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牙根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牙齿的发育过程主要受上皮组织与外胚间充质组织间有序的相互作用的调控。目前有关此调控的分子机制尚未十分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些生物分子在时限、空间、活性强度等方面有序的协调作用决定牙齿的发育进程,如生长因子、转录因子、凋亡蛋白、细胞膜表面成分和细胞外基质等。而且这些生物信号分子是通过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基质间的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来调控发育进程,而不是依赖于激素和外周生长因子的远距离调控[1]。牙根的发育也是口腔上皮组织与间充质组织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近年来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进展阐明了一些生物分子及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儿童(UCLP)患侧尖牙发育特点。方法 53例8~12岁UCLP患儿,采用Brouwers方法,测量并比较术前曲面断层中健侧及患侧恒上尖牙长度,并观察恒上切牙缺失和畸形情况。结果 UCLP患儿健、患侧恒上尖牙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侧侧切牙缺失35.8%,患侧上中、侧切牙畸形47.2%。结论 患者患侧恒上尖牙发育明显迟缓,并伴有不同程度患侧侧切牙缺失、中、侧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定不同恒牙(除第三磨牙外)的牙冠与牙根长度的发育完成时间,探讨牙冠与牙根长度发育完成时间的性别差异。方法 选择3304例3~18岁儿童与青少年全口曲面体层片,应用Haavikko法分别记录每个恒牙的发育分期,采用SPSS 25.0软件包计算男女不同恒牙的牙冠与牙根长度发育完成时间的中位数,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男女性别间差异比较。结果 中切牙和第一磨牙的牙冠发育完成时间无性别差异,P值分别为0.143(上颌中切牙)、0.122(上颌第一磨牙)、0.191(下颌中切牙)和0.558(下颌第一磨牙),其余牙女性均显著早于男性。上颌中、侧切牙、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的牙根长度发育完成时间无性别差异,P值分别为0.057、0.130和0.294;下颌中,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的牙根长度发育完成时间无性别差异,P值分别为0.428、0.057;上、下颌其余牙牙根长度发育完成时间女性均显著早于男性。结论 恒牙牙冠与牙根长度发育完成时间女性普遍早于男性,上、下颌恒牙牙冠与牙根长度发育完成时间的性别差异相似。  相似文献   

4.
腭裂成形术影响He颌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Shh反义寡脱氧核苷酸(ODN)抑制体外培养小鼠牙胚中Shh的翻译,观察该抑制反应对牙胚生长及矿化的影响。方法 培养牙胚取自胎龄为E17.5d昆明小鼠下颌第一磨牙,利用简易Trowell支架,建立小鼠牙胚体外培养模型,实验共分为三组:反义ODN组;正义ODN组及空白对照组,核酸浓度为30μmol/L。体外分别培养10d后,进行HE染色、von Kossa染色。结果 蛋白印迹结果显示所应用的反义核酸阻断了牙胚中Shh的表达。HE、von Kossa染色结果显示:培养10d,S-ODN组与空白对照牙胚进入钟状晚期,细胞分化,并可见分泌的基质带;钙磷酸盐在成牙本质细胞与成釉细胞间的基质中沉积。AS-ODN组牙胚培养10d,牙胚进入钟状期,但牙胚体积明显变小,牙尖形态发育不良,成牙本质细胞排列紊乱,但仍可见高柱状分泌期细胞;von Kossa染色未见明显钙磷酸盐沉积。结论 Shh反义核酸减缓体外培养牙胚的发育,可能通过对成牙本质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而影响牙胚的矿化。  相似文献   

6.
大鼠牙根发育模式相关基因cDNA消减文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大鼠牙根发育模式决定期磨牙和切牙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方法 :采用改良消减杂交技术 ,以E19SD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组织总mRNA为实验组 ,采用改良的SMARTPCRcDNA合成技术进行反转录 ,下颌切牙牙胚组织总mRNA为驱动组 ,进行扣除杂交 ,筛选出两组差异表达的cDNA ,与T载体进行T/A连接构建文库 ,然后转化高效感受态大肠杆菌DH5а进行文库扩增 ,随机挑取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结果 :扩增消减cDNA文库获得 12 0 0余个白色阳性克隆 ,随机挑取的 10 0个阳性克隆酶切后 ,含 5 0 0bp以上插入片段的克隆 68个 ,占 68%。结论 :用改良消减杂交技术成功构建了大鼠牙根发育模式决定期磨牙和切牙差异表达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 ,该文库的建立为进一步筛选、克隆大鼠牙根发育模式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牙胚培养是研究体外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基质分泌的理想模型。国外已成功地进行了多种动物牙胚的体外培养^[1,2],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3,4]。为了更好地了解牙胚体外发育状况,为牙胚体外发育模型的建立及后期研究奠定基础,我们对Balb/c小鼠上颌第一磨牙体内、外发育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作者将钟状期晚期的牙胚移植入大鼠耳皮下,分析牙胚自身的发育潜能及其与植入位置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关于牙齿发育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牙齿的发育是一连续、复杂的过程 ,包括牙齿的生长、钙化和萌出 ,主要涉及细胞的分化和形态的分化以及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蛋白、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从哲学的角度来观察、分析这一过程 ,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 ,牙齿是特殊的矿化组织 ,具有一般矿化组织 (主要是骨组织 )的特征 ,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牙齿与骨组织的这种特殊关系体现了共性和个性 ,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是二者辨证的统一。牙齿和骨组织的一般和共性表现在二者性质相近 ,组成相似 ,形成机理相仿。二者都是硬组织 ,无机成分占其组成的主要部分 ;在其硬组织形成过…  相似文献   

