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 1(MMP 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MP 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中的表达 ,明确二者的相关性 ,探讨它们在EM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MMP 1及TIMP 1在EMs的异位内膜组织 (6 4例 )及在位内膜组织 (4 0例 )中的表达 ,并与同期 32例子宫正常内膜组织进行对比。结果 :MMP 1在在位及异位内膜中均高表达 ,与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TIMP 1在异位及在位内膜中均呈低表达 ,与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异位内膜较在位内膜TIMP 1表达降低 (P <0 0 1)。结论 :异位内膜组织中的MMP 1过表达 ,而TIMP 1表达下降 ,两者间的比例失调使异位内膜组织更具侵袭性 ,这在EMs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40例、在位内膜组织18例和对照组正常内膜组织2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MMP-2、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MMP-2 mRNA在异位内膜的表达强度为0.58±0.11,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的0.47±0.09和正常内膜的0.45±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TIMP-1 mRNA在异位内膜的表达强度(1.57±0.70)明显低于在位内膜(2.21±0.95)和对照组内膜(2.38±0.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MMP-2 mRNA表达增强可能促进异位内膜的种植,TIMP-1 mRNA表达减弱可能促进内膜异位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3(MMP-2,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蛋白及其mRNA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妇女正位及异位内膜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半定量分析MMP-2、MMP-3、TIMP-2在正常子宫内膜、EMS妇女正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的表达,使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MMP-2、MMP-3、TIMP-2的mRNA的定量分析。结果MMP-2、MMP-3在EMS妇女异位内膜组阳性表达高于正常对照(P〈0.05),TIMP-2在EMS妇女异位内膜组织阳性表达低于正常对照(P〈0.05),而且MMP-2、MMP-3在异位内膜标本阳性染色范围有向间质浸润的趋势。在不同的组织学周期,MMP-2、MMP-3、TIMP-2的表达情况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EMS妇女异位内膜的MMP-2、MMP-3、TIMP-2mRNA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在不同的组织学周期,正常妇女子宫内膜组的MMP-2mRNA含量、EMS妇女正位内膜组的MMP-3mRNA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S妇女的异位内膜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可能与异位内膜MMP-2、MMP-3的过高表达及TIMP-2的低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 ,TI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染色法(S-P法)检测2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中MMP-2、TIMP-2的表达,并以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为对照组. 结果在异位内膜组织的腺上皮细胞MMP-2呈高表达状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TIMP-2在异位内膜组织中呈低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MMP-2、TI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二者间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MMP-2、TIMP-2的表达强度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异位内膜组织中MMP-2过度表达,而TIMP-2的表达下降,导致MMP-2/TIMP-2的比例增高,使异位内膜组织具有更强的侵袭力,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TI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在位、异位病灶中的表达,探讨其在EMS子宫内膜中表达的特点、相关关系及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未孕雌性大鼠30只,从中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0只采用移植法建EMS模型,建模后4周2次手术开腹,大体观察并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建模成功后,取在位内膜组织大鼠10只(在位组)、异位内膜组织大鼠10只(异位组),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子宫内膜中MMP-1/TIMP-2的表达。结果异位组与空白组、在位组比较,MMP-1表达高,TIMP-2表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在位组MMP-1低表达,TIMP-2高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MP-1/TIMP-2平衡的破坏及在EMS大鼠异位内膜组织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EMS的病理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及MMP-2与HIF-1α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异位内膜(异位内膜组40例)、子宫在位内膜(在位内膜组40例)及正常内膜(正常内膜组20例)中MMP-2、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2、HIF-1α的阳性表达分别位于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及细胞核和细胞质,异位内膜组阳性表达高于在位内膜组与正常内膜组(P〈0.05),在位内膜组阳性表达高于正常内膜组(P〈0.05);MMP-2与HIF-1α表达强度的变化呈正相关(r=0.657,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MMP-2和HIF-1α的表达明显增高,且HIF-1α可能参与调控M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EM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MMP-3及TIMP-1在EMs的异位内膜组织(40例)及在位内膜组织(42例)中的表达,并与同期38例子宫正常内膜组织进行对比。结果:MMP-3在异位内膜中均高表达,与在位内膜组和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P-1在异位及在位内膜中均呈低表达,与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位内膜较在位内膜TIMP-1表达降低(P<0.01)。结论:异位内膜组织中的MMP-3过表达,而TIMP-1表达下降,两者间的比例失调使异位内膜组织更具侵袭性,这在EMs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觇宇  史常旭 《重庆医学》2002,31(7):557-559
