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以微种植体作支抗及以Nanee弓作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实验组40例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对照组40例采用Nance弓支抗。通过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评价两组病例在上颌前突矫治中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上前牙后移4.93mm,磨牙近中移动0.48mm,上前牙后移的平均速度1.38mm/月,矫治疗程平均16.6个月,对照组上前牙后移3.69mm,磨牙近中移动1.02mm,上前牙后移速度平均1.05mm/月,矫治疗程平均20.5个月。结论:微种植体和Nance弓支抗均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但微种植体支抗可使上前牙更多内收,且可有效地缩短矫治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使用微种植支抗矫治成人骨性Ⅱ类突面型,观察矫治前后矢状向牙齿突度和唇突度变化.方法 选取36例治疗结束的成人骨性Ⅱ类突面型患者,所有患者均是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使用自攻型微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36例患者的切牙、软组织等测量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上切牙内收(5.98±3.8...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种植支抗钉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推广,其逐渐被用于压低磨牙、矫治磨牙伸长及开,笔者对其适应证、微种植支抗钉尺寸、植入部位、负载时间、负载力量、副作用的预防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自攻型微螺钉支抗在上颌前突正畸矫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攻型微螺钉作为正畸强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突患者50例,上牙弓均拔除2颗第一前磨牙,采用自攻型微螺钉加强支抗,微螺钉均植入到上颌双侧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部的牙槽间隔处,植入后以每侧加0.98 N的力滑动内收上前牙,关闭间隙。于治疗前后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治疗过程中所有微螺钉均稳固;2)所有病例矫治后拔牙间隙均关闭,牙弓突度得到明显改善,上颌切牙明显直立和内收,平均内收7.57 mm,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SN)相交的下内角平均减少13.40°,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至上牙槽座点(NA)平面之间的上交角平均减少12.82°,上、下中切牙长轴的后交角平均增大20.56°,前牙覆盖平均减少7.94 mm,上唇突点至审美平面的线距平均减少5.52 mm,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一磨牙矢状向、垂直向的位移分别为0.01、0.09 mm,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所有病例矫治后均获得理想的侧貌改变,前牙覆覆盖正常,后牙尖窝锁结关系良好。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是一种稳固、舒适、高效的支抗,可即刻受力,能使支抗磨牙处于稳定状态,最大限度地内收上颌前牙,有效矫治上颌前突畸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临床内收上颌前牙的应用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包括10例正畸患者,患者分为女性8例,男性2例,根据治疗需要在上颌磨牙颊侧的部位应用微种植钛钉作为支抗,内收前牙完成正畸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应用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内收前牙,使磨牙尖牙达到Ⅰ类关系,头影测量A点、B点有明显变化,侧貌有明显改善。结论微种植体能提供正畸临床所需的强支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性别、年龄与微种植钉支抗稳定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286颗用于前牙内收的上颌微种植钉支抗植入后的松动率进行总结,探讨性别、年龄与微种植钉植入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43例患者的286颗上颌后牙牙槽嵴区的自攻型微种植钉的松动率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性别组和年龄组种植钉植入后松动率的差异,以及不同年龄组双侧种植钉同时松动率的差异.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X2检验或U检验.结果:286颗种植钉中共有50颗出现松动,平均松动率为17.5%,其中,儿童组男女种植钉松动率分别为23.1%、20.7%,成人组男女种植钉松动率分别为10.0%、12.1%,均无统计学差异;儿童组总的松动率为21.8%,成人总松动率为11.2%,有统计学差异(双侧X2检验,P<0.05).儿童和成人双侧种植钉同时松动的发生率为分别8.2%、1.7%,有统计学差异(单侧U检验,P<0.05).结论:本组微种植支抗的平均松动率为17.5%,性别与微种植钉稳定性无明显关系,儿童微种植钉松动概率远大于成人. 相似文献
8.
