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攀枝花市200例吸毒者吸毒行为及艾滋病的KABP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攀枝花市200例吸毒者进行了吸毒行为及有关艾滋病的HABP调查,结果显示:87%的人近2年才开始吸毒,15 ̄25岁年龄组占93%,静脉注射占48%,其中1/3的人共用注射器,67%的吸毒者有婚外或婚前性行为,且超过半数(53.7%)的人有多个性伴,HIV感染与注射器共用与否以及共用人数的多少呈显著相关性(P〈0.01)。他们当中多数人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缺乏正确认识,提示应加强毒品危害及艾滋病知识  相似文献   

2.
磨力耿  黄瑞雅 《内科》2009,4(5):797-799
目的了解海洛因吸食人群。经防艾知识强化教育后共用注射针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8年2月在我所戒毒劳教的广西部分地区717海洛因复吸者,匿名填写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吸毒人员中大部分掌握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其中第一次人所戒毒时87.7%(629/717)有共用注射针具史;第二次人所戒毒前6个月仅43.3%(310/717)有共用注射针具史,较第一次入所时共用注射针具吸毒人数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差差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仍然共用注射针具吸毒的原因是,顾不了那么多为37.1%(115/310),没有准备(注射器)为26.1%(81/310),一时找不到清洁注射针具为15.5%(48/310),没想到(防艾)为11.9%(37/310),其他9.4%(29/310)。结论吸毒人群共用注射针具吸毒问题依然严重,防艾教育工作在降低共用注射针具吸毒危害方面具有促进的作用,应在吸毒人群中进一步加强防艾知识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完善劳教所吸毒人群常年监测点的工作,进一步开展吸毒人员艾滋病常年监测点工作及咨询服务。方法2006~2007年对博乐市劳教所羁押人员621人进行艾滋病常年监测,每人抽取5mL静脉血,初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确认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结果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阳性176份,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监测中心确认阳性149份,阳性率为24.0%(149/621);有注射吸毒史142人,占95.3%(142/149),无注射吸毒史7人,占4.7%(7/149)。既往确认阳性122份,占确认阳性者的81.9%(122/149),新确认阳性27份,占确认阳性者的18.1%(27/149)。结论劳教人员艾滋病感染者以静脉吸毒为主,对这部分人群应加大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广东省某市不同年龄组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的感染率,以及艾滋病相关的行为特征。方法对新进入广东省某市强制戒毒所的吸毒人群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检测HIV、HCV和梅毒抗体。吸毒人群按照年龄划分为三组:青少年组(≤29岁)、中青年组(30~39岁)和中老年组(≥40岁)。采用卡方分析比较三组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吸毒和性行为、接受艾滋病干预情况及HIV、HCV和梅毒阳性率的差异。结果2009—2012年4—6月,共招募吸毒人群1611人,其中青少年组516人(32.0%),中青年组767人(47.6%),中老年组328人(20.4%)。HIV抗体阳性率:青少年组4.1%(21/516),中青年组5.2%(40/767)和中老年组2.1%(7/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4,P=0.07)。青少年组;流动人口占68.6%(354/516),新型毒品使用比例最高,为18.6%(96/515);艾滋病知晓率67.4%(348/516),最近一年接受过HIV检测的比例最低,为17.1%(87/510)。中老年组:梅毒阳性率为7.8%(21/269),HCV阳性率最高,为71.6%(235/328)。结论应针对不同年龄组吸毒人群特征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戒毒人群AIDS/STD流行病学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河南省戒毒人群艾滋病/性病(AIDS/STD)感染流行状况。方法对戒毒人员进行个人访谈及填写行为监测问卷,分别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1997~2004年间共监测强制戒毒人员2362例,HIV抗体阳性者8例,感染率0.34%;梅毒抗体阳性43例(均为女性),感染率1.82%。8例HIV阳性者中,6例为本省的吸毒者(其中4例有既往供血史),其中1例合并梅毒抗体阳性。2004年对16个省辖市的86190名劳改劳教人员的专题调查中,确认HIV感染者275例,感染率0.32%。其中发现由静脉吸毒感染7例,占检出HIV感染人数的2.55%。结论提示河南省HIV感染人群不再限于有偿供血和受血人群,已出现吸毒和经性行为感染的人群。吸毒人员主要以口吸毒品为主,在艾滋病高流行区,防止HIV传人吸毒人群,切实加强对吸毒人群的教育及行为干预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 HCV 核心蛋白(Core)和非结构蛋白(NS)5B 区直接测序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51份,采用反转录 PCR 对 Core 和 NS5B 区分别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构建进化树进行基因分型。结果51份样本中,Core 区扩增阳性49份,占96.1%。共检出5种基因亚型:1b 为61.2%(30/49),2a 为20.4%(10/49),2b 为2.0%(1/49),3a 为4.1%(2/49),6a 为12.2%(6/49)。