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深圳市2001年STD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了解深圳市2001年性传播疾病(STD)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001年STD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2001年STD报告病倒数为9160例,较2000年增长了14.96%,年报告总发病率209.13/10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患者报告数成倍增长,尖锐湿疣发病率仍然最高,非淋菌性尿道炎(NGU)首次超过淋病,位居STD构成第2位,淋病依旧是STD优势病种,但构成比继续下降。结论:HIV/AIDS、梅毒和NGU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先天梅毒形势不容乐观,应大力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STD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1998~2002年STD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重庆市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和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STD疫情管理软件和Excel软件对1998~2002年重庆市43个区、县上报的STD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2002年全市累计报告STD 11444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4.14/10万。1998-2000年ST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6.29/10万、70.89/10万、87.49/10万。自2001年开始STD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1、2002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9.42/10万和66.58/10万。淋病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2002年尖锐湿疣(cA)报告病例数超过淋病,跃居第一,其构成比一直保持在3096以上。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生殖器疱疹和梅毒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之势。1998~2002年共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16例,艾滋病(AIDS)12例,HIV感染者报告例数成倍增加,这表明重庆市AIDS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结论 重庆市STD发病率连续2年下降,是诸多因素造成的结果;2002年CA发病率超过淋病居首位,STD流行谱已发生改变;AIDS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提示预防控制AIDS/STD的措施和资源分配应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龙华街道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5-2009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进行趋势及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09年,淋病、梅毒、艾滋病(AIDS)发病率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淋病、梅毒和HIV感染率从20岁左右开始迅速上升,至40~49岁达发病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AIDS发病从30岁后开始上升,50岁以上发病率较高;所有STD病人中,男女性病发病性别比为3.18∶1,淋病、梅毒、HIV/AIDS病人以男性为主;在30岁之前女性梅毒病人和HIV感染者多于男性,30岁之后则男性高于女性。结论深圳龙华街道各类法定性传播疾病仍然呈上升趋势,目前需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性传播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连市2007年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全市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病疫情管理软件和Excel2000统计软件,对2007年全市11个县区上报的性病疫情月(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大连市累计报告6种性病(梅毒、艾滋病、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共3393例,较2006年(2650例)上升了28.04%。其中男性1742例,女性1651例,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0.95。全市性病总报告发病率为56.66/10万。增长幅度最大的为梅毒(82.39%),其次为淋病(39.80%);下降幅度最大的为生殖器疱疹(52.00%),其次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14.54%)。结论2007年大连市性病报告病例数较2006年有所增长,梅毒报告病例数超过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位居6种性病之首,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居第二,性病流行谱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2002年全国STD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78,自引:7,他引:78  
目的:掌握全国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点,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STD疫情软件汇总分析全国STD疫情报告系统上报的年度报表。结果:2002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报告7种STD(艾滋病除外)744848例。较2001年下降6.17%。报告发病率为58.15/10万。尖锐湿疣、淋病、梅毒分别下降13.60%、11.87%、3.78%,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生殖器疱疹分别增长3.04%、1.15%。结论:2002年全国STD报告病例数较2001年下降。是诸多因素造成的结果。NGU的报告病例数继续超过淋病居首位,STD流行谱在发生改变,提示防制措施和资源分配应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6.
