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危重患者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它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是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穿刺/切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建立以后,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分泌物吸引、气道湿化、预防肺部感染是气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现将上述问题综述如下。1导(套)管位置管理1.1气管插管检查气管插管的方法:①听诊。听诊胸部和上腹部来确定插管在气管内还是在食道内。②观察。双侧胸部膨胀一致,证明插管在气管内;气管插管内有冷凝湿化气,证明插管在气管内。③潮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当无ETCO2波形或呼出气CO2<5 mmHg时,表明插管位于食道。④血氧饱和度(SpO2)检测:观察SpO2升高者,表明插管在气管内。⑤胸片:插管尖端应位于左右支气管分叉即隆突上1~2 cm,此为金标准。妥善固定好插管:固定方法是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剪一条35 cm×2 cm的胶布,从其一端中间剪开至32 cm处,未剪开的一端固定在一侧颊部,剪开的一端胶布以气管插管外露部分为中心,交叉固定在另一侧颊部,注意选择适当的牙垫,比导管略粗,防止患者双牙咬合时,将导管咬扁,护士要随时检查气管导管插入的深度,及时发现导管滑入...  相似文献   

2.
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危重患者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它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是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穿刺彻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建立以后,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分泌物吸引、气道湿化、预防肺部感染是气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现将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危重患者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它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是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穿刺彻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建立以后,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分泌物吸引、气道湿化、预防肺部感染是气道管理中非常重要韵,缺一不可,现将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临床实践中 ,如果对人工气道管理不当 ,不但影响人工气道的使用效果 ,而且会招致不少并发症 ,甚至导致死亡。为此有必要扎扎实实地落实一整套科学、严谨的人工气道管理措施 ,使之在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一、人工气道管理与护理1.妥善固定 对于气管插管 ,完成插管后 ,用干纱布擦净面部油渍、汗渍 ,用胶布以“X”形或“Y”形固定导管并记录插入的深度。每日更换胶布或在胶布松动时更换 ,并时时检查导管有无移位 ;做好病人双手约束 ,以防自行拔管。对于气管切开 ,固定套管的布带应打外科结 ,松紧以能纳二指为宜 ;布带不宜太细…  相似文献   

5.
潘爱红  陶园 《现代护理》2007,13(7):1850-1852
人工气道是将气管导管经鼻或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它往往是疾病抢救成功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护理界同行在人工气道护理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对吸入气的加温加湿、痰液抽吸、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方法、气囊管理、医源性气道感染控制等方面,现就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7.
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人工气道是将气管导管经鼻或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它往往是疾病抢救成功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护理界同行在人工气道护理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对吸入气的加温加湿、痰液抽吸、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方法、气囊管理、医源性气道感染控制等方面,现就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我科32例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采取了规范的护理措施与创新相结合,并加以总结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经过严格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无一例由于护理不当引起的气道阻塞和窒息,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认为规范护理流程,熟练掌握呼吸机通气原理的使用方法等,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32例危重患者人工气道建立后的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科32例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采取了规范的护理措施与创新相结合,并加以总结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经过严格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无一例由于护理不当引起的气道阻塞和窒息,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认为规范护理流程,熟练掌握呼吸机通气原理的使用方法等,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人工气道湿化不同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手工方法进行间断气道湿化,试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进行持续气道湿化。结果试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痰液黏稠Ⅲ度、导管堵塞者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有利于达到湿化的作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理论,寻找人工气道患者在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探求最佳的护理措施,系统地按呼吸道管理程序进行护理.结果:104例人工气道危重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加重及呼吸道阻塞情况.结论:循证护理作为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实践活动,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人工气道是危重病人抢救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及机械通气提供条件。人工气道的管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预后。本院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为53例危重病人建立了人工气道。现将人工气道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春英 《全科护理》2014,(30):2851-2852
建立人工气道是危重病人抢救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及机械通气提供条件。人工气道的管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预后。本院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为53例危重病人建立了人工气道。现将人工气道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39例人工气道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收治的39例人工气道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气道湿化优良率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可提高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治疗进程,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人工气道患者的需求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敏  李静 《护理学报》2003,10(1):13-14
目的:了解人工气道患的需求、指导护理实践。方法:自设问卷调查了70例人工气道患的需求。结果:建立人工气道期间,患躯体需求以消除切口痛为明显,占60.0%;心理方面以想说话、想家为迫切需求,各占61.4%;想了解住院费用及担心工作为突出的社会需求,分别占57.1%、47.1%。结论:患的需求是多样的,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红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8):1641-1641,1643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抢救呼吸衰竭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工气道的护理工作对能否成功抢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现将在工作中的几点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胡晓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1):1865-1866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机械通气已成为危重症监护领域治疗各种原因造成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治疗手段,提高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但是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上呼吸道正常的解剖及自然防御功能,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因此人工气道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机械通气的疗效。现将50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行机械通气后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月新 《护理研究》2006,20(5):1327-1329
对人工气道管理护理研究进行综述,从而提高临床护理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9年3月~12月我科收治的76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护理方法包括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吸痰护理、气囊护理、导管固定、预防呼吸道感染等.本组人工气道保留时间最短2 d,最长36 d,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通气的效果,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人工气道后的气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6年11月~2007年11月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共68例。通过加强气道管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