NS5B 区扩增阳性45份,占88.2%。1b、2a、2b、3a、6a 分别占62.2%(28/45)、20.0%(9/45)、2.2%(1/45)、4.4%(2/45)和11.1%(5/45)。结论与 NS5B 区相比,Core 区引物设计容易,扩增效率和分型成功率较高,可作为 HCV 基因型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者新型毒品滥用情况,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对广州市7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受治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收集受治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吸毒情况、计划行为理论有关要素及新型毒品滥用情况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型毒品滥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受治者共655人,其中男性占87.6%(574人),年龄(43.7±6.6)岁。报告最近半年有新型毒品滥用行为的占9.8%(64人)。校正基本情况后,计划行为理论要素中的主观规范[比值比(OR)=1.30,95%可信区间(CI):1.10~1.53,P=0.002]和行为意向(OR=2.20,95%CI:1.58~3.05,P0.001)对新型毒品滥用行为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受治者存在新型毒品滥用行为,在干预中应尤其关注首次吸毒年龄较小、新型毒品滥用的社会规范及行为意向得分较高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存在的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观察术前、术后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变化。结果248例手术成功者应答率为100%。术前有129例患焦虑,其中72例处于焦虑状态(29.03%)、57例肯定焦虑(22.98%),两者占总调查人数的52.02%。88例患抑郁,其中46例处于抑郁状态(18.55%)、42例肯定抑郁(16.94%),两者占总调查人数的35.48%。出院时,120例仍有焦虑,其中70例处于焦虑状态(28.23%)、50例肯定焦虑(20.16%),两者占总调查人数的48.39%。95例患抑郁,其中48例处于抑郁状态(19.35%)、47例肯定抑郁(18.95%),占总调查人数的38.31%。结论成功的冠脉介入治疗,不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或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空腹指尖毛细血管血血糖(FBG)≥6.1mmol/L作为界定值筛查糖尿病(DM)和糖耐量减低(IGT)出现的偏性。方法筛查设A、B、C、D四个自然人群组。各组分别为8151、9168、9096及8355人。A、B、C三组均先做FBG,其界定值依次为6,1mol/L、55mol/L、5,0mol/L,各组超过或等于其界定值者再做OGTT,筛查DM和IGT。D组则直接做OGTT筛查DM和IGT。DM和IGT诊断按照WHO1999年标准。结果A、B、C、D四组DM的检出率分别为6.91%、8.21%、8.30%、8.32%,IGT的检出率分别为2.48%、6.10%、8.05%、8.16%。A组行OGTT的人数比例占被调查总人群的11.3%,与D组比较,DM、IGT漏检率分别为16,95%、69,61%;B组行OGTT的人数比例占被调查总人群的27.79%,与D组比较,DM、IGT漏检率分别为1.32%和25.25%;C组行OGTT的人数比例占被调查总人群的58.37%,与D组比较,DM、IGT漏检率分别为0.24%和1.35%。结论选择FBG≥5.0mmol/L作为界定值,是开展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获得DM和IGT患病率的成本-效益-效果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自愿咨询检测者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西藏预防HIV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3-2012年西藏某VCT门诊自愿咨询者的人口学信息及HIV抗体检测结果,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29名自愿咨询检测者中,检出HIV抗体阳性188例,阳性率9.75%;女性阳性率(12.94%)高于男性(8.40%);15~44岁年龄组阳性率达9.92%,其阳性人数占所有阳性者中的94.15%(177/18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HIV阳性率较高,为17.92%,无业者高于其他职业;静脉注射吸毒阳性率高达62.50%。性传播占总数的89.89%。结论青壮年、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及无业者是感染HIV的高危人群,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应针对高危人群的特点,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以及行为干预工作,阻断HIV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目前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服药人员的不安全性行为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在重庆、广东、江苏三省(直辖市)6个MMT门诊,选取符合条件的服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尿液检测,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性行为状况、美沙酮服药情况及多药滥用信息。结果共调查1202人,平均年龄(39.7±6.8)岁;其中男性占75.7%(910人),平均吸食海洛因年限(15.6±4.8)年。758人(63.1%)过去6个月有过性行为,其中10.2%(77/758)存在不安全性行为。男性、未婚单身/N异丧偶、与家人关系差、存在药物滥用、HIV阳性与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存在正向的统计学关联(P〈O.05)。