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侵入人体后不断复制,造成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数量持续减少,产生细胞免疫缺陷,从而增加各种机会性感染。新余市通过对CD4细胞计数统计分析,评价该地区新发现HIV感染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情况,判断疾病进程,以便及时开展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2.
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后可有无症状的隐性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和急性重型乙型肝炎等多种临床表现.此后有的清除病毒,表现为自限性HBV感染,而约90%的儿童和10%的成人则转为HBV携带者或慢性乙型肝炎,并可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CD4+T淋巴细胞在抗感染免疫中起核心作用.他有Th1、Th2、Treg、Th17、Th22、Tfh和Th9等多种亚群,均可来自于同一祖细胞(Th0),有着各自的分化途径和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彼此又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尤其是Th1/Th2和Th17/Treg的平衡在HBV感染的临床转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重型肝炎(SH)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对疾病的预后的影响。对我院收治的46例重型肝炎病例(死亡组29例,存活组17例)与40例慢乙肝(CHB)的抗凝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临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SH 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CD3 、CD4 CD8-、CD4-CD8 细胞明显低于CHB组(P<0.05),可检测到大量幼稚的CD4 CD8 双阳细胞且其计数明显高于慢乙肝组(P<0.001),SH死亡组CD3 细胞明显低于存活组(P=0.04),CD4 CD8 双阳细胞明显高于存活组(P=0.005)。存活组随着病程恢复,CD3 、CD4 CD8-、CD4-CD8 细胞缓慢上升,死亡组持续低水平;存活组病程恢复时CD4 CD8 细胞逐渐下降,但死亡组反而上升。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别是CD4 CD8 细胞的上升对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增殖与中国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者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用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SE)示踪染色法,检测中国正常人、感染HIV-1的典型进展者(TP)和长期不进展者(LTNP)CD4+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并对三组人群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相比,TP和LT-NP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增殖系数(PI)和CFSElowCD4+T淋巴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P〈0.01,P〈0.05;P〈0.01,P〈0.01);其中TP病例的PI和CFSElow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又低于LTNP病例(P〈0.01,P〈0.01)。对于HIV-1感染者(包括TP和LTNP病例),CFSElow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PI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R=0.946,P〈0.01;R=0.585,P〈0.05),与病毒载量均呈负相关(R=-0.634,P〈0.05;R=-0.528,P〈0.05)。结论 CD4+T淋巴细胞增值能力和艾滋病疾病进展相关,CD4+T淋巴细胞保持较高的增殖能力,对中国HIV-1感染者长期不进展是一种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在白细胞介素27(IL-27)刺激下,表面受体及核内因子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理解IL-27在HIV-1感染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分离得到22例符合条件的HIV-1感染者CD8细胞,经CD3+ CD28+抗体刺激后,加或不加人重组IL-27蛋白,体外培养48小时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WSX-1、Tbet,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CTLA-4、PD-1、Tim-3的变化。结果 HIV-1感染者CD8细胞在体外培养2天后,与无IL-27培养组相比,IL-27刺激组CD8细胞WSX-1受体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表达降低。同时在IL-27刺激组中,表达抑制性受体CTLA-4、PD-1、Tim-3的CD8细胞比例均明显增高,转录因子Tbet的mRNA表达量上升。结论 IL-27在HIV-1慢性感染中,会受自身的分泌影响而在CD8细胞中下调WSX-1的表达,存在着一定的负反馈机制。同时IL-27使CD8细胞表达与功能耗竭,相关的抑制性受体的细胞比例增多,参与调控CD8细胞功能耗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在白细胞介素27(IL-27)刺激下,表面受体及核内因子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理解IL-27在HIV-1感染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分离得到22例符合条件的HIV-1感染者CD8细胞,经CD3+ CD28+抗体刺激后,加或不加人重组IL-27蛋白,体外培养48小时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WSX-1、Tbet,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CTLA-4、PD-1、Tim-3的变化。结果 HIV-1感染者CD8细胞在体外培养2天后,与无IL-27培养组相比,IL-27刺激组CD8细胞WSX-1受体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表达降低。同时在IL-27刺激组中,表达抑制性受体CTLA-4、PD-1、Tim-3的CD8细胞比例均明显增高,转录因子Tbet的mRNA表达量上升。结论 IL-27在HIV-1慢性感染中,会受自身的分泌影响而在CD8细胞中下调WSX-1的表达,存在着一定的负反馈机制。同时IL-27使CD8细胞表达与功能耗竭,相关的抑制性受体的细胞比例增多,参与调控CD8细胞功能耗竭。  相似文献   

7.
