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晓燕  朱生梁 《北京中医》2004,23(6):323-325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辨证与胃镜表现、胆汁反流及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对 14 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和胃镜下表现、胆汁反流及HP感染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分级与中医主要辨证分型有相关性 ,A级以肝胃郁热型(71.6 % )为主 ,B级以胆热犯胃型 (44 % )为主 ;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型与内镜下胆汁反流密切相关 ,HP感染多为实证。结论 胃镜表现、胆汁反流、HP感染等因素在中医分型证治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辨病的基础上结合内镜所见加以辨证分型 ,能提高辨证用药的准确性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辨证与胃镜表现、胆汁反流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14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和胃镜下表现、胆汁反流及HP感染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反流性食管炎分级与中医主要辨证分型有相关性,A级以肝胃郁热型(71.6%)为主,B级以胆热犯胃型(44%)为主;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型与内镜下胆汁反流密切相关,HP感染多为实证.结论胃镜表现、胆汁反流、HP感染等因素在中医分型证治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辨病的基础上结合内镜所见加以辨证分型,能提高辨证用药的准确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内镜下的表现.方法:通过32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析,观察胆汁反流与Hp感染;中医证型与发病年龄、胃镜下黏膜损害程度、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胆汁反流与Hp感染呈负相关;青年人群证型以肝胃不和、脾胃虚弱为主,病理以浅表性胃炎为主;中年人群证型以湿热中阻为主,病理以萎缩性胃炎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返流性食管炎中医辨证与胃镜表现、胆汁返流及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对返流性食管炎14 2例的中医辨证和胃镜下表现、胆汁返流及HP感染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返流性食管炎分级与中医主要辨证分型有相关性 ,A级以肝胃郁热型 (71 6 % )为主 ,B级以胆热犯胃型 (4 4 % )为主 ;返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型与内镜下胆汁返流密切相关 ,HP感染多为实证。结论 :胃镜表现、胆汁返流、HP感染等因素在中医分型证治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辨病的基础上结合内镜所见加以辨证分型 ,能提高辨证用药的准确性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食管黏膜在胃镜下的分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联性。方法:对151例符合观察条件RE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4组,并对其食管黏膜根据洛杉矶标准进行分级。结果:151例RE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为肝胃不和占35.10%(53/151,95%CI=27.49%~42.71%),肝胃郁热占40.40%(61/151,95%CI=32.57%~48.22%),痰瘀交阻占11.26%(17/151,95%CI=6.22%~16.30%),脾胃虚弱占13.25%(20/151,95%CI=7.84%~18.65%);其中肝胃不和与肝胃郁热分别与痰瘀交阻及脾胃虚弱进行比较(95%CI不重叠,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51例RE患者中医证型与胃镜分级比较(χ2=18.552 0,f=3,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肝胃不和与肝胃郁热的胃镜分级低于脾胃虚弱组(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之间存在差异;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与胃镜分级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24小时pH值及胆汁监测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5例GER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分别行内镜检查、食管24小时pH值及胆汁监测。结果:肝胃郁热型占69.47%,该型以酸反流、混合反流为主,其酸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胆红素大于或小于0.14的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实证内镜下的炎症程度重于虚证,虚证较少出现病理性反流。结论:GERD的中医辨证分型以肝胃郁热型为主,该型与酸反流、混合反流密切相关,推测肝胆失于疏泄,胃气上逆可能与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导致的酸反流及混合反流有关。  相似文献   

7.