结论不安全性行为普遍存在于所调查的MMT门诊服药人员中,针对服药人员不安全性行为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我国首批8个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的五年治疗情况,以及保持治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队列研究方法 ,对2004-2009年间符合条件的病人开展为期5年的随访,采用乘积极限法计算不同随访时间的治疗保持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治疗时间的人口学特征、治疗剂量、吸毒方式等因素进行分析预测。结果共有1057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参加了为期5年的随访,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40人(79.5%),无业或待业821人(77.7%)。病人开始治疗时平均年龄为(32.3±5.5)岁,吸毒时间为(8.0±3.5)年,采用注射吸毒方式827人(78.2%)。病人5年的中位治疗时间为45.7个月,治疗1年、2年、3年、4年及5年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3.1%、62.0%、56.4%、48.9%及36.4%。低、中、高三个维持治疗剂量组5年中位治疗保持率,分别为36.6%、47.4%和54.3%(χ2=9.67,P=0.008)。不同门诊间5年治疗保持率中位数差别很大,最高的门诊为60.2%,最低的门诊仅为12.9%(χ2=79.2,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显示,高治疗剂量能减少病人治疗期间的脱失风险(HR=0.832,P=0.002),治疗前注射吸毒(HR=1.42,P〈0.0001)和共用注射器(HR=1.23,P=0.009)会增加脱失的风险。结论我国首批8个MMT门诊维持治疗病人,5年治疗保持率高于其他国家,但不同门诊间、不同剂量组间差异较大。高治疗剂量(〉60mg/d)能降低病人退出治疗的风险;但治疗前注射吸毒及共用注射器行为会增加病人退出治疗的风险。应针对有既往注射吸毒及共用注射器的病人开展重点干预及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云南省参与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共用针具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美沙酮受治人员进一步综合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项目设计并经预实验修正后的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参与美沙酮维持治疗前后高危注射行为、共用针具高危影响因素,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共调查12个县美沙酮门诊1 935名维持治疗人员,HIV抗体阳性731人,阳性检出率为39.3%(731/1 860)。72.50%的受治人员治疗期间曾偷吸海洛因及其他毒品,在偷吸毒品人员中有69.14%的人是注射毒品,在注射毒品人员中有29.69%的人共用针具。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中,第一次注射吸毒的年龄越大,与他人共用针具的概率越低(OR值=0.831);注射吸毒的频率低者不易与他人共用针具(OR值=0.254)。结论美沙酮治疗人群中仍然普遍存在偷吸现象和共用针具等高危行为,需在美沙酮门诊加强对注射吸毒年龄较小及频率较多的受治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强化干预活动,以减少共用针具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介入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干预服务模式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方法依托MMT门诊的驻点社工,构建广州市MMT社工干预服务模式,收集并比较分析开展和未开展社工干预服务的门诊的受治者,在治疗依从性、毒品偷吸等行为、与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差别情况。结果随着MMT门诊社工服务模式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与没有开展社工服务的门诊相比,有社工服务的门诊的受治者治疗脱失率较低(21.03%VS58.68%,χ^2=98.730,P〈0.001),新人组受治者12个月尿检阳性率呈逐步下降的趋势(χ^2=293.378,P〈0.001),受治者与家庭关系较差的比例较低(2.22%vs7.66%,χ^2=10.186,P〈0.001),自述存在毒品偷吸行为的比例较低(7.96%VS25.74%,χ^2=45.985,P〈0.001)。与开展社工服务前相比,HIV阳性受治者治疗脱失率显著降低(14.57%VS43.02%,χ^2=13.688,P〈O.001)。结论社会工作机构介入MMT干预服务模式具有适宜性和有效性,能有效提高MMT的效益,此经验可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烟台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现况,为有针对性地加强VCT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烟台市各VCT门诊的主动求询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29 935人,男性18 209人(占60.83%),女性11 726人(占39.17%);以青壮年为主,21~40岁的23 891人(占79.81%);已婚者和未婚者所占比例相当,分别为50.31%(15 060人)、45.21%(13 535人)。求询原因中,非婚异性性行为史的23 427人(占78.26%)。27 979人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其中初次检测的25 329人(占90.53%),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22%(61/27 979)。有注射毒品史者(IDU)检出率最高,为15.38%(4/26),有男男性行为史者次之,为2.22%(44/1 984)。