目的 探讨MMPs及TIMPs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技术对EM的在位子宫内膜和卵巢异位子宫内膜各17例,子宫内膜腺癌6例,对照组子宫内膜20例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MMP-2、MMP-9、MT-MMP和TIMP-1表达的检测。结果 EM的在位子宫内膜和卵巢异位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子宫内膜腺癌细胞MMP-2、MMP-9、MT-MMP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M的在位子宫内膜和卵巢异位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子宫内膜腺癌细胞TIMP-1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提示EM的发生可能与MMPs及TIMPs等多种因子表达异常相关,而对这些因子的检测可能为临床诊治EM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MMP-1及TIMP-1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①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1(MMP 1)及其抑制剂 (TIMP 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染色法 (S P法 )检测 5 1例EMs病人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及 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MMP 1、TIMP 1的表达 ;并利用银染的方法观察嗜银网状纤维的完整性及细胞外基质的崩解情况。③结果 在异位内膜组织中MMP 1均呈高表达状态 ,而TIMP 1则均呈低表达 ,与正常子宫内膜和EMs在位内膜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H =9.86~ 13.6 2 ,P <0 .0 1) ,而且失去二者在正常内膜组织中表达的周期性变化。但二者在EMs、在位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之间则无显著差别 (P >0 .0 5 )。④结论 异位内膜组织中MMP 1高表达 ,TIMP 1低表达 ,MMP 1/TIMP 1比例失衡 ,使异位内膜组织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 ,可能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伟南  金海燕 《广东医学》2005,26(11):1486-1487
目的探讨基质蛋白水解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方法测定MMP-2,9和组织蛋白酶D在正常子宫内膜、EM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的含量。结果正常子宫内膜和EM在位内膜腺上皮的MMP-2,9和组织蛋白酶D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变化,分泌期显著高于增生期;EM在位内膜腺上皮MMP-2,9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无明显差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异位腺上皮MMP-9的表达,与同组EM在位内膜差异无显著性。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异位腺上皮MMP-2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显著高于EM在位内膜。结论MMP-2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异常与EM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 MMP-1/TIM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雌、孕激素对二者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及SP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35例)、内异症患者正位内膜(22例)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8例)中MMP-1/TIMP-1mRNA及蛋白的表达:建立裸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并予体外雌、孕激素干扰,随机分成四组[雌激素(E)组、孕激素(P)、E+P组、及对照组],观察不同激素干扰下裸鼠内异症模型的种植成功率及其大体、镜下形态表现;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1/TIMP-1蛋白在不同组别裸鼠异位内膜中的表达.结果 (1)四组裸鼠内异症模型均见种植物成活,总种植成功率为86.4%(51/59),各组间成功率无显著差异.其中P组种植物数量较其他组明显增多,P组、E+p组种植物明显大于E组、对照组.受外源性雌孕激素影响,镜下种植物分别呈现增殖期和分泌期特点.(2)MMP-1/TIMP-1 mRNA及蛋白在人及各组裸鼠异位内膜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MMP-1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显著(P<0.05);TIMP-1表达与正常内膜组织无显著差异,各组MMP-1/TIMP-1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1);(3)内异症正位内膜组织中MMP-1/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裸鼠E组、E+P组MMP-1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C组,而P组与C组间无差别;TIMP-1蛋白在C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激素干扰组.结论 (1)裸鼠模型是Ems早期临床研究的理想模型;(2)MMP-1/TIMP-1在人及裸鼠异位组织中异常表达,动态平衡紊乱,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3)在位内膜组织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可能是异位内膜发生种植的源头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MP-7、CD147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3例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13例,分泌期20例),45例在位子宫内膜(增生期25例,分泌期20例)、45例巧囊异位内膜中MMP-7、CD147的表达情况。检测结果用美国Media Cybernetics公司的image pro—plus5.0专业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秩和检验和等级秩相关Spearman分析。结果(1)MMP-7、CD147在巧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其在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在在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在在位内膜分泌期中的表达高于增生期,差异有显著性;而在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期与增生期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2)MMP-7与CD147在巧克力囊肿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趋势,差异有显著性。结论MMP-7、CD147与EMT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痛经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在位与异位内膜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自体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及痛经宁低、中、高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灌胃蒸馏水、孕三烯酮及痛经宁高、中、低浓度的药液,共28 d。观察各组大鼠异位内膜的生长情况,游标卡尺测量其体积;免疫组化S-P法、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在位与异位内膜中ICAM-1、MMP-9及VEGF蛋白表达,RT-q PCR法测定ICAM-1、MMP-9及VEGF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处出现广泛黏连及小血管生成,各用药组的黏连及小血管生成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痛经宁高剂量组效果最佳;各用药组大鼠异位内膜体积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痛经宁高剂量组较其他药物组减少最多(P0.05)。在位及异位内膜中,模型组大鼠ICAM-1、MMP-9、VEGF蛋白及mRNA均较正常组呈高表达(P0.05),且异位内膜强于在位内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上述指标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痛经宁高剂量组显著低于其他药物组(P0.05)。结论:痛经宁可显著缩小异位内膜的体积,改善黏连、血管生成等情况;可下调在位及异位内膜中ICAM-1、MMP-9、VEGF蛋白及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特异性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异位子宫内膜30例、在位内膜27例及正常子宫内膜26例(对照组)中MMP-2的含量,并采用RT-PCR技术测定MMP-2mRNA及TIMP-2mRNA在三组内膜的表达水平。