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强支抗在上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微螺钉型种植体在上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支抗应用,同时与口外弓配合Nance弓等传统支抗相比较,总结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不足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上颌严重前突的拔牙矫正患者24人,矫治设计需强支抗,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人,试验组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结合滑动直丝弓技术,对照组用口外弓加Nance弓或者横腭杆结合滑动直丝弓技术,对治疗前后利用X线头颅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试验组上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未发生明显移动(P>0.05),而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前移3.7 mm,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微螺钉型种植体有效治疗上颌前突畸形,可代替口外弓配合Nance弓等传统强支抗,具有舒适、操作简便灵活,可即刻受力,不依赖于患者合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攻型微螺钉作为正畸强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突患者50例,上牙弓均拔除2颗第一前磨牙,采用自攻型微螺钉加强支抗,微螺钉均植入到上颌双侧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部的牙槽间隔处,植入后以每侧加0.98N的力滑动内收上前牙,关闭间隙。于治疗前后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治疗过程中所有微螺钉均稳固;2)所有病例矫治后拔牙间隙均关闭,牙弓突度得到明显改善,上颌切牙明显直立和内收,平均内收7.57mm,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SN)相交的下内角平均减少13.40°,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至上牙槽座点(NA)平面之间的上交角平均减少12.82°,上、下中切牙长轴的后交角平均增大20.56°,前牙覆盖平均减少7.94mm,上唇突点至审美平面的线距平均减少5.52mm,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一磨牙矢状向、垂直向的位移分别为0.01、0.09mm,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所有病例矫治后均获得理想的侧貌改变,前牙覆衿覆盖正常,后牙尖窝锁结关系良好。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是一种稳固、舒适、高效的支抗,可即刻受力,能使支抗磨牙处于稳定状态,最大限度地内收上颌前牙,有效矫治上颌前突畸形。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影响微种植支抗钉植入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各类牙颌畸形患者植入的123颗微种植体支抗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口腔卫生、牙周组织健康等因素,对123颗微种植体的随访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价各项因素对种植支抗留存的影响。结果:123颗微种植体支抗在随访中留存112颗,总存留率91.06%,11颗微种植体支抗在受力后脱落,总失败率8.94%。口腔卫生较好者微种植体支抗留存率为97.59%,比口腔卫生一般者或口腔卫生较差者的微种植体支抗钉留存率高,后两者分别为86.36%和66.67%(P <0.01)。牙周组织健康者,植入的微种植体支抗留存率(96.97%)比伴有牙周组织炎症者的微种植体支抗留存率(66.67%)高(P <0.01)。患者在微种植体植入后感觉疼痛或咬合时疼痛的微种植体支抗留存率为55.00%,比无疼痛感觉的微种植体支抗留存率(98.06%)低(P <0.01)。结论:口腔卫生较差,牙周组织炎症,术后疼痛是导致微种植体支抗种植失败的危险因素(P <0.05)。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自攻微钛钉作为正畸强支抗矫治成人骨性上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成人骨性上颌前突患者56例,均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采用白攻微钛钉加强支抗整体内收上前牙。矫治前后均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所有微钛钉均保持稳定;矫治后患者侧貌明显改善,上颌前牙明显内收,U1-SN、U1-NA、U1E-RL、UL-EP、FCA明显减小,矫治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虽有所减小,但矫治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上颌磨牙未发生明显前移,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自攻微钛钉是一种稳固、高效的支抗系统,植入后可即刻加载,能最大限度内收上颌前牙,有效改善成人轻中度骨性上颌前突畸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微种植体在上颌前突患者正畸治疗中的支抗作用。