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用代谢组学方法检测并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否有典型差异代谢物,探讨此方法用于临床诊断或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代谢组学方法,对OSCC、口腔白斑(OLK)患者以及健康人的唾液标本进行分析,运用SIMCA...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初步将基于氢谱核磁共振(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口腔耐药和非耐药口腔鳞癌Tca8113的鉴定。方法: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药物敏感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多药耐药现象相关蛋白P-gp的表达情况;收集胞外代谢产物进行核磁共振检测,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法显示耐药细胞和非耐药细胞数据内部有集中的聚类关系,基于氢谱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区分耐药和非耐药的Tca8113。结论:代谢组学方法在产生耐药性的口腔癌细胞的快速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牙周炎是一种以牙周组织破坏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菌斑生物膜是其发病的始动因子,此外牙周炎还受局部促进因素的影响和全身因素的调控,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代谢组学的兴起和发展,探索牙周疾病的致病过程和机理有了新的切入点。本文就代谢组学的概念、特点、检测手段以及代谢组学技术在牙周病学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将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口腔常见放线菌---内氏放线菌和衣氏放线菌的鉴定。方法在BHI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内氏放线菌和衣氏放线菌,用比浊法测定菌液密度,绘制生长曲线,选择稳定期的培养液检测核磁共振波谱,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法显示2组数据内部有集中的聚类关系,可以区分2种放线菌。结论代谢组学分析技术有望应用于口腔放线菌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6.
口腔常见链球菌代谢组学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比较血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代谢物图谱,初步将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口腔常见链球菌的快速鉴定。方法在液体TPY培养基中分别接种相同密度的血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菌悬液,用比浊法测定菌悬液密度,绘制生长曲线。取2种细菌生长稳定期的培养液检测核磁共振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2种细菌的数据内部具有集中的聚类关系,该方法可以区分这2种细菌。结论代谢组学方法在口腔链球菌的快速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认识口腔肿瘤患者及配偶的精神心理因素变化规律,探索其相关物质基础。方法 选取 2011年12月-2012年8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确诊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 40例、良性肿瘤患者 35例、恶性肿瘤配偶 18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按照 5级评分标准,测评每位受试者精神心理状况。于入院次日上午 9点抽取受试者的全血,分离提取血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分析血清中儿茶酚胺以及糖皮质激素含量。结果 恶性肿瘤组强迫症状、抑郁与其他因子分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强迫症状、偏执与恐怖因子分均高于恶性肿瘤配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总分及其他单项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及可的松的检测中,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配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 口腔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因素变化,同时伴有机体内相关物质变化,影响着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对进一步研究恶性肿瘤疾病进程的相关机制及探索干预方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口腔医学》2017,(4):369-372
口腔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可由口腔白斑等口腔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因为缺少早期筛查及检测的肿瘤生物标记物,50%以上的口腔癌患者在晚期阶段才能得到确诊,发现可用于口腔癌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正成为研究热点。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分析方法具有发现肿瘤相关标志物的潜能,越来越多的用于重大疾病的风险预评估及早期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该文对代谢组学的理论基础、检测技术及其在口腔癌和癌前病变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牙周可疑致病菌代谢组学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比较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核磁共振代谢图谱,探讨用代谢组学方法快速鉴定口腔细菌的可能性。方法分别在BHI液体培养基中接种相同密度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具核梭杆菌,采用比浊法绘制生长曲线。取3种细菌生长稳定期的培养液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测定,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显示3组数据各自有较为集中的类聚关系,可以区分这3种细菌。结论代谢组学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口腔细菌分类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口腔鳞癌及健康人血清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收集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清17例,健康人外周血清17例,通过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以及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先后对口腔鳞癌和健康人血清表达差异明显的11个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其中的2个点为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在口腔鳞癌血清中均为高表达;1个点为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在口腔鳞癌血清中为低表达。结论:触珠蛋白和载脂蛋白A在口腔鳞癌外周血清和健康人外周血清的表达发生了改变,但其确切的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唾液代谢组学是以唾液为研究对象,定性定量分析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变化以研究生物体疾病与健康的新兴学科。在口腔医学领域,采用唾液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唾液代谢物与多种口腔疾病之间存在着联系。本文对近年来以唾液代谢组学为研究手段进行口腔疾病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黏膜白斑)、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早期儿童龋病、牙周炎、慢性根尖周炎、正畸后牙根吸收等方面的研究,对通过唾液代谢组学筛选出的相关差异代谢物和信号通路进行总结,通过这些差异代谢物,可以构建口腔疾病预测模型,对口腔疾病进行早期筛查、预后判断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唾液代谢组学有望为口腔疾病的诊断提供一种无创性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常见致龋菌代谢组学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初步将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口腔致龋菌的鉴定,期望寻找一种能快速鉴定口腔致龋菌的方法。方法在改良TPY培养基中接种变形链球菌及粘性放线菌,用比浊法绘制生长曲线,选择两种细菌生长后4个时期的培养液检测核磁共振波谱,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组数据内部有集中的聚类关系,可以区分两种细菌。结论代谢组学技术有望应用于口腔细菌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3.
