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CBCT)对比安氏Ⅱ类1分类和2分类成人患者与正常牙合成人上颌中切牙根尖区牙槽骨厚度,为正畸牙齿移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正畸科的安氏Ⅱ类1分类、安氏Ⅱ类2分类成人患者各20例,另选取个别正常牙合成人20名,每位研究对象均拍摄CBCT。分别测量各分组研究对象的左、右上颌中切牙倾斜度∠U1-SN和∠U1-PP,上颌中切牙根尖区唇侧牙槽骨厚度、舌侧牙槽骨厚度及牙槽骨总厚度,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上颌中切牙根尖区唇侧牙槽骨厚度:安氏Ⅱ类2分类组小于安氏Ⅱ类1分类组和正常牙合牙合组;(2)上颌中切牙根尖区舌侧牙槽骨厚度:安氏Ⅱ类2分类组>正常牙合组>安氏Ⅱ类1分类组;(3)上颌中切牙根尖区牙槽骨总厚度:安氏Ⅱ类1分类组小于安氏Ⅱ类2分类组和正常牙合组;(4)安氏Ⅱ类错牙合,上颌中切牙唇倾度增大,根尖区唇侧牙槽骨厚度增加、舌侧牙槽骨厚度减小、牙槽骨总厚度减小。结论 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治疗,应结合牙槽骨厚度制定最佳矫治方案,以防止出现医源性牙槽骨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配合前牙区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内倾型深覆(牙合)的临床效果及矫治机理。方法选择内倾型深覆(牙合)成人患者12例,采用前牙种植钉压低唇倾上颌前牙。测量治疗前后上中切牙在锥形束CT影像上的指标变化。结果 12例患者上中切牙唇倾度正常。中切牙切缘点至腭平面垂直距离减少(1.59±2.05)mm,唇向倾斜19.34°±7.96°。结论在上颌前牙区使用微种植体可以同时压低和唇倾上颌前牙。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CBCT研究成人安氏Ⅱ类患者上切牙不同位点的唇侧牙槽骨厚度。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CBCT片,其中安氏Ⅱ1 组、安氏Ⅱ2组、个别正常牙合组各50例,在牙体长轴矢状面上对上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进行测量,然后计算唇侧牙槽骨占总牙槽骨厚度的百分比。结果: 1)不同位点的唇侧牙槽骨厚度,个别正常牙合组最大,安氏Ⅱ1组次之,安氏Ⅱ2组最小;其中在根尖部位安氏Ⅱ1组最大,个别正常牙合组次之,安氏Ⅱ2组最小。2)根尖部唇侧牙槽骨厚度最大,根中部和根颈部较小,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上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与错牙合的类型有关,除中切牙根尖区外,其它部位唇侧牙槽骨厚度均小于2 mm,唇侧牙槽骨占总牙槽骨厚度的百分比不足2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在相同的拔牙模式和使用小平导板矫治深覆(牙合)时,青少年和成人安氏Ⅱ类深覆(牙合)矫治机制的异同点.方法 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或上颌第一双尖牙的青少年和成人安氏Ⅱ类深覆(牙合)病例共32例,分成4组,均使用固定矫治器辅以平面导板矫治深覆(牙合),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成人与青少年深覆(牙合)矫治机制的相同点为上切牙内收,上、下磨牙伸长;不同点为成人组下切牙均明显唇倾,下面高、下颌骨长度均无变化, 而青少年组下切牙唇倾不明显,下面高、下颌骨长度和下颌平面角明显增加.结论 使用固定矫治器辅以平面导板能有效矫治青少年期低角型安氏Ⅱ类深覆(牙合),并有助于面型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头帽肌激动器和普通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上下牙列变化,从而进一步探讨功能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Van Bee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22例(简称VB治疗组),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患者23例(简称TB治疗组)。分别选取性别和骨型对应Van Beek治疗前后患者的未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各88例,Twinblock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各92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拍头颅侧位片。结果VB组治疗后,上切牙压低,上切牙突度减少,上切牙唇倾度无改变,上第一磨牙推向后,下前牙唇倾度无变化,下第一磨牙伸长。TB治疗组,上切牙伸长,突度减少,上前牙明显舌倾,上第一磨牙推向后,下前牙唇倾,下第一磨牙伸长。结论Van Beek矫治器能压低上前牙,对上切牙转矩有效控制,能控制下前牙唇倾度。普通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使上前牙舌倾,下前牙唇倾。两类矫治器均能使上牙弓远中移动,但Van Beek矫治器作用更大,且均能使下第一磨牙伸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BCT)影像测量比较成人不同安氏错牙合分类之间上下中切牙Collum角的差异性规律,为预防前牙骨开裂及骨开窗提供指导。方法 根据临床咬合检查分类,筛选2014—2016年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患者116例,其中安氏错牙合Ⅰ类30例、Ⅱ类1分类(Ⅱ1类)29例、Ⅱ类2分类(Ⅱ2类)27例、Ⅲ类30例。