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状态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的两种急性严重并发症[1].DKA的病死率为4%~10%,而HHS的病死率高于DKA,达10%~50%[2],且病死率还随渗透压增高而逐渐增高[3].临床少见两者并存,且其发生并发症(脑水肿、肺水肿)病死率较单纯性DKA和HHS高.本文总结我科近2年收治7例DKA合并HHS患者的诊治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合并高血糖急症(HEs)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将64例2型糖尿病合并HEs患者分为酮症酸中毒(DKA组)、高血糖高渗状态(HHS组)、DKA-HHS组,比较三组病死率,分析HEs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DKA组、DKA-HHS组年龄明显小于HHS组,其病死率分别是5.4%、20.0%、25.0%(P<0.01或<0.05).单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年龄、DM病程、血浆渗透压与死亡有明显关系(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浆渗透压与HEs死亡独立相关(r=5.487,P<0.05).结论 DKA-HHS、HHS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DKA患者,年龄、DM病程和高渗程度与HEs死亡有关,但血浆渗透压是HEs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use,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表现,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HHS与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略有不同,部分患者可无昏迷,部分患者可伴有酮症。HHS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极易漏诊误诊,病死率较高,预后严重。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均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二者合并临床上极少见,发病率为15%~20%,病死率高达40%~70%,而在此基础上并重症肺炎,从而明显增加糖尿病的死亡率。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大,如何早期识别与正确处理,对降低病死率具重要意义。我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均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两者合并出现临床上极少见,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可达40%~70%.如不能及时诊治,常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就我院近5年中收治的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的治疗经过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儿童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DKA)以及高血糖高渗状态(HHS)在临床方面的特点。方法从2009年3月—2018年1月新确诊的糖尿病患儿中找到DKA以及HHS的相应的患儿,对比糖尿病同时合并DKA和HHS与单纯DKA患儿在临床方面有什么区别。结果 1 065例新诊断儿童糖尿病患儿中包含着457例合并DKA,占43.35%;16例DKA-HHS,占1.50%;单纯HHS糖尿病患儿没有显示。HHS在DKA患儿中的发生率为3.31%,其中1型糖尿病14例,而2型糖尿病2例。HHS在十岁以上的DKA患儿中的发生率很显然比小年龄患儿要高。另外DKA-HHS患儿中以下测定值比单纯DKA患儿明显高很多:重度脱水的比例和血糖以及平均有效渗透压和三酰甘油,值得注意的是,其酸中毒程度明显要比单纯的DKA患儿严重很多,且其差异在统计学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DKA-HHS患儿在校正血清钠方面的数值明显比单纯的DKA患儿相对要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儿中,DKA的发生率要比HHS高,并且都和DKA合并存在;在十岁以及十岁以上的患儿中更普遍;DKA-HHS患儿的代谢比单纯DKA患儿更紊乱,脱水及酸中毒程度也比单纯的DKA患儿严重,且肾功能异常率也比单纯的DKA患儿更高。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14例脑梗塞合并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在神经内科易于漏诊,延误诊断使抢救成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于伴有糖代谢异常的脑梗塞患者应高度警惕病程中发生HHS,HHS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Captopril,CTP)和抗氧化剂(维生素C,VitC)对湿热应激(HHS)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活性氧簇(ROS)和p22pho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HS组、CTP组(HHS+CTP)及VitC组(HHS+VitC),每组8只。喂养4周后,颈动脉插管测定大鼠血压,计算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中AngⅡ的浓度。用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中ROS的水平。应用RT-PCR检测p22phox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中p22phox的分布特征。结果: 平均动脉压、AngⅡ和ROS和p22phox的水平,HHS组与对照组比较,VitC组和CTP组与HHS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个药物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HS可增加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表达,同时上调p22phox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介导心肌细胞内ROS生成增加。用抗氧化剂和ACEI阻滞后,AngⅡ表达减少,p22phox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降低,心肌细胞内ROS生成减少,其机制可能与HHS导致AngⅡ诱导ROS产生有关。以上提示,HHS可引起心脏损害,抗氧化剂和ACEI对HHS性心脏损害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与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是糖尿病最为严重的急性代谢并发症,在DKA或HHS患者中有50%可合并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NRML),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DKA或HHS介导NRML的机制可能包括肌肉缺血、缺氧,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感染,应用羟甲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抑制剂等。