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性病(STD)门诊为依托,STD门诊医生参与艾滋病(AIDS)/STD的综合干预模式,为开展目标人群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组织STD门诊医生对娱乐场所人群进行行为干预服务和门诊诊疗服务,通过对目标人群的问卷调查和组织医生座谈,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共调查4类娱乐场所1 564人,经过干预服务后,目标人群对AIDS/STD知识的总知晓率由60.4%提高到83.8%,对安全套使用知识的知晓率由70.9%提高到89.6%,正确就医行为由73.2%提高到88.5%。96.4%的人表示医生提供的咨询意见更专业、更可信。93.2%的目标人群表示更愿意接受STD门诊医生提供的AIDS/STD干预服务,门诊医生表示参与干预服务,使其更了解AIDS/STD防控政策,提高沟通技巧,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愿意继续参与干预工作。结论以STD门诊为依托,STD门诊医生参与的AIDS/STD干预服务和诊疗服务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工作中,纳入艾滋病/性传播疾病(AIDS/STD)预防服务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在北京市海淀区的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面向就诊的娱乐场所女服务员开展AIDS/STD预防服务.通过对社区医生访谈和目标人群问卷调查的.结果 ,评价其有效性及可行性.结果 2007年4月30日至7月30日,共调查歌厅、发廊等女性服务人员296人.通过预防服务活动,目标人群性病知识总知晓率由18.6%提高到60.9%(χ2=107.38,P<0.01);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由17.6%提高到57.6%(χ2=92.28,P<0.01);85.9%的目标人群表示愿意接受医生给予的AIDS/STD知识.参与活动的社区医生,AIDS/STD知识有了系统的提高,对目标人群有了更好的了解,表示愿意将这项工作进行下去.结论 将AIDS/STD预防服务融入社区卫生服务诊疗工作中,能有效地提高目标人群的AIDS/STD知识,得到了目标人群和社区医生的认可,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STD高危人群进行全方位干预的社会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性传播疾病(STD)门诊对STD高危人群进行全方位的干预,探索推广“同伴教育”,实行“STD/网络干预”的可行性。方法:以STD高危人群为中心,运用双向咨询、规范治疗、小组讨论、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健康促进方式进行干预,培养愿意从事“同伴教育”的自愿者,试行STD/艾滋病(AIDS)网络干预。结果:(1)干预后,高危人群的STD/AIDS知识水平有很大提高,就诊态度有明显转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干预后,商业性行为者的性观念较干预前的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有35.71%和41.89%的性工作者仍赞同性自由和婚前、婚外性行为,干预前后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92.91%的非商业性行为者仍然赞同婚前、婚外性行为,干预前后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不论干预前后,大部分人在不安全性交后,首先关心自己是否患病,在患病后,首先关心的是能否治愈。(4)干预后,>95%的调查对象愿意参加同伴教育。40名同伴教育志愿者在3个月内引来204位高危朋友,干预面是其本身的510%。结论:平等、宽松、匿名的就诊环境与有效的生物学干预,是吸引高危人群就诊的重要保证。全方位的健康促进式STD/AIDS干预,对提高STD高危人群的STD/AIDS知识水平,转变就诊态度有明显效果。由于大多数受干预者愿意参加同伴教育,使STD/AIDS网络干预计划得以实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因此,在SET门诊进行STD/AIDS全方位干预,推广“同伴教育”实行“网络干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有效遏制艾滋病病毒(HIV)通过性服务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方法,为预防控制艾滋病(AI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嘉峪关市娱乐场所性服务人员进行AIDS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采用随机抽样、调查问卷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干预前后效果比较。结果 AIDS预防基本知识知晓率干预后(96.96%)明显高于干预前(26.91%,但“非传播途径”干预后的全部答对比例仍然很低(60.61%);干预后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82.6896)较干预前(30.0996)有明显提高。结论 对娱乐场所性服务人员开展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和干预,能有效提高她们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但如何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干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医生通过外展服务,对娱乐场所女服务员开展艾滋病/性病(AIDS/STD)预防干预的效果。方法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生,利用外展服务形式,向辖区内6家娱乐场所的288名女服务员提供AIDS/STD预防宣传教育。通过对干预前后女服务员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评价干预活动的效果。结果通过干预活动,女服务员性病和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分别由24.7%和14.6%提高到67.0%和68.9%;对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态度有了明显好转,表示“尽量躲开”或“断绝来往”者由20.9%减为10.5%;最近一个月在商业性性行为中“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由25.2%增至49.0%,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66.4%7增至86.7%;69.6%的人对此次干预活动表示“满意”。结论社区医生通过外展服务向女服务员提供AIDS/STD预防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西塔地区娱乐场所服务员预防AIDS/STI行为干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使目标人群预防艾滋病/性传播感染(AIDS/STI)相关知识水平提高30%以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进而改变高危行为,推广使用安全套,降低和减少AIDS/STI的危害。