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阳  芦璐 《医学研究通讯》2005,34(11):20-23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的发生率,探讨中国人群LDVT的主要发病机制。方法应用ACL Puturn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了100例LDVT患者(包括73例初发和27例复发病例)和100例健康人的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活性及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结果L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DVT复发组与初发组相比,AT、PS、PC活性明显降低,APCR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本组100例LDVT患者中共有25例患者存在有抗凝蛋白缺陷,以PS缺陷的总发生率最高,为13%(13例),其次是PC缺陷,为8%(8例),AT缺陷占5%(5例),APCR缺陷的总发生率最小,为4%(4例)。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中国人LDVT发病和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国人群LDVT患者PS、PC、AT缺陷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中国人静脉血栓易栓症的病因与西方国家不同,因此有必要对LDVT病人进行抗凝蛋白水平的筛选。  相似文献   

2.
高阳  芦璐 《医学研究杂志》2005,34(11):20-23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的发生率,探讨中国人群LDVT的主要发病机制。方法应用ACL Puturn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了100例LDVF患者(包括73例初发和27例复发病例)和100例健康人的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活性及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结果 L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DVT复发组与初发组相比,AT、PS、PC活性明显降低,APCR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本组100例LDVT患者中共有25例患者存在有抗凝蛋白缺陷,以PS缺陷的总发生率最高,为13%(13例),其次是PC缺陷,为8%(8例),AT缺陷占5%(5例),APCR缺陷的总发生率最小,为4%(4例)。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中国人LDVT发病和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国人群LDVT患者PS、PC、AT缺陷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中国人静脉血栓易栓症的病因与西方国家不同,因此有必要对LDVT病人进行抗凝蛋白水平的筛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抗凝血酶(AT)、蛋白 S(PS)、蛋白 C(PC)及活化蛋白 C 抵抗(APC-R)在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 DVT 的关系。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ELISA 法、免疫浊度法检测100例 DVT 患者和 100例健康人的 AT 活性及含量、总 PS 含量、PC 活性及 APC-R。结果 DVT 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T 活性及含量、总 PS 含量、PC 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呈显著性(P<0.01~0.001);本组100例 DVT 患者中共有25例患者存在有抗凝蛋白缺陷,以 PS 缺陷的总发生率最高,为13%(13例),PC 缺陷为8%(8例),AT 缺陷占5%(5例),APC-R 的总发生率最小,为4%(4例)。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中国人 DVT 发病和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国人静脉血栓易栓症的病因组成比与西方国家不同,因此对每一 DVT 病人均应进行抗凝蛋白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LDVT的发病机制。方法:对比检测了100例LDVT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的抗凝蛋白,包括:抗凝血酶(AT)活性及含量、总蛋白S(PS)含量、蛋白C(PC)活性、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结果:两组比较,LDVT组的AT活性及含量、总PS含量、PC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0.001)。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中国人LDVT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抗活化蛋白C(APCR)对妊高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蛋白C抗原(PC:Ag)。采用SYSMEX CA-7000型凝血仪测定抗活化蛋白C(APCR),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蛋白C活性(PC:A),D-二聚体(D-dime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妊高征患者组F1+2,FPA,SFMC,D-dimer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AT-Ⅲ,PC的活性和抗原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提示凝血系统显著活化,抗凝血系统功能显著减低。APCR阳性的妊高征患者组F1+2,FPA,SFMC,D-dimer水平显著高于APCR正常的妊高征患者组(P<0.01),AT-Ⅲ,PC的活性和抗原水平显著降低(P<0.01),提示APCR阳性的妊高征患者组血栓前状态较APCR正常的患者组更为显著。结论:测定妊高征患者APCR对监测和预防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遗传性抗凝蛋白缺陷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无明显诱因VTE患者113例,检测患者3种抗凝蛋白即蛋白C(PC)、蛋白S(PS)及抗凝血酶(AT)活性并计算缺陷发生率,分析临床表现特点。采用DNA测序法进行相关基因突变的分析。