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上颌快速扩弓(rapidmaxiIlaryexpansion,RME)通过打开腭中缝来矫正上颌宽度不足以及增大牙弓周长。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CBCT来评价牙槽骨结构在用Hyrax扩弓器快速扩弓后的即刻变化。方法:28位(女性19位.男性9位)需要进行上颌扩弓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141岁.范围13~20岁).在T1(扩弓前)和T2(扩弓后即刻)拍摄cBCT作为临床记录。测量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处的上牙弓宽度、后牙段倾斜度、颊侧骨厚度。使用配对t检验检测统计学差异(P〈O05)。结果:上牙弓扩宽量在第一前磨牙处为4.7788±28474mm.第一磨牙处为46943±3.2198mm。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和左上第一磨牙的腭根均发生了明显倾斜。片子上能显示颊侧骨板的所有牙根在扩弓后其颊侧骨质厚度均减小。结论:RME后.前磨牙间和磨牙间宽度均明显增加。牙根倾斜角度增大说明牙齿的移动是一种倾斜移动而非平行移动。颊侧骨板厚度在扩弓后即刻测量时减小。因此.我们应严格监测炎症水平以避免牙周破坏。有必要建立一个标准参考平面和有可比性的测量方法以使不同研究的结果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的后牙颊舌向倾斜度及Wilson曲线曲度,探讨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的后牙水平向倾斜代偿机制,为骨性错畸形治疗中后牙倾斜度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90例青少年及90例成人正畸治疗前的CBCT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样本中各包括矢状骨面型Ⅰ类、Ⅱ类、Ⅲ类各30例。分别测量每一侧由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的所有后牙颊舌向倾斜度、第一磨牙及第二磨牙的Wilson曲线曲度,比较不同矢状骨面型的青少年及成人间的差异。结果 与Ⅰ类骨面型成人相比,Ⅱ类骨面型成人的上颌后牙倾斜度减小,下颌后牙倾斜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类骨面型成人上颌后牙倾斜度增大,下颌后牙倾斜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类骨面型成人第二磨牙的Wilson曲线曲度显著性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Ⅰ类骨面型青少年相比,Ⅲ类骨面型青少年的上颌后牙倾斜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矢状骨面型青少年下颌后牙倾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青少年与成人,Ⅱ类骨面型成人上后牙更偏舌倾,除下颌第一磨牙外下颌后牙更偏直立;Ⅲ类骨面型成人下颌后牙除下颌第二磨牙外更偏舌倾,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CBCT评价中国新疆地区成人健康上颌前牙唇侧牙槽骨厚度.方法:选取咬合正常且上前牙健康的200例成人的CBCT图像.测量双侧上中切牙、上侧切牙及上尖牙的唇面3个位点:牙槽嵴顶下方1mm唇侧根面(ML1)、根中1/2唇侧根面(ML2)及根尖(ML3)至牙槽骨唇侧骨壁的距离.结果:ML1、ML2、ML3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4.
5.
