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将THR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收集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患者具体情况,发现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施以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P(0.05)。结论实施早期、全程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THR术后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行早期系统功能锻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天、第2天监测两组DVT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DVT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但髌上10cm患肢周径术前和术后第1天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早期系统功能锻炼能够减轻THA术后DVT形成的症状和体征,对预防DVT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术前健康知识宣教,包括饮食、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早期进行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术后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全髋及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功能康复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目的:探讨预防全髋及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及功能康复的有效措施。方法:82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42例术前进行康复指导,术后早期即开始系统的功能锻炼,并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对照组40例按常规治疗。比较分析2组Harris评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康复组42例患者无DVT发生,住院时间缩短,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明显的出血性并发症;Har—ris评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围手术期有效的预防、术后早期系统的康复锻炼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措施并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科收治下肢骨折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宣讲,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及术后24 h注射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 d,术后10 d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10 d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骨科术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莫柳娟  陈少芳 《全科护理》2011,9(33):3045-3046
[目的]观察早期活动预防妇科盆腔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行妇科盆腔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实验组术前给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知识宣教,术后早期进行四肢被动和主动活动,比较两组病人DVT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盆腔术后进行早期四肢被动和主动活动,实施有效预防措施和护理,可降低妇科盆腔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7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病人给予术前健康知识宣敦.包括饮食、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早期进行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等。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行THR的102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比较两组DVT发生率、拔管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下床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功能、疼痛、畸形和关节活动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THR患者术后DVT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早期功能锻炼及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8例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早期功能锻炼及以健康理念模式为指导健康教育模式,评价两组不同护理应用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实施后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评分、髋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肢DVT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早期功能锻炼结合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DVT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A”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行THR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THR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5A”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低于术前1 d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6个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化版(WHOQOL-BREF)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A”护理可有效降低THR患者术后DVT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盛丽君  马骁  刘成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3):1942-1945
目的观察并评估围术期护理中建立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风险预警体系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该院112例老年髋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围术期常规处理方法一致,对照组患者接受DVT预防性护理,观察组针对深静脉血栓发生机制建立多元化的DVT风险预警策略(程序)。观察并记录两组DVT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术后DVT认知水平、自主功能锻炼程度的差异性,并就组间患者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DVT认知水平、自主功能锻炼程度更有优势,观察组术后24 h时D-D值较对照组降低,PLT指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围术期DVT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罹患风险,作为一项专病风险防控体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危险因素预防和功能锻炼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DVT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DVT发生率为10.0%(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9/40)(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0%(38/40)和85.0%(3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肢骨折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危险因素预防和功能锻炼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韦利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947-4947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术前术后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针对DVT形成的三大因素,对全髋置换术(THA)患者在术前术后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即早期预防及早期实施系统功能锻炼。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THA患者发生率明显比文献报道的低。结论早期预防及早期实施系统功能锻炼对预防DVT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预防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15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接受早期低分子肝素用药及预防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用药及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术后DVT发生率及血小板、血红蛋白值。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1例(1.33%),对照组为6例(8.00%)(χ2=5.002,P=0.025)。入院时、术前两组血小板、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7d血小板值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0、0.730,P0.05)。观察组患术后1、7d血红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t=2.187、2.860,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为接受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同时提供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血小板、血红蛋白值,降低术后DVT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对预防髋臼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本院接收的髋臼骨折患者8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对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测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6.05%较对照组的67.44%高,(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髋臼骨折患者术后采取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功能锻炼正确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2例病人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9例病人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两组病人功能锻炼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侯丽  孙宁 《全科护理》2010,8(28):2549-2550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骨科糖尿病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114例糖尿病合并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未发生DVT,对照组发生7例,两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骨科糖尿病病人术后并发DVT。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月~2003年9月,我院对230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2h开始被动肢体锻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30例,38~67岁,平均52岁,体重55~68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5例,两组患者均无输血及下肢输液史,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方法患者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被动肢体锻炼,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2结果实验组无DVT发生,对照组术后4~6d发病9例,发病率7.8%,经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踝关节30°背屈运动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0年1月-2022年9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术后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和踝关节30°背屈运动,两组均连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发生率;术前、术后7d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术前、术后3、7d疼痛水平;术前、术后1、3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术后DVT、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7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踝关节30°背屈运动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有利于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缓解疼痛,有效提高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熊媛 《当代护士》2023,(2):44-46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116例TK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n=58)和观察组(2021年3月至2021年8月,n=58),对照组进行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血栓知识知晓率、下肢肿胀与疼痛发生率、DVT发生率、遵医行为及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肿胀与疼痛发生率、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栓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饮食、饮水、运动锻炼、遵医嘱用药、血管保护)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可提高TKA患者的血栓知识和遵医行为水平,有效预防DVT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