结果113例VTE患者中抗凝蛋白总缺陷率为29.20%(33例),其中单纯PS缺陷16例(14.16%),涉及的突变基因有c.1351C>T、c.-168C>T、c.1165G>T、c.2001A>G、c.1776T>A、c.1095T>G;单纯PC缺陷7例(6.19%),涉及的突变基因有c.1212-1212delG、c.970G>A、c.565C>T、c.1318C>T、c.532G>C、c.833T>C;单纯AT缺陷3例(2.65%),涉及的突变基因有c.1346T>A、c.851T>C、c.318_319insT;复合缺陷7例(6.19%),其中PC+AT2例,突变基因分别为c.565C>T+c.1358T>C和c.7271G>A+c.922G>T;PC+PS3例,突变基因分别为c.997A>G+c.1351C>T、c.565C>T+?、c.383G>A+?;PS+AT2例,突变基因分别为c.3137C>T+c.1680T>A和?+c.5890-5892delctt。其中PC基因突变的c.1318C>T和c.833T>C以及AT基因突变的c.1346T>A和c.851T>C为新发现的突变。33例抗凝蛋白缺陷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20例(60.61%),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7例(21.21%),肺栓塞6例(18.18%);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均为PS缺陷。结论VTE患者遗传性抗凝蛋白缺陷率较高,可能是温州地区VTE患者常见的遗传性危险因素,其中以PS缺陷最为多见,且PS缺陷可能是无明显诱因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蛋白C系统及抗凝血酶Ⅲ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浆蛋白C系统和抗凝血酶Ⅲ水平的变化 ,以及活化蛋白C抵抗 (APCR)的发生率 ,探讨SLE患者发生血栓的机制。方法 凝固法在全自动血凝仪上检测 3 0例SLE患者和 3 0例正常对照的血浆PC、PS活性 ,发色底物法测定活化蛋白C(APC)和抗凝血酶Ⅲ (ATⅢ )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SLE患者的PC、PS下降 ,分别为( 4 7.0± 2 4.0 ) % ,( 3 6.0± 15 .5 )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SLE组APCR阳性率为 3 6.7%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6.7% (P<0 .0 1)。抗凝血酶Ⅲ (ATⅢ )活性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SLE患者存在凝血的激活和抗凝系统的异常 ,蛋白C系统在SLE患者的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及脑梗塞患者蛋白C(PC)、蛋白S(PS)、抗凝血酶(AT)活性水平,分析这三种抗凝蛋白与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与静脉血栓患者的易栓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VTE及脑梗塞患者共168例,分析其年龄分布,血栓形成部位,并分别检测其PC、PS、AT活性水平;同时选择50名健康查体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其PC、PS、AT活性水平,与病例组作对照。结果 40~50岁是静脉血栓和脑梗塞的集中高发年龄,占23.2%。下肢静脉是VTE患者最易受累部位,下肢静脉血栓在每个年龄所占比例均超过50%。VTE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种抗凝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塞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S、PC两项活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活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E患者组与脑梗塞患者组比较,三种抗凝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S、PC三种抗凝蛋白均是VTE的易感因素;PS、PC两种抗凝蛋白是脑梗塞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性别、年龄对健康个体天然抗凝蛋白血浆水平的影响,并评估是否需要单独的参考范围。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5月一龄生命养护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抗凝血酶(AT)、蛋白C(PC)和蛋白S(PS)活性,对比不同年龄抗凝蛋白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性别抗凝蛋白的差异,探讨天然抗凝蛋白的参考范围。两组数据对比使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方法,参考范围按照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28-A3C的要求进行计算。结果 研究人群包括5 206名健康成年人(2 194名男性,3 012名女性),年龄18~92岁,中位年龄为52岁。男性和女性之间的PC和PS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T在男女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男性PC在18~35岁逐渐上升,35~85岁逐渐下降;女性PC在19~70岁逐渐上升,70~92岁逐渐下降;男性PS在18~85岁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女性PS在19~92岁则相对稳定,男性PS整体水平高于女性;男性AT随年龄逐渐下降,女性各年龄段相对稳定。结论对于AT、PC和PS来说,性别和年龄特定的正常参考范围是有必要的,可以更好地鉴别天然抗凝蛋白缺乏的携带者,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浆抗凝血酶Ⅲ(AT3)、蛋白C(PC)、蛋白S(PS)水平与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分析两组血浆AT3、PC、PS水平及遗传性危险因素。结果:正常对照组未出现抗凝蛋白缺乏情况,研究组PS缺乏情况最多(20.00%),除AT3、PS同时缺乏项外,其余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浆AT3、PC、PS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发现,血浆AT3、PS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呈负相关(P<0.01),血浆PC变化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无较大影响(P>0.05)。结论: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发病与血浆AT3、PC、PS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随着血浆AT3、PS下降其发生率会上升,因此临床积极监测血浆水平变化对预防、诊断及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靳岩  张涛  王丽丽 《血栓与止血学》2004,10(3):110-111,114