使用Invivo 5软件对CBCT图像进行三维定位,获得右侧上下中切牙正中矢状截面图,Auto CAD 2007软件测量牙冠长轴根方延长线与牙根长轴的夹角(Collum角,冠根角的补角),再进行各组之间大小差异性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cheffe法多重比较。结果 不同安氏错牙合类型患者之间中切牙Collum角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2类组上中切牙Collum角为(7.02 ± 1.83)°,显著大于其他错牙合类型;安氏Ⅱ1类下中切牙Collum角为(-2.25 ± 4.76)°,牙冠相对于牙根可偏唇侧,与其他错牙合类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安氏Ⅲ类组下中切牙Collum角(8.15 ± 2.50)°,显著大于其他错牙合类型。结论 不同安氏错牙合类型上下中切牙Collum角差异显著,安氏Ⅱ2类上中切牙、安氏Ⅲ类下中切牙牙冠相对牙根偏舌侧,安氏Ⅱ1类下中切牙牙冠相对牙根偏唇侧,前牙内收或唇倾时应考虑该情况,以防牙根穿出骨皮质。  相似文献   

7.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正畸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矫治时机及矫治原则.方法 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10例,采用扩弓和牵引的方法矫治,比较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 矢状方向上,下颌骨位置(SNB)前移,下颌磨牙位置(L6-Ptm)前移明显;垂直方向上,上下颌后牙齿槽骨高度(U6-PP,L6-MP)增大,尤以L6-MP增大明显;上下切牙明显唇倾,U1-L1明显减小.结论 青少年Ⅱ类2分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患者采用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3例应用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的成年患者(21~49岁,安氏Ⅰ类4例,安氏Ⅱ1类5例,安氏Ⅲ类4例;非拔牙矫治9例,拔牙矫治4例;)通过问卷调查、矫治后模型、面(牙合)相及X线头影测量分析综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100%病例认为2D舌侧自锁矫治器无明显异物感;矫治后模型、面(牙合)相的评价优良率为69.22%;安氏Ⅰ类错(牙合)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安氏Ⅱ1类错(牙合)矫治前后ANB角、上前牙唇倾度、上下切牙间角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矫治前后上前牙唇倾度和上下切牙间角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时间11~19个月。结论:2D舌侧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无需排牙实验,安全、舒适、有效。能满足临床对成人轻、中度错(牙合)畸形的绝对隐形矫治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治疗前的头颅侧位片,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的Ⅱ类患者切牙唇倾度的异同,从而指导临床的错诊断、设计、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方法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错成人患者149例,治疗前拍摄头颅侧位片,根据前颅底平面与下颌平面的夹角(SN/MP)将其分为3组,进行测量后分析各组切牙唇倾度差异。结果 3组样本切牙唇倾度不同。高角组上切牙较为直立,低角组下切牙较为唇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中,垂直骨面型不同,切牙唇倾度也不尽相同,在临床中应针对矢状骨面型以及垂直骨面型共同分析,从而获得完善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扩大上/下颌牙弓和Ⅱ类牵引方法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 分类错(牙合),观察并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以及模型的变化.方法: 选取临床矫治的安氏Ⅱ类2 分类错(牙合)成人病例15 例,矫治采用非拔牙矫治的扩大上/下颌牙弓以及Ⅱ类牵引的方法,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的变化并比较.结果: 头影测量治疗前后上颌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变化不明显,下颌骨矢状方向SNB平均增加2.5°,垂直方向下颌平面角平均增加了2.7°,下前面高平均增加了11.8 mm,上下切牙明显唇倾,下颌磨牙明显近移;模型测量治疗前后覆(牙合)明显减小,上下颌尖牙间、前磨牙间和上颌磨牙间宽度明显增加,下颌磨牙增加不明显.下颌尖牙和磨牙平均近移4.1 mm和3.6 mm.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I类.结论: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可以通过扩大上/下颌牙弓和II类牵引方法矫治,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1.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20(6):707-710
