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取我院50例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9月—2017年6月,并将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实施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68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入路方式将其分为掌侧入路组(34例)和背侧入路组(34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内固定效果、术后1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掌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背侧入路组(t=-10.274, P<0.05), 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背侧入路组(t=-9.246、-6.858, P<0.05)。两组术后同时间点的掌倾角、桡骨高度、尺倾角比较, 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 两组患侧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378, P=0.123)。掌侧入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 2/34)低于背侧入路组(26.47%, 9/34),P<0.05。结论背侧入路与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腕关节功能改善效果, 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实施掌侧入路的外科处置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背侧入路手术,研究组实施掌侧入路手术。研究两组患者手术基础资料、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变化、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Ⅰ期愈合拆线。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前关节活动度无显著差异,术后均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愈合优良率为89.8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3%,且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几率为6.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实施掌侧入路手术疗效确切,且术后愈合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患者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桡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旋前、旋后、屈曲、背伸)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总有效率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但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掌侧和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14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平均年龄(66.4±8.3)岁,平均随访时间(36.4±13.3)月。其中112例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34例患者采用背侧锁定钢板固定。比较术后的复位情况、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掌侧和背侧锁定钢板固定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均明显改善;术后功能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术后并发症较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组高。结论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在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类型中的疗效较好。在一些特殊病例中,背侧入路仍需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万向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35例,其中有22例女性,有13例男性,年龄为(54.60±4.96)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万向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记录患者的疗效、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中治疗优占20例,治疗良占12例,治疗可占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骨折愈合时间为(4.10±0.52)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万向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应用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石膏外固定方法治疗,研究组接受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掌倾角、尺偏角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关节评分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复位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1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20例行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获得100 d的随访。依据患者随访期间内固定术复位失败发生情况分为复位失败组及复位成功组。查阅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因素纳入,经Logistic回归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复位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2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内固定复位失败41例(18.64%),复位成功179例(81.36%)。复位失败组粉碎性骨折、患侧月骨凹塌陷、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桡骨远端背侧骨块加压固定情况与复位成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粉碎性骨折、患侧月骨凹明显塌陷、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未进行桡骨远端背侧骨块加压固定情况均是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复位失败的危险因素(OR>1,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外固定支架组及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一般情况、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外固定支架组患者Gartland-Werley评分低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桡骨短缩优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尺偏角、掌倾角、治疗满意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外固定支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283,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较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采用桡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12例,回顾性分析该类病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12例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发生。1例患者术后足背外侧皮肤痛觉稍有减退,1例患者出现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2例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定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其中优7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91.67%。结论后Pilon骨折严格掌握手术时机,采取合适的手术入路并采用桡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手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月我院经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54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内固定治疗28例中C1型12例、C2型13例、C3型3例,外固定架固定26例中C1型10例、C2型14例、C3型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桡骨远端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恢复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内固定组患者桡骨远端掌倾角恢复优于外固定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疗效评价内固定组优良率89.3%,外固定组优良率76.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较好临床疗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效优于外固定架固定,可作为优先选择,临床应结合患者伤情,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骨科35例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例,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影像学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评价腕关节功能,统计并发症。结果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0.9±1.6)周,掌倾角(12.1±0.7)°,尺偏角(22.4±1.0)°,腕关节功能优良率85.71%,并发症发生率0%,综合预后良好。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解剖复位良好,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并对比三种手术方式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对照组患者39例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1患者40例接受克氏针固定加外固定,观察组2患者40例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对比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9.7%(35/39)、95.0%(38/40)、100.0%(40/40)。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骨折的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和小夹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法方式治疗后其掌倾角、桡骨纵轴短缩以及尺偏角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外固定支架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4例的愈合时间为4~18周,平均愈合时间为11周。疗效:优25例,良6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1.1%。结论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可以准确复位、固定骨折面,使腕关节功能早日恢复,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1例作为手术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并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1例作为保守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手术组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等,与保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手术治疗该病的疗效更为显著,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骨康胶囊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82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按照患者骨折程度给予夹板固定或手术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骨康胶囊。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37%,住院时间为(57.8±10.6)d,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53.2±7.9)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康胶囊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腕关节的功能恢复作用好,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予以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顺昌县医院收治的60例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30例,经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30例,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肘关节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Mayo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肘关节屈曲、旋后、背伸、旋前等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临床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中予以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术中出血量与疼痛度,提升肘关节功能;还可控制并发症,具有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和桡背侧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背侧移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近期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背侧移位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5)和B组(n=55例),分别采用桡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和桡背侧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放射学评价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B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和术后放射学评价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背侧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背侧移位可有效改善腕关节功能,促进骨折远端关节面恢复,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优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桡骨头前侧塌陷骨折行肘关节后外侧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123例桡骨头前侧塌陷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Mason实施分型,其中Ⅱ型患者92例,Ⅲ型患者31例。在肘关节后外侧入路的途径下实行切开复位,使用Herbert钉或太空心钉实行内固定。结果 经过术后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5±1.3)个月;依据Morrey和Broberg对肘关节的功能进行评分,优20例,良93例,可1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肘部感染、骨不连、创伤性关节炎、神经受损、肘关节不稳定等不良并发症,但患者术后的患侧关节活动范围和健侧对比较小。结论 临床上容易对桡骨前侧特点骨折出现漏诊的情况,使用肘关节后侧入路方式开展切开复位固定术能有效治疗此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