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潘扣英 《山西中医》2001,17(3):19-19
采用益肾调经汤治疗月经失调伴基础体温异常52例,结果:痊愈35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5%,提示肾虚乃月经失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疏肝调经法治疗月经周期失调66例株州工学院医务所(412008)游小芹主题词月经失调/中医药疗法疏肝活血祛瘀笔者自1986年以来,采用疏肝调经法治疗月经周期失调患者66例,收到较好的疗效,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6例均系门诊病人,年龄...  相似文献   

3.
邵素霞 《中医研究》1996,9(6):40-41
针灸关元、三阴交为主治疗妇科病症河南450003河南中医学院邵素霞主题词痛经/针灸疗法,关元,三阴交配太冲治疗痛经治疗痛经,实宜温经散寒,理气化瘀,虚宜补肾养肝。关元可补益肾元,温散寒邪,理气调经;三阴交能健脾理肾,活血调经;太冲属足厥阴肝经原穴,具...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三步调治:即益气活血止痛法;益气健脾、固其冲任及理气活血法治疗妇女放环月经失调38例,其中痊愈8例,显效1例,好转9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晓俐  魏琪 《陕西中医》2002,23(11):973-973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类中药对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调经汤(当归、黄芪、仙茅、仙灵脾、丹参、香附、牛膝等)治疗月经后期患者30例。结果总有效率86.3%。提示调经汤治疗月经后期有滋养肝肾,益气养血,理气活血通经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加味右归调经汤治疗月经失调伴基础体温异常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巧艳  田裕红 《陕西中医》2005,26(10):1025-102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调经类中药配伍方治疗月经失调伴基础体温异常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右归汤治疗月经失调伴基础体温异常52例。结果痊愈35例,总有效为86.5%,提示肾虚为月经失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调经中药联合针刺治疗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雄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4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中药及针刺联合)和对照组24例(服用达英-35),比较两组总疗效率;检测两组治疗前后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LH、T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H、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FSH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肾活血调经中药联合针刺治疗能促进肾阴虚型PCOS患者月经的恢复、改善排卵,并有调节高雄激素血症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痛经是运动性月经失调的一个特殊现象。用益肾调经合剂治疗60例,痊愈51例,好转9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刘爱明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1):123-123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女金丸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女金丸原药辩证加味以汤为引治疗本病。结果:总结有效率95.3%。结论:本丸药中香附用等量高粱陈醋反复渗泡炮制入药,可增强其理气解郁、调畅气机、酸甘敛阴、养血调经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总结戴德英教授运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稀发的经验。认为月经稀发的主要病机为肾精及营血亏虚、痰湿阻滞胞宫;择期论治法以行经期活血理气调经,经后期滋养。肾阴、培补气血,经问期活血调气、疏通冲任,经前期温养督脉、补益胃气、促进黄体功能。并举案例1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2.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3.
通过肿节风植物基源、源流考释,为更名草珊瑚提供依据。考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草珊瑚”作为本草正名的依据。现代有关中药著作中“肿节风”既未遵照古代本草命名原则,也未依据植物分类命名,以“肿节风”命名欠妥。根据植物分类命名原则,依据《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并结合临床及生活实际需要、中医药文化发展及时代需求,应将其更名为“草珊瑚”更为妥当。“草珊瑚”应替代“肿节风”作为本草正名。  相似文献   

14.
辨"丁"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之“丁”字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其字形音义在不断发展变化。本文加以考证,展示其意义丰富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大丁"小议     
张正社 《中医药导报》2004,10(12):51-51
文章就<内经>原文"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中之"大丁"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大丁"应释为"薄厥",即"中风病".  相似文献   

16.
通过辨析 ,认为易学中的易不能与占筮混同 ,“医易同源”中的“源”不是巫术 ,“医源于易”之“易”不是《易经》 ,医易关系的“医”专指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合谷”、“三阴交”下胎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睿  李惠  张鸥 《天津中医药》2009,26(1):41-42
针灸下胎在中医古籍中记载丰富,其中"合谷"、"三阴交"使用频率位列第-.补"合谷"、泻"三阴交,,的下胎机制有三:1)泻"三阴交"泻肝之阴血,补"合谷"可补气,使妇女机体处于气旺血衰的状态,不利于胎元生长导致下胎.2)泻"三阴交"使冲任失调,胎失所养;补"合谷"行气而导胎下行,而至下胎.3)泻"三阴交"使肝、脾、肾3脏功能失调,胎元不固;补"合谷"可补肺,肺主气降,气降太过终至下胎.  相似文献   

18.
浅析扶正与祛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疾病的发生取决于正邪相搏的结果.八法中汗和下消吐清温七法为祛邪之法,补法为扶正之法.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扶正包含扶助无力祛邪之正气及扶助无力耐受祛邪药物之正气."是否扶正判虚实","是否祛邪断夹杂","以谁为主定轻重".  相似文献   

19.
温经汤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经汤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义及命名进行讨论,并对该方习用的病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温经汤的病因是妇女在七七之年复因下血数十日不止,病机是瘀阻胞宫,阴血不足,全方的组方意义在于祛瘀温经,滋养阴血,使瘀祛络通,阴血得补。  相似文献   

20.
出土简帛医学资料是中医学的源头文献,出于时代久远,破损严重等,对简帛资料的研究往往众说纷纭。本文针对医学简帛中的"■"进行考证,提出不同说法,认为应是"腘"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