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紫菀返魂草     
返魂草,又名紫菀,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返魂草的根及根茎,《本草纲目》言"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其花、根均可入药,为临床常用的止咳化痰药。返魂草的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性味苦、温,入肺经,有辛散苦泄之功,质温润而不燥,且兼有润肺作用,"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蹶,安五脏。"适用于咳嗽气逆,咯痰不爽,以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多种咳嗽。《名医别录》载曰,返魂草"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本草从新》言其"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又能通利小肠"。  相似文献   

2.
石榴为石榴科石榴属植物,其果皮、种子、花、叶、根均可入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石榴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鞣质类、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类、酚酸类、花青素类、脂肪酸类等,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炎、抗肿瘤、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对石榴各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鼠曲草,为《本草拾遗》所载之名,又称鼠耳草、鼠耳或鼠鞠草,因其叶形如鼠耳而得名。各地命名也很多,有称其为天青地白,因其叶面为青色,叶背为白色;有称为清明草、清明蒿,因在清明时节其生长旺盛,常采集入药,而且形如青蒿;有谓黄花白艾、黄花果、黄花曲草,因其花开色黄,常可与糯米捣后食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不同生长期和不同器官苦豆子总生物碱的含量,以确定苦豆子的适宜药用部位及合理的采收期。方法采用醇溶法提取苦豆子总生物碱,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不同器官总生物碱含量变化较大,籽中最高,根中最低;不同生长期根、叶、花、籽中总生物碱含量变化不显著,茎中呈现随月份的增长,含量递减的趋势(5月份最高);结论建议苦豆子采收期为果实成熟期,以地上部分入药。  相似文献   

5.
姜婧  马桂芝  高晓黎 《新疆医学》2010,40(3):137-140
石榴是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石榴的果实,长期作为一水果被人们食用。石榴的根、叶、花、果实、果皮、种子均可入药。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石榴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石榴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调血脂、降血压、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其中抗肿瘤作用研究尤为重视,说明石榴醇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天然药物。  相似文献   

6.
银杏是单科属种植物,原产于我国,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其食用部分种核,俗称白果,药膳兼用,其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1]。银杏为裸子植物,其“果实”即为种子,最外层的种皮包被银杏种核,成熟时呈黄色或黄棕色,柔软多汁,具特殊的臭味,此为银杏外种皮。  相似文献   

7.
芦荟的国内外应用概况及开发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芦荟系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阿拉伯诸国及非洲大陆南部,现世界许多国家已有栽培,品种多达500种以上,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等地亦有种植。其叶、花、根均可入药,尤以叶中的汁液经浓缩加工的制成品即药用商品芦荟为常用。传统认为,芦荟有泻下通便、清肝  相似文献   

8.
中药大都是植物药材 ,各种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 ,根、茎、花、叶、实各个部分 ,由于所含有效成分的量各有不同 ,因而药性的强弱也往往有较大差异。因此 ,药材的采收 ,应该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时候进行。通常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作为依据。每种植物药材都有一定的采收时节和方法。一般来说 ,可按药用部位归纳以下 6个方面 :( 1 )全草入药的 ,大多在植株充分成长或开花的时候采集 ,从根以上割取地上部分 ,如益母草、莶草、荆芥、薄荷、紫苏等 ;须连根入药的 ,则可拔起全株 ,如车前草、柴胡、大蓟、小蓟等 ;有的须用嫩苗或带叶花梢 …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藏药山苦荬的药材性状、组织与粉末特征及薄层色谱法(TLC法)化学组分特征进行鉴定,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药用植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山苦荬根和茎的横切面,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粉末特征,用紫外光谱法和TLC色谱法进行理化鉴别。结果:藏药山苦荬的根具有次生根被结构,韧皮部外侧有溶生式分泌腔,木射线明显;茎韧皮部外侧具帽状维管柱鞘,呈不连续的环带状结构,木质部有溶生式分泌腔;叶表面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种非腺毛。紫外光谱和薄层色谱结果表明藏药山苦荬的根、茎、叶、花不同部位所含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结论:山苦荬的溶生式分泌腔和帽状结构的维管柱鞘,可作为鉴定的依据,不同部位的化学组分不同,应规定带根全草入药,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药效学及其药物组分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铃兰为含有强心甙类之药用植物,很早就作为强心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我省铃兰产量甚丰,我们为了研究省内所产铃兰之强心效价,提供生产强心剂之参考,曾对铃兰之花,叶、根、叶柄、以及用铃兰制成之酊及毒甙液等的生物效价进行了实验研究。据初步实验研究结果:以叶柄含有效价最高,其次为花、根、叶与过去文献记载之根部效力最强的结果不同,其不同原因或与采集日  相似文献   

