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4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将采用改良Alien’s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只,行椎板切除及脊髓打击术(在大鼠硬膜表面垫一弯曲度与脊髓表面一致的塑料垫片,用直径24mm、质量10g的圆柱状金属棒在细玻璃管的引导下从25cm高处垂直落下,打击垫片致Ts脊髓急性挫伤。损伤后3次,d人工膀胱排尿,直至形成反射性膀胱)。对照组8只大鼠,仅行椎板切除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脊髓细胞浆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的表达变化情况。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阳性细胞在Leicaquantitation 570图像分析系统上自动计数。结果:纳入2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脊髓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表达较弱,分别为(16&;#177;2.5,28.6&;#177;6.2),在毛细血管和室管膜细胞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着色较弱,这些结果在后续的观察时间点保持不变。②脊髓损伤8h和2d后,实验组和正常组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显色细胞均数及其受体阳性细胞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实验组在脊髓损伤后8d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表达达到高峰,分别为(290.7&;#177;7.3,370.8&;#177;9.2),随后逐渐减少,在损伤后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明显减少,但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仍有大量表达,分别为(43.8&;#177;5.4,200.6&;#177;8.1)。结论:脊髓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表达呈时间相关性,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大量表达的时侯,是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治疗脊髓损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4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将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只,行椎板切除及脊髓打击术(在大鼠硬膜表面垫一弯曲度与脊髓表面一致的塑料垫片,用直径24mm、质量10g的圆柱状金属棒在细玻璃管的引导下从25cm高处垂直落下,打击垫片致T8脊髓急性挫伤。损伤后3次/d人工膀胱排尿,直至形成反射性膀胱)。对照组8只大鼠,仅行椎板切除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脊髓细胞浆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的表达变化情况。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阳性细胞在Leicaquantitation570图像分析系统上自动计数。结果:纳入2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脊髓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表达较弱,分别为(16±2.5,28.6±6.2),在毛细血管和室管膜细胞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着色较弱,这些结果在后续的观察时间点保持不变。②脊髓损伤8h和2d后,实验组和正常组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显色细胞均数及其受体阳性细胞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实验组在脊髓损伤后8d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表达达到高峰,分别为(290.7±7.3,370.8±9.2),随后逐渐减少,在损伤后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明显减少,但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仍有大量表达,分别为(43.8±5.4,200.6±8.1)。结论:脊髓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表达呈时间相关性,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大量表达的时侯,是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治疗脊髓损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椎间盘退变、突出、压迫神经。目前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不一。动物实验研究可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所以建立一种可靠的LIDH动物模型可以为研究LIDH发病机制、探索研究各种治疗方法提供良好的实验载体,对临床疼痛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实验性脑创伤后细胞凋亡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改进的Feeney氏法制作脑创伤模型,48h后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计数每高倍镜视野下凋亡细胞数.结果 rhEPO治疗组较对照组外伤侧脑组织含水量降低,细胞凋亡数减少,不同剂量rhEPO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rhEPO能显著降低脑外伤后脑组织含水量,减少周围水肿区细胞凋亡,对外伤后脑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红细胞生成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是特异性作用于红系祖细胞的糖蛋白激素。近年来 ,重组人Epo已研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 ,加速了对Epo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本文综述了Epo的基因、蛋白质结构及生物学特性、Epo的产生部位与生成的可能调节机制 ;Epo受体的分子结构及Epo与受体结合后的信号传递途径  相似文献   

6.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主要由肾脏近曲小管附近的细胞合成和分泌,它的基本生理功能是刺激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和释放。1985年,人们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肾性贫血以及肿瘤等各种慢性疾患所伴发的贫血。由于EPO能促进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增加,从而提高血液的载氧能力,EPO也被竞技体育中某些耐力项目(如长跑、自行车、游泳、划船等)的运动员滥用,借以提高体能。而长期使用rhEPO对运动员来说,它可能会带来一时的荣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防治作用.方法 按10 mL·kg-1肌肉注射甘油建立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模型.30只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予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 IU·kg-1)尾静脉注射,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渗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肾组织匀浆丙二醇(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进行肾脏组织学观察.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Bun、Scr、尿NAG、尿β2-MG、肾组织匀浆MDA明显下降,而尿渗量、肾组织匀浆SOD升高,肾脏病理改变好转.