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与人文性比较强的学科,其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要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教学,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到自身的行为中,使其做到知行合一,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使小学生彻底融入学习氛围中.  相似文献   

2.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其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而今,我们面对培养造就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面对需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生活、如何健体、如何创造、如何审美的教育工作,研究探索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生活化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是一个更开放、更民主、更有趣味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能够找到归属感、熟悉感,这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挖掘品德与社会当中的生活特性,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去审视知识,思索问题,全面拓宽学生的认知层面,发展学生的心性和品格,提升学生的对生活的感悟、形成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中华诗词文化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诗词文化来开展教学,既是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又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续接,其意义重大.以下笔者就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谈一谈如何融入诗词元素于该课堂,望对各位同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它是新课程教育改革中新开设的课程,《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来实现的.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建设学生们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社会与品德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其教育功能,改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深入挖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目前一些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其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下周就是六一儿童节了,我想这是学生最高兴也是最盼望的一天,我突然有个想法,想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为六年级的学生庆祝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可我一时想不出以什么方式庆祝,索性搞了个“金点子”活动,这正符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灵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沈俊 《儿童与健康》2009,(11):61-61
为了让孩子们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金秋十月,我们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组织大班小朋友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超市购物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道德是我国从古至今无数哲学名人与伟人谈论不休的话题.随着当今社会经济与国情的快速发展和提升,人们对道德观念的意识也随之逐渐的加强起来.因为道德情感是人类构建自身修养与品质的首要基石,所以一定要从小培养道德情感的素养.本文在小学生道德品质情感特点认知的基础上,详细的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培养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窄,对于家庭、学校和周围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往往受社会媒体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随兴趣而定,缺乏辩证思想,是非不辩.而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好奇心能够最佳地接受外界信息,有效激发学习动机与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在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方法和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而音乐,这一灵动的声音,来到了语文课堂,更有助于学生的情感熏陶,获得情感与审美的体验,拓展了孩子的视野.语文课深层的情感,在音乐的辅助下,诠释的更加到位,更能在学生的心灵中引起共鸣.有音乐,有诗意,在课堂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变得更加饱满.  相似文献   

13.
班会课也开始注重让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进行情绪体验,而且同样以育心、育德为教育目标,采用了丰富有趣的活动教学模式.心理教师就遇到了新的挑战:心理健康课与班会课等类似课程有什么区别?笔者以课堂实例阐述了运用心理学理论创设各种情境性的活动,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情绪体验与具体行动中受到感染和锻炼.真正做到将"知、情、行"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心理健康课的心理特色设计.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不比一般学科, 它更注重学生们的精神和生命教育, 学生们空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们还要有健全的人格, 懂得精神食粮和生命的宝贵,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目的就是德育, 加强学生们的道德建设, 让学生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 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5.
《品德课程标准》所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教学中开展的各项活动与游戏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所以了解教学现状,寻找和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对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学科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心理课程要轻理论知识,重提高能力;轻教师讲解,重体验感悟;轻活动结果,重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教学目标从“双基”转向“四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列入课程总目标,体现了对学习过程中个体经验的重视,也引导教师从经验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新知探索的过程,在经历与体验中获得初始经验,在交往互动中逐步完善经验,在实践应用中使经验得到进一步发展。数学课堂教学应从“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的“经验生长”。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0月14日、15日,我有幸参加了市小学品德教学研讨会,收获大、感触深、反思多。一、各项活动丰富紧凑,尽显德育课程魅力(一)观摩课堂堂精彩,各具亮点,折射生命课堂理念。1.平实质朴之中彰显教育智慧。正如有些教师在交流时谈到的,本次的5节观摩课更加注重课堂的内在质量,扎实、平实、真实,没有花架子,没有过多注重外在的形式,让人感觉回味无穷、意味深长。平淡中体现生命课堂理念,真实中追求学生素质提升。例如,沾化王艳芳老师在执教《有规则真好》一课时,引导学生围绕现实的生活去交流、感悟、探究,让学生了解了很多规则,并让学生认识到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改善了教育教学模式,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 充分的利用了校园自身存在的资源, 从而体现出来校园的特色, 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资源, 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七巧科技校本课程开发中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 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于展清 《药物与人》2014,(12):369-369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本文主要阐述了我校开设的《食品安全检测》实验课程在课程设置,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