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林妍华 《甘肃医药》2014,(12):907-908
目的:探究锥形束CT(CBCT)用于追踪抗生素剂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5例患儿,包括根尖孔尚未充分发育的患牙共52颗,均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常规性根管清理消毒后,采用抗生素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共随访1年,拍摄X线根尖片及CBCT片观察根尖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度。结果:本组52颗患牙,CBCT片观察根尖发育成功48例,成功率为92.31%(48/52),X线根尖片观察根尖发育成功39例,成功率为75.00%(39/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用于追踪抗生素剂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新根尖周指数(N-PAI)与旧根尖周指数(O-PAI)在前牙锥形束CT(CBCT)图像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门诊具有锥形束CT(CBCT)图像和X线片的患者63例,共95颗前牙,包括无症状牙40颗,诊断为慢性牙髓炎15颗,慢性根尖周炎35颗(包括根管治疗后患牙7颗),根管治疗后表现正常5颗,根据新、旧根尖周指数评判病例的分级,并对所得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X线片与CBCT图像的根尖周炎检出率分别为3795(38.95%)和5695(5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P0.01)。CBCT图像O-PAI为1、2时,N-PAI可有不同程度分级;当O-PAI为3、4、5时,由于分级界限不清导致评片重复性不佳,而N-PAI可通过病损大小明确分级。结论 N-PAI通过病变的大小评定根尖周炎的分级,同时包括骨皮质的破坏情况,而O-PAI相邻两个级别之间的划分界限不明确,前者更能体现根尖周炎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检查,结合牙科显微镜(DOM)在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中,近颊第二根管(MB2)的发现率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需行根管治疗上颌第二恒磨牙56颗,对术前X线片怀疑有MB2,但未探查到患牙行CBCT检查,在DOM下寻找MB2并疏通根管。确定根管长度后,Mtwo机用镍钛系统预备根管,连续波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完成根管充填。根据术前、术中、术后X线片评价根管疗效。结果:上颌第二恒磨牙56颗患牙中,35颗近颊根为1个根管,21颗近颊根为2个根管。肉眼下MB2发现6颗(10.71%)。15颗通过CBCT结合DOM操作可疏通至根尖区,MB2发现上升为21颗(3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复查疗效均无不适症状,X线片显示根尖区正常或根尖区病变消失。结论:CBCT检查结合显微根管技术能显著提高MB2根管的临床诊治率,提高上颌第二恒磨牙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锥形束CT辅助对慢性牙周炎牙槽骨缺损的准确性进行诊断。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60例慢性牙周炎牙槽骨缺损患者作为治疗对象,均进行临床探诊、根尖X线片及CBCT,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后6个月再次拍摄CBCT,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检测各待测后牙区近远中牙槽骨缺损的结果。结果 CBCT与根尖X线片之间相比,测量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CBCT测量值最高,临床探诊与根尖X线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但CBTA与临床探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锥形束CT辅助对慢性牙周炎牙槽骨缺损进行诊断方面与临床结果检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且具有无创、重复性检查等优点,能为其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根尖片与锥形束CT运用于根管治疗后根尖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按照回顾性分析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纳入的9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复查时采取根尖片与锥形束CT检查,观察治疗后患者根尖病变情况及病变变化.结果 共90例研究对象,经过根尖片检查发现根尖病变有57例,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牙科用锥形束CT(CBCT)在牙体牙髓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锥形束CT检查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锥形束CT(CBCT)检查根尖片不能确诊的疑似根折26例,诊断根折且拔牙后证实确为根折19例,诊断无根折,行根管治疗术后无异常7例;钙化根管治疗中辅助根管定位34例,定位准确率达100%;牙内外吸收14例。结论:CBCT影像精密度高,可从三维角度分析病灶,在疑难牙体牙髓病诊断治疗方面较传统根尖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慢性牙周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医院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探诊,拍摄根尖X线片、CBCT,均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后6个月再次拍摄CBCT,比较治疗前后被测磨牙、切牙各测量位点牙槽骨高度变化。