复。胎盘早剥面积超过1/3的新生儿发生出血事件比例较高,但之间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及TPOAb阳性对妊娠结局及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500例妊娠在我区医院门诊就诊经甲状腺功能筛查诊断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及同期正常孕妇50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4、TPOAb),分析妊娠结局和胎儿结局情况。结果 (1)通过对比两组孕产妇最终妊娠结局发现,患有亚临床甲减组的孕产妇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成功娩出的新生儿中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先天性甲减两组数据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在正常组的孕妇中其中TPOAb阳性组65例,将TPOAb阳性和阴性两组最终成功娩出的新生儿中观察得到: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及先天性甲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正常组的孕妇中其中TPOAb阳性组65例,将TPOAb阳性和阴性两组对比两组孕产妇最终妊娠结局发现,TPOAb阳性组的孕产妇其流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流产、早产,妊娠并发症及妊娠和胎儿结局产生不良影响,而TPOAb阳性对这两种影响各异。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应做好孕早期筛查,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妊娠结局和胎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临汾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接诊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待产孕妇84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接诊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临床资料。入院后皆检测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分娩后随访,观察记录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贫血、妊高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低体质量、早产及流产发生率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胎盘早剥及新生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妊娠期并发症较多,应给予重视,早期尽量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水平,从而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1.
张文湛 《当代医学》2016,(19):83-84
探讨胎盘早剥新生儿的凝血功能变化及诊断治疗。分析4例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中发现在4例患儿中由于重视程度不同结果截然不同。故胎盘早剥新生儿早发现早治疗不良后果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早期凝血四项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博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胎龄分为A组(早期早产儿,30例)、B组(中期早产儿,40例)和C组(晚期早产儿,50例),选取同时间段4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凝血四项[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及FIB(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对照组APTT、PT及TT水平均低于A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FIB水平高于A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足月新生儿,不同胎龄早产儿早期凝血功能降低,检测该类患儿凝血四项水平,可以早期发现凝血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窒息、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因素对早期早产儿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12-2018.11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出生的早期早产儿(胎龄25+5~33+6周)150例,将研究对象分为窒息组(39例)、胎盘早剥组(21例)、胎膜早破组(44例),同时无诱因早产组(46例)为对照组,生后6h内检测血浆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并进行比较。结果窒息组、胎盘早剥组APTT、PT及DD均高于胎膜早破组和无诱因早产组(P0.05),FIB低于胎膜早破组和无诱因早产组(P0.05);窒息组与胎盘早剥组、胎膜早破组与无诱因早产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窒息的早期早产儿更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及时完善凝血功能,预防出血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早期早产儿凝血功能与胎龄的相关性,并探讨中早期早产儿生后早期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496例早产儿生后24h内凝血功能及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胎龄早产儿的凝血指标,分析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及与颅内出血的关系.结果:不同胎龄早产儿在早期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聚体(D—dimer,D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凝血功能异常组患儿出生体质量、宫内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污染、动脉导管未闭、肝功能异常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比例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宫内窘迫、动脉导管未闭和血小板减少症为独立危险因素.颅内出血组较非出血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延长(P<0.05),重度组较非出血组和轻度组DD升高(P<0.05).结论:早产儿凝血功能随着胎龄的增长逐渐成熟,男性、宫内窘迫、动脉导管未闭和血小板减少症是早产儿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PT延长可能与颅内出血的发生有关,而DD增高则与颅内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妊娠子痫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夏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子痫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后凝血功能改善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凝血功能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子痫产妇采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产妇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妊娠结局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及对患儿凝血指标、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以6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凝血、血气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P<0.05)。两组治疗后酸碱度(PH)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治疗前后未见差异,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与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明显,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加快患儿恢复,改善患儿凝血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产妇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产妇57例为研究组,其中轻度胎盘早剥18例,中度21例,重度18例;另选择同期收治的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57例为对照组。分析不同程度胎盘早剥产妇临床特点,并对比两组母婴结局。结果: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产妇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失血性休克、宫底升高等症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轻度、中度、重度胎盘早剥患者剖宫产率依次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胎盘卒中、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死胎或早夭、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切除子宫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产妇会伴有多种症状,且胎盘早剥程度越深症状越严重,并会造成明显的不良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的状态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调研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诊的11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观察组,同时抽调同期住院的118例糖耐量正常的妊娠后期孕妇视为对照组;均在入院后第二天抽取空腹血,观察两组患者的凝血因子的各项指标水平。结果两组PLT、PT、TT的各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PTT下调比例及Fbg上调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中部分指标与正常产妇有明显异常,及时检测凝血功能的指标可有效的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殷炽龙 《吉林医学》2022,(8):2125-2128
目的:探讨维生素K1(Vit K1)治疗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早期凝血功能异常的效果。方法:收集出生后24 h内查凝血功能异常的新生儿400例,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32孕周)、中期早产儿组(胎龄32孕周~<33+6孕周)、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36+6孕周)、足月儿组(胎龄37孕周~<42孕周),每组100例。有凝血功能有异常的4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24 h内肌内注射(或缓慢推注)Vit K1,用Vit K124 h后复查凝血功能,分别分析比较4组新生儿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D-D)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4组新生儿用Vit K1前后的各凝血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新生儿较用Vit K1前比较,各组经用Vit K1后组内比较各凝血指标差异均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科学管理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孕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2例孕12~30周的亚临床甲减单胎妊娠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对两组孕妇行常规孕检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糖耐量试验,并对观察组行孕期科学管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和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糖耐量异常、流产、早产、新生儿低体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剖宫产、巨产儿、死胎、宫内窘迫、产后出血、贫血、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已经诊断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孕妇实施全孕程、科学管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孕妇孕期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