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白术内酯I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浩  李鹏  郑芳  李春雷 《中国药师》2010,13(4):473-476
目的:优选白术内酯I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及处方。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白术内酯I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6:1,卵磷脂与白术内酯I质量比为20:1,PBS缓冲溶液pH为7.5。结论:经优化得到的白术内酯I脂质体处方合理,工艺可行,包封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乳香挥发油脂质体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试验,以包封率为指标筛选处方,并对脂质体形态、粒径大小与分布、Zeta电位及包封率等质量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最佳处方为A3B3C2,即:胆固醇与磷脂的重量比为1:6、药脂重量比为1:6、制备温度为60℃。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脂质体圆整均匀,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分别为150nm、-39.5mV和(87.7%±1.23%)。结论乳香挥发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便、科学,各项质量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生物素修饰的冬凌草甲素脂质体,考察处方和工艺各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应用L_9(3~4)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生物素修饰的冬凌草甲素脂质体的处方和工艺。结果最佳处方组成为磷脂的质量浓度为30 g·L~(-1),氢化大豆卵磷脂(hydrogenated soybean phospholipids,HSPC)与大豆卵磷脂(soybean phospholipids,SPC)的质量比为1∶1,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药物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18,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6∶1。生物素-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Biotin-PEG2000-DSPE)摩尔浓度为6 mol·L~(-1)。最佳制备工艺为二氯甲烷10 mL,成膜温度40℃。包封率为(81.52±2.21)%(n=3),平均粒径为(131±26)nm,Zeta电位为-(26.2±1.1)mV。结论优化得到最佳处方,制得的生物素修饰的冬凌草甲素脂质体粒径较小,包封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汤杰  肖丽娟  罗琼  魏科达  唐芳 《中南药学》2009,7(7):510-513
目的制备米诺地尔醇脂质体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米诺地尔醇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处方和工艺。采用HPLC测定主药含量、透析袋法测定醇脂质体的包封率。并对其粒径、电位、包封率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各因素最佳的水平组合:药脂重量比为1∶10、胆固醇与大豆磷脂的重量比为1∶2、无水乙醇为处方量的30%。所制醇脂质体为乳黄色,平均粒径为1.103μm,Zeta电位为-3.69 mV,平均包封率为66.7%。结论米诺地尔醇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为开发新剂型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氧化苦参碱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庆忠  刘利军  白晓朝 《中国药房》2007,18(10):760-762
目的:制备氧化苦参碱脂质体并建立其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以包封率为检测指标,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考察优选处方所制脂质体形态与粒径,并采用透析法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包封率。结果:最佳处方为磷酸盐缓冲液pH7.2,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2∶1,大豆卵磷脂与氧化苦参碱质量比为10∶1,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1∶3;制备的脂质体为球状小囊泡,外观圆整,粒径范围60~150nm,包封率为60.72%;氧化苦参碱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10~150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62%(RSD=1.47%,n=5)。结论: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开发其新剂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5,(12):1266-1269
目的制备柚皮素脂质体,优化其处方和工艺,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柚皮素脂质体,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工艺;利用马尔文动态光散射粒径测定仪测定其zeta电位和粒径,采用微型凝胶柱离心法分离游离药物和脂质体,HPLC法测定脂质体中柚皮素的包封率。结果确定最佳处方为:磷脂的质量浓度为0.006 g·m L~(-1),胆固醇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3,药脂比为1∶20,缓冲液p H值为7.40,类脂溶液的溶解温度设定为55℃,类脂溶液的溶解时间为25 min。制得的柚皮素脂质体包封率为(80.44±0.98)%,平均粒径为(223±11)nm,Zeta电位为(-35.9±5)m V。结论乙醇注入法制备柚皮素脂质体工艺简单可行,所制备的柚皮素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较小、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CA4P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 以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制备方法;用透射电镜和粒径测定仪表征脂质体的形态和粒径;用HPLC法测定脂质体中CA4P的包封率和载药量;以正交设计筛选优化最佳处方工艺.结果 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67 nm,Zeta电位为-24.3 mV,最佳工艺处方的药-脂比为1:12,磷脂-胆固醇为8:1,有机相-水相体积为4:1,水合介质为0.9%NaCl;制备3批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58%、载药量为4.8%.结论 逆相蒸发-探头超声法可制备具有较高包封率的CA4P脂质体.  相似文献   

