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分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及组织活检对早期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门诊380例疑似患者分泌物中的HPV病毒分型,同时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 TCT)及组织细胞活检对疑似患者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实验可检测16种高中危型和3种低危型,高危型HPV和高危混合型感染占总感染的79 u.53%,通过临床调查和相关检查得出高危型HPV及高危混合型HPV有较强的致病性,与TCT炎性反应改变,非典型鳞状细胞( ASC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癌(SCC)阳性符合率分别是13.7%、53.7%、75.5%、93.9%、100%,高危型HPV及高危混合型HPV与组织细胞活检结果慢性炎症、CINⅠ、CINⅡ、CINⅢ、SCC的阳性符合率是16.7%、12.8%、75.5%、94.0%、100%。结论 HPV高危型及高危混合型对宫颈癌有较高的发病率,当然为了有效的防治宫颈癌的发生和病情的进展,妇检只有联合检测HPV、TCT及组织活检才能对早期宫颈癌发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预防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亚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不同基因亚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作用.方法 对476例患者宫颈分泌物作病毒分型.其中238例在阴道镜下多点取活组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三组:(1)正常或炎症组,共43例;(2)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共152例;(3)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包括宫颈浸润癌共43例.根据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HPV-DNA)亚型分布,分析HPV感染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中HPV阳性率达90.5%,原位癌及浸润癌达100%,正常或炎症组、LSIL组、HSIL组HPV感染者分别占48.6%、67.7%、90.5%,HSIL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01).宫颈病变存在多重HPV感染.结论 宫颈病变患者感染HPV-52、16、51、58、68、CP8304、11型较多见,HPV-16、52、58、31、CP8304、33、18型致癌性较强,多重HPV感染可能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PV的基因亚型在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中的分布情况,以探讨不同基因型HPV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PV分型基因检测系统对妇科门诊就诊的1324例妇女进行宫颈细胞HPVDNA检测,对371例HPV感染的患者进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及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根据细胞和病理学诊断将其分为宫颈癌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以及正常或炎症组,分析各组内HPV亚型的分布。结果HPV与宫颈癌变密切相关,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高危型HPV基因型阳性率增加,且双重和多重感染有增加趋势;HPV-16、58、33、18、52和31在宫颈癌和HSIL组的感染率为59.8%、15.2%、12.2%、9.7%、9.1%和8.5%,说明这些亚型致癌型较强。结论HPV基因型的检测对预测宫颈病变进展、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方法对100例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类型组HPV的感染情况。结果100例中,HPV总检出率为89.0%(89/100)。HPV亚型共检出10种,高危型HPV 9种包括HPV16,18,31,33,39,51,52,56,58;低危型HPV只有1种(HPV11)。随着宫颈内瘤病变程度的增加HPV感染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对 HPV 阳性特别是高危型 HPV 感染的人群需长期监测,阻断感染,预防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膜式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测进行妇科门诊及体检中心宫颈病变筛查18889人次,对TBS分级系统细胞学阳性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对比。结果宫颈细胞学阳性1089例.阳性率为5.8%;阴道镜下活检384例(活检率为35.3%),细胞学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者活检33.0%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活检约59.0%为CIN,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活检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或浸润癌为31.6%;不同年龄组宫颈ASCUS病例的病理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液基超薄细胞学宫颈病变筛查的假阴性率低。对于细胞学阳性者及时阴道镜下活检明确诊断,并积极物理治疗或宫颈电环切除术等,尔后每年复查1次;对于细胞学阴性者每2~3年筛查1次,即可达到防治宫颈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PV、P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状态,探讨其相关性及意义,以利于宫颈癌的防治和早期诊断。方法选取宫颈活检病理确诊为CIN及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105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原位杂交法检测高危HPV,并取正常宫颈组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及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P16、HPV间的表达具有高度正相关性(P<0.01)。结论 P16在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及宫颈鳞癌的高度表达与HP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7.
范涛  胡晓榕  凌秀兰 《重庆医药》2009,38(13):1645-1646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技术(LPT)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并定位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58例妇科门诊就诊妇女先行LPT检查,LPT异常者进一步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LPT异常者共156例,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81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1例,鳞癌(SCC)1例。156例LPT异常者阴道镜下活检结果显示:炎症7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41例,CINⅡ22例,CINⅢ14例,鳞癌2例。LPT与病检结果符合率分别是:ASCUS25.93%,LSIL69.81%,HSIL95.24%,SCC100%。结论LPT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能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是一种方便可靠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42(3):255-257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高度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800例患者进行HPV-DNA的杂交捕获法二代(HPV-HCⅡ)和TCT的检测,280例因细胞学异常[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及以上的病变]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合其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800例患者HPV总感染率为36.8%(294例),平均年龄(39±9)岁,HPV感染的高峰年龄为35岁。HPV阴性组(506例)平均年龄(38±8)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80例患者中以ASC-US为界点,细胞学异常对宫颈高度病变检出率为45.0%(128/280),以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ISL)为界点其检出率为52.2%(109/209),宫颈高度病变检出率随着细胞学级别的升高而升高(P<0.01)。③127例宫颈高度病变中92.9%HR-HPV阳性,HPV阳性在CINⅡ中的检出率为89.2%,在CINⅢ中检出率为93.6%。④在280患者中71例细胞学为ASC-US,其高度病变的检出率为23.9%,HPV2阳性组高度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HR-HPV检测联合TCT明显提高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及宫颈癌(cervical cancer)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390例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行阴道镜下活检前均采用杂交捕获Ⅱ代(hybrid captureII,HC2)方法,定量检测宫颈HPV DNA的含量.结果 ①高危型HPV DNA在宫颈正常组中的检出率为31.83%,在CIN组中的检出率为68.06%,在宫颈癌组中的检出率为95.89%,三组间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② 高危型HPV DNA检出率在CINI组为46.96%,CINⅡ组为58.16%,CINⅢ组为96.02%,三组间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和HPV DNA 检出率呈正相关,HPV DNA 检出率越高,宫颈病变的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吴三春 《河北医药》2012,34(14):2131-2132
