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心律失常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延力  陈国帧  李运泉 《广东医学》1999,20(11):879-88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发病因素、类型和转归。方法 对32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2例作胡访观察。结果 32例新生儿心失常中,原因不明者16例,原发病以肺炎、宫内窘迫为多,发作类型以快速性心律失常居多,占25例,房声望地阻滞5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随访发现19例转归良好。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大多为一个良性过程,尽可能利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2.
李英龙 《嘉兴医学》2000,16(1):29-30
本报道41例新生儿心律失常其发病因素以感染、窒息、缺氧为最常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体检和心电图检查;治疗应视具体情况采取对因、对症或进一步观察等综合措施;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心律失常9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对新生儿心律失常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住院危重新生儿1 500例,发现心律失常95例(6.3%)。结果期前收缩31例(32.6%),显著窦性心动过缓15例(15.8%),房室传导阻滞17例(17.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例(10.5%),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例(3.2%),心房扑动5例(5.3%),心房颤动4例(4.2%),复合心律失常10例(10.5%)。结论为提高新生儿心律失常早期诊断率,应注意认真、仔细听诊,对高危儿除常规心电图检查外,应予心电监护。必要时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  相似文献   

4.
孙卫民 《湖北医学院学报》1999,20(3):249-249,251
对32例出生1h至28d新生儿心律失常进行临床分析。提示:新生儿心律失临床常见,严重心律失常较少;导致新生儿死亡原因因常与原发病严重程度有关;新生儿心律失常可以是胎儿期心律失常的继续。  相似文献   

5.
陈凌梅  李炜如 《四川医学》2004,25(12):1343-1343
目的 了解新生儿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方法 对14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4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中,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感染性疾病、缺氧、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为主要病因。类型以早搏为多,占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1例心电图各导联无P波,QRS波宽大畸形且形态各异。R—R间期不等;另3例心电图未发现心律失常,但有T波改变(临床体检及心电监护仪发现心动过缓)。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病因多样且多种病因可同时存在,对存在上述各种因素的病儿认真进行心脏听诊,心电监护有助于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特点、病因、类型、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采用心电监护、体表心电图检查出心律失常30例。进一步作心肌酶测定、心脏彩超、胸片明确心律失常之病因和类型。结果窦性心动过缓12例,占40%;期前收缩6例,占20%;传导阻滞5例,占16.7%;其他占23.3%。治愈19例,好转8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结论新生儿心律失常常无明显征候,多为常规体检或心电监护时发现。原因与缺氧、感染引起的代谢紊乱、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药物因素和其他不明因素有关。新生儿心律失常多数无需特殊治疗,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3例经心电图确诊的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及疗效。结果:本组发病率0.191%。窒息缺氧及感染为主要病因占69.8%。治疗总有效率86%。结论:对本病应加强围生期保健;重症者要强调心电监护;治疗应视具体情况采取对因、对症或进一步观察等综合措施;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性地总结了我院新生儿科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3月从住院病人中发现的 40例新生儿心律失常 ,现就其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0例中本院出生的新生儿 34例 ,占本院同期活产新生儿总数的 0 .7% (34 5 6 34) ,外院转入 6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12例 ;足月儿 37例 ,平均孕周 38 5 周 ,平均体重 3 2 5 6g ,早产儿 3例 ,平均孕周 35 2 周 ,平均体重 2 130g ;发病日龄 :胎儿期 4例 ,~ 3天 2 2例 ,~ 7天 9例 ,~ 2 8天 5例。1.2 发病因素 产时窒息 18例 (其中Ⅰ度窒息 8例 ,Ⅱ度窒息10例 ) ,感染性…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心律失常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贵阳  李传金 《中原医刊》2006,33(12):47-47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类型和转归。方法对38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30例进行随访观察。结果38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中,原因不明者18例,原发病以宫内窘迫、感染为多见;发作类型以快速性心律失常居多,占27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窦性心动过缓6例。随访发现28例转归良好。结论新生儿心律失常如无严重的伴发病和器质性心脏病,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心律失常46例,男28例,女18例。生后1周内起病40例。病因以感染、窒息缺氧和硬肿症居多,心律失常类型以缓慢心律失常多于快速心律失常。其中34例痊愈(73.9%),预后良好。该文着重讨论了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类型及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61例足月新生儿心律失常心电图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心律失常心电图分类、病因归类及预后。方法 对61例心律失常的足月新生儿采用日产福田12导心电图机记录常规肢体导联,V1、V3、V5导联,长Ⅱ导联心电图;美国美林公司单通道72h全息回顾摇测心电监护仪监测。结果 61例足月新生儿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常见。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病因以宫内窘迫、产后窒息占首位,部分患儿无诱因可查,其余由先天性心脏病、感染、药物等因素引起。足月新生儿心律失常多为功能性、暂时性,愈后良好,部分愈后不良者决定于病因,提示产科及儿科大夫尽早发现新生儿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2.
13.
分析36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中,共有8个类型41例次,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占78.05%,仅1例死亡,随访结果表明,新生儿心律失常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我科于2000年6月~2002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心律失常4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26例,女20例;早产儿28例,平均胎龄33±1.2W,平均体重2.1±0.2kg,足月儿18例,平均胎龄38±1.6W,平均体重3.1±0.4kg。1.2 发病原因、时间与临床表现(见表1)心律失常中胎儿期4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心律失常并不少见 ,出生时心脏传导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生理功能不完善 ,易发生心律失常 ,随着年龄增长 ,发育逐渐完善而自行消失。但严重的心律失常要及时处理。现将我院遇见的 16例新生儿心律失常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0例 ,女 6例。早产儿 2例 ,新生儿 14例。第 1天发病 6例 ,第 2天后发病 10例。心电图诊断 :房性早搏 1例 ,频发房早部分未下传 1例 ,室性早搏 7例 ,窦性心动过缓 5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例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1例。伴随疾病 :窦性心动过缓及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  相似文献   

16.
分析36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中,共有8个类型41例次,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占78.05%,仅1例死亡。随访结果表明,新生儿心律失常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心律失常的认识,及时防治.方法对NICU的1800名患儿进行心肌酶、心电图、胸片检查,专人每隔3小时作心脏听诊,检出心律失常48例(2.6%).结果窦性心律失常占50%,异位心律失常占41%,传导阻滞占9%.感染因素居首位,其次是先天心、电解质紊乱和代谢异常.结论新生儿心律失常症状不典型,往往被原发病所掩盖,及时发现,对因治疗,预后大部分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心律失常的认识 ,及时防治。方法 对NICU的 180 0名患儿进行心肌酶、心电图、胸片检查 ,专人每隔 3小时作心脏听诊 ,检出心律失常 48例 ( 2 .6%)。结果 窦性心律失常占 5 0 %,异位心律失常占 41%,传导阻滞占 9%。感染因素居首位 ,其次是先天心、电解质紊乱和代谢异常。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症状不典型 ,往往被原发病所掩盖 ,及时发现 ,对因治疗 ,预后大部分良好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心律失常是指心肌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心率过快、过慢或节律失常。新生儿心脏传导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功能不够完善,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在心律失常的发病率、病因、临床表现、转归等方面均不尽相同。本文对我科1990~1996年间收冶82例新生儿心律失常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心律失常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2例出生1h至28d新生儿心律失常进行临床分析。提示: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常见,严重心律失常较少;导致新生儿死亡原因常与原发病严重程度有关;新生儿心律失常可以是胎儿期心律失常的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