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沙眼衣原体感染诱导宿主细胞抗凋亡效应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沙眼衣原体D型菌株感染HeLa229细胞并予以黄芩苷干预后,Hoechst33258染色和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Caspase3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PAFc及唯BH3域前凋亡蛋白(Bim、Bik、Puma)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芩苷干预能显著提高沙眼衣原体感染宿主细胞凋亡百分比及感染细胞内活化Caspase-3水平,抑制CPAF表达并阻碍Bim、Bik、puma的降解。结论:黄芩苷明显抑制沙眼衣原体宿主细胞的抗凋亡活性,而阻碍CPAF对唯BH3域前凋亡蛋白的降解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衣原体是一类有独特发育周期,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中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CPn)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r)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炎症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沙眼衣原体呼吸道感染中的早期产生与细胞分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MIP-2)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体内,用沙眼衣原体小鼠肺炎株(MoPn)通过鼻腔感染小鼠,用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ent assay,IFA)检测衣原体在肺组织的生长;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IL-17,IL-6和MIP-2的表达,未感染小鼠作为对照组;在体外,用重组鼠IL-17(recombinant murine IL-17,rmIL-17)预处理L929细胞24h,rmIL-17预处理并感染MoPn的细胞作为实验组,未用rmIL-17预处理但感染MoPn的细胞作为对照组,24h后收集上清液,利用ELISA检测IL-6和MIP-2的产生,细胞则通过IFA进行衣原体包涵体计数(inclusion-forming unit,IFU)。结果:体...  相似文献   

4.
沙眼衣原体感染Hela229细胞诱导SOCS-1,3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SOCS的表达与沙眼衣原体抑制宿主免疫功能导致持续性感染之间的关系。 方法: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和未感染Hela229细胞SOCS-1,3 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反义寡核苷酸阻断SOCS-1,3表达后对沙眼衣原体增殖的影响。 结果:沙眼衣原体感染Hela229细胞后可诱导SOCS-1,3的表达,阻断SOCS-1,3表达后沙眼衣原体增殖受到抑制。 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Hela229细胞后可诱导SOCS-1,3的表达,SOCS-1,3的表达是沙眼衣原体抑制宿主免疫功能,使得其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促凋亡蛋白Bim、Puma表达的影响,探讨沙眼衣原体抑制宿主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以沙眼衣原体(D血清型)感染Hela229细胞,用不同浓度MG132作用后,Western-blot检测Bim、Puma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沙眼衣原体感染12h后Bim、Puma的表达降低;24h后完全消失。MG132能抑制Bim、Puma的表达下降。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Hela229细胞后可降低促凋亡蛋白Bim、Puma蛋白质的表达;MG132可阻止这一作用,Bim和Puma的降解依赖蛋白酶体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沙眼衣原体抑制宿主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D血清型感染对宿主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沙眼衣原体D血清型感染的Hela229细胞经凋亡诱导剂依托泊苷(etoposide)作用后,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核浓缩和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经依托泊苷作用后,未感染的Hela229细胞有凋亡形态学特征,沙眼衣原体感染的Hela229细胞则无明显凋亡形态学改变,两者的凋亡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后能抑制诱导剂诱导的宿主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D血清型感染对宿主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凋亡诱导剂依托泊苷(e-toposide)作用于沙眼衣原体(D血清型)感染的和未感染的Hela229细胞,Hoechst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核浓缩和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未感染CT的Hela229细胞经etoposide作用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明显的核浓缩和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凋亡率为90.64%,与未经诱导剂作用的Hela229细胞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T感染24 h的Hela229细胞,经etoposide作用后未观察到核浓缩和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凋亡率为11.50%,与未感染CT的Hela229细胞诱导后的凋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未经诱导的CT感染Hela229细胞比差异较无显著性(P>0.05).