11.
芫花: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花与根皮均入药。花性味辛温有毒,功能泻水逐饮、解毒,用于水肿胀满,痰饮喘满,急性乳腺炎等;根皮辛苦有毒,功能消肿解毒,活血止痛,用于痈疖肿毒,淋巴结核,牙痛,引产等。花、根皮常用量为1.5~3克,外用适量。不宜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红宝]的枸杞(亦称红果子、茨、山枸杞)全身都是宝,根、茎、花、叶、果均可入药,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B_1、B_2和C,18种氨基酸、脂肪、蛋白质、糖类以及微量元素钙、铁、磷等,除了人们熟知的具有补肾益精、清热解毒之功效,因而成为滋补食(药)品,可主治糖尿病、高  相似文献   

13.
曼陀罗,别名醉心花、洋金花等,其花、叶、籽均可入药,全株有剧毒.它的主要成份有山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其主要作用有镇痛、镇静、麻醉,止咳平喘,抗风湿等.民间有用其浸泡成药酒,用以治疗风湿.  相似文献   

14.
苦瓜的药用     
刘泽君 《开卷有益》2006,(11):61-61
苦瓜又叫凉瓜,原产于印度东部,为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嫩果和成熟果供食,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均可作药用.含苦瓜苷、苦味素、谷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及果胶等.苦瓜肉性寒味苦,能清暑涤热、明目解毒,可治中暑、痢疾、眼痛、眼肿等症;苦瓜根、茎、叶、花苦寒,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疔毒疮肿、便血、牙痛、消渴、湿疹、腹泻等疾病.其药用方如下.  相似文献   

15.
莱菔为十字花科植物,资源丰富,其根、叶和种子均可入药,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尤其是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中的应用广泛,本文归纳了莱菔在恢复胃肠功能的应用现况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紫菀,又名紫苑、炙紫菀,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本草纲目》言"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其花、根均可入药,为临床常用的止咳化痰药。紫菀嫩幼苗可食用,每年5~6月份采集幼嫩苗及嫩茎叶,以开水焯后,换凉水浸泡,可以炒食、煮粥、和面蒸食或盐渍。  相似文献   

17.
凤仙子为凤仙之种子,别名小桃红、金凤花,急性子或染指甲草等。学名:Hnpatiens belsaminaL、属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产于全国各地。叶根及种子均供药用。本草纲目载有:凤仙子微苦,温,有小毒。主治产难.积块.噎,下骨哽。透骨通窍。玉楸药解论载有:凤仙子其  相似文献   

18.
满茹 《开卷有益》2014,(3):39-37
<正>大风子又称大枫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的成熟种子,主产于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印度及东南亚其他地区,我国云南、广西、台湾等地亦有产。海南、缅甸的大风子也作为正品习惯入药。每年4耀6月份采摘成熟的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晒干即可入药。其性热,味辛,有毒,具有祛风燥湿、攻毒杀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麻风、疥癣、杨梅疮等疾病。市场上有以豆科植物厚果崖豆藤的种子(习称苦檀子)冒充大风子,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9.
云南清风藤S abia yunnanensis F ranch.为清风藤科清风藤属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至中部。昆明民间称之为“老鼠吹箫”,其根、茎、叶均可入药,主治风湿瘫痪、皮肤疮毒[1]。清风藤科清风藤属植物全世界约有30种,中国有16种、5亚种、2变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该属植物  相似文献   

20.
1前言明朝时期著名的医家李时珍早已对葛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葛根各个部位如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他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葛,性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弊,起阴气,解诸毒"。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中药葛根中含有丰富的葛根素、荀根素本糖甙、大豆异黄酮、大豆甙元、氨斟酸、微量元素、三萜类物质碱等对人体有益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其中葛根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