刘毅赓  卢云 《口腔医学》2022,42(10):889-894
目的 利用CBCT分析上颌第一、第二磨牙各牙根根尖及其牙槽嵴顶与上颌窦底壁位置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锥形束CT(CBCT)数据库中初诊180例,分为6~12岁、13~18岁和19~35岁三组,每组各60例。利用CBCT测量上颌第一、第二磨牙各牙根根尖与上颌窦底壁的距离、上颌磨牙牙槽嵴顶与上颌窦底壁距离,分别进行左右两侧与性别差异对比,记录上颌第一、第二磨牙各牙根根尖与上颌窦底壁的位置关系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颌第一磨牙在6~12岁组距离上颌窦底壁平均距离最短的为近颊根(1.21±3.09)mm, 13~18岁组根尖均在上颌窦内,19~35岁组的腭根为(0.41±2.73)mm;上颌第二磨牙在13~18岁组与19~35岁组距离上颌窦底壁平均距离最短的均为近颊根,为(0.36±2.37)mm和(0.43±2.21)mm。随着年龄增长,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壁的平均距离逐渐降低(P<0.05)。水平关系中,上颌第一磨牙13~18岁组、19~35岁组牙根根尖至根分叉区域观察到上颌窦最常见;垂直关系中,6~12岁组与19...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CBCT)影像测量上颌牙槽突颊舌向生理倾斜角,为种植体植入位置和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事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影像数据库中随机抽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初次就诊患者拍摄的CBCT影像51份(均由NewTom 5G设备拍摄)。采用NewTom 5G自带软件进行重建,重建区域上下边界与上颌牙牙合平面平行,采用0.5 mm层厚、5 mm层间距,在牙列弧形线上对牙槽突进行垂直切割,获得上颌牙槽突的24个等间距的颊舌向断面。使用NNT 5.6软件测量每个颊舌向切面的牙槽突倾角。结果    按从右上颌最后一个层面(第2层)到左上颌最后一个层面(第23层)的顺序,上颌各层面牙槽突倾角平均值或中位值分别为:0°、0°、0°、0°、10.2°、17.4°、23.9°、31.9°、40.7°、42.3°、31.8°、32.6°、41.7°、40.7°、31.8°、22.9°、16.1°、8.2°、0°、0°、0°、0°。左右对称层面牙槽突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男女之间的牙槽突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第2~5层和第20~23层(对应于磨牙区)中,牙槽突倾角为0°的牙槽突比例高于颊侧倾斜牙槽突(P < 0.05)。结论    前牙区牙槽突倾角最大,前磨牙区倾角次之,磨牙区倾角逐渐递减为0。前牙区和前磨牙区牙槽突向唇、颊侧倾斜,磨牙区牙槽突在多数情况下呈垂直向,其次为向颊侧倾斜。了解牙槽突倾角有助于种植体植入位置和方向的确定,在不具备种植手术导板的情况下,其参考作用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7.
谷妍  朱琦  王华  赵春洋  王林 《口腔医学》2022,42(4):315-318
目的 评估不同骨性畸形患者磨牙的颊舌向角度关系,旨在为预置矫治器的选择、治疗计划的制定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6—2017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236例患者(男88例,女148例)的锥形束CT资料进行测量分析,评估第一磨牙的颊舌向角度在不同矢状向及垂直向骨性畸形中有无差异。结果 矢状向骨性畸形中,骨性Ⅲ类患者的上颌第一磨牙颊舌向角度较骨性Ⅰ类、Ⅱ类患者的更大,骨性Ⅱ类患者的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角度较骨性Ⅰ类、Ⅲ类患者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角度差异也较大,高角患者的上颌第一磨牙颊舌向角度较均角、低角患者的更大,但下颌第一磨牙的颊舌向角度较其他两组更小,差异显著。ANB角度的大小与上颌磨牙的颊倾度呈负相关,而与下颌磨牙的颊倾度呈正相关。结论 随着矢状向骨性畸形的差异增大,骨性Ⅱ类患者上颌磨牙有舌侧倾斜的趋势,下颌磨牙有颊侧倾斜的趋势,骨性Ⅲ类患者相反,这一定程度上代偿了骨骼畸形的横向不调。在治疗不同骨性错牙合时,应考虑这些因素以避免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一种临床上行之有效的矫治下颌磨牙颊舌向倾斜错位的方法,并探讨其在矫治过程中的特点。方法:对8例下颌磨牙颊向或舌向倾斜错位的患者,采用简易半固定舌弓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初期进行矫治。结果:在矫治初期,应用简易半固定舌弓能快速成功地矫治下颌磨牙颊向或舌向倾斜错位。结论:简易半固定舌弓在矫治过程中固位和稳定性较好,能很好地控制下磨牙颊舌向位置,并缩短固定矫治的疗程,对下颌牙弓前牙区的形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孙凯瑞  黄云生  周鹏  魏昕 《口腔医学》2019,39(7):632-635
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复杂多变,远颊双根管发生率十分低。本文报道了一例上颌第一磨牙远颊双根管行根管治疗病例,并针对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特征、遗漏根管发生特点以及如何提高根管查全率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量上颌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距离并分析是否与年龄、骨面型存在相关关系.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选择91例患者的颌面部CBCT,测量根尖与上颌窦底的距离以及患者的SNA、SNB、ANB、SN-MP、FH-MP,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结果 牙根根尖与上颌窦底的距离为-7.1~14.1mm,各牙根和上颌窦底接触或嵌入上颌窦的比例在48%~73%.除右上第二磨牙腭根外,各牙根根尖与上颌窦底距离和年龄有关.右上第一磨牙远颊根、左上第一磨牙近颊根和远颊根与SN-MP相关系分别为0.207、0.222、0.232,P值均小于0.05.结论 根尖与上颌窦底关系密切.根尖与上颌窦的距离与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右上第一磨牙远颊根、左上第一磨牙近颊根和远颊根均与SN-MP发现微弱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1.