目的 探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以及宫颈活检在临床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经TCT检查存在异常的宫颈病变患者210例,对TCT、HR-HPV检测以及宫颈活检这3种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R-HPV检查组HPV的阳性检出是40例,HPV的阳性检出率为57.14%,其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22例(48.89%),低度上皮内瘤变(LSIL)12例(63.16%),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6例(100%),可见HR-HPV检测可以明显降低TCT的假阴性,并且随着细胞学检查的级别增大,HPV的阳性率越高(P<0.05).宫颈活检检查组经活检病理学诊断为无上皮内瘤变或恶性病变(NILM)19例,CIN Ⅰ/HPV 45例,CIN Ⅱ/CIN Ⅲ 6例,上皮内病变阳性检出51例,上皮内病变阳性检出率为70.42%,宫颈活检的细胞阳性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CT的阳性检出率(P<0.05).联合检查组阳性检出70例,阳性检出率为100%,可见三种诊断方法相互结合,可以显著提高对宫颈病变的准确性.结论 TCT、HR-HPV检测以及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可以在早期,及时的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宫颈病变,以便及时的正确诊断是否存在宫颈癌前的病变,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官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行程控超薄细胞检测系统(TCT)检查5545例,对其中307例阳性和219例阴性但临床可疑宫颈病变共计526例进一步行阴道镜及镜下取活检病理检查,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宫颈HPV感染、性活动开始年龄、性伴数、性生活防护、STD病史、年龄及流产次数(P<0.05).TCT和阴道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49.4%和83.8%;TCT对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鳞癌(CC)的漏诊率分别为63.63%、74.44%、100%,阴道镜对LSIL、HSIL.及CC的漏诊率分别为33.37%、12.22%、0.TCT、阴道镜、TCT联合阴道镜诊断GIN以上的灵敏度分别为61.2%、84.6%、94.5%,特异性分别为85.4%、88.2%、90.8%.结论 (1)女性CIN和宫颈癌的发生与宫颈人乳头腺病毒(HPV)感染、性行为以及各种下生殖道感染等因素相关.(2)液基细胞学可用于宫颈病变的初筛,TCT检查联合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及准确率,两者联合能满足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272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宫颈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CIN2/3级178例及宫颈癌94例,对比年龄、临床表现、症状、组织病理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 CIN2/3级年龄峰值为30~50岁,有阴道出血表现者71例(39.9%)宫颈癌的年龄峰值后移至40岁以上,有阴道出血表现者68例(72.3%)。CIN患者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完全诊断一致者122例(68.5%),遗漏15例(8.4%)宫颈浸润癌。125例CIN2/3行宫颈锥切术,CIN2和CIN3的切缘阳性率分别为6.45%(2/31)和24.47%(23/94),18例宫颈锥切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标本发现CIN残留3例。结论对宫颈癌患者的筛查应根据性生活情况提前到30岁以前,对阴道出血及宫颈糜烂患者要高度重视,阴道镜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但也存在一定漏诊率。宫颈锥切术可作为CIN2/3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子宫颈糜烂样改变与子宫颈癌发病的关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6月间就诊于妇科门诊的25 ~ 55岁563例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一般情况,阴道镜检查宫颈糜烂样改变,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上皮恶性转化程度并分级,高度怀疑宫颈癌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确认.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不同宫颈糜烂程度组宫颈上皮恶性转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确诊宫颈癌4例;CIN Ⅰ组23例,CINⅡ组7例,CINⅢ组5例;不同宫颈糜烂程度组间宫颈上皮病变程度的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宫颈糜烂样改变与宫颈癌发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R)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观察近期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比较.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12年1月本院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20例,记录所采用的不同术式的疗效以及术后随访结果.术前及术后随访采用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Odom评级判断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记录上肢痛及颈肩痛,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判定手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ACDR组9例,ACDF组11例.两组患者在末次随访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随访JOA评分、SF-36量表评分、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NDI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比较SF-36躯体评分和精神评分在末次随访时A组优于B组,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疗效评估A组优于B组,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达到了满意的手术效果,在临床疗效的评估及健康状况调查表中ACDR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湖北航天医院就诊患者中子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病年龄及其病理类型趋势的变化,为我院妇科体检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 以湖北航天医院1991~2010年病理检查资料为材料,分别统计各年龄组的发病情况,并采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患者的年龄范围21-76岁,宫颈癌患病高峰年龄段为41~55岁;宫颈上皮内瘤变患病高峰年龄段为36~45岁.前十年和后十年患病高峰年龄段对比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 我院未出现明显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病年轻化趋势,应加大对36~55岁妇女的普查和健康教育的力度,做好1、2级预防工作.本资料可为我院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东升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776-1777
目的观察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减压、融合、带锁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均行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采用自体三面髂骨皮质骨23例,钛网植骨5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标准于术前及最后一次随访时进行评定。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至少8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骨折脱位复位满意,植骨块均获融合,无钢板螺钉钛网松动、断裂、退出、下沉等并发症。术后最后一次随访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2级。结论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复位和即刻稳定.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