因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逆转病情发展,从而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因此对NRML及时并准确的诊断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糖高渗压综合征(HHS)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老年HHS患者62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高危组(n=28)和非高危组(n=34),使用急慢性生理健康评估Ⅱ评分表(APACHEⅡ)评估患者病情轻重,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HH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高危组平均APACHEⅡ分值明显高于非高危组(P<0.01),且高危组血糖和血浆渗透压值明显高于非高危组(P<0.01)。而两组血糖和血浆渗透压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42,0.412;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血糖指数、血浆渗透压及昏迷状态与HHS有关联。结论老年HHS患者的病情越重,血糖和血浆渗透压过高,是老年HHS病情危重的独立因素或联合因素,治疗时应重视这两个指标并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液体对脓毒性休克兔复苏后心肌病理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生理盐水复苏组(Ns)、4.2%高渗盐复苏组(4.2%HS)、羟乙基淀粉(130/0.4)复苏组(HES)、4.2%高渗盐+羟乙基淀粉1:1混合液体复苏组(HHS),每组8只.应用改良盲肠结扎穿孔制作脓毒性休克兔模型.各复苏组根据统一复苏方案,以不同种类液体进行容量复苏,复苏6 h取血离心,ELISA法测血清iNOS浓度,处死动物后取心肌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HE染色可见各复苏组心肌细胞水肿及嗜酸性变表现,其病理学改变严重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4.2%HS组、NS组、HES组、HHS组.血清iNOS浓度显示:各组血清iNOS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NS组、4.2%HS组、HES组、HHS组.与假手术组比较,NS组、4.2%HS组血清iNOS浓度明显增加(P<0.01),HES组血清iNOS浓度轻度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HHS组血清iNOS浓度还稍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HHS可通过抑制血清iNOS浓度升高而减轻脓毒性休克兔心肌病理学损伤.  相似文献   

12.
高血糖危象     
高血糖危象是由于高血糖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致命性损伤,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DKA的发病率为13.4‰~ 14.9‰[1-3],HHS的发病率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和研究人数少而不清楚,但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1%患HHS.在美国和英国,成人DKA的死亡率低于1%,在老年人和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死亡率高达5%,而在非洲国家DKA的死亡率可高达30%[4],在全世界范围内甚至一些发达国家HHS的死亡率可达到5% ~20%[5].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与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是糖尿病两个最严重的急性代谢并发症。每年DKA住院日超过500,000天,据估计每年直接医疗费用达24亿美元。表1概括了DKA与HHS的诊断标准。DKA的特征是难以控制的高血糖,代谢性酸中毒及酮体升高三联征,HHS的特征是严重的高血糖,高渗及脱水,但是没有明显的酮症酸中毒。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本文主要讨论DKA和HHS的定义、死亡率、病理生理、诱因、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5.
1998年5月~2006年12月,我们对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患者的血糖、胰高糖素、C肽进行测定,分析胰腺内分泌在SAP并发HHS病程中的变化情况以及Glasgow昏迷评分(GCS)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0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行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47例,双极股骨头置换62例,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为单、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后HHS无明显差异。此证明单极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7.
2022年10月, 国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学会发布了关于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的诊治指南。和往年指南相比, 该指南对DKA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 同时强调早期液体复苏、DKA和HHS诊疗的差异性以及专业团队对儿童DKA治疗的重要性。本文旨在介绍并解读该儿童指南的要点, 同时评述与2020年英国儿科内分泌与糖尿病学会儿童及青少年DKA指南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成人DKA指南的差异部分, 以期为临床医师及相关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儿童DKA和HHS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廖光新 《内科》2007,2(4):539-54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us,HHS)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临床上不少DKA患者伴有高血浆渗透压或HHS患者伴有酮症或DKA。现将我院2002年12月至2006年12月救治的39例DKA-HHS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多,首发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us,HHS)并不少见。DAK及HHS是糖尿病最为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临床上不少DKA患者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或较多HHS患者同时有酮症或DKA,这种情况逐渐被临床医师认识。2001~2006年我院共收治4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高血糖高渗状态(DKA-HHS)患者,对DKA-HHS的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患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糖尿病因急性并发症入院患者的临床和实验资料。结果:在DKA和HHS时,血白细胞计数、血钾、血钠、血肌酐、血淀粉酶、肌酶谱与病情轻重度相关。结论:在DKA和HHS中除血气分析是判断病情轻重的指标外,血白细胞计数、血钾、血钠、血肌酐、血淀粉酶、肌酶谱的升高都是反应严重性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