牙隐裂牙折裂是临床上常见的牙体病 ,临床上常用的修复方法为全冠修复 ,但全冠切割牙体组织较多 ,且不美观 ,因此作者尝试采用颊舌向嵌体预防修复隐裂折裂牙。  作者单位 :2 10 0 2 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 (张怀勤 ) ;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赵云凤 )  一、材料和方法所选牙为磨牙 ,均为隐裂及折裂牙 ,无牙周袋 ,X线片示根尖根分叉无阴影 ,折裂牙片松动在 2mm内。预防性修复的牙为无隐裂 ,但咬合紧缺损大 ,患者要求保护性修复 30例。预防性修复和隐裂牙修复病例 ,都常规作颊舌向嵌体修复。折裂牙则应先复位牙折片并粘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分析拔除上颌第三磨牙患者的临床因素及局部多种解剖学因素对上颌窦穿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1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CBCT,共有1350例.分别从年龄、性别、术前症状、阻生情况、位置、牙齿倾斜度、牙根发育度、RS分类、垂直关系、水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数据,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成人上颌第一磨牙颊腭侧不同高度平面牙槽骨厚度的差异。 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选取解放军第306医院口腔科普查得到的19 ~ 40岁中国汉族正常牙合成人82名,其中高角组32名,低角组50名。测量其CBCT片上的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颊侧、远颊根颊侧及腭根腭侧牙槽骨厚度的相应指标,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正常牙合成人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在根尖1/4区低角组大于高角组(P < 0.05);低角组近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在3/4、1/2和1/4牙根水平均远远小于远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均P < 0.05);高角组近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在3/4、1/2牙根水平远远小于远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P < 0.05)。结论    正常牙合成人上颌第一磨牙颊侧牙槽骨厚度与垂直骨面型有关,临床上应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14.
《口腔医学》2017,(5):430-434
目的通过CBCT对上颌磨牙炎症期拔牙后种植病例进行影像分析,探讨上颌磨牙炎症和上颌窦炎症的关系以及种植时机对种植体存留率的影响。方法对73人73例上颌磨牙炎症期拔牙后种植病例的CBCT影像进行分析,将上颌磨牙炎症与上颌窦底的关系分为三组(A组:炎症进入上颌窦内;B组:炎症与上颌窦相接;C组:炎症与上颌窦有一定距离),观察其与上颌窦炎发生的相关性,术后通过测量CBCT冠状面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程度评定种植疗效。结果本实验中A组上颌窦炎发生率100%;B组上颌窦炎发生率77.1%;C组上颌窦炎发生率42.9%。73例炎症期的上颌磨牙种植后有2颗植体脱落,均为即刻种植病例,其他病例CBCT影像分析良好。结论炎症与上颌窦的距离越小发生上颌窦炎的风险越大。拔除病灶牙有利于上颌窦炎的恢复。炎症期拔牙后即刻种植的存留率低于早期种植和延期种植。  相似文献   

15.
