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2月于本院妇产科行产前检查的孕24~28周孕妇行空腹血糖(FBG)、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HbA1c及CRP检查,分为正常妊娠者(对照组),妊娠期糖耐量受损者(GIGT组),妊娠期糖尿病者(GDM组)各40例。对受试对象孕36~38周再次进行FBG、HbA1c及CRP复查,比较各项指标及转归。结果孕24~28周GIGT组及GDM组FBG、HbA1c及CR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进行饮食控制及(或)胰岛素治疗后GIGT组及GDM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GIGT组部分孕妇可恢复至正常值。结论HbA1c检测快速简便,联合CRP有助于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检测及诊断,可用于孕期血糖控制的跟踪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诊断妊娠糖尿病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80例血糖正常孕妇作为参照组。检测两组孕妇Hb Alc、OGCT、FPG等指标,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孕妇FPG以及糖耐量试验第1 h、2 h、3 h的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Hb Alc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糖检验后,8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Hb Alc检测阳性者25例,阳性率为31.3%。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诊断妊娠糖尿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断作出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采取促红细胞生长素(EPO)联合蔗糖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接诊的维持血液透析且伴有肾性贫血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促红细胞生长素+琥珀酸亚铁治疗,而研究组采取促红细胞生长素+蔗糖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及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HCT、RBC及SF水平皆有一定提高,组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升高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则为24.00%,研究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伴发肾性贫血会对透析效果产生影响,临床采取促红细胞生长素联合蔗糖铁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除了可改善相关指标水平外,还能保障治疗安全性,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基化血红蛋白不同分组对于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分为冠心病组(A组,50例);冠心病非ACS合并糖尿病组(B组,50例);同时期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组(对照组,50例),检测3组患者的各项血红蛋白如果糖糖化血红蛋白(简称Hb A1a)的参数,使用logistic来分析冠心病以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对比各个因素之间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Hb A1b、Hb A1c、Hb AO、Hb P3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 P3、Hb A1c能够影响冠心病,同时具有诊断效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控制与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30例G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血糖控制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干预后研究组FBG、2 h PG、Hb A1c改善程度较之对照组更佳,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并发症总发生率4.16%比对照组29.23%低,且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应用于GDM患者,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减少孕妇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血清尿酸(UA)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并分析医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确诊患者(观察组)及同时期门诊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尿酸含量;同时通过测定观察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含量判断肾脏受损情况,将患者分为临床白蛋白尿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其Hb A1c与UA含量,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Hb A1c与UA含量分别为(8.68±2.01)%、(368.50±25.65)mmol/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4.35±0.22)%、(125.67±32.18)mmol/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尿酸血症患者18例远高于对照组5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观察组按UAER含量标准细分后,其临床白蛋白尿组Hb A1c与UA含量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含量与Hb A1c呈现正相关,r=0.73,P=0.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 A1c与UA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判断以及是否发生早期肾脏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瘦素、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水平变化及其与血糖、胰岛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并纳入GDM组,选取同期于该院产检的90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_(1c),HbA_(1c))、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RBP4、瘦素、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GDM组孕妇血清RBP4、瘦素、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水平与血糖和胰岛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孕妇FPG、HbA_(lc)、血清RBP4、瘦素、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水平、HOMA-IR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FIN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GDM孕妇血清RBP4、瘦素、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水平与FPG、HbA_(lc)水平及HOMA-IR指数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FINS均呈负相关(均P<0.05);GDM组孕妇围产期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和产褥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血清RBP4、瘦素和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水平与GDM孕妇血糖代谢、胰岛功能密切相关,临床应密切监测GDM孕妇血清RBP4、瘦素和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水平,以防治GDM和孕妇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行碘营养配合左甲状腺素治疗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186例GDM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两组患者均行血糖控制,对照组患者接受左甲状腺素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碘营养配合左甲状腺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碘营养状况、甲状腺相关指标、糖代谢相关指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碘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腺相关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代谢相关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中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出生低体重、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碘营养配合左甲状腺素应用于GDM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有助于改善碘营养状况、甲状腺相关指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85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入院和出院时分别进行血清CA199、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检测,分析其变化,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糖尿病组血清CA199、Hb A1c、FPG、2 h P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CA199水平随Hb A1c和血糖水平下降而下降,治疗前后CA19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明显增高,可作为血糖控制好坏的参考指标,应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糖铁复合物治疗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HCT、RBC、S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糖铁复合物治疗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琥珀酸亚铁缓释片联合维生素C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门诊产检确诊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为中期妊娠,入组前均未服用抗贫血药物。