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引起的免疫介导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病,在我国呈现出极高的发病率。HBV感染后引发宿主对病毒的清除,该过程同时伴随着多种免疫损伤机制的激活,故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是系统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阿德福韦酯是一种新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对HBV野生株及拉米夫定耐药株均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已逐渐成为慢性乙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引起的免疫介导性疾病,HBV感染后所引发的宿主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清除是导致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阿德福韦酯是一种新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对HBV野生株及拉米夫定耐药株均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已逐渐成为慢性乙肝临床治疗的主要抗病毒药物之一[1].甘草酸二铵具有抗炎、降酶、稳定肝细胞膜和调节免疫力等功能.我们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根据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HbsAg携带率达9.75%,约1.2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人。目前,慢性乙型肝炎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不能完全清除乙肝病毒。HBV感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尤其是经母婴传播传染给婴儿,新生儿和婴儿感染HBV后,约90%~95%慢性:HBV感染者,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为预防肝硬化,肝衰竭和原发性肝癌,学术界对此观点已达成共识,Nikolai在关于HBV致病机理的报告中称:HBV为非细胞致病性的病毒,HBV感染所致的急性和慢性肝损害,其实质是HBV复制导致宿主免疫反应所引起的免疫损害。  相似文献   

5.
王宇  刘沛 《医学综述》2014,(12):2141-2143
导致急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慢性化的因素包括病毒因素和宿主因素,HBV不能从人体内被清除,就形成慢性化。病毒因素主要是HBV通过多种途径达到的免疫逃逸作用及病毒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等使宿主不能清除病毒;宿主因素主要是免疫耐受或免疫功能低下,使宿主不能产生有效的抗病毒免疫应答,而使HBV持续存在于肝细胞内并可保持活动性复制状态。  相似文献   