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前,CBCT、临床探诊检测后牙区近远中牙槽骨缺损高度高于根尖X线片(P0.05),CBCT、临床探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基础治疗后CBCT检测后牙区近远中牙槽骨缺损高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牙周基础治疗后被测磨牙、切牙各测量位点牙槽骨高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CBCT在慢性牙周炎诊断和后期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颌骨囊肿边缘受累牙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6例疑似颌骨囊肿边缘受累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X线平片和CBCT检查,进行三维影像重建,测量前后径、上下径和横径,观察两种影像学检查对颌骨囊肿边缘受累牙诊断的准确率,分析有无典型症状、根管治疗后并发症患者CBCT测量颌骨囊肿累及范围的差异。结果:228颗受累牙牙根完全或大部分在囊肿内,12颗受累牙牙根中段或根侧部分在囊肿内,84颗受累牙仅根尖在囊肿内。CBCT诊断颌骨囊肿边缘受累牙的准确率为97.53%,显著高于X线平片的7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根管治疗后并发症患者前后径、上下径、横径均明显大于无根管治疗后并发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典型症状患者前后径、上下径、横径均明显大于无典型症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能全面反映颌骨囊肿的影像学特征,诊断颌骨囊肿边缘受累牙的准确率较高,有助于指导根管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建立牙髓根尖周病根管治疗后2年临床疗效预测模型。方法:基于根管治疗后2年疗效临床回顾性研究,以因牙髓根尖周病接受根管治疗及术后2年随访的360例患牙为研究样本,随机抽取约67%为训练样本(建立模型),其余为验证样本(模型外部验证)。以影像学评价结果为疗效标准,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以根尖周有/无病变、根尖周病变是/否缩小为因变量分别建立临床疗效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结果:以根尖周有/无病变为因变量建立模型一,纳入术前根尖周有无病变、根管弯曲度、根管充填长度及密度建模,模型AUC为0.802(95%CI: 0.744~0.859),验证样本检验外部效度结果为0.688。以根尖周病变是否缩小为因变量建立模型二,根管充填长度和密度参与建模,模型AUC为0.734(95%CI: 0.612~0.856),外部验证结果为0.681。根管重度弯曲、根管治疗质量好的牙髓炎患牙接受根管治疗术后2年,通过模型一预测,根尖周无病变概率达90%,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病变愈合概率为51%。应用模型二预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治疗后2年,根管充填质量好的病例出现病变缩小的概率为95%,而根管充填质量不佳者病变缩小的概率仅为39%。结论:术前根尖周状态、根管弯曲情况、根管治疗质量可用于预测根管治疗后2年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 PRF)牙髓血运重建术和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对患儿年轻恒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例患儿的18颗牙髓坏死伴或不伴根尖病变的年轻恒牙,行PRF牙髓血运重建术,选择同期行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的20例患儿的22颗患牙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患儿/患牙均符合纳入标准,术后定期复查,对其临床表现及X线片进行评估及测量。通过治疗前后的临床记录及影像学资料评价治疗的成功率,并测量和比较治疗前后X线片上患牙的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及根尖孔大小的变化。结果:复查时间6~16个月,两组患儿的大部分患牙症状消失,根尖周病变得到控制或愈合(研究组17/18,对照组21/22),研究组患牙治愈率(83.3%)和对照组患牙治愈率(68.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6)。影像学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年轻恒牙牙根均有一定程度发育,表现为牙根继续增长,根管壁增厚,根尖孔缩小(研究组15/18,对照组15/22)。研究组患牙根管壁增厚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39), 两组的牙根长度增加(P=0.411)及根尖孔大小缩小(P=0.73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牙髓活力恢复(P=0.517)、根管内钙化(P=0.324)及牙冠变色(P=0.386)方面,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F牙髓血运重建术和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对患儿年轻恒牙的治疗效果均较好,但PRF牙髓血运重建术促进患儿年轻恒牙根管壁增厚的效果优于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是指出现在牙根上的纵向折裂,临床中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锥形束CT(CBCT)在不同牙周探诊深度的牙根纵裂(VRF)患牙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纳入2016年8月—2019年8月期间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95例患者共99颗疑似VRF的患牙,分别进行X线根尖片和CBCT检查。