目的:探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的患者血浆蛋白C(PC)、蛋白S(PS)活性改变的意义及其与国际标准IL比值(INR)的关系。方法:动态监测15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药初期患者服药1-2 d、3~10 d及1个月的PC、PS活性及INR值。结果:患者组PC、PS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特别是术后3-10 d PC、PS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已下降到正常的50%左右,而此时INR尚未达到治疗范围,提示口服抗凝药治疗初期在人体凝血功能未下调时,抗凝系统功能已经开始下降,有发生血栓的倾向;并且,随着抗凝强度的增高(INR低于1.5-高于2.5),PC、PS活性明显下降。结论:口服华法令抗凝患者在监测INR的同时,需要进行血浆PC、PS活性监测,以更好地预防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抗活化的蛋白C(APC)在习惯性流产(RSA)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并进一步探讨APCR引起胎盘血管微小血栓形成并进而引起RSA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APC-KPTT法,ELISA法和PTT-LA法分别对16例RSA及20例正常对照(NC)进行APCR、抗心磷脂抗体(ACA)和狼疮抗凝物(LA)检测,采用一期法检恻FVⅦ:C,胶乳凝集法检测D-Dimer。结果:16例RSA患者共8例抗磷脂抗体(APA)阳性,其中4例LA阳性,2例ACA阳性,2例LA、ACA同时阳性,阳性率(50%)明显高于NC组(0/20)(P<0.005),APCR阳性率为50%,明显高于NC组(5%)(P<0.005)。APA阳性组APCR阳性率(87.5%)明显高于NC组(5%)(P<0.005)FVⅡ:C及D-Dimer阳性率均明显高于NC组(P<0.001及P<0.05)。APA阴性组APCR阳性率(12.5%)与N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FVⅡ:C明显高于NC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APA阳性组APCR发生率(87.5%)明显高于地APA阴性组(12.5%)(P<0.005)。结论:习惯性流产患者胎盘血管发生血栓一方面由于患者体内处于高凝状态,另一方面由于APCR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且与APA有明显相关性,APCR可能是引起胎盘微血栓形成并引起习惯性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0例急性脑梗死并发LDVT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脑梗死并发LD—VT患者中,65岁以上占55%,血清纤维蛋白原增高者占65%,红细胞压积升高者占45%。瘫痪侧肢体LDVT发生率为75%,健侧肢体为10%。左侧LDVT占60%,右侧LDVT占25%。脑梗死后1周内LDVT发生率最高(55%)。LDVT发病3d内的4例患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LDVT发病3~14d的14例患者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两组治愈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VS57%,P〉0.05)。结论高龄、血液粘滞度增高、长期卧床及解剖因素等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LDVT的重要原因。溶栓与抗凝治疗疗效类似,均为治疗LDVT的有效手段。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防治LDVT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研究抗凝指标蛋白C(PC)、蛋白S(PS)、抗凝血酶(AT的变化为不同孕期的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风险监测提供证据.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 ,数据来自17年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孕期保健的240例孕妇.其中实验组为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的孕妇120例.对照组为同期的健康孕妇.按照不同孕期进行比较研究妊娠糖尿病与健...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对蛋白C(PC)/蛋白S(PS)缺乏症相关的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诊治方法的认识,本研究分析了湘雅二医院收治的2例PC/PS缺乏相关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两位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29,26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自发性反复双下肢肿痛,或胸闷气促、胸痛,或视力下将。血管彩超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肺部血管造影(CTA)示双下肺动脉栓塞;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血浆PC/PS总量明显降低,病例1为PC 57.4%,PS 28.9%; 病例2为PS 33.4%。患者行常规抗凝治疗疗效差,予以维生素B6、维生素B12联合抗凝治疗后症状改善。中青年无明显诱因的反复发作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血栓栓塞,应考虑先天性易栓症可能性,血浆PC,PS浓度及活性检测具有重要的诊断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生理性和病理性抗凝物水平,探讨抗凝血酶活性(AT:A)、蛋白C活性(PC:A)、蛋白S活性(PS:A)和狼疮样抗凝物质(LA)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血浆蝰蛇毒时间法测定92例SLE患者(包括30例活动期与30例非活动期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LA比值(LAC...  相似文献   

17.