8.
茶树油纳米脂质体制备及处方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制备茶树油纳米脂质体的处方。方法采用乙醇滴入-超声工艺制备茶树油纳米脂质体;并以茶树油脂质体的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茶树油脂质体的配方;综合考虑茶树油脂质体的粒径及载药量2个因素,确定茶树油脂质体的处方。结果获得了茶树油脂质体的工艺处方:卵磷脂质量浓度为10 g.L-1、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5∶1、茶树油质量浓度为1.0 g.L-1、VE的质量浓度为1.0 g.L-1、去氧胆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5 g.L-1、吐温-80的质量浓度为4.0 g.L-1,水相介质是pH值为6.8的PBS缓冲溶液。按该处方工艺组合制备3批茶树油脂质体,包封率平均值为(67.34±1.06)%,粒径为(65.0±30.3)nm。结论按照优化处方,采用乙醇滴入-超声工艺可制得的包封率稳定、粒径较小且分布较窄的茶树油纳米脂质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薄膜分散法制备替尼泊苷长循环阳离子脂质体的最佳处方。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以粒径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等方法优化脂质体的处方。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处方为:磷脂DSPC和PEG 5 000-DOTMA比为4∶1,药物和磷脂比为1∶4,磷脂与胆固醇比为2∶1,乳化剂为卵磷脂。优化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15.45nm,平均Zeta电位为25.54mV,平均包封率为91.32%,5±3℃放置180d和25±2℃放置30d各项指标变化不显著。结论制备的替尼泊苷长循环阳离子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小,释放缓慢,稳定性和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马钱子碱脂质体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蔡宝昌 《齐鲁药事》2010,29(11):641-643
目的优化制备马钱子碱脂质体的处方.方法采用乙醇注入式硫酸铵梯度法制备马钱子碱脂质体;并以马钱子碱脂质体的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马钱子碱脂质体的配方.结果获得了马钱子碱脂质体的工艺处方:卵磷脂与胆固醇的重量比为6∶1,马钱子碱和卵磷脂的重量比为1∶30,当硫酸铵浓度达到0.15 mol·L-1,卵磷脂的重量与硫酸铵溶液的体积比为12∶1.按该处方工艺制备3批马钱子碱脂质体,包封率平均值为92.17%.结论按照优化处方,可制得包封率稳定,粒径较小且分布较窄的马钱子碱脂质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棓丙酯脂质体,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的表征和释放度的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棓丙酯脂质体,超滤离心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并对其包封率、粒径、Zeta电位、形态及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正交设计优化最终处方为磷脂浓度5 mg.mL-1、药脂比1∶5、磷脂胆固醇比5∶1、水化介质离子强度20 mmol.mL-1,所得脂质体包封率为89.6%、粒径为181.3 nm、Zeta电位为-21.8 mV、4 h体外释放达到80%。结论制备的棓丙酯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小而均一,体外释放完全。  相似文献   

12.
周臻  邓英杰 《中国药房》2007,18(34):2679-2681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质。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处方,乙醇注入法制备兰索拉唑脂质体;超滤法测定其包封率;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外观形态,并用粒径分析仪和Zeta电位仪分别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进一步考察脂质体的释放规律。结果:所得脂质体包封率约为(80±1.23)%;形态为粒径均匀的球形和类球形,粒径为(184±21)nm,Zeta电位为(36.1±5)mV;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符合一级方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优选得到的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其体外释放具有缓释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评价脂质体的相关表征及对肝癌细胞的毒性。方法 用薄膜水化法制备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以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以大豆卵磷脂和药物的质量比、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和超声时间作为评价因素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并对脂质体的粒径、Zeta电位、外观和稳定性进行评价。CCK-8法对比去氢骆驼蓬碱和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的抗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最优制备工艺:大豆卵磷脂和药物的质量比为11.4:1,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4.4:1,超声时间为33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1.88%,粒径为143.65 nm,Zeta电位为-12.68 mV,低温环境稳定性良好,具有缓释效应。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的抗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大于裸药。结论 所制得的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包封率和稳定性均符合标准。将去氢骆驼蓬碱制备成为脂质体能提高其抗肝癌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哈西奈德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胆固醇、卵磷脂为载体,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哈西奈德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进行系统研究,筛选哈西奈德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哈西奈德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之比为6:1,氯仿与甲醇体积之比为1:1,水化温度为60℃,磷酸盐缓冲液的pH为6.5。优化后制备3批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93.29%±0.77%,粒径范围为98.26~102.54nm。结论选工艺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较均匀,形态较好,结构完整,该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5.
兰索拉唑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质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及稳定性等。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处方;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兰索拉唑脂质体;采用超滤法测定其包封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外观形态;采用粒径分析仪和Zeta电位仪分别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透析法考察脂质体的释放规律。结果制得的脂质体包封率约为(80±1.23)%(n=3);脂质体的形态为粒径均匀的球形和类球形;粒径为(184±21)nm(n=3),Zeta电位为(36.1±5)mV(n=3);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符合一级方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优选得到的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制剂性质稳定,其体外释放具有缓释特点。  相似文献   

16.
裴斐  宋宏新  张凤龙  赵金礼 《中国药房》2011,(17):1595-1597
目的:制备胸腺五肽脂质体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胸腺五肽脂质体,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及卵磷脂为成球材料、以胸腺五肽为主药制备脂质体。以明胶浓度、PLGA浓度和卵磷脂浓度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化基质处方并进行验证试验。通过测定优化处方所制脂质体粒径、包封率、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等评价脂质体质量。结果:优化基质处方为明胶、PLGA和卵磷脂浓度分别为100、200、100mg.mL-1。所制脂质体形态完整,平均粒径为(9.03±0.83)μm,载药量与包封率分别为(1.81±0.03)与(74.4±1.4),20d的累积释药百分率达90以上。结论:所制胸腺五肽脂质体工艺简单、重现性好,包封率和载药量高,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倍他司汀醇质体最佳处方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透皮特性.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倍他司汀醇质体,以大豆卵磷脂用量、乙醇用量和水浴温度作为考察因素,粒径、包封率为测定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考察该制剂的初步稳定性;应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比较不同给药形式对倍他司汀经皮渗透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8.
赵敏 《中国药业》2009,18(13):34-35
目的研制米非司酮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米非司酮脂质体,应用葡聚糖凝胶法测定包封率,并考察该脂质体的形态、粒径、稳定性和体外释放特性。结果所制备的米非司酮脂质体包封率达85.2%,平均粒径为112.7nm,4℃冷藏保存3个月稳定性良好,具有体外缓释作用。结论米非司酮脂质体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脂质体制剂学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薄膜载体沉积法制备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正交实验优选处方;透射电镜观察形态;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包封率。结果电镜下观察脂质体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741nm,包封率为(29.93±1.32)%。结论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