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WHO对糖尿病足(DF)的定义为:糖尿病(DM)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又称"糖尿病坏疽"。中医认为该病属于"脱疽"和"筋疽"范畴,肢端干黑骨脱、剧痛难忍者为"脱疽",湿热毒盛导致肢端肉腐、筋烂者为"筋疽"。病因病机为:消渴日久,气阴两伤,阴阳俱虚,于是湿浊内停、痹阻脉络而发病;或者为气血双亏、寒邪外侵、凝滞收引、脉 相似文献
2.
中晚期肺癌的中医聚类分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变量聚类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对中晚期肺癌进行中医证候分型。方法收集17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对临床资料进行变量聚类分析。结果中晚期肺癌在调查群体中分为5型,解释比例为50.94%。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容易出现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的复杂的临床证候。变量聚类分析能够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合理分型。 相似文献
3.
脑动脉硬化的中医聚类分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应用流行病学和变量聚类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对脑动脉硬化进行中医分型。方法收集98例脑动脉硬化患者,记录患者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变量聚类分析。结果脑动脉硬化在调查群体中分为4型:精髓空虚34例(34.69%)、痰浊阻滞19例(19.39%)、气机郁滞27例(27.55%)、肾气亏虚18例(18.37%)。结论脑动脉硬化主要是受“虚”与“损”两种中医病机的影响而发生。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聚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利用冠心病个体化诊疗研究平台,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744例AMI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再对每种类型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定每种类型的代表症状,归纳出证型。结果调查收集AMI患者的症状共有46种,症状频率出现较高的为胸闷、胸痛、乏力、气短、心悸、喘憋;舌质多见暗红、淡暗、紫暗,舌苔以腻、白为主;常见的脉象为弦滑、弦、滑、弦细;总结出八种证候群。结论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践,认为AMI患者分为八型较符合临床实际,聚类分析有助于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系恶性肿瘤,以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克隆增生,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成分(M蛋白),正常免疫蛋白受到抑制以及广泛溶骨病变和(或)骨质疏松为特征,引起骨折和骨髓功能衰竭,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预后差[1]。张镜人老中医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治疗有着深厚造诣,认为其病机乃肝肾气阴亏虚为本,外邪夹瘀痰阻络为标,治疗上扶正与祛邪并重,虚症以益气养阴、补益肝肾为主,实证以清热散瘀、凉血止血为主,有一定疗效。该文从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角度对张教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心得进行探讨,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6.
代谢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的聚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文献中代谢综合征(MS)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聚类分析和频数统计,得出以文献为依据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方法:对CNKI、重庆维普、万方、CBM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整理出1998—2007年与MS中医辨证分型有关的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和频数统计。结论:脾虚痰湿、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血瘀脉络、痰淤互结、肝胃郁热、肾阳亏虚是MS的常见证型。 相似文献
7.
周永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异常增生的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髓和髓外组织,并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和轻链。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痛、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贫血、反复感染、高黏滞综合征及肾功能不全等。目前的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部分病例虽可延长生存期,但难以达到根治,并且因发生耐药、骨髓抑制等情况而影响疗效。在化疗过程中配合中医药治疗,可以起到对抗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正常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9.
关于痛经辨证分型的专家问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专家经验角度探索痛经的常见证型.方法 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设计痛经证型调查问卷,通过德尔菲法制订问卷,利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积极度、集中程度、协调程度、权威程度的统计与评价. 结果 第一轮问卷回收率96.67%,第二轮问卷回收率100%;28个痛经证型中,重要性较高的条目为12项,占调查指标的42.86%;变异系数小于0.25的证型为7项;专家权威程度平均值为0.82.结论 痛经的常见证型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肝郁气滞、血瘀、气血虚弱、肝肾(精)亏虚. 相似文献
10.
