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8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和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组(治疗组,40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12h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提示pH值、PaO2明显恢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同时治疗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肯定,可明显提高患者血气的pH及PaO2,同时可降低PaCO2,使患者通气功能和缺氧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通气(BiPAP)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经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吸氧等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治疗后2、12、24、72 h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和呼吸次数。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无创通气后不同时间段的血气分析中pH值、PaO2、PaCO2、呼吸次数较入院时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入院时比较研究指标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可有效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h和24h后,血氧分压(PaO2)和pH值高于对照组,PaCO2和P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加宏 《黑龙江医药》2010,23(3):455-456
目的:探讨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与常规呼吸内科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7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二组,每组35例,在常规治疗一致下,治疗组加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5天为一治疗阶段,观察患者5天后的症状体征及pHPaO2PaCO3指标变化,并与对照组在血气分析各数值间做统计学分析。结果:BiPAP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气指标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HPaO2PaCO2 P值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各P值均〈0.05)。结论:BiPAP通气支持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BiPAP无创通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症状、动脉血气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Bi PAP无创通气治疗效果肯定,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肺功能指标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29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照组子常规治疗,比较治疗2h、24h后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及血气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2h、24h后,FEV1增加,PaO2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FVC治疗前后无变化。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后可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近年来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能量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低浓度氧疗,治疗组采用面罩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BiPAP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气指标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通气支持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刘波  钟杉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9):1192-1193
目的 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比较7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经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和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治疗组46例)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的变化及对心率、呼吸频率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符合临床好转标准42例,对照组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两组治疗后4、24 h PaO2、PaCO2、呼吸频率及心率的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并且BiPAP呼吸机组鼻面罩患者依从性较好.结论 正确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更快地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纠正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呼吸、意识、PaCO2、PaO2、pH。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症状均有显著变化,而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更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明显纠正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症,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确诊为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BiPAP治疗.动态观察两组通气前及通气后4 h、24 h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变化.结果:BiPAP治疗4 h后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心率和呼吸频率降低,通气前后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好转 (P<0.05).结论:BiPAP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肯定,是一种有效、简便、无创而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何艳  齐保龙  钱朝霞 《淮海医药》2012,30(3):240-240
目的观察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鼻导管吸氧等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外同时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血气分析,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等并发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小。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能显著提高氧分压,减少CO2潴留,降低插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2例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经常规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呼吸兴奋剂等处理;治疗组26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4h、24h,两组动脉血气、呼吸、心率变化.结果 治疗组26例在无创通气后4h、24h血气分析中pH值、PaO2、PaCO2、呼吸、心率次数较入院时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iPAP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应用BiPAP双水平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48 h的心率和呼吸改善情况以及动脉血气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48 h,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以及pH值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双水平无创通气对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BiPAP)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尼可刹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72 h,观察组Pa02、Sa02、PaC02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BiPAP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气分析,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组30例加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经BiPAP呼吸机治疗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和呼吸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失代偿期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记录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结果通过4h、24 h后2组比较,治疗组对提高PaO2和降低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较好,可作为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近年来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4例,均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低流量吸氧、皮质激素应用等常规基础治疗,同时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期间严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无创通气治疗1h后血气分析中pH、PCO2、PO2开始改善,6h后改善更为明显,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明显下降,72h后34例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黄华  黄海  姚俊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99-100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上机后4 h、24 h、48 h的动脉血气分析中的pH值、PaCO2、PaO2、SO2的变化.结果 经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治疗后血气分析中的 pH值、PaO2、SO2、PaCO2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8例行常规治疗和40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2、24h后血气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2h后pH、PaO2、PaCO2三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24h后,两组三项指标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沪〈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减少呼吸机感染,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行双水平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组5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pH、PO2、PCO2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生命体征也明显改善。结论 AECOPD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有助于早期改善患者血气,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