舌侧与颊侧正畸上颌第一磨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舌侧与颊侧正畸在整体内收前牙时,上颌第一磨牙都受到近中向的矫治力,但矫治力的作用点及作用方向是不同的.本实验通过有限元的方法,研究上颌第一磨牙分别受到舌侧与颊侧近中向矫治力时,牙根及牙周膜、牙槽骨的应力分布特点,为舌侧正畸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改良唇挡单侧扩弓后裂侧牙槽骨高度与厚度的变化.方法 对年龄在12~16岁应用改良唇挡完成单侧扩弓的18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扩弓前后的CBCT图像进行重建,测量扩弓后裂侧牙槽骨高度与厚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裂侧尖牙、第一、第二前磨牙颊、腭侧牙槽骨的高度均降低,其中尖牙变化量最大(P<0.01),尖牙颊侧骨开裂的患者增多.第一、第二前磨牙颊侧牙槽骨在釉牙骨质界下4mm、6mm处厚度增加,尖牙颊侧在6mm处骨厚度增加(P<0.01),在4mm处骨厚度减少(P<0.05),尖牙、第一、第二前磨牙腭侧牙槽骨厚度减少.结论 唇挡扩弓后,裂侧牙齿颊侧牙槽骨的高度降低,厚度增加.对于裂侧尖牙正畸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口腔医学》2017,(5):444-448
目的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牙槽骨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左下第一磨牙,使用CBCT分别测量4次牙周基础治疗前后患者近远中、颊舌侧4个位点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和近远牙槽间隔顶及颊舌侧牙槽嵴顶至根尖水平牙槽骨的高度和密度,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后牙槽骨的变化。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经过4次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无明显变化(P>0.05),经过第3次牙周基础治疗后,牙槽骨密度较前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CT可评价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的改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下前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并初步探讨年龄对牙槽骨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未行正畸治疗的100例患者的CBCT资料,根据患者垂直骨面型进行分组,组内再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及中年组。应用Simplant软件进行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分析,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各类骨面型下前牙区骨形态以及年龄对牙槽骨形态的影响。结果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及下切牙倾斜度在不同垂直骨面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增龄也会对牙槽骨形态造成影响。高角组的唇舌侧牙槽骨高度较低,骨厚度较小,下切牙较舌倾。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存在差异,提醒在正畸矫治设计时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CBCT)影像测量整个下颌骨牙槽突颊舌向生理倾斜角,为种植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事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影像数据库中随机抽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初次就诊患者拍摄的CBCT影像51例。采用NewTom 5G自带软件进行重建,重建区域上下边界与下颌骨下缘平行,采用0.5 mm层厚、5 mm层间距,在牙列弧形线上对牙槽突进行垂直切割,获得下颌牙槽突的24个等间距的颊舌向切面。使用NNT 5.6软件测量每个颊舌向切面的牙槽突倾角。结果    从右下颌磨牙区(第2层)到左下颌磨牙区(第23层),牙槽突倾角均值或中位值分别为-27.6°、-28.5°、-26.2°、-21.7°、-17.7°、-12.9°、-7.4°、-2.8°、2.2°、3.7°、4.8°、5.8°、3.5°、1.8°、-2.5°、-6.9°、-12.0°、-15.7°、-20.0°、-24.9°、-27.0°和-28.2°,负值表示向舌侧倾斜。左右对称层面间和男女之间的牙槽突倾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 ~ 7层、第17 ~ 23层绝大多数牙槽突向舌侧倾斜(P<0.05);第8 ~ 11层偏向颊侧牙槽突逐渐增多,第14 ~ 17层偏向颊侧牙槽突逐渐减少(P<0.05);第10 ~ 15层偏向颊侧牙槽突数目多于偏向舌侧牙槽突数目,偏向舌侧牙槽突比例为7.8%(4/51) ~ 37.3%(19/51)。结论    下前牙区牙槽突倾角值最小,从前磨牙区至第二磨牙区牙槽突倾角值逐渐增大。前牙区主要向颊侧倾斜,前磨牙区主要向舌侧倾斜,磨牙区均向舌侧倾斜。了解牙槽突倾斜方向和倾角大小有助于种植体植入方向的确定,可为种植手术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