孙自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14):32-3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病人,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诊断时平均年龄65岁,40岁以下的小于3%,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加之人们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识度普遍较低,当临床出现骨痛、腰痛、贫血、乏力、手脚麻木、肺炎等症状时,患者往往去骨科、肾内科、神经科、呼吸科就诊,而很少首诊在血液科,因而常常会出现误诊,初期误诊率高达70%.由于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危害性极大,因此努力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率,找出误诊的原因,不断探索开创性的治疗措施,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中医辨证分型聚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相关症状、舌、脉的关系,从而确立中医辨证分型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SPSS10.0版统计软件包,对86例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症状、舌、脉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后,再对每种类型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定每种类型的代表症状,归纳出证型。结果调查收集的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症状共有26种,症状频率出现较高的是头昏、头晕、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倦怠、口干、口苦、纳呆、痰多;症状频率出现较低的是脘闷、腰痛、腰酸腿软、头痛、口唇紫绀、尿频、形体肥胖、畏寒肢冷。舌质以以淡红、暗红为主;舌苔以白、腻为主。常见的脉象是细脉、弦脉、滑脉。总结出4大证候群。结论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践,认为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应分为四大证候群。Ⅰ型:心脾两虚、气血亏虚型;Ⅱ型:心肾阳虚、痰瘀水互结型;Ⅲ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Ⅳ型:脾胃气虚、痰浊中阻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专家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及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所有关于慢性胃炎专家经验报道的文献,并人工查阅《临证治验》《张泽生医案医话集》筛选慢性胃炎的有效医案。提取医案中四诊信息、中医证素诊断、治法及方药信息并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科研病例采集系统制定结构化电子病历采集模板,采集医案资料建立数据库,并根据系统数据挖掘平台对慢性胃炎症状、证素、治法及用药频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对症状-证候-治法-药物之间的关系、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筛选了108位中医药专家的278则有效医案。慢性胃炎症状出现频次前5位为胃脘痛(200)、胃脘胀满(176)、纳呆(139)、嗳气(101)、反酸(87);证素出现频次前5位为脾气虚(128)、肝郁(92)、气滞(82)、胃热(53)、湿热(50);治法出现频次前5位为健脾(141)、清热(109)、理气(95)、疏肝(93)、化湿(58)。278则医案共使用中药239味,其中出现频次≥10次的有80味,出现频率≥10%的有甘草、半夏、白芍、陈皮、白术等40味。白芍、茯苓、陈皮、白术分别与甘草,党参、白术、陈皮分别与茯苓,茯苓、白术、陈皮、甘草分别与砂仁两者之间,麦芽、山楂、神曲,白术、陈皮、茯苓三者之间为慢性胃炎最常见药物配伍。结论慢性胃炎以脾虚、肝郁为本,以气滞、湿热、血瘀为标,治疗以健脾益气、疏肝解郁为基本大法,根据兼挟的不同分别佐以行气、清热、化湿、活血、养阴和温阳之法。 相似文献
14.
管竞环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中西结合肾病学专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肾病。管师认为,湿热之邪,如油人面,缠绵难解,是多数慢性肾炎患者反复出现水肿的内在因素之一。其病情发展,就脏腑阴阳气血而论,多由气虚、阴虚、气阴两虚,最终发展为脾肾衰败,气血瘀滞,三焦不通之危候。余初涉杏林,学识粗浅,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专家问卷的中医“毒”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专家对中医"毒"的共性特征认知的趋同性。方法基于前期研究编制中医"毒"的特性《专家问卷》,对9个地区不同专业高级职称的110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首先对毒邪特性的全部条目进行信度效度检验,行认同率描述性统计,再通过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对其做出分类,最后取毒邪特性为自变量,"邪气亢盛、败坏形体"为因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毒邪特性与该认识的相关性,初步筛选出专家对"毒"特性认识的大体共识。结果专家对"毒"的8个特性(酷烈性、暴戾性、正损性、秽浊性、损络性、兼夹性、多损性、从化性)认同率均在84%以上;经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及结构效度检验,克朗巴赫系数0.7,因子贡献率70%;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提示酷烈性、暴戾性、正损性常聚为一类,并构成"毒"的主要特性的因子;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酷烈性、暴戾性、多损性与"邪气亢盛、败坏形体"的认识关系密切(P0.05)。结论中医"毒"的主要特性是酷烈性、暴戾性、正损性;"邪气亢盛、败坏形体"的认识在一定程度揭示了毒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受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脑、脊髓和(或)视神经等多处受累,常见于青壮年发病,其神经症状、体征复杂多样,以视力下降、眼球震颤、复视、构音不清、运动障碍等为主症,治疗西医常用免疫治疗(如激素、环磷酰胺、免疫球蛋白等)及对症治疗,长期大量使用,副作用明显,疗效不甚满意。郑绍周教授系我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临证40余载,在多发性硬化的诊治上观点独特、经验丰富,现将其临证诊疗多发性硬化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年来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师承教育的实践情况,从调动师生积极性、规范管理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开展此项工作的方法、效果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导师侯江红是河南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导师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小儿肺炎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取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大部分患儿经治疗1周后,症状改善,肺部罗音消失,症情趋愈。但部分患儿由于素体肺脾虚弱或感邪深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