结论 沙眼衣原体感染Hela229细胞后能抑制etoposide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小鼠衣原体(Chlamydia)肺部感染中自然杀伤(NK)细胞对白细胞介素-22(IL-22)产生及疾病进程的影响。 方法 36只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实验组小鼠尾静脉注射anti-asialo GM1,以封闭体内NK细胞,同时鼻吸入含鼠衣原体(Chlamydia muridarum)的感染液;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同型对照抗体,感染方法同实验组。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分别于感染后6、12 d,检测小鼠肺部衣原体包涵体形成单位(IFU);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方法检测小鼠脾脏中IL-22的表达,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检测小鼠脾脏Th17细胞数量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肺部感染加重,体质量降低趋势加大、肺部IFU增加(P<0.05),脾脏中IL-2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0.05),且Th17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数量均降低(P<0.01)。 结论 NK细胞封闭导致小鼠体内IL-22的表达降低、肺部感染加重,提示NK细胞与IL-22的表达存在相关性;NK细胞可通过促进IL-22的产生,从而增强机体抗衣原体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ROR2抑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初步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重组ROR2腺病毒(AdROR2)感染K562细胞为实验组,重组RFP腺病毒(AdRFP)感染K562细胞为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促凋亡基因caspase3和抗凋亡基因survivin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ROR2感染K562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抑(P<0.05),细胞周期主要阻滞在G2/M期(P<0.05),细胞凋亡增多,48 h凋亡显著(P<0.05),同时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升高(P<0.05),抗凋亡蛋白survivin表达下降(P<0.05).结论 过表达ROR2能够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了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下调了抗凋亡蛋白surviv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D血清型)感染的Hela229细胞Bim蛋白质的表达及抵抗凋亡的情况。方法:Western-blot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和未感染的Hela229细胞Bim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凋亡诱导剂etoposide作用Hela229细胞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Ladder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Hela229细胞在未感染沙眼衣原体时可检测到Bim的表达;在感染24小时、48小时后均未检测到Bim的表达。经etoposide作用后,未感染的Hela229细胞检测到DNALadder带;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凋亡率为90.64%。感染24小时的Hela229细胞,未检测到DNA Ladder带;凋亡率为11.50%,与未感染的Hela229细胞诱导后的凋亡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Hela229细胞Bim蛋白质的表达下降;并能抵抗etoposide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沙眼衣原体感染诱导Hela细胞分泌IL-8和IL-1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 (CT)感染对上皮细胞系Hela细胞产生IL 8和IL 10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法和ELISA法 ,对感染CT的Hela细胞上清进行IL 8和IL 10检测。结果 :CT感染的Hela细胞IL 8和IL 10分泌量随感染剂量增加而增高 ;感染 2 4h后 ,IL 8和IL 10开始显著增加 ,72h达高峰 ,以后开始下降 ,虽然热灭活CT(HI CT)也能诱导IL 8和IL 10表达 ,但诱导水平显著低于感染组。结论 :CT感染能诱导Hela细胞大量分泌IL 8和IL 10 ,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此种作用可能与CT入侵、细胞内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对上皮细胞系Hela细胞产生IL—8和IL—10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和ELISA法,对感染CT的Hela细胞上清进行IL—8和IL—10检测。结果:CT感染的Hela细胞IL-8和IL—10分泌量随感染剂量增加而增高;感染24h后,IL—8和IL—10开始显著增加,72h达高峰,以后开始下降,虽然热灭活CT(HI-CT)也能诱导IL—8和IL-l0表达,但诱导水平显著低于感染组。