按照随机分组原则,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给予硫酸亚铁片联合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琥珀酸亚铁缓释片联合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95%和97.3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铁蛋白(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Hb、RBC、SF水平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治疗后Hb、RBC、S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琥珀酸亚铁缓释片联合维生素C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男性代谢综合征(MS)相关组分与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初步探讨MS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430例男性体检者行身体基础和实验室指标的检查,按照代谢综合征组分不同分为MS组112例(MS≥3),MS进展组236例(1≤MS≤2),对照组80例(MS=0),比较3组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压积(Hct)这3项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红细胞参数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MS组与MS进展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压积(Hc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MS组分的增加,RBC、Hb有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红细胞参数(RBC、Hb、Hct)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红细胞参数的改变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表现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文章主要是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以及对早期血管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通过将Hb A1c即糖化血红蛋白、GSP即糖化血清蛋白、FIB即纤维蛋白原这几种血液指标进行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146例糖耐量正常者以及1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为对照组以及糖尿病组进行分别观察,对这些患者进行Hb A1c、GSP及FIB的血液指标检测,并对最终显示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糖尿病组的各项指标水平比对照组要明显高,数据具备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发生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中各项指标的检测水平又普遍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的患者,数据具备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Hb A1c、GSP这两中指标进行检测,能够充分反应出血糖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其观察提供了重要价值,而FIB水平发生上升情况,说明糖尿病患者发生了血液高凝、血小板及血管内皮细胞活化等情况,并发症处于危险状态,因此通过采用联合检测的方式对于病情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轻度地中海贫血患儿家属进行相关地贫知识的讲解并进行积极的随访,使患儿能够减少由铁负荷增加而引起的相关疾病,提高远期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临床病例观察的方法,比较轻度地中海贫血患儿与正常对照组相关指标的异常;方法将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90例进行基线资料及血常规、红细胞渗透脆性、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依据结果确定地贫患儿的铁负荷的水平,并积极的给予地贫患儿家属相关知识的指导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结果病例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值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地贫患儿的Hb及红细胞渗透脆性、MCV与α地贫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α、β地贫组与正常组血清铁、铁蛋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β地贫患儿体内较正常人存在铁负荷增加,应积极给予相关知识的指导,从而避免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远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血液检验应用于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4例贫血性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为依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31例为地中海贫血,设为A组,43例为缺铁性贫血,设为B组,对其进行血液检验,结合标准参考值,对平均细胞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Hb)和红血胞分布宽度(RDW)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液检验结果显示,A组的MCV和Hb明显高于B组,与标准参考值相比,两组MCH、MCV和Hb均明显低于参考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1例患者中,其灵敏度、特异性和负荷率分别为93.5%,61.3%,77.4%;B组43例患者中,其灵敏度、特异性和负荷率分别为95.3%,74.4%,81.4%。结论血液检测中MCH、MCV、Hb及RDW等指标,对贫血症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肾性贫血且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 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贫血指标、红细胞携氧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7.33%, 146/150)高于对照组(80.67%, 121/1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 且联合组的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红细胞有效携氧量(Q值)和氧亲和力(P5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Q值和P50均明显改善, 且联合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贫血患者应用血液检验对疾病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48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和4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的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对象的血液检查指标及符合率等。结果地中海组和缺铁性组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Hb)水平明显低于其对照组,数据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组血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容积比值(RBC/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及Hb水平均明显高于缺铁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水平明显低于缺铁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组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的敏感度(95.83%)、特异性(64.58%)及符合率(79.17%)与缺铁性组的敏感度(93.18%)、特异性(65.91%)与符合率(81.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对贫血患者诊断的符合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患者外周血NOX5基因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GDM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0—2021年我院产科门诊确诊为GDM的孕妇67例为病例组,同期门诊口服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孕妇87例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两组孕妇NOX5基因甲基化状态,并根据NOX5基因甲基化状态将病例组孕妇分为阳性亚组44例和阴性亚组23例,根据是否胎儿窘迫、是否巨大儿将154例新生儿分为窘迫组(6例)和非窘迫组(148例)、巨大儿组(11例)和非巨大儿组(143例),分析NOX5基因甲基化状态与GDM孕妇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NOX5基因甲基化阳性构成比分别为65.67%、40.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807,P<0.05),阳性亚组和阴性亚组比较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胎儿窘迫组与非窘迫组、巨大儿组与非巨大儿组NOX5基因甲基化阳性构成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蔗糖铁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 EPO)在老年髋关节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联合使用蔗糖铁和rh EPO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42例),其中,术前3天开始用药患者纳入A组(21例),手术当天开始用药患者纳入B组(21例);单纯使用蔗糖铁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4例)。根据失血量将患者分为轻度(<400 ml)、中度(400~800 ml)、重度(>800 ml)。分别于术后1、3、5、7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3、5、7天,A组轻度、中度及重度失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应程度失血患者(P<0.05);术后3、5、7天,A组中度和重度失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B组对应程度失血患者(P<0.05)。术后3、5、7天,观察组患者红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对应程度失血患者(P<0.05);术后5天和7天,A组中度和重度失血患者红细胞计数均高于B组对应程度失血患者(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蔗糖铁联合rh EPO在术前3天开始使用效果较好,联合用药对中、重度失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的提升作用较轻度失血患者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年龄≥60岁、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为8%~11%、单独使用甘精胰岛素或联合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欠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沙格列汀+甘精胰岛素(Sax+Gla)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卡波糖+甘精胰岛素(Aca+Gl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BG)、Hb A1c、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4周,两组患者FBG、2h BG、Hb A1c水平均较基线水平降低(P<0.05),低血糖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和体重增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明显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