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气分析是临床上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所致的慢性呼吸衰竭、心肺复苏、心脏手术等危重病人的一种重要检查项目。是准确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环节。病人的配合、采血方法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现将其影响因素及对策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
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与送检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266000)张鹤君血气分析是临床上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所致的慢性呼吸衰竭、心肺复苏、心脏手术等危重病人的一种重要检查项目。是准确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环节。开展动脉血气以来,...  相似文献   

3.
慢性呼吸衰竭是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1980年以来,我院采用血气分析作为慢性呼吸衰竭诊断和治疗的监测指标,促进了医护质量的提高。现依据血气分析及对照临床情况,对与慢性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与观察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呼吸衰竭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24及48 h检测2组的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12、24及48 h,观察组的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5.
在慢性呼吸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多脏器受累,病理生理改变错综复杂.为探讨血清酶谱改变与慢性呼吸衰竭脏器损害的关系,我们自1998年开始,对36例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期及21例慢性呼吸衰竭缓解期患者进行了血清酶谱测定,并结合血气分析、心电监护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GEM Premier3000型血气分析仪对120例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全自动检测。另外再选择30例作为对照组,从pH、PO2、PCO2以及HCO3-等血气指标变化进行分析。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晚期肺癌组以及呼吸衰竭组pH有明显的降低;另外呼吸衰竭组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的PCO2有明显的升高;呼吸衰竭组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的HCO3-也有明显的升高。通过血气分析可以很好对呼吸功能的状况进行评价和评断,能够为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凝血指标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分别进行测定28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凝血指标及28例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结果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水平在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血浆抗凝血酶Ⅲ、凝血因子Ⅱ水平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明显降低。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血氧分压呈负相关,与血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结论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并容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与高凝状态的形成密切相关。临床治疗中适当的抗凝治疗对控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8.
丁祝娟 《全科护理》2009,(9):811-811
我院自1990年开展血气分析以来,因其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及各科危重病人救治提供了及时准确依据而被各科医师采用。因而动脉采血为临床护士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  相似文献   

9.
丁祝娟 《家庭护士》2009,7(9):811-811
我院自1990年开展血气分析以来,因其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及各科危重病人救治提供了及时准确依据而被各科医师采用.因而动脉采血为临床护士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资料。对比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临床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正>动脉采血常用于血气分析,血气分析可用于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调整呼吸机参数[1-2]。动脉  相似文献   

12.
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潍坊医学院附属青州医院(262500)范明光诊断与分型慢性呼吸衰竭是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基础上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气体交换不能维持正常的动脉血气水平,并超越正常预计值范围时一种临床综合征。通用的诊断标准是在海平面高度、静息状态、呼吸...  相似文献   

13.
应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是重症监护室(ICU)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动脉血气分析能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可靠方法,对指导氧疗、机械通气各种参数的调节以及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均有重要价值。我院ICU患者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主要集中在7:00,采集标本的例数多,这个时间段护理人员相对较少,工作任务重,为及时准确的采集血标本,我科采用了两人配合集中抽取血气分析标本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时1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鼻(面)罩NIPPV治疗前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合时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心率和呼吸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例患者治疗3小时后,呼吸频率下降,心率降低,血气分析PaO2明显增加、PaCO2显著下降,pH值改善,好转出院15例,死亡1例。结论NIPPV治疗COPD的护理重点是重视必要的通气前准备、严格气道管理及并发症的监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h、治疗后48h的血气分析结果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h、48h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病死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可以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是救治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奇元  张杰 《临床荟萃》1998,13(23):1058-1060
目的:观察尼可刹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吸氧和吸氧同时静脉点滴尼可刹米,2小时后重新测定血气。结果:实验组PaO明显增加,PaCO降低。实验PaCO和TCO、HCO有显著正相关。结论:尼可刹米使用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老年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FEV1、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SPO_2、Pa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H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II型呼吸衰竭的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8.
肝素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民  李春英 《临床荟萃》1993,8(3):120-121
我院自1984~1989年对68例肺心病急性期呼吸衰竭病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试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肺心病呼衰诊断依据:(1)肺心病急性发作期;(2)血气分析及有关临床资料示有呼吸衰竭。68例原发病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30例,慢性单纯性支气管炎28例,支气管哮喘7例,支气管扩张1例,慢性肺结核2例,肺气肿属A型即红喘型20例,B型即紫绀臃肿型29例,混合型19例。呼吸衰竭属Ⅱ型呼衰60例。其中按血气分析属重度呼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动式健康支持综合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COPD急性期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流动式健康支持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有改善,且干预组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7%,对照组为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83,P=0.0225)。结论 采用流动式健康支持综合护理用于COPD急性期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方秋雁 《临床医学》2006,26(5):33-34
目的探讨无创性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呼吸机,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pH、PaO2、PaCO2、SaO2指标变化。结果无创性通气治疗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降低,pH明显改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满意,未发现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