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裕昌  郭建学 《广东医学》2004,25(8):920-921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肝功能损害程度、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等因素的依从关系。方法 电子胃镜、B超、实验室检查门脉高压性胃病 4 5例。结果 肝功能C级门脉高压性胃病合并出血率6 2 5 % ,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 2 9 4 %。结论 临床观察提示肝功能损害越重 ,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越高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 ,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反而越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肝功能损害程度、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等因素的依从关系。方法电子胃镜、B超、实验室检查门脉高压性胃病47例。结果肝功能C级门脉高压性胃病合并出血率62.5%,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33.3%。结论临床观察提示肝功能损害越重,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越高,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反而越低。  相似文献   

3.
50例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相关临床特点及胃镜下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胃镜下表现与肝功能的关系;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机率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结果:肝功能越差,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越高;轻中度静脉曲张患者,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高。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高,临床上要重视并预防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胃镜、B超及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临床判断肝硬化程度、早期预防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39例,比较门、脾静脉内径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其它门脉高压症的相关性。结果门脾静脉内径越宽,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P〈0.05)。肝功能分级越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P〈0.05)。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轻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门、脾静脉内径、肝功能分级及其它门脉高压症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黎雪华 《广西医学》2012,34(8):1107-1108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严重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122例PHG患者均行常规胃镜检查,分析PHG与肝功能分级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122例PHG患者中轻度PHG 49例,重度PHG 75例;PHG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加重而加重(P均<0.05).结论 肝硬化PHG严重程度随着肝功能分级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胃粘膜病损程度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根据其内镜表现分无、轻、中、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按McCormack内镜诊断标准分类;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1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2例,占52.8%(82/156);PHG出血40例,占26.3%(40/156);消化性溃疡16例,占11.3%(16/156);胃癌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4例;其他不明原因12例。且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病变程度呈明显正相关(P〈0.01)。Hp检测阳性62例,其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29例,PHG中19例,消化性溃疡中9例,其他5例,且Hp感染与食管静脉曲张及PHG的病变程度无关(P〉0.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是引起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两大主要原因,且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门脉高压性胃病逐渐增多和加重;Hp感染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无关,是否给予根除Hp治疗尚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7.
杨振二 《广西医学》2003,25(7):1131-1133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发生与门脉高压、肝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86例肝硬化病人行肝功能检测、B超探查及胃镜检查.PHG分为轻型和重型,比较两型PHG的检出率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脾静脉内径及Child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共检出PHG 73例,检出率84.9%,其中轻型32例,重型41例,两组中轻度、中度、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检出率分别为15.6%、34.4%、43.8%和17.1%、26.8%、56.1%(P>0.05),两组中门、脾静脉内径分别为1.31±0.29cm、0.91±0.21cm和1.49±0.41cm、1.01±0.23cm(P<0.05和>0.05),两组中Child A、B、C分级分别占9.4%、25.0%、65.6%和4.9%、31.7%、63.4%(P>0.05).结论PHG轻重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关系不明显;两组间门静脉内径有差异,可作为预测PHG轻重的指标;两组间肝功能分级所占比重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肝功能的等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给肝硬化患者带来的影响,与PHG的关系。结果:肝功能的等级增加会导致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率增高,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同样会增高PHG发病率。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及肝功能等级是PHG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20例门脉高压性胃病内镜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内镜特点及与肝功能损害和食管静脉曲张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Olympus XO-230型电子胃镜观察胃黏膜病变和静脉曲张情况,对肝功能进行 Child分级,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PHG内镜表现以蛇皮样病变、猩红热样疹及樱红斑最为常见,其严重程度与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分级呈正相关.结论 PHG内镜特征明显,门脉高压是PHG形成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0.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及出血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及出血的关系。方法 对132例肝硬化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行胃镜检查,以观察PHG、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PHG并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13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静脉曲张,75例镜下被确诊为PHG,检出率56.8%,其中轻度39例、重度36例,其食管静脉曲张轻度20例、中度27例、重度28例,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PHG越严重(X~2=10.966 P<0.01)。在75例PHG患者中,有呕血(或)黑便者69例,其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5例,PHG并出血34例,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得,PHG并出血的比例下降,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比例增加(X~2=7.838 p<0.05)。