结论:CT感染能诱导Hela细胞大量分泌IL—8和IL-l0,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此种作用可能与CT入侵、细胞内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凋亡、致瘤性的影响及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ATRA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增殖能力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给药后两种细胞的形态变化,应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ATRA对B16F1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分别采用DAPI染色和Annexin V-FITC/PI染色观察B16F10细胞凋亡情况,JC-1染色实验检测B16F1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B16F10细胞中Caspase-9、Caspase-3的活化情况,利用体内成瘤实验观察ATRA对B16F10细胞致瘤性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ATRA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B16F10细胞和L929细胞增殖,但B16F10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低于L929细胞的存活率(P<0.05);分别以低、中、高3个浓度(6.25、16、40 μmol/L)的ATRA处理细胞24 h后,显微镜下可见B16F10细胞在中浓度时呈凋亡样改变,高浓度时细胞基本死亡,丧失正常形态;而L929细胞形态仅在高浓度时发生显著变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提示B16F10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在中浓度即受到明显抑制(P<0.05);继续以中浓度(16 μmol/L)的ATRA作用B16F10细胞24 h,DAPI染色可见细胞核裂解,甚至可见凋亡小体;AnnexinV-FITC/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测得细胞凋亡率为(37.27±4.42)%;JC-1染色实验提示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得给药后Caspase-9、Caspase-3显著被活化,活性分别增加了(1.54±0.00)、(3.09 ±0.01)倍(P<0.05);成瘤实验结果显示ATRA处理后的B16F10细胞致瘤性显著降低(P<0.01),甚至消失.结论 ATRA能显著抑制B16F10细胞体外增殖、迁移能力,并能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活化Caspase-9、Caspase-3蛋白诱导细胞凋亡,进而抑制B16F10致瘤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荚膜厚度不同的鲍曼不动杆菌激活鼠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复合体能力的差异。方法: 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观察鲍曼不动杆菌荚膜,筛选出荚膜厚度差异显著的两株菌株。将两株菌分别感染Raw 264.7,以实时定量 PCR法分析感染6 h的细胞NOD样受体家族3(NOD like receptors, NLRP3)、Caspase 1和IL 1β基因表达量;流式细胞术分析感染1、3和6 h的细胞活性氧表达量。结果: 刚果红染色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鲍曼不动杆菌周围一圈不着色的荚膜,选择出荚膜厚度差异显著的两株鲍曼不动杆菌用于感染细胞。不同荚膜厚度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均可刺激Raw 264.7细胞NLRP3、Caspase 1和IL 1β mRNA表达上调,其中厚荚膜菌株诱导细胞NLRP3和IL 1β mRNA表达能力显著高于薄荚膜菌株(P<0.05);不同荚膜厚度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3 h和6 h时,细胞活性氧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厚荚膜菌株诱导活性氧表达能力显著高于薄荚膜菌株(P<0.05)。 结论: 不同荚膜厚度的鲍曼不动杆菌活化鼠巨噬细胞炎症复合体能力存在差异,厚荚膜菌株诱导炎症复合体活化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5.
Xie F  Zhao MF  Zhu HB  Lu WY  Xu XN  Xiao X  Mu J  Liu PJ  Li YM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6):3284-3288
目的 体外诱导脐血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铁过载,检测参与氧化应激的活性氧物质(ROS)的水平以及对造血干祖细胞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过程中添加枸橼酸铁铵(FAC),建立铁过载造血干祖细胞模型.实验分组:对照组、FAC组、FAC+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FAC+谷胱甘肽(GSH)组.检测各组细胞内ROS水平,并用抗氧化剂处理,检验这一过程中ROS、细胞内可变铁池(LIP)、凋亡水平、造血集落形成和脐血各系造血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1)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FAC(50、100、200、400μmol/L)培养不同时间(6、12、24 h),发现ROS水平随着FAC的浓度和培养时间变化,且在200μmol/L FAC的培养液中培养24h时ROS水平达到最高.(2)用抗氧化剂(NAC、GSH)联合FAC处理细胞发现,抗氧化剂处理组细胞内总的ROS以及髓系细胞和红系细胞内的ROS明显低于FAC组(均P<0.05).(3)在200 μmol/LFAC的浓度下,培养脐血MNC 24 h后细胞内总的LIP、髓系细胞和红系细胞内LI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抗氧化剂NAC和GSH对铁过载细胞内LIP没有明显影响.(4)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造血功能的检测发现:FAC组细胞凋亡比例[(20.90±3.45)%]明显高于对照组[(9.20±1.29)%](P<0.05);造血集落形成单位(CFU-E、BFU-E、CFU-GM、CFU-mix)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前3项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34+、CD33+、GlyA+细胞比例及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这些损伤都可以通过NAC或GSH处理部分恢复.