2010-2011年,梅毒血清抗体检测率为94.54%(21 293/22 523),检测阳性率为1.37%(291/21 293)。结论 VCT是及时发现感染者的有效手段,有非婚异性性行为者、男男性行为者是VCT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云南省美沙酮门诊受治者甲基安非他明滥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云南省13个县的美沙酮门诊在治海洛因成瘾人员进行尿检及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调查1 514人,其中188人(占12.4%)甲基安非他明阳性.影响因素有:不同地点门诊(OR=16.51,P<0.01)、男性(OR=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评价新疆已运行6个月、12个月海洛因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在减少毒品危害预防艾滋病中发挥的综合效果.方法 根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评估方案要求,对新疆12个门诊开诊后2个月内新参加维持治疗病人进行了基线调查,3个开诊后满6个月、2个开诊后满12个月门诊的参加服药人员进行了高危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家庭功能、有关疾病感染情况等4方面调查,以反映维持治疗促进吸毒者行为发生向好的方面转变,阐述维持治疗的效果. 结果 吸毒者服药前后毒品滥用次数有非常明显下降,且共用针具下降尤其明显, 服药人员服药后安全套使用率也有一定程度提高,与既往毒友往来大幅度减少,与家庭成员关系明显改善,就业机会有一定程度增加,同时还极大地降低了服药人员艾滋病感染机会. 结论 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是应用合法、安全的美沙酮药物替代正在使用毒品的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能减少吸毒人员毒品使用、静脉注射毒品和共针现象的发生,能大幅度减少艾滋病经共用针具传播,同时还可以减少各种违法犯罪,促进服药人员回归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非常有效地减少毒品危害、预防艾滋病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云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艾滋病病毒(HIV)阴性配偶(单阳阴配)高危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云南省13个美沙酮门诊所有HIV阳性服药人员的固定性伴,并通过HIV阳性检测筛检出阴性者,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包括人口学特征、知识知晓率及高危性行为等数据,并对高危性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阴性配偶上次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占74%;接受过性病、艾滋病免费咨询和HIV检测的较高,分别为90%、92%;但接受过性病检查治疗的仅有28%。无小孩是其不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OR=0.197)。结论 HIV阴性配偶发生性行为时高危性行为明显,易受HIV传播直接受害,特别是没有小孩的少数民族女性,应加强对HIV阴性配偶的强化干预,加强安全套的推广使用,以降低配偶间性行为HIV传播概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云南省美沙酮门诊中,阳性服药人员阴性配偶的高危行为及其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转情况,为开展后续的配偶间干预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在部分美沙酮门诊HIV抗体阳性服药人员的阴性配偶中,开展5次横断面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高危行为信息和HIV阳转原因,并抽血检测HIV抗体。使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5次横断面调查分别招募107名、101名、119名、136名和85名对象。各次调查中研究对象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在90%以上,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有显著性提高(P〈0.001)。检出HIV抗体阳转男性和女性各1例,分别因共用针具和配偶间性行为没有使用安全套而感染。HIV发病密度为1.12/100人年,男、女性发病密度分别为4.17/100人年和0.65/100人年。结论共用针具以及不安全的性行为,是阳性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阴性配偶发生HIV抗体阳转的主要危险因素,未来的干预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干预活动,对提高服药人员治疗依从性和恢复其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在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中、英文发表的中国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干预研究文献,共筛选出16篇。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分析干预活动对减少脱失、减少偷吸毒品等的影响。结果脱失率、尿检阳性率和就业率三个指标纳入分析的分别有1 996人、775人和880人,其中干预组依次分别为1 038人、409人和419人,对照组依次分别为958人、366人和471人。干预组服药人员的脱失率和尿检阳性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18%(95%CI:0.14~0.21,P<0.001)和27%(95%CI:0.17~0.37,P<0.001),而就业率升高26%(95%CI:0.14~0.38,P<0.001)。结论在MMT门诊内开展健康教育等干预活动,对提高服药人员的依从性及恢复其社会功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