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通过抗氧自由基损伤,提高内源性抗氧化能力达到对急性肾小管坏死大鼠肾脏的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entive effects of erythropoietin (EPO) on acute tubular necrosis of kidney in rats. Method The rat models of acute renal tubular necrosis were established with injecting glycerol in dose of 10 mL/kg. Thirty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random number)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model group and EPO treatment group. EPO was administered intravenously into rats of treatment group in a dose of 1000IU/kg. Levels of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and serum creatinine (Scr), urine osmolality, urine N-acetyl-D-glucosaminidase (NAG), urine β2-microglobulin (β2-MG), tissue MDA and SOD of rats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assayed after the experiment. Renal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also perform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the levels of BUN and Scr, urine osmolality, NAG,β2-MG and tissue MDA in EPO trea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but urine osmolality and tissue SOD of rats remarkably increased in comparison with model group. EPO also lessened the histological changes in treatment group. Conclusions EPO has some protective effects on acute renal tubular necrosis in rats, which is probably through preventing oxygen free radical damage and elevating endogenous antioxidation potential.  相似文献   

9.
林燕  王玲  赵一岭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8):67-69,i0002
目的:观察给予外源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3/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实验室进行。①取新生7d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各组又分为造模后6,24,48,72h组4个亚组,每组6只大鼠。②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和模型组大鼠结扎右颈动脉,手术后即刻分别腹腔内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10U/g)及同体积生理盐水,手术后2h两组大鼠吸人体积分数为0.08氧气和体积分数为0.92氮气的混合气体2h,建立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鼠模型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模型。假手术组分离动脉不结扎,不缺氧。③各组大鼠在造模后相应时间点断头处死,采用TUNEL法检测大脑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经补充后72只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6h右侧海马CA1区出现凋亡细胞[(19.10&;#177;5.90)个],24h显著增高,48h达高峰[(65.70&;#177;8.33)个]后逐渐下降,但72h仍高于假手术组[(28.70&;#177;5.74),(0.60&;#177;0.84)个,F=71.587,P〈0.01]。②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各个时间点CA1区的凋亡细胞数均少于模型组(P〈0.01),尤其在24h最明显[(28.20&;#177;7.77),(60.30&;#177;7.75)个,t=-9.251,P〈0.01]。 结论:外源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能抑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对脑组织确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脑缺血急性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抗凋亡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缺血急性期对神经细胞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在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取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9组,即假手术组、盐水对照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按缺血时间(3,6,12,24h 4个时间点)随机分为4亚组。假手术组和每亚组各6只大鼠。各组实验动物采用颈内动脉线栓环扎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线栓只插入9mm,不环扎,不造成阻塞血管情况;促红细胞生成素实验组于栓塞同时给予腹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5000U/kg),盐水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缺血中心区和边缘区神经细胞形态变化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d UTP-biotinnick end labeling,TUNEL)的表达。结果:盐水对照12,24h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实验24h组各有1只脱失,其余大鼠均纳入结果分析。随缺血时间延长,盐水对照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实验组边缘区TUNEL阳性细胞数均增加,中心区均减少;各时间点促红细胞生成素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同时间点盐水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2.047,P&;lt;0.05)。结论:脑缺血后,中心及边缘区凋亡细胞的增加,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后,中心及边缘区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提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缺血急性期的神经细胞具有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椎间盘内、外分别注射50μg.mg-1和25μg.mg-1医用臭氧5~10mL。结果 46例患者共53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均穿刺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优19例,良16例,一般8例,无效3例,优良率达76.1%;术后6个月随访,优21例,良18例,一般5例,无效2例,优良率达84.8%。结论 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随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随访评价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效果。方法2003年6~8月采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均为单间隙病变,手术节段为L4~5 10例,L5~S1 6例,随访28~32月,平均30月。随访内容包括:疼痛、物理检查、简式McGill疼痛问卷(MPQ)调查、目测类比法(VAS)和即时疼痛强度(PPI),腰椎正侧位X线片和腰椎MRI检查,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和影像学资料对比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6例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随访时1例假体移位,1例假体脱出,5例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后出现不同程度丢失,1例出现终板塌陷。结论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但存在一些潜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胶原酶溶解术后1、2、3年的疗效,分析疗效与适应症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按统一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1999年1月行胶原酶溶术、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54例进行随访观察,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1、2、3年的疗效。结果:“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1年优良率93.1%,2年优良率90.3%,3年优良率90.9%。结论:“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是胶原酶溶解术的最佳适应症,合并有其他影响因素的椎间盘突出症应慎重选择胶原酶溶解术。  相似文献   

14.