10.
牙齿再生为临床牙齿缺失的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而研究牙齿再生的前提是必须明确牙齿自然发育过程本文在简述牙齿形成的基本模式基础上,对,才齿再生研究的现状和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牙胚发育的早期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椎动物的器官发育都是通过有共性的两种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牙胚发育过程中FGF-8和BMP-2/4相互作用决定了牙齿萌出的位置;细胞因子以及细胞粘附分子共同作用,调节着问质细胞的聚集,转录因子Msx-1为蕾状期发育所必须,Msx-1,BMP-4,LEF-1在间质的顺序表达是牙胚早期发育的特点,同时,间质细胞的活动对于上皮细胞具有反馈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鼠硬腭不同面积裸露后的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大鼠不同硬腭裸露面积伤口的组织学观察,了解不同硬腭裸露面积与硬腭裸露面伤口组织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3周龄SD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组分别被切去硬腭1/4、2/4和3/4面积大小的黏骨膜瓣的实验组,每2周各组随机处死动物1只,进行HE和Masson染色。结果:硬腭不同的裸露面积表现为不同的组织学改变,1/4组与正常组相似,未见到纤维与牙周纤维相连;裸露面积在2/4以上时,出现了大量的瘢痕组织,与骨面及牙周纤维紧密相连;裸露面积大于3/4时,还发现硬腭中部有骨坏死。结论:硬腭裸露面积的差异,可以导致硬腭不同的组织学改变;硬腭裸露面积越大,组织结构改变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Notch 1信号蛋白在大鼠牙胚发育中的免疫组化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牙胚发育不同阶段Notch1信号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测大鼠孕期12、14、16、17、18、19d和出生后1、3、5、7、9d牙胚中Notch1的表达。结果Notch1的表达始于钟状中期。在钟状中晚期,Notch1的表达在牙乳头间充质、成牙本质细胞层呈弱阳性。在内釉细胞层呈阳性。牙体组织形成开始,Notch1则在成釉细胞的中间层有反复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层中有一过性表达。牙齿萌出后,该信号在成牙本质细胞和成釉细胞表达均为阴性。结论Notch1在牙胚发育过程中与成釉细胞分化有关,它可能在牙齿发育早期基质触发前成釉细胞向成釉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32位乳牙期反病人头影测量研究发现;乳前牙反病人中SNA减小不明显,而CV值的减小普遍存在。说明反形成机制中,中西部发育不足是一重要原因;同时可见下颌骨的生长型和生长方向已显异常。提示乳前牙反不仅应强调尽早矫治,而且针对反形成机制选择有效的矫治方法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正畸力对未发育完全的上颌中切牙牙根继续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替牙期牙根未闭合的上颌中切牙16颗,唇向开展上前牙矫治反(牙合).选择恒牙期牙根闭合的上颌中切牙16颗,采用镍钛丝排齐整平的方式进行不拔牙正畸治疗.患者在一年后结束治疗,治疗前后拍摄CBCT,进行Mimics15.0重建分析上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和体积变化.结果 治疗后替牙期患者的上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和体积得到增加(P<0.05).恒牙期患者的上颌中切牙的长度减少(P<0.05),体积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未发育完全的中切牙的牙根可以继续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7.
bmp3、bmp4、bmp7在犬牙根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mp3、bmp4、bmp7在牙根发育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染色技术,观测犬恒牙牙根发育各阶段标本中bmp3、bmp4、bmp7mRNA的定位表达。结果:bmp3的表达始于牙根发育早期的牙囊组织,之后转移到成牙骨质细胞和牙周膜细胞中;bmp4阳性信号在发育过程中主要位于成牙本质细胞层中;bmp7在牙根发育早期的颈环处上皮根鞘细胞有表达,而后还在分泌期的成牙骨质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中表达。结论:bmp3、bmp4、bmp7在牙根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提示它们参与调控牙根的发育。  相似文献   

18.
牙齿发育异常是最常见的非龋性疾病,与正畸临床密切相关,现对496例正畸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9.
牙齿发育异常是最常见的非龋性疾病,与正畸临床密切相关,现对496例正畸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1对象和方法共496例,均为门诊错畸形患者。其中男性172例,女性324例。9~11岁48例,12~14岁293例,15~17岁87例,18岁以上68例。所有...  相似文献   

20.
c-myc基因在牙齿发育中对细胞凋亡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牙齿发育过程中c-myc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凋亡的发生情况,探讨c-myc基因在牙齿发育中对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方法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SD大鼠牙胚发育不同时期c-mycmRNA、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牙齿发育的各期成釉器及间充质细胞中均有c-mycm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