结论PHG的轻重程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的轻重程度呈正相关;PHG并出血在轻中度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高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在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低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进一步了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9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并对其中并发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6例肝硬化患者中有343例(86.7%)出现不同程度的食管静脉曲张,160例出现PHG(40.4%),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级别增加,PHG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P<0.01);而随着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上升,PHG发病率亦有上升(P<0.01).结论 随着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PHG发病率增高并加重.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170例内镜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内科治疗效果。方法:17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确定出血原因,并予内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70例患者中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EGVB)出血99例,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出血41例,肝源性溃疡(HU)出血30例,出血率分别为58%,24.1%,17.6%。肝功能越差,静脉曲张越明显,以中重度为主,重度静脉曲张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肝功能越差,静脉曲张越明显,肝源性溃疡发生率越高,各组间有明显差并(P<0.05)。肝源性溃疡中Hp阳性率43.3%,说明HU的发生与Hp感染关系不大。治疗效果以非EGVB出血明显,达87.3%。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EGVB、PHG、HU,以EGVB为主。内科治疗效果以非EGVB出血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结果,寻找其原因。方法对125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分析其中59例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与胃镜表现。结果59例患者中门脉高压性胃病(PHG)43例,肝源性溃疡(HU)15例,不明原因出血1例。食管静脉曲张轻度与重度间并PHG出血及出现PHG的严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Child-Pugh分级A级与B级、A级与C级间PHG严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以PHG最常见,其严重程度及出血率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肝功能状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门脉高压性胃病与食管静脉曲张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初探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与食管静脉曲张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肝硬变患者 2 11例 ,以内镜下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与PHG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肝硬变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 93 .8% ,PHG的发生率为 3 4.1% ,无食管静脉曲张 4例发生PHG( 3 0 .77% ) ,有食管静脉曲张的PHG发生率为 3 6.3 6% ,(P >0 .5 ) ,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发生PHG的占 44 .5 9% ,轻~中度食管静脉曲张发生PHG占 3 3 .0 6% (P >0 .0 1)。结论 :门脉高压是发生PHG的必须条件 ,但与食管静脉曲张无平行关系 ,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与PHG的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食管曲张静脉内镜下实施套扎术对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采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观察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采用食管曲张静脉内镜下实施套扎术的治疗效果,对比术前及术后4个月、8个月、12个月的门脉高压性胃病复发率.结果 A级与B级患者PHG严重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A级、B级与C级患者PHG严重程度差异显著(P<0.05);术后4个月的PHG复发率最低,术后8个月、12个月的PHG复发率逐渐增高.结论 食管曲张静脉内镜套扎术能降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率,该术式治疗效果与肝功能分级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前可结合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评价预期疗效,改善动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0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HG的程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肝功能损害程度间存在一定的依从关系。PHG合并出血的治疗以降低门静脉压力为主。结论门静脉高压、肝功能受损与PHG形成有关。首选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防治PHG出血。  相似文献   

17.
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1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评分,在48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记录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诊断门脉高压性胃病49例,并做病理查幽门螺杆菌、14C-尿素呼吸试验等检查。结果:11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食管静脉出血54例、门脉高压性胃病49例、肝性溃疡15例。门脉高压性胃病49例按Tanoue分级标准,第3级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属C级者占87.5%,而第2级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属C级者仅占12.5%,第1级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属C级者为0,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分类有关(P<0.001或P<0.05)。门脉高压性胃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7.3%,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与肝功能分级和食道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 对17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对其并发PHG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75例患者中,PHG 81例(46.3%),食管静脉曲张156例(89.1%);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PHG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病变程度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随着肝功能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PHG的严重程度也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9.
正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是指由门脉高压引起的胃黏膜非炎性病变,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外另一重要出血因素[1]。为了探讨肝硬化PHG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宽度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我们于2008年1~6月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26例肝硬化患者的胃镜及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20.
黄锦华 《医学综述》2005,11(12):1113-1114
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常常被认为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随着急诊内镜的广泛开展应用,发现部分患者的出血是由于胃黏膜严重糜烂坏死出血所致。此病又称为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PHG)。门脉高压性胃病是指门脉高压症伴发的胃黏膜病变,主要发生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并发症。1984年Sarfeh等提出PHG与非PHG在形态、功能、治疗上都有不同,因其病理组织学上炎性改变依据不足,可称其为门脉高压性胃病,逐渐引起人们重视。PHG常与食管静脉曲张同时存在,而PHG出血可占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的1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