结果:①MMP-2在异位内膜病灶中呈高表达(P<0.05)。②MMP-2 mRNA/TIMP-2 mR-NA在异位内膜病灶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异位病灶中MMP-2与TIMP-2的表达失衡,使异位内膜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易于发生种植转移,可能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比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s)在异位、在位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和KS400图像分析系统,检测MMP-9和TIMP-3在2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和其中15例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分析阳性细胞的分布规律,以20例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结果MMP-9和TIMP-3在正常和异位子宫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呈高表达状态,TIMP-3表达减少,与正常子宫内膜和在位内膜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位子宫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MMP-9和TIMP-3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异位内膜组织具有更强的侵袭力,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金海燕  唐薇  周龙书 《海南医学》2010,21(12):60-61,67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异常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方法比较ICAM-1在正常子宫内膜、内异症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的含量。结果 (1)正常子宫内膜和内异症在位内膜腺上皮ICAM-1的表达无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在整个月经周期中,内异症在位内膜腺上皮ICAM-1的表达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子宫内膜。(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异位内膜腺上皮ICAM-1的表达显著高于同组患者的在位内膜。结论内异症在位和异位内膜腺上皮ICAM-1的表达增高与内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30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中MMP3、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的间质细胞MMP3呈高表达状态,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TGFβ1在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的间质细胞及腺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MP3、TGFβ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提示MMP3、TGFβ1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Survivin(凋亡抑制基因)及MMP-9(基质金属酶蛋白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otriosis,EMS)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40例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织及40例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子宫肌瘤)组织中Survivin及MMP-9的表达情况,Survivin及MMP-9二者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结果 Surviv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60.0%和7.5%;MMP-9在三组子宫内膜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62.5%和20.0%;两种蛋白在三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与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蛋白和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均高表达,二者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在位内膜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候选基因及功能,通过对在位子宫内膜中肌动蛋白结合因子(cofilin)表达的检测,明确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3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标本(增殖期11例,分泌期12例)为实验组,以9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标本为对照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cofilin mRNA的相对表达。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中cofilin表达水平与内异症严重程度及月经周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在位内膜中cofil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位内膜(P<0.01);实验组异位内膜cofilin表达水平高于同组在位内膜(P<0.05);实验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相比较,中、重度组与轻度组的差别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和对照组在位内膜的增殖期和分泌期比较,cofilin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增殖期及分泌期在位内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分别比较增殖期与分泌期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cofilin表达水平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中cofilin表达水平的异常升高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p5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异位子宫内膜、25例在位子宫内膜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及20例卵巢癌组织标本中MMP-9、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中阳性表达率为86.7%,分别高于其在内异症在位内膜中的表达44%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16.7%(P<0.01),而与其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在内异症在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2)p5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6/30),高于其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内异症在位内膜中的阴性表达(P<0.05);p53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10/20),显著高于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P<0.05);(3)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MMP-9与p53在内异症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s=-0.294,P>0.05)。结论:MMP-9与p53可能通过各自不同的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