由影像科医生和牙周专科医生分别对每颗患牙进行独立诊断并讨论获得一致结果,患牙治疗中直视观察到裂纹为确诊VRF的金标准,分别对CBCT和X线根尖片2种诊断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特异度、准确度和灵敏度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患牙牙周袋深度(是否≥5 mm)对CBCT诊断结果的影响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 99颗疑似VRF患牙中最终确诊为VRF的有84颗。对比最终金标准确诊结果,使用CBCT诊断VRF的阳性检出率为75.8%,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100.0%,准确度为90.9%。其中,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和准确度和根尖X线片法(41.4%、48.8%和54.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深牙周袋组(探诊深度≥5 mm)中,使用CBCT进行诊断VRF的阳性检出率为81.7%,灵敏度为93.5%,与非深牙周袋组(探诊深度≤4 m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准确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使用CBCT诊断VRF优于X线根尖片,深牙周袋的存在对阳性检出率和灵敏度存在影响,牙周探诊推荐作为VRF疑诊患牙的必要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不同骨吸收类型的牙周炎患牙,探索根尖片评估单根牙骨内牙根表面积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患者的病历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将纳入的患牙分为水平骨吸收组和角形骨吸收组,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数据中提取牙齿三维数字模型,并测量计算骨内牙根表面积的百分比,在根尖片影像资料中测量计算剩余牙槽骨高度百分比,对两者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比较各组中两者的差异。结果:共纳入患者32名,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26~60 岁;单根患牙79颗,其中水平骨吸收患牙41颗,角形骨吸收患牙38颗,根尖片显示剩余牙槽骨高度百分比在45.13%~90.39 %,相应CBCT显示骨内牙根表面积百分比在36.27%~93.03%。水平骨吸收组根尖片显示的剩余牙槽骨高度百分比不服从正态分布,对剩余牙槽骨高度百分比和骨内牙根表面积百分比使用两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渐进显著性P=0.382,显示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差值的均值为0,95 %的一致性界限为-9.7%~9.8 %,在一致性限度专业界值-15%~15%内;角形骨吸收组剩余牙槽骨高度百分比和骨内牙根表面积百分比均呈正态分布,对两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发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者差值的均值为7.2%,95%置信区间为-13.1%~27.5%,在一致性限度专业界值-15%~15%之外。结论:对于水平型骨吸收者,根尖片揭示的近远中剩余牙槽骨高度可以反映骨内牙根表面积;而对于角形骨吸收者,根尖片难以准确反映牙周组织破坏情况,且往往会低估破坏的程度,必要时应加拍CBCT以明确其病损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在牙髓专科医师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CBCT在牙髓根尖周病诊治中作用,为CBCT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1至12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并拍摄CBCT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包括临床病历、放射申请单/报告及二维和三维影像学资料,除外因正畸或修复等原因而拍摄者。分析临床资料,调查应用CBCT的牙髓医师经验及培训背景、全年接诊患者数量,同时检索CBCT检查目的和兴趣区、CBCT拍摄的技术参数(如机型和视野)、拍摄后的报告,评估对诊断的影响。应用Wilcoxon和Mann-Whitney检验比较CBCT兴趣区的分布,应用卡方检验及两两比较分析不同临床经验的牙髓专科医师(高、中、低年资)应用CBCT的情况。结果:共61名临床医师全年接诊34 952人,申请CBCT扫描共3 308份,其中受检者3 218例(男∶女约为1∶2),年龄中位数35岁(28, 49),占全年接诊患者数量10%;其中98%的CBCT检查在拍摄二维根尖片后,96%的CBCT扫描投照视野小于10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碘酚注入处理窦道肉芽加变异干髓联合治疗乳磨牙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乳磨牙156颗,随机分为二组:碘酚注入窦道加变异干髓糊剂充填联合治疗的106牙为治疗组;变异干髓糊剂充填治疗5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显效98牙,好转4牙,总有效率96.23%。对照组显效32牙,好转6牙,总有效率76%,采用R id i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09525,P=0.001967<0.01)。