方法 按教育对象的年龄、教育程度、来源,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教育组的干预方法采取同伴教育形式。干预前后通过问卷形式对各组进行干预效果评估。结果 教育组预防AIDS/STI知识知晓率提高36.5%,而对照组无明显提高,安全套使用在干预前后未见差异。结论 同伴教育可以提高高危人群预防AIDS/STI知识的知晓率,但行为干预工作应在不同人群、从不同层面开展,以保证行为干预成果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在预防AIDS/STD中影响安全套推广使用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育龄人群中安全套的使用状况、接受程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在预防艾滋病,陛传播疾病(AIDS/STD)中推广使用安全套的行动措施。方法对育龄人群、管理服务人员等进行相关因素的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511例未用过安全套的青年中,有57.73%和72.21%的对象分别知道安全套可以预防AIDS/STD,85%以上的知晓者愿意使用安全套;180例安全套使用者中,有67.78%和76.11%的对象分别知道安全套可以预防AIDS/STD,知晓者安全套使用满意程度高于未知者;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者认为安全套不影响性生活者,安全套使用满意程度亦高。安全套使用率低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与安全套预防AIDS/STD知晓程度、安全套的提供、获取及对性生活有无影响等因素有关。结论进一步加强预防AIDS/STD宣传教育,健全安全套发售网络,与计生服务相结合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某县娱乐场所中艾滋病预防行为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3—10月,采用以宣传为主的干预活动,对云南省某县34家娱乐场所的173名服务人员进行艾滋病预防行为干预,经过历时3个月的干预,研究对象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潜伏期的知晓率从18.5%、56.8%和401%分别上升为97%、97.3%和95.5%.最近3次性行为均使用避孕套的频率从41.3%上升为88.4%.本研究发现该人群愿意并有能力学习艾滋病有关知识,并改变其危险性行为。建议在今后的干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力度,增加避孕套的可获得性,改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某县娱乐场所中艾滋病预防行为干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1997年3 ̄10月,采用以宣传为主的干预活动,对云南省某县34家娱乐场所的173名服务人员进行艾滋恙预防行为干预,经过历时3个月的干预,研究对象的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潜伏期的知晓率从18.5%、56.8%和40.1%分别上升为97%、97.3%和95.5%。最近3次发行性行为均使用避孕套的频率从41.3%上升为88.4%。本研究发现该人群愿意并有能力学习艾滋病有关知识,并改变其危险性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潍坊市低龄女性性病(STD)患者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认知情况,为有针对性地提高该人群预防艾滋病的生活技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妇科门诊逐日随机抽取低龄女性STD患者,自行填写艾滋病知识调查问卷。结果 280名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9.3%(166/280),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学生等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1.0%、45.0%、50.0%等。关于传播途径的知识知晓率较高,关于非传播途径的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低龄女性STD患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与《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中的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根据低龄女性STD患者的特点,应加强健康促进,以提高此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四川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其相关行为特征,为四川省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与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法调查,对暗娼(FSW)、吸毒人群(DUS)、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Male STD)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2012年4类高危人群共监测40091人,FSW、DUS、MSM、Male STD的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4%、5.4%、11.1%、0.7%。2009—2012年,DUSHIV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Х^2=43.26,P〈0.001),但总体仍在相对较高水平;其余高危人群未见下降趋势,MSM仍维持在较高水平(9.7%~11.5%),FSW(0.3%~0.6%)、Male STD(0.6%~0.7%)则在较低水平波动。FSW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71.6%,DUS最近1个月共用针具比例为23.6%,MSM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7.4%。结论MSM与DUS人群的HIV阳性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各人群的HIV感染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四川省艾滋病疫情流行态势依然严峻,预防干预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在男男性工作者(money boy,MB)中开展性病艾滋病预防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沈阳、成都和南京3个城市,在干预现场,对接受干预的、有性交易或准备从事性交易的MB,开展面对面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宣传,调查干预活动前后的知识与行为,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基线调查有效问卷484份,终期调查获得有效问卷553份。