对1997年全国性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1)全国性病发病继续呈上升趋势,1997年共报告性病461510例,较1996年增长15.81%,报告总发病率37.34/10万;(2)梅毒在8种性病中增幅最大(62.20%);(3)8种性病构成模式与往年基本一致,但淋病和尖锐湿疣构成比继续减少,梅毒、NGU和生殖器疱疹则继续增大;(4)15岁以下儿童病例数增幅最大,尤其是0~组(较1996年增长69.38%);(5)发病率最高的5个省市为上海(254.25/10万)、广东(121.46/10万)、海南(105.15/10万)、浙江(85.42/10万)和江苏(68.99/10万);(6)天津、广东、广西和海南4省市NGU的报病数已超过淋病位居第1位。加大梅毒和儿童性病防治力度,加强性病诊疗市场的治理整顿是目前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伊犁州直2001~2009年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性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9年伊犁州直共报告STD病例13 83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1.25/10万,发病率起伏不定,总的呈下降趋势。流行病种以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淋病、尖锐湿疣和梅毒为主,以上4种性病占STD报告病例总数的96.23%。在性病构成比中除了梅毒发病呈逐年上升外,其余6种性传播疾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从2004年开始没有病例报告。结论STD报告病例数逐年降低,但低年龄组人群发病有所增加,近年来伊犁州直性病发病率仍然维持在较高发病水平,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STD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仍需要针对性地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8.
对1994~1997年上海市性病监测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性病流行呈现以下特点:(1)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率由1994年的90.74/10万上升至1997年的254.25/10万;(2)病种构成以淋病为主,平均构成为71.51%,但其构成比逐年下降,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和梅毒的构成比逐年上升;(3)男性发病率普遍高于女性,但尖锐湿疣和潜伏梅毒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4)20~29岁组人群性病发病率高于其它年龄组,平均发病率为431.63/10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天津市部分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以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SP)感染状况,为预防性病、艾滋病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进入酒吧的男同性恋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血样进行梅毒和HIV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查的204人中,HIV感染率为5.9%,梅毒感染率为18.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1.4%,近6个月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7.9%,HIv感染者安全套使用率低,仅为11.1%,71.4%的HIV感染者最近6个月存在多性伴现象。结论天津市MSM人群危险性行为普遍存在,安全套使用率低,HIV、梅毒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该人群艾滋病性病相关的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控制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1997年全国性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1)全国性病发病继续呈上升趋势,1997年共报告性病461510例,较1996年增长15.81%,报告总发病率37.34/10万;(2)梅毒在种性病中增幅最大(62.20%)0;(3)8种性病构成模式与往年基本一致,但淋病和尖锐湿疣构成比继续减少,梅毒、NGU和生殖器疱疹则继续增大;(4)15岁以下儿童病例娄增幅最大,尤其是0 ̄组(较1996年增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区卖淫嫖娼人员梅毒与淋病患病状况及其特点。方法对2008年10月-2011年3月,上海市某区看守所、拘留所羁押的1 142名卖淫嫖娼人员进行淋病奈瑟菌培养、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142名卖淫嫖娼人员中,淋病患病率为6.48%,其中暗娼为11.61%,男嫖客为3.47%;梅毒患病率为8.06%,其中暗娼为13.51%,嫖客为4.86%。结论上海市某区卖淫嫖娼人员淋病和梅毒的患病率较高,且暗娼均明显高于嫖客。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成都市新都区2007—2011年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成都市新都区5年来乙类传染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新都区2007—2011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7385例,年均发病率219.33/10万,年均死亡率为0.71/10万。2007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264.61/10万;2009年最低,为177.20/10万。发病率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分别是肺结核、乙肝、梅毒、细菌性痢疾及淋病。引起死亡的病种主要是肺结核、狂犬病、艾滋病。报告发病呈上升趋势的传染病主要为梅毒、丙肝及艾滋病等经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发病呈下降趋势的传染病主要为肺结核、细菌性痢疾、麻疹及甲肝等。结论2007—2011年新都区传染病年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应将发病率较高的病种及有上升趋势的传染病列入新都区今后一段时期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近年来南京市淋病、梅毒发病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2005—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淋病、梅毒的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近6年来,南京市淋病发病率逐年下降,从2005年的59.45/10万下降至2010年的14.63/10万;梅毒发病率逐年增长,从2005年的25.35/10万增长到2010年的37.83/10万。梅毒分期中,以早期(一、二期)显性梅毒为主,占73.27%;各年度梅毒病例的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淋病、梅毒的发病年龄均集中在20~49岁,分别占83.25%和72.37%。