微带天线微波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带天线微波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治愈显效率68%,总有效率98%。以单纯牵引治疗80例作对照。治愈显效率36%,总有效率81%。两组治愈显效率及有效率相比,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微带天线微波治疗安全、方便,可与腰牵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儿童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例<14岁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保守治疗(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肌肉松弛剂及物理治疗等)3个月无效、剧烈的疼痛和(或)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的情况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中证实5例为椎间盘突出,1例为椎间盘脱出,其中3例伴有环状骨骺分离。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18~93个月的随访,平均63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症状均完全消失。JOA评分为10分5例,9分1例。按Kirkaldy-Willis标准所有患者均为优良。影像学检查未见有椎间隙高度下降,椎体终板及关节突关节也未见退变征象。结论儿童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保守治疗3个月症状未缓解或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期探讨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对9例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CT、MRI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结论9例患者在术后8~24d出现症状,生化检查结合MRI有助于早期诊断。6例患者保守治疗预后良好,3例后路手术治疗患者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微肿痛贴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对血清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行超微肿痛贴外敷配合腰椎牵引法治疗。10d为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日本骨科协会腰痛功能评价表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及TNF-α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均比对照组高,VAS评分及血清TNF-α比对照组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微肿痛贴外敷并配合牵引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也明显降低了血清中TNF-α的含量,其效果优于单纯腰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77例手术证实为腰椎间盘脱出和腰椎管狭窄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着重讨论了17例CT扫描与手术探查不相符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Quadrant微创通道单侧椎弓根置钉联合单枚cage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全层切开法实施经Quadrant微创通道单侧椎弓根置钉联合单枚cage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定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疼痛程度;末次随访采用正、侧位X线片判定植骨融合率及椎间高度,并按Nakai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82~18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90~200 mL,平均120 mL;切口长度3~6 cm,平均4.5 cm;住院时间5~14 d,平均7 d;术后未出现切口区明显皮缘坏死,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3~16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椎弓根钉棒松动、断裂;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由术前(7.1±1.3)分降至(2.3±1.6)分,椎间融合率93.3%,椎间隙高度前缘由术前(1.31±0.33)cm升高到术后(1.54±0.21)cm,后缘由术前(0.55±0.11)cm升高到术后(0.65±0.10)cm。临床疗效:优15例,良11例,可5例,优良率83.87%。结论经微创通道单侧椎弓根置钉联合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人体正常组织结构破坏小、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全层切开法对于预防皮缘坏死,脂肪液化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洁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5):864-865
目的:观察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牵引治疗相比较。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组和单纯牵引治疗组。腰椎牵引采用仰卧位电脑间隙牵引法,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的得分,对其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腰椎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评分分值有显著差异(P〈0.01),牵引配合推拿治疗后腰椎功能改善优于单纯牵引治疗。2组治疗后评分均与其治疗前评分值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牵引疗效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