炎症性肠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8例溃疡性结肠炎(UC)和9例Crohn病(CD)患者,于疾病的不同时期用荧光单克隆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UC患者缓解期时的CD3+、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活动期时,其CD8+和NK细胞数明显下降(CD8+活动期23.1%±1.0%,对照组31.3%±1.2%,P<0.05;NK活动期9.8%±1.0%,对照组15.1%±1.1%,P<0.01),CD4+/CDs+比值上升(活动期1.8±0.1,对照组1.4±0.02,P<0.05);活动期CD患者的CD8+细胞和CD4+/CD8+比值(43.0%±44%和0.6±0.1)变化却与UC组活动期呈相反趋势(P<0.01).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在IB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UC和CD的细胞免疫机制不同;外周血CD4+、CD8+、NK细胞和CD4+/CD8+比值可作为检测UC病情变化和疗效考核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动态变化.方法 纳入39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轻型、普通型患者(轻症)26例,重型、危重型患者(重症)13例.分别于入院时、治愈出院时、治愈1个月、治愈2个月及治愈3个月时采集外...  相似文献   

9.
T淋巴细胞激活亚群在HIV感染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HIV/AIDS患者T淋巴细胞激活亚群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9例HIV/AIDS患者和51例健康献血员的T淋巴细胞,对其中40例患者的所有健康献血员进一步分析T淋巴细胞激活亚群(HLA-DR^ CD4^ 、HLA-DR^ CD8^ 和CD38^ CD8^ );用bDNA病毒定量检测仪检测59例HIV/AIDS患者的血浆HIV病毒载量。结果:与正常人组相比,HIV组和AIDS组的T淋巴细胞各激活亚群的百分比均显著升高,所有激活亚群均与T4细胞计数成反比,而与病毒载量成正比。其中,CD38^ CD8^ 亚群的百分比与T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最为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r=-0.603和r=0.523,(P<0.01)。结论;HIV/AIDS患者的T淋巴细胞发生持续和异常的免疫激活,细胞激活程度与疾病进展高度相关,测定这些激活的T细胞亚群变化不仅有助于评价HIV/AIDS患者的免疫状况、判断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而且对预示疾病进展和临床疗效评价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2—2016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检测情况,为提高CD4细胞检测及时性,推动及早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使用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艾滋病网络直报HIV感染者报告卡和随访管理定时数据库,运用频数分布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对2012—2016年新报告HIV感染者的首次CD4细胞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12—2016年新报告HIV感染者444 698例。在14天内进行CD4细胞检测的比例从2012年的49.2%(31 229/63 490)升高到2016年的60.0%(692 251/115 346)(趋势χ~2=2 483.07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组、男性、未婚、离异或丧偶、家政、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注射吸毒、来源于医疗机构、羁押场所检测和献血员体检的HIV感染者及时检测比例较低。2012—2016年,诊断一年内进行了CD4细胞检测的新报告HIV感染者中,检测结果低于200个/μL的比例逐年下降(趋势χ~2=254.088,P〈0.001)。高年龄组和来源于医疗机构检测的HIV感染者首次CD4细胞低于350个/μL的比例更高。结论新报告HIV感染者CD4细胞检测及时性逐年提高,CD4细胞低于200个/μL的比例逐年降低。随访管理工作中,针对年龄较大、注射吸毒传播和来源于医疗机构检测的HIV感染者,应加强咨询、促进及早CD4细胞检测,有助于帮助其及早启动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AIDS患者肺组织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AIDS尸检患者肺门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叉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核酸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中CMV抗原及核酸的表达。结果本组病例中有8例表现为肺部CMV感染。CMV肺炎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及巨细胞包涵体形成;肺部CMV感染常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应用CMV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技术可明确CMV感染诊断。CMV感染者FOXP3阳性标记指数显著高于无感染者;CMV感染者CD4^+,CD8^+淋巴细胞计数略低于无感染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病例AIDS患者肺部CMV感染率较高,可能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HIV-1的方法,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原位杂交半定量检测记忆性T细胞(CD4^ CD45RO^ )内的HIV-1,同时测定HIV-1感染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绝对数和血浆病毒载量。结果 7例病人中6例有阳性结果,波动范围0~6.29%。细胞内病毒含量的结果与血浆病毒载量完全一致。结论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细胞内HIV-1的方法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检测速度快,可以成为评价艾滋病病程进展和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HIV感染者病毒载量CD4^+淋巴细胞水平与临床表现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我省不同临床阶段HI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水平、机体免疫状况及其变化,探讨其与临床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定期随访我省1992~1999年发现的部分无症状HIV感染者和有艾滋病相关综合征/艾滋病的病人15例。应用核酸序列扩增技术(NASBA)和花环形成试验分别测定不同临床阶段的HIV感染者血浆HIV-1RNA拷贝数及外周血C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对艾滋病(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 40例AIDS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基线和治疗3、6、9、12个月末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肝功能.结果 采用重复测量检验,显示两组病人观察时间点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丙氨酸转...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经性传播途径高暴露不易感人群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其与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不易感的关系,探讨经性途径高暴露HIV不易感的免疫基础。