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南省1990~1999年肝炎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海南省近十年来病毒性炎的发病趋势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法定传染病统计年报表、疫情汇编资料及疫情专题调查报告,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 近十年来病毒性肝炎年发病率波动在43.41/10万-66.92/10万之间,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于1993-1994年和1998-1999年出现两个流行高峰;以乙肝病例最多,占53.64%,发病逐年上升;男性发病显高于女性,性别比为2.4:1;3-8岁组为发病高峰;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23.55%。全年肝炎病例分布较为均匀,而甲肝和丙肝呈现3-8月发病较多,分别占58.63%和60.55%;沿海地区发病显高于内陆,发病率分别为63.41/10万和32.06/10万。结论 海南省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上升趋势,未来预防工作应以沿海地区和青少年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天津市2006~2008年梅毒流行趋势,对今后的预防控制提出建议。方法对天津市梅毒疫情数据和人群血清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梅毒报告病例由2006年的1694例增长到2008年的3221例,年均增长37.89%。报告病例中以一期、二期及隐性梅毒为主。人群血清学监测未见梅毒感染率有增长趋势。男男同性性接触者和暗娼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6.98%和7.1%。结论天津市梅毒流行处于平稳状态。性病病例报告实行网络直报后,使得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增强。监测数据提示,急需在高危人群中开展广泛的梅毒筛查和治疗,以有效降低相关人群的感染率,进而控制梅毒的流行,促进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澄迈县1994~2001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1994-2001年澄迈县梅毒流行趋势及其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控制澄迈县梅毒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澄迈县皮肤性病防治所梅毒疫情上报资料分为4年段(1994-1997年和1998-2001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澄迈县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前4年共检出梅毒242例,平均年发病率为13.2/10万,后4年共确诊梅毒患406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1.9/10万。后4年比前4年增长幅度为67.8%。结论:澄迈县梅毒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为控制澄迈县梅毒流行态势,应及时制订性病防治规划,加大开展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宣传工作的力度,是当前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安徽省2004~2010年梅毒、淋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安徽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梅毒、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间,全省共报告淋病33 014例,报告发病率从12.04/10万上升到5.08/10万;报告梅毒44 059例,报告发病率从5.16/10万上升到17.18/10万;历年梅毒及淋病的报告病例均集中于20~39岁组;淋病报告病例数男性显著超过女性,男女性别比达6.59∶1;而男女性梅毒总报告病例数相当,男女性别比为1.05∶1。结论 2004~2010年,安徽省梅毒增长迅速,而淋病呈现下降趋势,性活跃人群仍然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江门市1999~2003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江门市1999-2003年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门市1999~2003年性病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前江门市梅毒疫情仍处在较高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以20—39岁为多,占70.86%;一、二期梅毒占87.57%。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梅毒的防治工作,规范梅毒的诊治,全面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 (STD) ,新中国成立后 ,195 5年已无新病例报告 ,但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后出现零星病例。 90年代至今病例逐年增多 ,呈再度流行 ,我们总结了1990~ 1999年本市报告的新病例 ,以引起重视。1 材料与方法门诊确诊的梅毒新病例按表统一登记 ,除外非本市病例。人口资料来自嘉兴市 2 0 0 0年第 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 1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检及实验室检查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RPR、FTA -ABS、TPHA) 〔1〕。1 2 统计学方法  二个率的u检验 ,二个构成比的u检验。2 结果与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芜湖市1990—2005年梅毒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探讨控制对策,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1990—2005年芜湖市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梅毒报告发病率从1990年的0.05/10万,上升到2005的15.82/10万,年平均增长率为186.26%,流行水平呈上升趋势(y=0.9997x-2.9578,r^2=0.7256)。梅毒在性病中的构成比从1996年的2.62%上升到2005年的12.92%,也呈上升趋势。男女构成比为1.12:1。发病年龄集中在25~44岁,占总数的69.8%,病人职业构成前三位分别为工人、家务待业、农民。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结论 应重视梅毒流行的快速增长,加强梅毒疫情监测,大力开展对高危人群的宣传、干预、检测工作,规范性病诊治,加强对孕产妇的梅毒血清检测,突出重点人群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2007~2008年孕产妇梅毒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海南省孕产妇梅毒流行状况并探索阻断梅毒经母婴传播的确效措施。方法在全省各市县选取1-2家综合医院或妇幼保健院,在孕产妇常规产前保健服务中,增加孕产妇梅毒筛查,开收集梅毒孕妇所生婴儿的血样进行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共发现孕产妇梅毒282例,筛查人群感染车为0.71%;确诊为胎传梅毒的6例,胎传梅毒感染率为10.17%。结论海南省孕产妇的梅毒感染率较高,已危害妇女及新生儿的健康,应提倡开展妊娠梅毒的普查及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近来年梅毒流行特征及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开展辖区内梅毒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各医疗机构报送的嘉峪关市梅毒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嘉峪关市梅毒的报告数从2005年的12例增加到2010年的108例,增加了9倍;报告年发病率从2005年的6.25/10万上升到2010年的47.60/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26.70/10万。结论 2005—2010年,嘉峪关市梅毒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此趋势在未来几年仍将延续,建议根据梅毒的发病趋势制定嘉峪关市梅毒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196 4年梅毒在我国已基本消灭。但八九十年代以来 ,梅毒在我国又沉渣泛起 ,再度流行。北海市自从 1990年报告首例梅毒病例起 ,梅毒的报告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 ,梅毒发病大幅上升 ,已成为北海市 8种监测性病中报告发病率位居第 2位的性病。因此 ,我们试图对北海市 1990~2 0 0 1年梅毒流行状况进行分析 ,了解梅毒在北海市的流行规律和特征 ,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自北海市市区所有性病疫情监测点 1990~ 2 0 0 1年性病疫情年报资料。资料输入计算机 ,采用 excel软件建库…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海南省1991-2001年AIV/AIDS流行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寻找控制措施。方法:分析全省的重点人群HIV血清学监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艾滋病病人临床资料。结果:1991年发现首例HIV抗体阳性,至2001年底累计检出HIV抗体阳性48例,检出率1.82/万。其中艾滋病病人9例,死亡7例。海南省HIV/AIDS病例主要分布在海口、昌、琼海和儋州等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以境外性接触感染为主,并向境内蔓延扩散,经导性性接触感染是海南省HIV抗体阳性的主要感染途径。结论:海南省艾滋病将主要在性乱人群及吸毒人群中流行。应尽快开展高危人群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2.
