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他汀类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6年3月—2019年3月从我科室出院的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调查,出院后均给予口服他汀类药物治疗,根据服药依从性测评表(Mofisky-Green)结果将患者分为依从性好组(n=126)和依从性差组(n=7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患者他汀类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对他汀类药物知识的了解、发病次数、家庭月收入、药物不良反应都是可能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对他汀类药物知识的了解、家庭月收入、药物不良反应是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后他汀类服药依从性现状不甚乐观,其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因此临床要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以有效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潘春华  付小红  雷招宝 《海峡药学》2010,22(10):193-194
目的探讨他汀类调脂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70例各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强心、利尿、抗神经内分泌作用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10mg,1日1次)86例和对照组(仅常规强心、利尿、抗神经内分泌,不用辛伐他汀)84例。结果发现观察组心力衰竭控制所需时间、年发病次数、平均住院次数等均有明显降低和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他汀类调脂药对心衰患者治疗有良好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季亢挺 《江西医药》2007,42(4):313-315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致副作用后继续调脂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对36例使用他汀类药出现副作用的患者,在密切监测的前提下,采用减少剂量结合护肝治疗或换用其它他汀药的方法继续调脂,观察副作用的发生,比较继续调脂前后的血脂变化.结果 除1例肌酸磷酸激酶(CK)持续升高者外,其余35例患者均成功继续词脂,8周及12周复查血脂,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显著升高.结论 他汀类药致副作用后,采用小剂量或换用其它他汀药等综合方法继续词脂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他汀类调脂药在心力衰竭联合用药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21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模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用药方案中加用他汀类调脂药治疗的观察组和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的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05例。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天数、年发病次数、心力衰竭控制所需时间以及病死率等情况上均存在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过程中,在联合用药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调脂药物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年发病次数和心力衰竭控制所需要的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金晓红  托娅 《首都医药》2008,15(12):33-34
目的 探析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 对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类进行探讨.结果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可降低其发生率的20%~34%.结论 近年来多个临床研究显示,他汀类调脂药物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调脂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萍 《首都医药》2014,(24):31-32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心梗和缺血性脑卒中等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研究表明,调脂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脂代谢紊乱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冠心病发病率。临床常用调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烟酸类;胆酸结合树脂;多烯脂肪酸类。  相似文献   

7.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脂药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患者预后改善及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有益.本文针对他汀类药物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管炎症反应、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及增加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等多效性作用,综述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血管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8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现状、影响因素,探讨解决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368例,1年后随访,参考Mofisky—Green(MG)测评表进行依从性评判,分为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368例患者中依从性好者1067例(78.00%),依从性差者301例(22.00%)。两组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医患关系、发病次数、对冠心病及他汀类药物知识的了解、医生随诊、独居、固定陪护人员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依从性差者,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相关因素实施对策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孙晓燕  赵海 《河北医药》2016,(7):1085-1087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地区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血脂筛查数据及调脂药使用情况,给社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规范调脂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地区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血脂筛查共1294例,进行体格检查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血脂分布特点及影响调脂药使用的主要因素。结果未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的高危人群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值男性比女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LDL-C总体达标率为45.2%(585/1294),与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相比未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者LDL-C达标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对他汀类调脂药使用率低,影响他们倾向使用调脂药的因素是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对倾向使用调脂药物影响不明显。结论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低,他汀类调脂药物使用率低,这与是否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有关,应提高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的重视,开展患者教育,提高人群对血脂异常及其危害的认识并积极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服用他汀类调脂药前后血清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入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2例,分别服用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10 mg/500 mg.d-1)和匹伐他汀(2 mg.d-1),治疗8周后,观察药前、药后血清Hp水平的变化。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分别服用2种他汀类调脂药物后,两组H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服用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的患者,Hp增加了17.87%;服用匹伐他汀的患者,Hp增加了19%。结论:服用他汀药物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Hp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第二次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8例的临床资料.