方法 15例上颌前突患者,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后,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结合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软硬组织的变化,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后上颌中切牙切缘平均腭向移动6.52 mm,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平均近中移动0.41 mm,上唇突点后移,鼻唇角加大,A点轻微后移,患者侧貌明显改善。结论 微种植体在关闭拔牙间隙过程中具有完全支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微种植钉植入手术的临床医护配合与护理要点,提高微种植钉植入手术的成功率。方法:225例需要植入微种植支抗钉病例,共植入432颗种植钉,通过助攻式或自攻式两种方法植入齿槽骨或者颌骨内。术中根据不同的种植部位和手术方法进行医护配合。结果:正确的医护配合及术前术后的卫生宣教,减少了术中及术后的感染发生率,保证了微种植支抗手术的成功率。术后4周内有18颗种植钉松动脱落,手术成功率95.8%,4周后有39颗种植钉松动脱落,手术成功率91.0%。结论:医护配合得当及手术的严格无菌操作,既能减少感染的发生,还可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中影响微种植支抗位移的因素。方法:选择26例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安氏Ⅱ1类正畸病例共52颗微种植钉作为研究对象,男5例,女21例,年龄14~25岁。在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牙根之间植入微种植钉作支抗,随机选择加载时机、施力方式和施力的初始力值,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力作用线与牙合平面夹角和施力持续时间。分别在施力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种植钉头部在施力前后的位置变化。通过单个样本的t检验比较施力前后种植钉的位移量变化;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施力方式对种植钉的位移量的影响;以种植钉的位移量(D)为应变量,以加载开始时间(W)、施力持续时间(T)、施力的初始力值(F)、力作用线与牙合平面夹角(A)、年龄(Y)为自变量,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用以分析各自变量对应变量的影响作用。结果:施力后种植钉的位移量为0.42±0.28 mm(P<0.05),性别和施力方式对种植钉位移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变量与应变量依存关系的多元回归方程为:D=0.5467-0.0751W+0.0168T-0.0219Y。结论:施力后微种植支抗可产生位移,位移量的大小与加载开始时间、施力持续时间和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观察微种植支抗钉加镍钛拉簧压低伸长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上颌第一磨牙伸长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病例对照试验.其中30例应用微种植支抗钉加镍钛拉簧压低作为观察组,另外30例应用正畸片段弓压低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平均压低时间、平均压入深度及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压低时间短,平均压入深度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微疼痛比率高于对照组,而中等疼痛以及剧烈疼痛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种植支抗钉加镍钛拉簧压低伸长磨牙比正畸片段弓压低磨牙疗程短、痛苦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用于下颌磨牙缺失患者矫治上牙前突伴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颌单侧磨牙缺失、上牙前突伴拥挤的成年错!患者8例(年龄22~38岁),在每位患者下颌磨牙缺失侧的第二前磨牙远中11~13 mm颊侧牙槽嵴处各种植1枚纯钛微螺钉,并以栓道固位方式在微螺钉的龈上部分附着自制微螺钉牵引帽,利用微螺钉牵引帽依次牵引同侧的下颌前磨牙、尖牙、切牙向远中移位,并利用牵引帽上的牵引钩行颌间Ⅱ类牵引。结果采用种植微螺钉作为支抗的8例患者治疗后均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前牙覆盖覆!和后牙尖窝关系均正常。疗程最长者24个月,最短者15个月,平均20.8个月。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可以用于下颌磨牙缺失的上牙前突伴拥挤患者的矫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正畸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植入后的有关功能和形态学的变化.方法:收集近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截止08年2月)的有关文献.文献内容包括实验性动物(小猪,beagle狗和猴子)研究和临床试验性研究(接受正畸治疗的牙颌畸形患者),使用直径1.1~2.2mm和微种植螺钉和小型钛板作为正畸临时骨性支抗.分析加力前等候时间、加力大小、稳定情况、副作用、骨整合及失败率情况等.结果: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功能和结构上均能满足对支抗的要求;种植体未发现有严重的副作用;加载前等候时间从零到12周不等;加力范围从25g到500g.骨与种植体的整合度从10%到58%,支抗螺钉植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骨结合量也随之增加,骨结合量的多少与种植体负载与否没有显著性差异,负载种植体压力侧与张力侧的骨结合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失败率从0%~19%不等.种植体置入位置、手术方法、种植体加力时机以及负载大小等因素均有可能影响成功率.结论:理想的加载前等候时间和加载力值、种植体植入手术和种植体植入的最适宜位置,仍待日后采用标准化程序进行标准化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