目的应用扩大上/下颌牙弓和Ⅱ类牵引方法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 分类错(牙合),观察并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以及模型的变化.方法 选取临床矫治的安氏Ⅱ类2 分类错(牙合)成人病例15 例,矫治采用非拔牙矫治的扩大上/下颌牙弓以及Ⅱ类牵引的方法,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的变化并比较.结果 头影测量治疗前后上颌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变化不明显,下颌骨矢状方向SNB平均增加2.5°,垂直方向下颌平面角平均增加了2.7°,下前面高平均增加了11.8 mm,上下切牙明显唇倾,下颌磨牙明显近移;模型测量治疗前后覆(牙合)明显减小,上下颌尖牙间、前磨牙间和上颌磨牙间宽度明显增加,下颌磨牙增加不明显.下颌尖牙和磨牙平均近移4.1 mm和3.6 mm.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I类.结论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可以通过扩大上/下颌牙弓和II类牵引方法矫治,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与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上颌切牙区牙槽骨的形态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82例(Ⅱ/1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72例(Ⅲ组)、个别正常牙合患者4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拍摄CBCT影像并行三维重建,选取上颌切牙的正中矢状截面的影像,定点并测量上颌切牙区各牙齿在牙槽嵴顶、根中1/2和根尖处唇腭侧的牙槽骨厚度,以及牙槽骨的倾斜度和高度。结果 上颌切牙区唇腭侧牙槽骨在牙槽嵴顶处均较薄。(1)唇侧牙槽骨厚度:在根中1/2处,Ⅱ/1组中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1.31 ± 0.39)mm ]显著高于对照组[(0.87 ± 0.34)mm ]和Ⅲ组[(0.87 ± 0.49)mm ](P < 0.05);而Ⅲ组的侧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0.62 ± 0.40)mm ]高于Ⅱ/1组[(0.50 ± 0.40)mm ]和对照组[(0.44 ± 0.23)mm ](P < 0.05)。(2)腭侧牙槽骨厚度:在牙槽嵴顶和根中1/2处,Ⅲ组上颌中切牙腭侧牙槽骨厚度[(0.98 ± 0.32)mm、(3.27 ± 1.92)mm ]显著高于对照组[(0.69 ± 0.22)mm、(2.23 ± 0.90)mm ]和Ⅱ/1组[(0.87 ± 0.24)mm、(2.77 ± 0.87)mm ](P < 0.05),而Ⅱ/1组和Ⅲ组侧切牙腭侧牙槽骨厚度小于对照组(P < 0.05)。(3)牙槽骨高度和倾斜度:Ⅱ/1组上颌切牙区牙槽骨高度和倾斜度均大于Ⅲ组和对照组。上颌中切牙倾斜度与牙槽骨形态具有相关性,Ⅱ/1组上颌中切牙倾斜度与唇腭侧牙槽骨倾斜度高度相关(P < 0.05)。结论 安氏Ⅱ/1分类和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具有不同的牙槽骨形态特征,因此在制定正畸治疗方案中要予以考虑不同错牙合畸形对上颌切牙区颌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安氏Ⅱ类2分类青少年不拔牙矫治前后的硬组织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安氏Ⅱ类2分类青少年不拔牙矫治前后硬组织的变化。方法15例安氏Ⅱ类2分类青少年病例,使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上颌平面导板完成不拔牙矫治。对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描图和手工测量,比较治疗前后硬组织的改变。结果上前牙舌倾得以纠正,Spee曲线整平,前牙覆[牙合]达到正常,SNB角增大,下前牙压低,下后牙升高,下颌骨长度增加。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青少年病例,在上颌前牙舌倾纠正后,下颌骨有一定程度的生长,使上下颌骨矢状向的位置关系得以改善。配合使用平导打开咬合,可以有效地纠正前牙深覆[牙合],整平Spee曲线,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扩大上 /下颌牙弓和Ⅱ类牵引方法矫治成人安氏Ⅱ类 2分类错牙合 ,观察并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以及模型的变化。方法 :选取临床矫治的安氏Ⅱ类 2分类错牙合成人病例 15例 ,矫治采用非拔牙矫治的扩大上 /下颌牙弓以及Ⅱ类牵引的方法 ,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的变化并比较。结果 :头影测量治疗前后上颌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变化不明显 ,下颌骨矢状方向SNB平均增加 2 .5° ,垂直方向下颌平面角平均增加了 2 .7° ,下前面高平均增加了 11.8mm ,上下切牙明显唇倾 ,下颌磨牙明显近移 ;模型测量治疗前后覆牙合明显减小 ,上下颌尖牙间、前磨牙间和上颌磨牙间宽度明显增加 ,下颌磨牙增加不明显。下颌尖牙和磨牙平均近移 4.1mm和 3 .6mm。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I类。结论 :成人安氏Ⅱ类 2分类错牙合可以通过扩大上 /下颌牙弓和II类牵引方法矫治 ,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非拔牙矫治的效果。方法从烟台市口腔医院2005—2007年就诊的正畸患者中选取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9例,采用唇倾上前牙、扩大牙弓、上颌平导或斜导的方法,促进下颌前移,并通过Ⅱ类牵引使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Ⅰ类。