结论碘酚注入加变异干髓联合治疗乳磨牙窦道型根尖周炎疗效满意,操作简便是保留乳磨牙至正常替换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在SD大鼠根尖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探讨MMP-8与粪肠球菌再感染根尖周炎病程发展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采用第一磨牙开髓置入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棉球并暴露于口腔环境的方法建立初次感染根尖周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慢性根尖周炎组(不做特殊处理)、氢氧化钙消毒组(根管预备消毒后封氢氧化钙糊剂)、甲醛甲酚(FC)消毒组(经根管预备消毒后封FC棉球)和粪肠球菌再感染根尖周炎组(FC消毒2周后导入粪肠球菌)。慢性根尖周炎组在6周、氢氧化钙消毒组在6周、FC消毒组在2周和粪肠球菌再感染根尖周炎组在1、2、3和4周的时间点分别处死6只大鼠,取其上颌骨,制作组织切片,测定各组根尖周组织中MMP-8的免疫组织化学积分吸光度(IA)值。结果:MMP-8在FC消毒组(4.49±1.08) 与氢氧化钙消毒组(14.84±2.60)中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慢性根尖周炎组(27.76±2.60)(P<0.01),且FC组MMP-8表达水平低于氢氧化钙组(P<0.01)。粪肠球菌再感染根尖周炎组1周时MMP-8表达水平(42.08±4.19)高于慢性根尖周炎组,并于1周、2周(61.32±5.81)、3周(79.45±7.40)和4周(114.67±10.40)MMP-8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呈时间依赖关系(P<0.05),且均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在SD大鼠粪肠球菌再感染根尖周炎炎症破坏过程中,MMP-8表达水平与病损扩展情况有关联,且MMP-8表达水平越高,病程扩展越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中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与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head box p3,Foxp3)的动态表达情况,探讨IL-35在根尖周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单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进行根尖周炎造模,分别于术后0、7、14、21、28 d各随机处死一组,下颌骨拍摄X线片,观察根尖周变化情况。取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real-time qPCR,RT-qPCR)动态检测根尖周病损组织中IL-35和Foxp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X线和HE染色显示随着牙髓暴露时间的延长,根尖部炎症程度逐渐加重,待髓腔开放21~28 d时炎症则趋于稳定,从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两方面证实了大鼠根尖周炎造模成功。RT-qPCR结果显示:IL-35和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在术后不同时期均呈波动性升高趋势(P<0.01),术后0~7 d迅速上升,7~21 d表达量呈下降趋势(P<0.05),21~28d又呈上升趋势(P<0.0...  相似文献   

17.
宣扬  王雅玲  尚新华 《安徽医学》2021,42(6):621-623
目的 观察应用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Er:YAGL)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合肥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就诊并诊断为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接受显微镜下Er:YAGL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单纯显微镜下根尖手术治疗.锥体束CT(CBCT)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根尖病变区域灰度值,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结果 试验组术前术后根尖区平均灰度值差值[(51.30±11.75)mg/cm3]高于对照组[(37.91±13.60)mg/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术后6个月复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成功率分别为93.33%、8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结论 Er:YAGL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中可有效改善骨密度,促进骨质修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数字化X线摄影和传统X线摄影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ODIS-I口腔数字化摄影设备及传统X线摄影对185例根管治疗后的患者分别拍摄数字化牙片和传统胶片,比较两种根尖片的准确度及根尖清晰度.结果:两种根尖片的准确度及根尖清晰度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仅在上颌尖牙和上磨牙的根尖清晰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数字化牙片可迅速、准确地了解根管预备、根管长度及根管充填情况,优于传统牙片.结论:根尖片数字化X线摄影可对根管充填的结果做出明确判断,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及图像的后处理功能明显优于传统牙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