辛开苦降法为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镜下可以明确诊断,可见胆汁和肠液反流入胃引起胃粘膜各种相关性炎症的病理变化,临床多以胃部灼痛、胀满、吐酸、恶心呕吐、便秘或便溏、舌红苔腻或黄腻、脉细弦或弦为主要表现,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热、胃气上逆。笔者用辛开苦降法为主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与反流类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各中医证型的反流类型特点.方法:对14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行胃镜检查、24h食道内pH和胆红素联合监测,分析胃食管反流病各中医证型的反流类型分布情况.结果:(1)140例胃食管反流病中肝胃郁热型占68.57%,胆热犯胃型占11.43%.痰气郁阻型占10.00%,中虚气逆型占10.00%.(2)胃食管反流病各中医证型的反流类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肝胃郁热型较胆热犯胃型和中虚气逆型出现更多的酸反流;胆热犯胃型较痰气郁阻型和中虚气逆型出现更多的混合反流;中虚气逆型较肝胃郁热型和胆热犯胃型出现更多的生理性反流.结论:GERD中医证型以肝胃郁热型最为常见,肝胃郁热型的病理性反流类型以酸反流和混合反流为主:胆热犯胃型的病理性反流类型以混合反流为主;痰气郁阻型和中虚气逆型多见生理性反流.24h食道内pH和胆红素联合监测结果可作为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23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反流性食管炎属中医胃痛、(吐酸、嘈杂,噎膈的范畴。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将232例患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例分为四型:肝胃不和型,肝胃郁热型、脾胃虚寒型、痰气交阻型。其中肝胃不和型、肝胃郁热型占大多数(90.5%)。同时将232例中医辨证分型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分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肝胃不和型和肝胃郁热型以Ⅰ级、Ⅱ级多见。脾胃虚寒型以Ⅲ级多见,痰气交阻型以Ⅳ级多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根据患者内镜下食管及胃黏膜的不同表现,结合舌脉特征,将反流性食管炎分为肝胃郁热证、气郁痰阻证、脾胃虚弱证3型,探讨不同证型的用药经验和规律。以期宏观、微观辨证有机结合,传统中医学与现代检查技术有机结合,使反流性食管炎的辨证施治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反流阳性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医证型与酸反流及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127例反流阳性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神经症状评分,行24h食管pH值监测和胃镜检查,并分析中医证型与酸反流和神经症状评分的关系.结果 主要证型有肝胃不和、肝胃郁热、中虚气逆、胃热气逆、痰气郁阻5型.总pH<4的时间百分率在肝胃郁热型中显著高于痰气郁阻型.总反流次数在肝胃郁热、胃热气逆型中显著高于肝胃不和、中虚气逆、痰气郁阻型.神经症评分在肝胃郁热、肝胃不和、痰气郁阻型中显著高于中虚气逆、胃热气逆.结论 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医证型与某些酸反流指标之间存在明显关系;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在非糜烂性反流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本地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建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辨证分型、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方法:以胃镜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每位研究对象的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等相关信息,再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1)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以男性为主;年龄40~60(47.77±13.04)岁;诱发因素主要是饮食;个人嗜好以吸烟、饮酒为主;病程多发于1 a以上为主;多为复发;多发于餐后。(2)经聚类分析发现反流性食管炎分为肝胃郁热证、肝热脾虚证、中虚气逆证、肝胃不和证4证,人数分布及比例依次为:65例、39.2%;39例、23.5%;33例、19.8%;29例、17.5%。(3)中医症状四诊信息得出:中医症状频数大于10次的症状有26项。烧心,反酸为其主要症状,病变部位涉及脏腑肝胆、脾胃、心、肾。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以肝胃郁热证人数最多,其次为肝热脾虚证,再者为中虚气逆证,最后为肝胃不和证。症状以实热证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一贯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梅 《河北中医》2006,28(7):533-533