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 in antiphospholipid thrombosis syndrom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APA),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 (APCR) and antiphospholipid thrombosis (APL-T) syndrome and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rombosis in APL-T syndrome. Methods ELISA, PTT-LA and APTT±APC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ct 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 (ACA), lupus anticoagulants (LA) and APC R in 20 APL-T syndrome patients. Results Twenty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APL-T. ACA-IgG,M and LA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APL-T. The incidence of APCR in APL-T(7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group (5%). Conclusion There was high prevalence of APCR in APL-T, which wa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LA. It is proposed that acquired APCR induced by APA i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rombosis in Chinese APL-T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朱锋  戈小虎 《医学综述》2013,(2):213-215
易栓症可定义为血栓形成的倾向性增高,主要由于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两方面因素造成。易栓症分为遗传性易栓症与获得性易栓症。现就遗传性易栓症的相关抗凝因子进行研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缺陷的病理机制、疾病的诊断及其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予以综述。同时,结合近年来相关国内外研究报道提出两个观点:①遗传性AT-Ⅲ、PC、PS缺陷在东西方人群的分布可能存在较大差异;②遗传性易栓症患者中存在联合缺陷。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We identified the gene mutations in two Chinese pedigree of type Ⅰ hereditary protein C deficiency and type Ⅰ hereditary antithrombin deficiency.Methods The plasma level of protein C activity (PC: A), protein C antigen ( PC: Ag) , protein S activity, antithrombin activity (AT: A) and antithrombin antigen (AT: Ag) of propositi and two family members were detected using ELISA and chromogenic assay, respectively. All exons and intron-exon boundaries of protein C gene and antithrombin gene were analyzed by direct sequencing of the corresponding amplified PCR products in DNA from the propositus.Results The plasma PC: A and PC: Ag of propositus 1 was 26% and 1.43 mg/dl, respectively. The PC: Ag and PC: A of his father were normal. The decreased PC: A level was seen in his mother and 4 of his maternal pedigree. PS: A and AT: A were all normal in pedigree 1 members. A C5498T heterozygous mutation in exon 3 of protein C gene, resulting in the substitution of Arg for Trp at the 15th amino acid, was identified in propositus 1 and 8 of his relatives. The plasma AT: A and AT: Ag of propositus 2 was 48.6% and 10.4 mg/dl, respectively. The reduced AT: A and AT: Ag levels were found in his father and 5 of paternal pedigree. PC: A, PC: Ag and PS: A were all in normal range. A heterozygous 13387-9G deletion in exon 6 of antithrombin gene was identified in propositus 2. This mutation introduced a frameshift and a premature stop at codon 426 and existed in 6 members of pedigree 2.Conclusion The C5498T heterozygous mutation in exon 3 of protein C gene, first reported in China,leads to type Ⅰ hereditary protein C deficiency. The 13387-9G deletion, a novel mutation, can cause antithrombin deficiency and thromb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