陈言 《中国热带医学》2007,7(6):969-970
目的了解海南省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查阅疫情汇编资料与疫情专题调查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海南省1996-2005年共报告淋病10240例,年均发病率为12.96/10万,在各类传染病中始终位居第四、第五;各年龄组人群均有发病,以20-35岁组人群为主,占全部发病数的70.46%,发病低年龄化的趋势已初见端倪;全年均可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最多的地区是海口市,其次为三亚市,各占全部病例数的28.94%和17.83%。各职业人群均有发病,以农民发病为主,占全部病例数的16.41%。男女性别比为2.5:1。结论海南省淋病流行呈现出降而复升的特点,发病低年龄化的趋势已初见端倪,未来开展淋病的预防工作应重点加强对年轻人的健康教育,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海南省梅毒流行状况及五类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梅毒防治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对海南省2008—2017年梅毒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统一的梅毒预防知识调查问卷,通过一对一面谈的方式调查海南省的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暗娼和MSM,分析比较五类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2008—2017年海南省共报告梅毒病例33 759例。2008年以来,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2.52%。梅毒报告病例中农民占主体,11 132例,占32.97%,但农村居民梅毒知晓率最低,为55.07%;五类人群梅毒预防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2.16%,其中MSM知晓率最高,为69.53%,城市居民、暗娼、流动人口分别为69.04%,63.97%,58.97%。五类人群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人获取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是宣传活动和电视,但在男男性接触人群中,获得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以网络和朋友或同伴为主。结论 海南省梅毒报告发病率近年出现快速上升趋势,而五类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对不同对象采用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方式,逐步提高人群梅毒知晓率,降低梅毒的发生率和传播。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掌握土源性线虫病在海南省的流行动态及流行规律,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流行区地理位置选择两个调查点,采用一粪三检的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查土源性线虫卵;对3~12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使用EpiData2.1a软件建立调查资料数据库,应用Excel和Spss10.0软件,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省监测2028人,总感染率为39.23%,其中钩虫、蛔虫、鞭虫及3~12岁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32.35%、0.69%、3.80%、37.05%。流行特征以丘陵地区感染高于山区,以汉族、农民、文盲的感染最高,女性感染高于男性。总感染率及钩虫感染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鞭虫和蛔虫感染分别以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较多。结论海南省中部及中北部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呈下降趋势,但年长农民钩虫和3~12岁儿童蛲虫感染仍很严重,应作为优先防治重点,并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控制土源性线虫病目标。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近50年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广州市伤寒、副伤寒近50年的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 对1950~1999年广州市传染病年报的伤寒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显示近50年发病率在1.27/10万-61.33/10万水平波动,逐代年下降,50年代发病率38、70/10万为最高,60年代后呈明显下降趋势,90年代为3.04/10万;死亡率、病死率逐年代大幅下降,50年代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0.89/10万、2.32%,1987年后仅1999年有1例死亡病报告。病例分布广泛,从90年代以前以市区为主转变为90年代的以市辖县为主状态;全年均有病例,8月份为最高峰;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年龄分布以0—9岁组为主,占总病例的31.01%,并有向大年龄组推移的趋势;职业分布以儿童、工人、学生为主,农民和干部职员有增加倾向。结论 广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呈下降趋势,结果提示21世纪广州市伤寒病的防治应以农村和儿童青少年为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赣州市2001-2010年肺结核流行特征,为肺结核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赣州市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77 19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5.86/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154.00/10万;低年龄组发病率明显低于中、老年龄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70~岁年龄组发病率达高峰为386.33/10万;男女性别比为3.09∶1,职业分布中以农民最多,占总发病数的70.66%。结论继续严格实施现代结核病防控策略,进一步加强农民肺结核发现与治疗,注重老年肺结核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潜伏梅毒患者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402例梅毒患者中152例潜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潜伏梅毒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期、就诊原因、血清学检查及治疗情况的特征。结果 潜伏梅毒占梅毒发病率的37.81%。女性比男性多发,婴幼儿及老人发生率高,病期长,均为其它各种筛查确诊而发现。潜伏梅毒TRUST滴度较低,1:4以下占82.23%。潜伏梅毒治疗血清阴转率偏低。结论 潜伏梅毒由于受其临床特征影响,早期常被漏诊,危害性大。因此,加大性病知识宣传力度,采取多渠道梅毒血清学筛查是降低患者的危害性及控制梅毒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武学成  全德甫  吴玲淑 《吉林医学》2011,32(16):3262-3263
目的:通过分析2010年观澜地区娱乐场所保健人员梅毒感染率,间接了解观澜地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的梅毒感染情况。方法:利用TP-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保健人员血清梅毒抗体,利用χ2检验分析男女之间阳性率差异。结果:504例中男性阳性为0例,女性阳性为12例,总阳性率为2.4%,男性阳性率为0%,女性阳性率为2.5%,男女之间阳性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梅毒已经成为观澜地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主要感染性病之一,提示高危人群中梅毒潜在感染率可能更高,且处于稳定增长期。应针对流行特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