赵天江  马洪 《口腔医学》2016,(2):105-108
目的通过口腔鳞癌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中蛋白质组成的对比分析,获得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蛋白变化。方法口腔鳞癌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清各20例,通过固相p 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以及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在口腔鳞癌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口腔鳞癌和正常人血清差异表达明显的7个点,对其进行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其中的一个点,为Chain B,T-To-T(High)Quaternary Transitions In Human Hemoglobin.在口腔鳞癌血清中均为低表达。结论Chain B,T-To-T(High)Quaternary Transitions In Human Hemoglobin:Deshis146beta Deoxy Low-Sal.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链球菌和放线菌的胞外代谢物代谢组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不同口腔细菌的细胞外代谢产物,发掘各种细菌的特征性代谢谱图,探讨代谢组学在口腔细菌鉴定中的作用。方法取3组细菌生长对数后期培养液,行磁共振氢谱仪检测和主成分分析(PCA)及最小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鉴别各个细菌间的代谢产物。结果3组细菌的代谢产物明显不同,各自聚集、分布区域明显分开;PLS-DA区...  相似文献   

15.
黄光磊  罗洪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9):801-803,807
目的:通过检测贵州地区先天性唇腭裂患者血浆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探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分别收集27例非综合征唇腭裂患者和26例正常人的血浆,采用核磁共振氢谱(H1-NMR)检测血浆代谢谱,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以鉴别血浆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浆代谢产物有明显不同,两组代谢产物各自聚集,分布区域明显分开。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浆代谢存在差异,至少存在4种不同的代谢产物,分别为天门冬素(Asparagine)、门东氨酸(Aspartic acid)、肌酐(Creatinine)、脯氨酸(Proline)、胆碱(Choline)、酪氨酸(Tyrosine)。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血浆代谢产物以天门冬素、门东氨酸及酪氨酸为主,而正常人血浆代谢产物则以胆碱、肌酐及脯氨酸为主。结论:贵州地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血浆代谢组学发生变化,同时该技术有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3种假丝酵母菌的磁共振代谢物图谱,探讨用代谢组学方法快速鉴定口腔黏膜致病菌的可行性。方法 在沙保培养基中分别接种白色假丝酵母菌ATCC 10231、热带假丝酵母菌ATCC 13803和光滑假丝酵母菌ATCC 15126,绘制生长曲线,选择3种菌生长稳定期的培养液检测其磁共振图谱,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主成分分析法显示:每两种细菌在主成分得分图中有组间分散、组内聚集的特点,可以区分不同的假丝酵母菌。结论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是一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口腔细菌快速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对生物体或细胞等所有小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新技术。这门新兴的学科凭借其整体论优势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广泛地应用到了功能基因组学、生物医学、微生物学等领域。下面就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细菌和真菌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肿瘤侵袭和转移的首要步骤,对于EMT的研究将为靶向抗肿瘤治疗奠定基础。本文概述了EMT的发生过程和调控机制,对近年来口腔鳞癌中有关EMT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口腔鳞癌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研究口腔鳞癌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10 例口腔鳞癌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进行二维电泳,选择在表达差异量较大的29 个点进行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所分析的蛋白质类型. 结果: 口腔鳞癌及相应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2 325±390和2 487±281.双向凝胶电泳图显示,口腔鳞癌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数为29 个,这29 个点在癌组织中均为低表达,对其进行了质谱(PMF)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其中的3 个点,它们是:β纤维蛋白(fibrin beta)、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 TIM)、unknown蛋白.结论: β纤维蛋白、磷酸丙糖异构酶、unknown蛋白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改变,其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研究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可能存在的代谢机制,同时探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分别收集10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和10例正常人的血浆,在核磁共振仪上对血浆样本进行采样,获得一系列原始的一维NMR谱图,然后使用MESTRE-v4.7软件对NMR谱图进行积分简化数据,将谱图分解成212个区域进行积分,得到积分强度,利用SIMCA-P 11.0软件对积分强度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浆代谢存在差异,至少存在3种不同的代谢产物,分别为三羟丁酸γ甲基类物质、精氨酸和缬氨酸。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血浆代谢产物以缬氨酸和三羟丁酸γ甲基类物质为主,而正常人血浆代谢产物则以精氨酸为主。结论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初步探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的代谢机制,同时该技术有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