方法收集37例经性传播途径高暴露HIV-1持续血清阴性者(Highly exposed and persistently remain seronegative,简称HEPS人群)、65例HIV-1感染者(简称HIV阳性人群)及128例健康对照人群(简称HC人群)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关淋巴细胞亚群,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HEPS人群与HC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IV阳性人群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量、CD4/CD8比值显著低于HEPS和HC两组人群(P〈0.001),CD8^+T淋巴细胞数量则显著高于该两组人群(P〈0.001);HIV阳性人群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CD16^+CD56^+NK细胞数量显著低于HEPS人群和HC人群。HEPS人群的CD19^+B淋巴细胞数量与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而CD16^+CD56^+NK细胞数量与其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无相关性。结论经性途径高暴露HIV-1持续血清阴性人群的淋巴细胞亚群,和健康对照人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IV感染可明显降低CD4^+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未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婴儿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基本特征,为初步排除并辅助诊断HIV阳性产妇所生婴儿是否感染HIV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8例未感染HIV婴儿(未感染组)和13例感染HIV婴儿(对照组)的抗凝全血,用四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及其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用Nuclisens EasyQ方法检测血浆HIV-1病毒载量。结果 (1)未感染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细胞/mm3)的中位数分别为4 5702、8181、410;CD3、CD4、CD8的百分比中位数分别为61.42%、39.39%、18.40%;CD4/CD8比值的中位数为2.25;在未感染组中,男性婴儿与女性婴儿的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比较,各检测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IV-1病毒载量均为未检测出水平。(2)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的中位数分别为4 930、1 4603、326(细胞/mm3);CD3、CD4、CD8百分比的中位数分别为69.95%、13.77%、54.69%;CD4/CD8比值的中位数为0.25;血浆HIV-1病毒载量的中位数为800 000(拷贝/ml)。(3)除CD3+T淋巴细胞绝对数之外,未感染组与对照组的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CD3、CD4、CD8百分比及CD4/CD8比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参考婴儿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异常变化,可初步判断HIV阳性产妇所生婴儿是否感染HIV,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检测,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HIV感染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 T细胞和CD4CD28~- T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8-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22例(脑梗死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8例(对照组);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8-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结果脑梗死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CD4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41.14±9.92)%vs(49.01±12.19)%,P<0.05],而CD4CD28-T细胞/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9.93±15.60)%vs(11.96±8.60)%,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减少,而CD4CD28-T细胞升高,两者共同作用,可能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可能是脑梗死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状况、预测疾病进程并提供可靠的抗病毒治疗依据。方法用美国Beckman Coulter EPICS-XL流式细胞仪对2012年克州160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结果 160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K3EDTA抗凝全血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mm3有41份,占25.6%;350~499/mm343份,占26.9%;200~349/mm344份,占27.5%;<200/mm332份,占20.0%;≤350/mm376份,占47.5%;41例患者为艾滋病临床Ⅰ-B期,占25.6%,属无免疫抑制;43例为艾滋病临床Ⅱ-A期,占26.9%,有轻度免疫抑制;44例为艾滋病临床Ⅱ-B期,占27.5%,有中度免疫抑制;32例为艾滋病临床Ⅲ期(HIV感染晚期/艾滋病期),占20.0%,有重度免疫抑制;有47.5%的HIV感染者达到了抗病毒治疗标准。结论 CD4+T淋巴细胞检测是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临床分期和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指标;本次检测结果显示受检的全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异常,均低于正常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国内HIV/AIDS患者血浆病毒载量和外周血CD4^ 、CD8^ T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124例,用bDNA法检测血浆病毒载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 、CD8^ T淋巴细胞。结果:AIDS患者的血浆病毒载量明显高于HIV感染者,血浆病毒载量与CD4^ 细胞计数呈显著负相关,但其最高峰位于CD4^ 细胞计数100/μl处,然后随着CD4^ 细胞计数的下降而减少。CD4^ T细胞计数为AIDS组<HIV组<正常对照组:HIV感染者的CD8^ 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和AIDS组,而AIDS患者CD8^ T细胞数则随着CD4^ T细胞减少而下降。结论:血浆病毒载量随着疾病进展而显著升高,但在疾病晚期则有所降低。外周血CD4^ T细胞计数随着疾病的进展而进行性减少;CD8^ T细胞计数在感染早期显著升高,进入晚期则减少。在评价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病情时,应结合病毒载量、CD4^ 、CD8^ T细胞计数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庆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外周血病毒载量(VL)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相关性。方法采用BD流式细胞仪和LightCycler PCR仪检测585例HIV/AIDS病人同期外周血CD4细胞及VL,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48例VL低于试剂盒检测下限,537例能被定量检测。VL与CD4细胞总体呈显著负相关(r=-0.57,P〈0.01),不同CD4细胞区间VL值有显著性差异(χ2=134.29,P〈0.01),在CD4细胞≤200区间VL与CD4细胞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1),CD4细胞在201-400区间二者无相关(r=-0.16,P=0.09),CD4细胞〉400区间二者呈负相关(r=-0.28,P=0.04)。结论 HIV/AIDS病人CD4细胞与VL在CD4细胞不同区间相关性表现各异,同时检测CD4细胞及VL有助于掌控病人病情变化和调整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