将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好的132例患者分为A组,依从性差的136例患者分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A组的受教育程度、有医疗保险比例、居住在城市的比例、年收入、接受健康教育的比例、有高血压史比例以及有糖尿病史比例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以及健康教育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以及健康教育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等调脂治疗中的有效性、依从性等展开论述.方法:从来医院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的30例,1次/d,20mg/次、 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30例,1次/d,每次服用10mg,同时还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络活喜等,进行调脂治疗4周后观察效果,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药物学以及依从性的评价.结果:经过治疗,两组均有明显的调脂效果(P<0.05),瑞舒伐他汀比阿托伐他汀的成本低,调脂效果更加明显.治疗期间,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的调脂治疗中比阿托伐他汀的效果更好,更加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医院调脂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上海地区119家医院2010-2012年调脂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度调脂药的总销售金额逐年增长,且增速逐年扩大;他汀类药物占调脂药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其后依次为中成药类和贝特类;2010-2011年销售金额排序列前3位的是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2012年依次为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2010-2011年DDDs排序列前3位的是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2012年依次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结论:高效、安全、依从性好的他汀类药物成为调脂药中的优先选择药物,今后市场前景继续看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就阿托伐他汀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基于其颅压和血压高低来使用血塞通胞二磷胆碱、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甘露醇等药物;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每次40 mg,每晚1次,疗程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调脂有效率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地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还能够减少复发率,缩小斑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延续护理在提高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指导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出院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自愿分为对照组37例,干预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制定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登记表,建立出院指导规范化健康教育体系(对基于二级预防密切相关5个方面),于患者出院前3~7天进行评估,制定健康计划,制作患者访视记录手册,于出院后1周末、4周末、12周末进行规范出院访视,并记录.结果 采用独立样本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2周末的单项依从性及依从性总分,结果显示:依从性总分干预组为(9.71±1.637)分,对照组为(7.22±1.873)分(t=6.011,P<0.05);单项依从性中,康复训练(t=5.255,P<0.05)、规范用药(t=5.516,P<0.05)、复诊随访(t=3.476,P<0.05)三项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延续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指导的依从性,研究中建立了规范化的健康教育体系,减少宣教的个体差异,提高护士理论水平,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来适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是否一致,从而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水平变化与调脂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强化调脂治疗组(A组)和常规调脂治疗组(B组).2组均常规治疗,A组予以氟伐他汀40mg口服,每晚1次;B组予以氟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1次,分别于住院时,住院后24h、3 d、1周、12周测定MMP-3、血脂,并观察2组患者30d心因性死亡、心肌梗死、ACS再入院、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此同时,与B组比较,A组使低密度脂蛋白下降至2.6 mmol/L以下,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比例亦有所下降,MMP-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他汀类调脂药物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除已知的调脂、抗炎、稳定斑块等机制外,调节炎症因子介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改变可能也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脑卒中患者的血脂水平,并比较其调脂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血脂对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脑出血患者90例,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的非脑卒中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应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 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将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随机随机分为调脂治疗组及非调脂治疗组,治疗前、后按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疗效.结果 脑卒中(出血和梗死)患者的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脑出血组TC、LDL-C低于脑梗死组.2个月后,调脂治疗组FAM评分、NIHSS评分和ADL分级评定优于非调脂治疗组.结论 高TG、TC、LDL-C及低HDL-C水平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适当调脂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正>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且具有高病死率、高病残率以及高复发率的临床特点。目前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已经被临床广泛的认可,成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药物。而作为新生代的阿托伐他汀,其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用机制还有待更深层次的探讨。本组研究将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匹林运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探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信息化延续护理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设立延续护理中心,构建出院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管理模型,使用信息化平台对283例出院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监测,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按照8项Morisky量表总分分级标准分为低、中和高用药依从性组3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口服降压药的患者、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的患者、服药频次较高的患者及有较长随访周期的患者具有较高的用药依从性。(2)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服药频次、文化程度、随访周期、有无合并高血压是影响接受访问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接受访问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受随访周期时长、文化程度、服药频次及有无合并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可针对以上影响因素进一步开展干预研究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外用药依从性探讨。方法 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给药护理加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新的给药模式加出院指导。采用问卷调查所有患者出院1个月后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差率40.0%低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的给药模式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