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头影测量指标:矫治前后上颌骨矢状方向变化差异无统计意义,下颌骨矢状方向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B)平均增加2.3°,垂直方向下颌平面角平均增加了3.1°,上、下切牙唇倾度增加显著。模型测量指标:矫治前后覆明显减小,上、下颌尖牙和上颌磨牙间宽度明显增加,下颌磨牙增加相对较小,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磨牙关系均由Ⅱ类变为Ⅰ类。结论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可以通过唇倾上前牙、扩大牙弓、上颌平导或斜导的方法,促进下颌前移,并通过Ⅱ类牵引使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Ⅰ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矫治前安氏Ⅱ类年轻成人错牙合患者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观察其切牙区牙颌代偿情况及牙槽骨形态。方法:选取未经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117例,根据上颌中切牙的唇倾程度及垂直骨面型进行分组,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及t检验对其牙颌代偿情况及牙槽骨形态进行研究。结果:1比较安氏Ⅱ类1分类和2分类错牙合,安氏Ⅱ类1分类者U1/SN、LI/MP、UA、Uap、LAH、LBH和LLH的测量值均大于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但SN/OP、U1/L1、UAH、UDH、UBH、UP、LP、LAP则小于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不同垂直骨面型间相互比较:均角组和低角组SNA、SNB、L1/MP、UP、UAP、LA、LP、LAP值都显著大于高角组,而ANB、SN/OP、SN/MP、FH/MP、UAH则显著小于高角组。而UDH,LDH,LAH,LBH值则仅均角组显著低于高角组。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和2分类错牙合相比较,二者在牙颌代偿及牙槽骨形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牙颌代偿和牙槽骨形态均受到垂直骨面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矫治成人非拥挤安氏Ⅱ1错(牙合),探讨治疗前后硬软组织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择非拥挤安氏Ⅱ1错(牙合)的成年患者11例,所有病例均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将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下颌骨发生了轻度后下旋转,上前牙及上唇发生了明显的内收,下前牙被压低,同时发生了轻度唇倾.结论:上颌单颌拔牙矫治成人非拥挤的安氏Ⅱ1错(牙合),改变主要发生在牙齿及牙槽骨水平,颌骨矫形作用不明显,此方法适用于牙性或轻度骨性的成人非拥挤Ⅱ1错(牙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矫治成人非拥挤安氏Ⅱ1错[牙合],探讨治疗前后硬软组织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择非拥挤安氏Ⅱ1错[牙合]的成年患者11例,所有病例均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将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下颌骨发生了轻度后下旋转,上前牙及上唇发生了明显的内收,下前牙被压低,同时发生了轻度唇倾.结论:上颌单颌拔牙矫治成人非拥挤的安氏Ⅱ1错[牙合],改变主要发生在牙齿及牙槽骨水平,颌骨矫形作用不明显,此方法适用于牙性或轻度骨性的成人非拥挤Ⅱ1错[牙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采用三段片段弓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深覆患者后上颌中切牙、上颌第一磨牙的控制情况.方法:选择12~14岁安氏Ⅱ类1分类高角深覆患者20例,采用三段片段弓,在4个上切牙段阻力中心远中侧2 mm处施加50 g压低力及约20 g后退力,腭杆加强支抗.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摄X线定位侧位片,并测量和统计.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和垂直伸长量分别为0.60 mm±0.35 mm和0.80 mm±0.52 mm;上颌第一磨牙轴倾角无变化;上中切牙水平后移量及垂直压低量分别为-.20 mm±2.12 mm和3.10 mm±0.54 mm;上中切牙阻力中心后移量及压低量分别为-4.12 mm±1.96 mm和3.20 mm±0.66 mm;上中切牙与腭平面夹角由123.21°±4.26°降低成116.00°±3.96°.结论:三段片段弓技术在同时压低和后退上切牙时,可有效控制后牙支抗,是一种有效的矫治伴有切牙唇倾深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矫治成人非拥挤安氏Ⅱ1错,探讨治疗前后硬软组织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择非拥挤安氏Ⅱ1错的成年患者11例,所有病例均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将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下颌骨发生了轻度后下旋转,上前牙及上唇发生了明显的内收,下前牙被压低,同时发生了轻度唇倾。结论:上颌单颌拔牙矫治成人非拥挤的安氏Ⅱ1错,改变主要发生在牙齿及牙槽骨水平,颌骨矫形作用不明显,此方法适用于牙性或轻度骨性的成人非拥挤Ⅱ1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