MB的平均年龄分别是21.56岁和21.60岁,均以未婚为主。通过开发和发放宣传册,推广润滑剂和鼓励购买安全套,交流使用安全套保护健康的技巧,建立全国医疗服务网络,开展性病规范诊疗,并积极推荐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自愿咨询检测(VCT)活动。干预后,MB的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62.66%上升到91.94%;男男安全性行为有所提高;愿意到公立医院接受性病诊治者由53.9%上升到86.8%。结论对于MB的健康干预、有关安全性行为仍应以宣传和推荐安全套使用为重点。综合干预宣传可以引导MB正确选择性病的诊疗机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项目中实施的性病(STD)防治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为进一步制定性病控制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设计定性研究提纲,在重大专项干预点选择卫生行政部门领导、项目执行医务人员和目标人群进行访谈调查,整理并分析访谈的资料。结果项目采取的多项性病防治措施得到了当地卫生主管部门领导、防治工作人员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目标人群的认可。而免费的性病诊疗措施未能得到医疗机构的积极响应,虽然此项措施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广泛开展,但在中国的可行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商榷。结论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紧密结合,大力开展性病预防的宣传,在医疗机构推广性病的规范服务,开展针对高危人群的性病(梅毒)的筛查,是目前较为可行且有效的性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省级人工"艾滋病咨询热线"资料的特征,为今后健康咨询及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提供可行性策略。方法对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0年以来的"艾滋病咨询热线"资料的特征,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共接受艾滋病/性病求询热线1 512人次,占总健康咨询数的48.9%。求询者主要以男性、本省市、18~45岁中青年、个体商业服务者、大中专文化者为主,分别占82.1%、94.3%、95.6%、44.7%、65.6%。求询问题:艾滋病占60.5%,性病占39.5%;艾滋病/性病社会心理问题占64.6%,其中以恐艾、各种性病伴焦虑心理求治为主。高危行为以嫖娼为主,传染以未使用安全套的高危性行为感染为主。结论艾滋病/性病的社会心理问题不容忽视,省级艾滋病人工咨询热线是艾滋病干预,特别是心理干预的重要手段之一。今后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综合观点分析艾滋病问题发生的根源,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发挥其在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艾滋病防治对象对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的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重点科室(妇产科、皮肤科等)的就诊人员、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和娱乐场所女性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信息、艾滋病相关知识、HIV防治服务接受意愿及利用情况等。结果共调查了755人,其中29人HIV阳性。在726名HIV阴性人员中,555人(76.4%)表示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提供的HIV检测服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月收入较高(1000~1999元、2000-2999元)、知晓艾滋病知识和以前接受过HIV检测的服务对象,更愿意接受HIV检测,其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D分别为2.51(1.18~5.37)、2.35(1.28~4.32)、2.07(1.14~3.77)、1.85(1.25~2.75)。结论调查对象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HIV检测服务有较高的接受意愿,但也存在诸如担心歧视、个人隐私暴露和业务能力不高以及自身艾滋病知识欠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HIV检测需要加强受检者隐私保护,同时要扩大HIV防治宣传和提高社区医生的HIV咨询检测知识和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性病门诊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艾滋病(AIDS)病人,并为求询者提供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危险和预防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方法在性病门诊设置艾滋病咨询室,提供规范的VCT服务。结果一年来,共为1921名求询者提供VCT服务,发现HIV/AIDS患者6例,阳性率为0.31%,与人群估计阳性率0.005%比较,经u检验,P〈0.0005。结论在性病门诊开展VCT服务,可以迅速吸引具有高危行为的人接受咨询检测,高效地发现阳性感染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市少年教养(少教)所学员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先采用匿名问卷调查该人群中性病艾滋病的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然后采取健康讲座、派发宣传资料等干预措施。干预后再以问卷形式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少教学员的性病艾滋病知识的总认识率,干预前后分别为28%和34.1%(P>0.05);在行为与意识方面,对有可能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行为的认知中,干预前后分别为35.9%和69.9%(P<0.01);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意向,干预前后分别为52.7%和68.4%(P<0.01);正确就医行为,干预前后分别69.3%和79.5%(P<0.01),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少教学员性病艾滋病相关理论知识知晓率虽提高不大,但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后预防性病艾滋病意识明显提高。有针对性地进行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