结论 氧化应激在铁过载造血干祖细胞的损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通过升高细胞内ROS水平抑制其造血功能,清除细胞内多余的ROS能减轻这些损伤.研究结果可为治疗铁过载患者因氧化应激诱导的造血功能低下提供新的靶点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在新西兰兔体内诱生含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肿瘤坏死血清(Tumor Necrosis Serum,TNS)的适宜条件及其在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新西兰兔感染BCG二周再经LPS攻击1.5小时后,在其血清中能出现最高活性的TNF。检测TNS活性的靶细胞(L929)最佳浓度为1.5×10~5个/ml细胞,放线菌素D能明显增加靶细胞对TNS的敏感性。体外实验发现,TNS对小鼠L929细胞、YAC-1细胞,人ECO109细胞有明显细胞毒作用,而对人胃癌823细胞无作用,表明TNS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性作用,而无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天然小分子复合物白花丹素对人类非小细胞癌H23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白花丹素(0.5~200μmol/L)培养H23细胞24 h,水溶性四唑盐(WST-1)比色法检测H23细胞增殖活力,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及细胞周期,计算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CM-H2DCF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化物(ROS),聚丙烯凝胶电泳法检测线粒体旁路相关蛋白。结果白花丹素对于H23细胞系具有极高的抑制增殖的效应,IC50为7.80μmol/L。该抑制增殖效应与G2/M细胞周期停滞,ROS和凋亡相关细胞死亡有关。白花丹素造成细胞周期G2/M的比例上升,并增加ROS的水平。在H23细胞系中,白花丹素增加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的表达,促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 9)的活化,而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论白花丹素导致H23细胞G2/M周期停滞,并通过线粒体相关旁路诱导人类非小细胞肺癌H23细胞系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体外研究预防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狭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实验分为两组,①空白对照组:L929细胞不做处理;②TGF-β1组,用10 ng/mL TGF-β1 持续刺激L929细胞,依据刺激时间不同又分为24、48、72、96、120 h 5个亚组.观察各组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qPCR检测α-SMA及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MMP1、TIMP1 mRNA 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α-SMA、MMP1、TIMP1蛋白水平,ELISA检测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合成.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高(P<0.05),TGF-β1组α-SMA、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MMP1、TIMP1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TGF-β1刺激24 h组Ⅰ型前胶原合成增加(P<0.05),TGF-β1组Ⅲ型前胶原合成增加(P<0.05);TGF-β1组MMP1、TIMP1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 TGF-β1能促进L929细胞增殖,并诱导L929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同时促进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以及MMP1、TIMP1合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慢病毒载体建立过表达Nfe2l2基因的L929细胞株,为探讨Nfe2l2基因在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ECM)重构中的作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5月,通过双酶切将Nfe2l2目的基因连接到GV341载体(Ubi-MCS-3FLAG-SV40-puromycin),经扩增、转化、验证、测序、质粒抽提,将携带目的基因的工具GV341载体质粒及病毒包装辅助质粒Helper1.0、Helper2.0转染293T细胞,完成慢病毒包装及质量检测后获取慢病毒工具载体LV-Nfe2l2,病毒感染L929细胞72 h后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株L929/LV-Nfe2l2,采用Real-time qPCR测定Nfe2l2的表达。结果 经比对,构建的LV-Nfe2l2阳性克隆序列与目的基因Nfe2l2相符;L929细胞达到80%感染效率的最佳感染条件为:在ENi.S培养基中进行感染,设定感染复数(MOI)为8~10,感染时间为72 h。Real-time qPCR结果显示,经筛选的L929/LV-Nfe2l2细胞中Nfe2l2基因表达丰度为高(ΔCt值≤12)。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过表达Nfe2l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V-Nfe2l2感染L929细胞后可实现目的基因的高表达,经筛选的L929/LV-Nfe2l2细胞株可用于后续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