淋病各年龄组均是男性多于女性;梅毒小年龄组女性多于男性,大年龄组则是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中两者均以工人、家务及待业和农民为主。结论应根据南京市淋病、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淋病、梅毒的发病率。由于梅毒与艾滋病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控制梅毒的发病率对于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朝阳区1993~2003年STD报告资料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分析北京市朝阳区11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993~2003年8种法定报告STD疫情资料为依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1年8种监测STD中,除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外,其余6种均有报告,累计报告35742例,STD平均发病率为14667/10万,年平均增长1910%,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趋势检验P<001)。构成比随年份有所改变,1993~1999年以淋病最多,尖锐湿疣次之,第3位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至2003年NGU所占构成升至第1位,而梅毒的增长幅度最大;男性发病多于女性;高发年龄20~29岁和30~39岁占80%以上;文化程度构成中学文化占发病总数的6845%;已婚患者24152例,占6757%;经性接触传播者占7704%,其中非婚传播占6096%,配偶传播占1608%;报告病例本市29636例,占8292%。结论北京市朝阳区STD发病呈增长趋势,其中梅毒和艾滋病的增长较为显著,加强STD防治知识的普及,提倡安全性行为,是控制STD蔓延的有效措施,也是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6-2018年甘肃省三种性病报告发病/感染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聚集性,为疫情防控策略的制订及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ArcGIS10.5软件绘制2016-2018年三种性病报告发病/感染率地理分布图,采用GeoDa1.60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自相关分析,通过SaTScan 9.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病人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STD)/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对其性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2月,对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性病科门诊及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介绍的共82例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 82例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病人中,HIV感染9例,占10.98%;合并感染梅毒6例,占7.32%;4例合并感染衣原体,占4.88%。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病人合并HIV/其他STD呈低龄化趋势;过去一年内同性性伴人数与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病人合并HIV和其他STD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0.01〈P〈0.05);与同性认识到发生性行为的时间与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病人合并HIV和其他STD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1,0.01〈P〈0.05);无保护性行为的肛周尖锐湿疣病人合并HIV(χ2=8.45,P〈0.05)或/及梅毒(χ2=13.47,P〈0.05)的感染率较高。结论无保护的危险性行为导致STD/HIV的传播,需要采取有针对性且易为该人群接受的防治措施加以干预,并通过对性病的控制来遏制艾滋病向青少年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梅毒感染情况,分析HIV/AIDS病人感染梅毒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北京市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报告的HIV/AIDS病人的血液样本,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形成检测数据库,同时结合这一时期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病例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北京市共报告HIV/AIDS病人3806例,经性传播占94.0%(3579例);梅毒阳性者450例,梅毒感染率11.8%。报告的HIV/AIDS病人,有1911例在HIV抗体检测确证阳性前3个月内发生过性行为,其中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比例为66.6%(1272例);报告的HIV/AIDS病人的不同特征对应的梅毒感染率水平为:男性高于女性,汉族高于其他民族,年龄40岁以上者高于年轻者,男男同性性行为途径高于其他传播途径,婚姻状态为未婚、离异或丧偶者高于已婚及不详者,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或中专者高于其他文化程度者,既往曾患性病者高于未患性病及不详者,报告单位为传染病医院者高于其他报告机构,样本来源为性病门诊者高于其他样本来源者。结论应根据HIV/AIDS病人感染梅毒的主要特征开展梅毒筛查及规范治疗,降低感染梅毒对HIV传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甘肃省梅毒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肃省1995~2000年性病疫情报表中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整理,采用趋势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甘肃省梅毒发病率从1995年0.31/10万上升到2000年的4.19/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8.33%.梅毒在报告的8种性病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x2=207.331,P<0.00001).女性梅毒病例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x2=6.7,P=0.00964).结论 1995~2000年甘肃省梅毒发病率呈逐年显著增加,应尽快研究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预防控制梅毒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