2001-08~2003-10,笔者采用一贯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胃镜下可见随胃窦蠕动波有较多胆汁反流至胃内,胃体内有较多胆汁附着,胃液呈黄色,胃黏膜充血、水肿或花斑样改变或糜烂充血[1]。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热,胃阴亏虚型[2]。证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RE)中医辨证分型与酸反流各项指标及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0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神经症状评分,选用24 h食管pH值监测的多项酸反流指标,运用多种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各主要证型与食管酸反流多项指标的差异,并分析中医证型与神经症状评分的关系。结果筛选出的主要证型有肝胃不和、肝胃郁热、中虚气逆、胃热气逆、痰气郁阻5型。总pH<4的时间百分率、总反流次数在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胃热气逆型中显著高于中虚气逆、痰气郁阻型。DeMeester积分在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胃热气逆型中显著高于中虚气逆型。立位时pH<4的时间百分率在肝胃郁热型中显著高于中虚气逆型。卧位时pH<4的时间百分率在胃热气逆型中显著高于中虚气逆型。神经症评分在肝胃不和、肝胃郁热型中显著高于中虚气逆、胃热气逆型。结论RE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某些酸暴露参数之间存在明显关系;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证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为研究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辨证分型标准。对1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主症,次症以及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分析。结果:各主要证型为胆热犯胃型9.17%,肝胃郁热刑51.67%,中虚气逆型25.83%,气郁痰阻型3.33%,提示胃食管反流病的辨证分型以肝胃郁热,中虚气逆,胆热犯胃,气郁痰阻四型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疏肝和胃方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镜下分级,分析两者的关系。以中药疏肝和胃方随证加减治疗8周后,观察胸痛症状积分与其他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①属肝胃郁热证39例(67.24%),胆热犯胃证4例(6.90%),气郁痰阻证9例(15.52%),中虚气逆证6例(10.34%)。胃镜下分级在中医证型分布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前后胸痛症状积分及其他临床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胸痛症状改善显效率是96.55%,临床症状改善显效率是87.93%。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以肝胃郁热证多见,其次为气郁痰阻证;其中医证型分布与胃镜下分级无明显关系;疏肝和胃方能有效改善本病的胸痛症状及其他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镜下食道像的关系。方法:观察118例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镜下食道形态特征,并对11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分析两者是否存在关系。结果:118例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镜下食道像与中医证型存在密切关系。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的治疗应采取微观辨病与宏观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分布规律。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胆汁反流程度、胃黏膜相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①从性别上女性多于男性,其中以31~50岁年龄段发病最多。②主要临床症状分布:胃痛胃痞烧心嗳气纳呆口苦。③反流程度Ι度反流最多见,其次是Ⅱ度反流,胃黏膜相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和糜烂。④中医证候与胃黏膜关系:肝郁气滞证:水肿糜烂红斑充血;肝胃郁热证:水肿糜烂红斑充血;脾胃湿热证:水肿红斑糜烂充血;脾胃虚弱证:水肿糜烂红斑充血;胃阴不足证:糜烂=红斑充血=水肿;寒热错杂证:水肿糜烂红斑充血。结论:胆汁反流胃黏膜情况以水肿和糜烂多见,随着反流程度加重,黏膜糜烂发生率升高;中医证候以肝胃郁热证、寒热错杂证及脾胃虚弱证多见;中医证候和胃黏膜相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与胆汁反流之间存在的证型关系。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对照组则为浅表性胃炎,无胆汁反流现象。通过胃镜详细观察胃黏膜色泽及形态,拍摄和记录食道、胃、十二指肠黏膜状况,取两块黏膜组织做病理常规检查和组织学HP检测。结果:胃镜检查结果中看出,胃黏膜充血占75%;黏液池量多占70%;幽门肿胀占55%;水肿占47%;疣状增生占42%;黏膜苍白占32%;出血点占17%;糜烂占13%。观察组的H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中医证候以肝胃不和为主,对照组以脾胃湿热型为主,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中医证候分布上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胃黏膜炎症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胆汁反流型胃炎患者的胃黏膜病例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临床治疗中运用中医分型有助于辨证施治,从中医角度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证以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居多,治则多以清利湿热为主,较少顾及虚证,尤其是脾虚证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发展造成的影响。笔者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辨证分型和治疗与脾虚证密切相关,胃食管反流病日久可产生脾虚证表现,脾虚证进一步促进胃食管反流病的发展。在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和诊治中,脾虚证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