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采用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62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的眼压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眼压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提高率为83.87%,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提高率为51.6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6.13%(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赵艳  旷琳  杨蕾蕾  廖琳 《广东医学》2012,33(12):1800-1801
目的 评价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需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20例124眼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小梁切除术49例50眼(对照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71例74眼(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眼压、视力、视野恢复情况以及浅前房发生率、滤过泡形成情况.结果 术后早期观察组眼压略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视力恢复优良率、视野恢复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其术后早期恢复眼压、前房的形成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行小梁切除术,分析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平均眼压、临床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升高,且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眼压、视力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观察组的房角粘连范围显著减小,而前房深度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14.29%(6/4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4.
徐俊辉  郑春昌  张勋 《当代医学》2021,27(36):165-166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84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期眼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2、4、8、12周,观察组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的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降低眼压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其效果优于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应用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和眼压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16例(116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58眼).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率和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5.86%,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45%,74.1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眼压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眼压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眼浅前房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0%,3.4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70%和15.52%(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用于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视力,提高视野改善率,降低眼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曾益群  欧阳君 《河北医学》2016,(10):1635-1638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联合治疗组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患眼视力平均值、眼压水平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视力水平均逐步提升、眼压均逐步下降,但同期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P<0.05);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22.0%,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恢复术后视力、降低眼压,且并发症相对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微切口和常规切口超声乳化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106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眼压、散光、视力等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眼压均显著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散光恢复与术后视力改善均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76%)比对照组(12.9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晚期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晚期青光眼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分析术后眼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治疗后残存视力。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 d、1个月、3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4.304、2.127、11.135,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例(2.22%)、低于对照组6例(13.33%),(x~2=8.607,P=0.003)。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残存视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晚期青光眼患者提供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术后眼压恢复,改善残存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改良小梁切除与经典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新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10例(110只眼),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行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行经典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两组视力、眼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视力及眼压情况均较术前改善,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眼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联合组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术后眼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视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与对照组26.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提高患者视力,降低患者眼压,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比较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109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眼)和对照组(54眼),观察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眼压完全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眼压,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提高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及开角型青光眼(POAG)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86例86眼按原发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PACG组(43例,43眼)和POAG组(43例,43眼),均行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ACG组术后视力恢复及眼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ACG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POAG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8%,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视力,且安全性好,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控制优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8例青光眼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7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术后仅1例出现结膜瓣撕裂、2例前房出血的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6.82%;对照组患者5例出现驱逐性出血、3例出现急性脉络膜渗出、4例出现眼压暂时性失明,并发症总发生率2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13,P0.05)。结论:针对青光眼患者可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不但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眼压和视力,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绝对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焦作同仁医院收治的84例绝对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睫状体冷凝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提高和眼压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绝对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配合丝裂霉素C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53只眼)。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组患者采用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配合丝裂霉素C治疗。术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眼压、前房形成情况、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得以明显控制(P<0.05),而治疗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组患者的浅前房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2.6%(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26.4%(P<0.05);治疗组患者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配合丝裂霉素C治疗的疗效优于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不同眼压下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100例,根据患者不同眼压状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用药物维持眼压小于40 mm Hg;观察组患者持续3 d治疗,眼压状况大于或等于40 mm Hg。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视力与对照组无区别,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高低与手术后视力无明显的关系,但高眼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低眼压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外伤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眼压和视力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53/55),高于对照组的85.45%(4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8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