6.
引起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慢性化的因素有宿主因素和病毒因素。宿主因素主要有免疫功能、细胞凋亡蛋白抑制因子(cellular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c IAPs)以及HLA基因多态性等使宿主不能产生有效的抗病毒反应;病毒因素主要包括乙肝病毒基因型、乙肝病毒变异、乙肝病毒抗原等,导致HBV持续存在肝细胞中不能被清除。本文综合最新国内外进展对乙肝病毒感染后慢性化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临床可产生不同的肝脏疾病谱。HBV感染后,肝细胞的裂解主要是由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所致,因此HBV感染后临床产生的不同疾病谱主要归于宿主免疫应答不同。乙型肝炎病毒在宿主强大的免疫压力下易出现变异与逃避清除。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髓系来源性抑制细胞(MDSCs)是来自髓系的具有异质性未分化成熟的细胞群,首次发现于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中。目前,MDSCs在各种严重人类疾病中得到发现和研究,例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支气管哮喘以及严重感染等疾病。MDSCs可通过不同途径对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生抑制作用,对肿瘤以及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产生影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疾病的发展取决于病毒复制和宿主免疫的相互作用,机体适应性免疫系统在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重要作用,过度活化的免疫抑制细胞可导致机体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清除病毒导致HBV感染慢性化。本文就MDSCs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及其作为潜在的免疫治疗目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密切相关.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 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 000万例[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大部分被感染者可自发清除病毒,仅5%~10%的被感染者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不管是病毒因素,还是宿主因素,最终都是通过影响患者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免疫应答反应而影响乙肝的临床转归,而免疫应答状态主要由宿主的遗传因素决定.在HBV感染中细胞因子主要通过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和间接调节宿主免疫应答的方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国,90%以上的成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源于婴幼儿时期的乙肝病毒感染,我国的2亿多儿童中,慢性乙型肝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如在围生期没有及时进行乙肝病毒母婴阻断,感染乙肝病毒后,慢性化发生率为90%以上,幼儿期感染乙肝病毒,慢性化发生率为30%左右,而成人期感染乙肝病毒,慢性化率仅为5%~10%。由于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生命早期的乙肝病毒感染有更强的免疫耐受性,多表现为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轻度慢性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到目前为止临床治疗效果还很难令人满意,根本原因是HBV持久存在及复制,而不能被人体免疫功能和治疗药物所清除。因此,慢性乙型肝炎的根本治疗关键应该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免疫调节治疗加清除HBV的抗病毒治疗。1999年12月~2004年3月,我们对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乙肝疫苗、潘生丁治疗18个月,并进行对比观察,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世界上最普遍感染的疾病之一。世界范围内大约有20亿人(占世界人口的1/3)有血清学证据在过去或持续感染乙肝病毒。有3.5亿人慢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他们中的75%生活在亚洲地区,其中大约20%-30%死于HBV相关的肝衰竭和肝细胞癌,每年急性和慢性HBV感染导致大约100万人死亡。可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并且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人民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全世界大约有3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约有1.2亿,而孕妇乙肝病毒携带者阳性率高达10%左右,南方比北方发生率高。母婴传播是形成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最重要的原因,我国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约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传播。宫内感染率约13%~44%,主要是通过受损的胎盘屏障或通透性改变的母血渗漏而导致;产时传播约占40%~60%,主要是通过母血、阴道分泌物及羊水传播;产后可通过母婴接触、唾液及母乳水平传播HBV病毒。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型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为部分双链环状DNA,复制型的HBV基因组共价闭合环状DNA。慢性HBV感染的进展过程多变,从非活动性病毒携带到严重的活动性肝炎;其中约15%-25%的病人最终导致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细胞癌。宿主的免疫反应是导致肝脏损伤和清除病毒的主要机制。机体不能建立免疫反应或不能建立足够强的免疫反应是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感染初期可表现为非活动性病毒携带或急性非自限性乙型肝炎。新生期和学龄前期感染的病人分别约90%和25%发展为慢性HBV感染,其自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HBeAg阳性的非活动性病毒携带、HBeAg阳性的活动性肝炎和HBeAg阴性的非活动性病毒携带;学龄期及成年期感染的病人仅约5%发展为慢性HBV感染,其自然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HBeAg阳性的活动性肝炎和HBeAg阳性的非活动性病毒携带。男性HBV感染者更易产生慢性化,男性慢性HBV感染更易出现肝炎活动。部分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仍表现为活动性肝炎,其主要原因是病毒C基因前C区1896位G转A突变。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感染乙肝病毒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有效、彻底地清除病毒导致乙型肝炎的免疫耐受,是慢性乙型肝炎迁延不愈、肝慢性损伤的一个主要机制。因而打破HBV感染后的免疫耐受状态,调整紊乱的免疫系统将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所在。文章主要对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方面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现状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1母婴传播在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中的重要性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慢性HBV感染者约1.2亿,40%~50%的感染者是因母婴传播感染的.对于HBV感染的母亲所生出的孩子如果不采取免疫阻断,将有60%以上会感染HBV,感染HBV的时间是发展成慢性HBV携带者的重要相关因素.宫内感染者几乎100%发展为慢性HBV携带者,新生儿期感染为90%,<2岁时感染为75%~80%,3~5岁时为35%~45%,6~14岁时为25%,免疫力低下的成人为3%~5%[4,5].这些慢性HBV携带者中,25%以上将死于与之相关的肝脏疾病如重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相似文献   

17.
张玲  王裕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57-3957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乙肝病毒(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坏死性疾病。我国约有1.2亿人口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10%发展为乙型肝炎,病程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晚期演变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或肝功能衰竭,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积极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可以提高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其中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根据1992—1995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全国HBV感染率为57.63%,HBsAg携带率9.75%且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由于病毒持续感染,免疫功能紊乱,部分患者最终死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疾病,至今仍无特效疗法。我们采用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超过3.5亿人,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亚非地区。而我国超过1.2亿人,其中10%将死于HBV持续感染后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HBV持续复制和宿主免疫功能异常是引起HBV感染后慢性化以及慢性乙型肝炎(CHB)急性发作的主要因素,其中CHB急性发作者极易进展至肝硬化和肝癌。抗病毒治疗和免疫疗法能减少及缓解CHB的急性发作,由于乙肝病毒前C基因的变异及YMDD位点的多聚酶变异都会造成病毒的耐药,因此,乙肝的治疗至今仍为十分棘手的问题,现就乙肝治疗的现状及某些研究进展加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卫生部在2003年9月把“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国家免费为新生儿施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为了解免疫接种前平顶山市城区婴儿HBV感染状况,我们在幼儿人送较集中的3所幼儿园(占市区幼儿80%),做了HBV感染标志物血清调查,并对其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